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氨和铵盐

氨水的组成及性质-氨和铵盐知识点专题进阶自测题答案-江苏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8.0%

2025-09-03
氨水的组成及性质-氨和铵盐知识点专题进阶自测题答案-江苏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8.0%
2、['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及配平',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pH定义及表达式', '水解方程式', '氨水的组成及性质', '盐类水解的原理',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正确率40.0%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A.$${{N}{{a}_{2}}{S}}$$水溶液呈碱性:$$S^{2-}+2 H_{2} O \rightleftharpoons H_{2} S+2 O H^{-}$$

B.$${{0}{.}{1}}$$$$\mathrm{m o l} \cdot\mathrm{L}^{-1}$$氨水的$${{p}{H}}$$为$$1 1 \colon\mathrm{~ N H_{3} \cdot H_{2} O} \rightleftharpoons\mathrm{N H_{4}^{+}+O H^{-} ~}$$

C.$${{A}{{l}_{2}}{{S}_{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A l_{2} S_{3}+6 H_{2} O=2 A l \ ( O H ) {\atop3} \downarrow+3 H_{2} S \uparrow$$

D.$${{M}{g}{O}}$$溶于稀硫酸中:$$M g O+2 H^{+}=M g^{2+}+H_{2} O$$

4、['离子反应在分离、提纯中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铝离子与强碱反应的相关计算', '氨水的组成及性质']

正确率80.0%能用来分离$$\mathrm{F e}^{3+}$$和$$\mathrm{A l}^{3+}$$离子的试剂是(

C

A.$${{K}{S}{C}{N}}$$

B.$$\mathrm{N H_{3}} \cdot\mathrm{H_{2} O}$$

C.$${{N}{a}{O}{H}}$$溶液

D.$${{H}_{2}{S}}$$溶液

6、['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 '焰色试验', '氨水的组成及性质']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星黄色 证明该溶液一定为钠盐溶液
$${{B}}$$ 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反应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 $$\mathrm{N a_{2} S i O_{3}}$$ 溶液中 $$\mathrm{N a_{2} S i O_{3}}$$ 溶液变浑浊 $${{C}}$$ 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 $${{S}{i}}$$ 元素
$${{C}}$$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 $${{B}{a}{C}{{l}_{2}}}$$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存在 $$S O_{4}^{2-}$$ ,或者 $${{A}{{g}^{+}}}$$

C

A.$${{A}}$$

B.$${{B}}$$

C.$${{C}}$$

D.$${{D}}$$

7、['无机物的分离、提纯', '氨水的组成及性质', '铝盐', '铝的性质', '氧化铝']

正确率60.0%下列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加热至其熔化,熔化的铝不滴落是因为反应生成熔点很高的$${{A}{{l}_{2}}{{O}_{3}}}$$薄膜

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为:$$A l^{3+}+4 N H_{3} \cdot H_{2} O=[ A l \ ( O H )_{\mathrm{\tiny~ 4}} ]^{-}+4 N H_{4}^{+}$$

C.将$${{A}{l}{C}{{l}_{3}}}$$溶液滴入浓的$${{N}{a}{O}{H}}$$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

D.可用过量氨水除去$$\mathrm{F e}^{3+}$$溶液中的少量$$\mathrm{A l}^{3+}$$杂质

8、['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溶液pH的测定方法', '二氧化硫的性质', '氨水的组成及性质', '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铁离子、铁盐']

正确率40.0%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

A.要使$${{A}{l}{C}{{l}_{3}}}$$溶液中$$\mathrm{A l}^{3+}$$全部沉淀出来可使用氨水

B.要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mathrm{F e}^{3+}$$可加入铁粉

C.新制的氯水中可用$${{P}{H}}$$试纸准确测定其$${{P}{H}}$$值

D.某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为$${{S}{{O}_{2}}}$$

9、['水的离子积常数', '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用途', '溶液稀释的pH变化规律', 'pH定义及表达式', '氨水的组成及性质', '水的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正确率40.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p}{H}{=}{7}}$$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B.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为$$1. 0 \times1 0^{-1 0}$$$$m o l \cdot L^{-1}$$,则原溶液的$${{p}{H}{=}{4}}$$

C.升温,纯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_{w}}$$增大,$${{C}{(}{{H}^{+}}{)}}$$增大,$${{p}{H}}$$值减小,但仍呈中性

D.一定温度下,$${{p}{H}{=}{a}}$$的氨水,稀释$${{1}{0}}$$倍后,其$${{p}{H}{=}{b}}$$,则$$\mathrm{a=b+1}$$

