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无机物综合

无机物的分离、提纯-常见无机物综合知识点回顾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辽宁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8.0%

2025-09-04
无机物的分离、提纯-常见无机物综合知识点回顾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辽宁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8.0%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操作', '无机物的分离、提纯', '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蒸发、蒸馏与灼烧的仪器',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 '对溶液配制的考查']

正确率60.0%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D

A.把$${{N}{a}{O}{H}}$$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滤纸上称量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两层液体均从下口放出

C.用蒸发的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5、['无机物的分离、提纯']

正确率60.0%只用$${{N}{a}{O}{H}}$$溶液不能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是(

B

A.$$\mathbf{M g} \wedge\mathbf{A l}_{2} \mathrm{O_{3}} \mathrm{} )$$

B.$$\bf{M g C l_{2}} \langle\ A 1 \mathrm{C l_{3}} \rangle$$

C.$$\mathbf{M g} \langle\mathbf{S i} \rangle$$

D.$$\mathrm{M g O} \begin{array} {c} {\mathrm{S i O}_{2}} \\ \end{array} {}$$

6、['对物质分离、提纯的综合考查',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无机物的分离、提纯', '试纸的使用']

正确率40.0%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A

A.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mathrm{C a C l_{2} \,, \, \, C a C O_{3}}$$的混合物

B.将白醋滴在润湿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

C.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_{2}}}$$中的$${{H}{C}{l}}$$气体

D.用$${{B}{a}{C}{{l}_{2}}}$$溶液除去$${{K}{N}{{O}_{3}}}$$溶液中少量的$${{K}_{2}{S}{{O}_{4}}}$$

9、['对物质分离、提纯的综合考查',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无机物的分离、提纯', '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 '对分离、提纯方法选择的考查']

正确率60.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A}}$$

$${{K}{C}{l}}$$ 溶液

$${{I}_{2}}$$

加热,升华

$${{B}}$$

$${{K}{N}{{O}_{3}}}$$

$${{K}_{2}{S}{{O}_{4}}}$$

$${{B}{a}{C}{{l}_{2}}}$$ 溶液,过滤

$${{C}}$$

$${{C}{u}}$$

$${{C}{u}{O}}$$

稀硫酸,过滤

$${{D}}$$

$${{C}{a}{C}{{O}_{3}}}$$

$${{C}{a}{O}}$$

盐酸,过滤

C

A.$${{A}}$$

B.$${{B}}$$

C.$${{C}}$$

D.$${{D}}$$

10、['对物质分离、提纯的综合考查', '二氧化碳',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无机物的分离、提纯', '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及应用', '对分离、提纯方法选择的考查']

正确率40.0%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C

A.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加足量铁粉后,过滤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气后干燥

C.二氧化碳(氯化氢$${)}$$: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气后干燥

D.二氧化锰(氯化钾$${)}$$:加水溶解后,过滤$${、}$$洗涤$${、}$$干燥

3、正确答案是D。

A错误:$$NaOH$$固体易潮解且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不能使用滤纸。

B错误: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避免混合。

C错误:蒸发$$NaCl$$溶液时,当有大量晶体析出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避免晶体飞溅或分解。

D正确: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必须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至容量瓶,否则会导致溶液体积不准确。

5、正确答案是C。

A可行:$$Al_2O_3$$溶于$$NaOH$$生成$$NaAlO_2$$,而$$Mg$$不反应,可过滤分离。

B可行:$$AlCl_3$$与过量$$NaOH$$生成$$NaAlO_2$$,$$MgCl_2$$生成$$Mg(OH)_2$$沉淀,过滤后加酸还原得$$MgCl_2$$。

C不可行:$$Si$$与$$NaOH$$反应生成$$Na_2SiO_3$$和$$H_2$$,但$$Mg$$也会与$$NaOH$$反应(虽缓慢),无法有效分离。

D可行:$$SiO_2$$与$$NaOH$$反应生成$$Na_2SiO_3$$溶解,$$MgO$$不反应,过滤分离。

6、正确答案是A。

A正确:$$CaCO_3$$不溶于水,$$CaCl_2$$溶于水,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可分离。

B错误:测pH需将试纸蘸取溶液,不能润湿,否则稀释白醋导致pH偏高。

C错误:$$NaOH$$会同时吸收$$CO_2$$(生成$$Na_2CO_3$$)和$$HCl$$,应使用饱和$$NaHCO_3$$除$$HCl$$。

D错误:加入$$BaCl_2$$虽除去$$SO_4^{2-}$$,但引入新杂质$$Ba^{2+}$$,应选用$$Ba(NO_3)_2$$。

9、正确答案是C。

A错误:$$I_2$$在$$KCl$$溶液中加热升华不彻底,且可能残留,应使用萃取分液。

B错误:加$$BaCl_2$$除去$$SO_4^{2-}$$但引入$$Ba^{2+}$$和$$Cl^-$$,应选用$$Ba(NO_3)_2$$。

C正确:$$CuO$$与稀$$H_2SO_4$$反应生成$$CuSO_4$$溶解,$$Cu$$不反应,过滤得纯$$Cu$$。

D错误:$$CaO$$和$$CaCO_3$$均与盐酸反应,应加水溶解后过滤($$CaO$$生成$$Ca(OH)_2$$,$$CaCO_3$$不溶)。

10、正确答案是C。

A正确:$$Fe$$置换$$Cu^{2+}$$生成$$Cu$$沉淀,过滤除去。

B正确:$$CO_2$$与$$NaOH$$反应生成$$Na_2CO_3$$被吸收,$$CO$$不反应。

C错误:$$CO_2$$和$$HCl$$均与$$NaOH$$反应,应使用饱和$$NaHCO_3$$除$$HCl$$(生成$$CO_2$$)。

D正确:$$KCl$$溶于水,$$MnO_2$$不溶,过滤洗涤干燥得纯$$MnO_2$$。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