正确率40.0%用$${{N}_{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高温高压下,$${{2}{8}{g}}$$$${{N}_{2}}$$和$${{6}{g}}$$$${{H}_{2}}$$充分反应生成$${{N}{{H}_{3}}}$$的分子数为$${{2}{{N}_{A}}}$$
B.$$\mathrm{1 m o l / L F e C l_{3}}$$溶液中所含$$\mathrm{F e}^{3+}$$的数目小于$${{N}_{A}}$$
C.$${{2}{3}{g}}$$$${{N}{{O}_{2}}}$$和$${{N}_{2}{{O}_{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氮原子数为$${{0}{.}{5}{{N}_{A}}}$$
D.常温下,$${{1}{L}}$$$${{p}{H}{=}{{1}{2}}}$$的氨水中含$${{O}{{H}^{−}}}$$的数目为$${{0}{.}{1}{{N}_{A}}}$$
3、['氨的工业制法', '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二氧化氮', '铵根的检验', '氮的固定']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mathrm{C O, \ N O, \ N O_{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都不是酸性氧化物
B.$$\mathrm{N_{2}+3 H_{2} \overset{\# \mathrm{i d} \atop{\# \mathrm{~ [ \bar{~} k ~} \neq~ \bar{~} k ~ ]}} {\overbrace{\mathrm{\# ~ [ \bar{~} k ~ \neq~ ]}}} 2 \mathrm{N H_{3} \dots~ N_{2}+O_{2}}^{\# \oplus\mathrm{\# ~ \bar{~} k ~ \neq~ \bar{~} k ~}} 2 \mathrm{N C}$$都属于氮的固定,且$${{N}_{2}}$$都表现还原性
C.向$${{B}{a}{C}{{l}_{2}}}$$溶液中加入$${{N}{{a}_{2}}{S}{{O}_{3}}}$$产生沉淀,再通入$${{N}{{O}_{2}}}$$,沉淀完全溶解
D.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溶液一定有$${{N}{{H}^{+}_{4}}}$$
5、['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氨的工业制法', '硝酸的强氧化性', '化学与STSE', '二氧化硫的性质', '铝的性质', '盐类水解的应用']正确率60.0%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A}}$$ | 合成氨需在高温高压下才能进行反应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B}}$$ | 将 $${{S}{{O}_{2}}}$$ 通入被氨气饱和的 $${{B}{a}{C}{{l}_{2}}}$$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说明有 $${{B}{a}{S}{{O}_{4}}}$$ 生成 |
$${{C}}$$ | $${{M}{{g}_{2}}{S}{i}}$$ 水解产生的甲硅烷 $$( \mathrm{S i H_{4}} )$$ 易自燃 | 甲硅烷的还原性很强,着火点低 |
$${{D}}$$ | 铝制容器用于储存 $${、}$$ 运输浓硝酸 | 铝制容器和浓硝酸不反应 |
C
A.$${{A}}$$
B.$${{B}}$$
C.$${{C}}$$
D.$${{D}}$$
6、['氨的工业制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铵盐',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氮的氧化物的相互转化及应用']正确率60.0%在下列变化$${①{{N}_{2}}}$$和$${{H}_{2}}$$合成氨,$${②{N}{O}}$$与$${{O}_{2}}$$化合,$$\otimes\mathrm{N H_{4} C l}$$受热分解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B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7、['胶体的制备', '氨的工业制法',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 '可逆反应', '二氧化氮', '催化剂、反应历程', '氨水的组成及性质', '勒夏特列原理及应用',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特征', '氯水的平衡移动的应用']正确率40.0%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①}$$盛满二氧化氮的烧瓶浸入热水中颜色变深$${②}$$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③}$$在$$\mathrm{H_{2} \,, ~} \mathrm{I_{2} ( g )}$$和$${{H}{I}}$$组成的平衡体系中,加压,混合气体颜色变深$${④}$$饱和$${{F}{e}{C}{{l}_{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⑤}$$加催化剂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⑥{{5}{0}{0}^{∘}}{C}}$$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⑦}$$收集氯气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⑧}$$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快速制取氨气.