10、['沉淀溶解平衡', '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用途', '氨水的组成及性质', '硫化氢、硫化物', '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正确率60.0%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加以解释的是(

C

A.$${{N}{{a}_{2}}{S}}$$的水溶液有臭味,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后臭味减弱

B.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时产生较多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压缩氢气与碘蒸气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D.$${{B}{a}{S}{{O}_{4}}}$$在水中溶解度比在稀硫酸中溶解度更大

2、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解析:A选项错误,$$S^{2-}$$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正确方程式应为$$S^{2-}+H_2O \rightleftharpoons HS^-+OH^-$$和$$HS^-+H_2O \rightleftharpoons H_2S+OH^-$$,而不是一步写成$$S^{2-}+2H_2O \rightleftharpoons H_2S+2OH^-$$。B选项正确,氨水存在电离平衡;C选项正确,$$Al_2S_3$$发生双水解;D选项正确,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

4、能用来分离$$Fe^{3+}$$和$$Al^{3+}$$离子的试剂是(C)。

解析:C选项$$NaOH$$溶液正确。$$Al^{3+}$$与过量$$NaOH$$反应生成$$[Al(OH)_4]^-$$留在溶液中,而$$Fe^{3+}$$生成$$Fe(OH)_3$$沉淀,可通过过滤分离。A选项$$KSCN$$用于检验$$Fe^{3+}$$,不能分离;B选项氨水使两者均沉淀;D选项$$H_2S$$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Al^{3+}$$不反应,但无法有效分离。

6、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C)。

解析:C选项正确,浓氨水呈碱性,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选项错误,焰色反应呈黄色只能说明含钠元素,可能是钠盐或NaOH等;B选项错误,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CO_2$$,但气体中混有HCl,HCl与$$Na_2SiO_3$$反应也会产生沉淀,干扰结论;D选项错误,白色沉淀可能是$$BaSO_4$$或$$AgCl$$,但溶液中若存在$$SO_3^{2-}$$会被硝酸氧化为$$SO_4^{2-}$$,结论不准确。

7、下列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解析:A选项正确,铝箔加热时表面生成高熔点$$Al_2O_3$$薄膜,阻止铝滴落。B选项错误,氨水与$$Al^{3+}$$反应生成$$Al(OH)_3$$沉淀,不生成$$[Al(OH)_4]^-$$;C选项错误,将$$AlCl_3$$滴入浓$$NaOH$$中先生成$$[Al(OH)_4]^-$$,无立即沉淀;D选项错误,氨水使$$Fe^{3+}$$和$$Al^{3+}$$均沉淀,无法除杂。

8、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

解析:A选项正确,氨水能使$$Al^{3+}$$完全沉淀为$$Al(OH)_3$$,且不溶解。B选项错误,加铁粉用于检验$$Fe^{3+}$$(溶液颜色变化),但更常用$$KSCN$$;C选项错误,新制氯水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pH;D选项错误,$$SO_2$$、$$Cl_2$$等均能使品红褪色。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解析:C选项正确,升温促进水的电离,$$K_w$$增大,$$c(H^+)$$增大,pH减小,但$$c(H^+)=c(OH^-)$$,仍中性。A选项错误,pH=7不一定中性(如100℃时);B选项错误,水电离$$c(H^+)=1.0 \times 10^{-10} mol \cdot L^{-1}$$,溶液可能呈酸性或碱性;D选项错误,氨水稀释时pH变化小于1。

10、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加以解释的是(C)。

解析:C选项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压缩$$H_2$$与$$I_2$$反应混合气体($$H_2+I_2 \rightleftharpoons 2HI$$),该反应气体分子数不变,压缩后颜色变深是由于$$I_2$$浓度增大,但平衡不移动。A选项$$S^{2-}$$水解平衡$$S^{2-}+H_2O \rightleftharpoons HS^-+OH^-$$,加$$NaOH$$减$$OH^-$$浓度,平衡左移,$$H_2S$$减少;B选项$$NH_3+H_2O \rightleftharpoons NH_4^++OH^-$$,加$$NaOH$$减$$OH^-$$浓度,平衡左移,$$NH_3$$溢出;D选项$$BaSO_4$$溶解平衡$$BaSO_4 \rightleftharpoons Ba^{2+}+SO_4^{2-}$$,加$$H_2SO_4$$增$$SO_4^{2-}$$浓度,平衡左移,溶解度减小。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