C
A.$${②{③}{⑤}}$$
B.$${③{⑤}{⑧}}$$
C.$${③{⑤}{⑥}}$$
D.$${④{⑤}{⑧}}$$
8、['氨的工业制法', '化学平衡的特征', '催化剂、反应历程', '水解方程式',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勒夏特列原理及应用']正确率60.0%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B
A.合成氨工业采用高温条件
B.配制$${{F}{e}{S}{{O}_{4}}}$$溶液时在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C.$$\mathrm{H_{2}, ~ I_{2}, ~ H 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D.工业制硫酸中,$${{S}{O}_{2}}$$氧化成$${{S}{O}_{3}}$$,往往需使用催化剂
9、['化学平衡移动的相关判断', '氨的工业制法', '二氧化氮',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勒夏特列原理及应用', '氯水的平衡移动的应用', '常见的能用于漂白的物质的比较']正确率40.0%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D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
B.将盛有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混合气的密闭容器置于冷水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
C.向氯水中加$${{C}{a}{C}{{O}_{3}}}$$后,溶液漂白性增强
D.$$5 0 0^{\circ} \, \mathrm{C}$$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N}{{H}_{3}}}$$
10、['氨的工业制法', '氨的实验室制法', '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用途',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正确率40.0%实验室为了制取干燥的氨气,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
C
A.$${{N}{{H}_{4}}{C}{l}}$$和$$\mathrm{H_{2} S O_{4} (}$$浓$${{)}}$$混合加热,生成的气体用碱石灰干燥
B.$$\mathrm{N_{2} \,+\, H_{2} \, \to\, N H_{3}}$$,用烧碱干燥
C.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气体用碱石灰干燥
D.向浓氨水中加入生石灰,气体用浓硫酸干燥
第2题解析:
A选项: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 $$N_2 + 3H_2 \rightleftharpoons 2NH_3$$,28g $$N_2$$为1mol,6g $$H_2$$为3mol,按理论计算可生成2mol $$NH_3$$,但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实际分子数小于$$2N_A$$,错误
B选项:1mol/L $$FeCl_3$$溶液未给出体积,无法确定$$Fe^{3+}$$数目,且$$Fe^{3+}$$会水解,若按1L溶液计算,$$Fe^{3+}$$数目确实小于$$N_A$$,但题干未明确体积,存在歧义
C选项:$$NO_2$$和$$N_2O_4$$最简式均为$$NO_2$$,23g混合气体相当于$$\frac{{23}}{{46}}=0.5$$mol $$NO_2$$单元,含N原子0.5mol,数目为$$0.5N_A$$,正确
D选项:pH=12的氨水,$$[OH^-]=10^{-2}$$mol/L,1L溶液中$$OH^-$$数目为$$0.01N_A$$,不是$$0.1N_A$$,错误
正确答案:C
第3题解析:
A选项:$$NO$$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NO_2$$,不能稳定存在,错误
B选项:$$N_2+O_2 \to 2NO$$中$$N_2$$表现还原性,但$$N_2+3H_2 \to 2NH_3$$中$$N_2$$表现氧化性,错误
C选项:$$BaCl_2+Na_2SO_3 \to BaSO_3$$白色沉淀,通入$$NO_2$$后,$$NO_2$$溶于水生成$$HNO_3$$,将$$BaSO_3$$氧化为$$BaSO_4$$,沉淀不溶解,错误
D选项:$$NH_4^+ + OH^- \to NH_3 + H_2O$$,$$NH_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是$$NH_4^+$$的特征反应,正确
正确答案:D
第5题解析:
A选项:合成氨$$N_2+3H_2 \rightleftharpoons 2NH_3$$是放热反应,解释错误
B选项:$$SO_2$$通入氨饱和$$BaCl_2$$溶液,生成$$(NH_4)_2SO_3$$,再与$$BaCl_2$$反应生成$$BaSO_3$$白色沉淀,不是$$BaSO_4$$,解释错误
C选项:$$Mg_2Si+4H_2O \to 2Mg(OH)_2+SiH_4$$,$$SiH_4$$还原性强,在空气中自燃,解释正确
D选项: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生成致密氧化膜阻止反应,不是完全不反应,解释不准确
正确答案:C
第6题解析:
①$$N_2+3H_2 \to 2NH_3$$:$$N$$从0价降至-3价,被还原
②$$2NO+O_2 \to 2NO_2$$:$$N$$从+2价升至+4价,被氧化
③$$NH_4Cl \to NH_3+HCl$$:$$N$$价态不变,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
按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顺序:②①③
正确答案:B
第7题解析:
①$$2NO_2 \rightleftharpoons N_2O_4$$ △H<0,升温平衡左移,$$NO_2$$浓度增大颜色变深,能用原理解释
②$$Cl_2+H_2O \rightleftharpoons HCl+HClO$$,光照使$$HClO$$分解,平衡右移,颜色变浅,能用原理解释
③$$H_2+I_2 \rightleftharpoons 2HI$$,加压平衡不移动,颜色变深是因体积减小浓度增大,不能用原理解释
④$$Fe^{3+}+3H_2O \rightleftharpoons Fe(OH)_3$$(胶体)+3H^+,加热促进水解,能用原理解释
⑤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不能用原理解释
⑥合成氨放热反应,低温更有利,500℃是综合考虑速率和平衡,不能用原理解释
⑦$$Cl_2+H_2O \rightleftharpoons H^++Cl^-+HClO$$,饱和食盐水高$$Cl^-$$抑制溶解,能用原理解释
⑧$$NH_3+H_2O \rightleftharpoons NH_4^++OH^-$$,加$$NaOH$$增$$OH^-$$浓度,平衡左移促进$$NH_3$$逸出,能用原理解释
不能用原理解释的是③⑤⑥
正确答案:C
第8题解析:
A选项:合成氨放热反应,高温不利于平衡,但能提高反应速率,不能用原理解释
B选项:$$Fe^{2+}$$易水解,加稀硫酸抑制水解,能用原理解释
C选项:$$H_2+I_2 \rightleftharpoons 2HI$$,加压平衡不移动,颜色变深是体积减小所致,不能用原理解释
D选项:催化剂只影响速率,不影响平衡,不能用原理解释
正确答案:B
第9题解析:
A选项:$$CO_2$$(溶解) $$\rightleftharpoons$$ $$CO_2$$(气体),减压促进$$CO_2$$逸出,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B选项:$$2NO_2 \rightleftharpoons N_2O_4$$ △H<0,降温平衡右移,$$NO_2$$浓度减小颜色变浅,能用原理解释
C选项:$$Cl_2+H_2O \rightleftharpoons H^++Cl^-+HClO$$,加$$CaCO_3$$消耗$$H^+$$,平衡右移$$HClO$$浓度增大,能用原理解释
D选项:合成氨放热反应,500℃比室温平衡转化率低,采用高温是为提高反应速率,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正确答案:D
第10题解析:
A选项:浓$$H_2SO_4$$与$$NH_4Cl$$反应不生成$$NH_3$$,且浓$$H_2SO_4$$会吸收$$NH_3$$,错误
B选项:$$N_2+H_2 \to NH_3$$反应条件苛刻,实验室不采用,错误
C选项:$$2NH_4Cl+Ca(OH)_2 \to CaCl_2+2NH_3+2H_2O$$,碱石灰干燥,正确
D选项:浓氨水加生石灰可制$$NH_3$$,但浓硫酸会吸收$$NH_3$$,错误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