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下列各组名词或现象中,三者间没有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B
A.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光化学污染$${{−}{−}}$$咳嗽和气喘者增多
B.化石燃料是能源主体$${{−}{−}}$$空气中$${{C}{{O}_{2}}}$$浓度增大$${{−}{−}}$$雾霾
C.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水体富营养化$${{−}{−}}$$水栖生物大量死亡
D.劣质装饰材料的大量使用$${{−}{−}}$$甲醛$${、}$$苯等释放$${{−}{−}}$$致癌
2、['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及配平',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绿色化学',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 '二氧化硫与环境问题', '氮的氧化物与环境问题']正确率60.0%绿色化学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C
A.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
$$\mathrm{S O_{2}+2 N H_{3}+}$$$$\mathrm{H_{2} O} \Longrightarrow( \mathrm{N H_{4}} )_{2} \mathrm{S O_{3}}$$
B.消除制硝酸厂的氮氧化物污染:
$$\mathrm{N O_{2}+N O+2 N a O H}$$$$= 2 \mathrm{N a N O_{2}}+\mathrm{H_{2} O}$$
C.制$${{C}{u}{S}{{O}_{4}}}$$:
$$\mathrm{C u}+2 \mathrm{H}_{2} \mathrm{S O_{4} \left( i \hbar\right)}$$$$\stackrel{\triangle} {=} \mathrm{C u S O_{4}+S O_{2} \uparrow}$$$${{+}{2}{{H}_{2}}{O}}$$
D.制$${{C}{u}{S}{{O}_{4}}}$$:$$2 \mathrm{C u}+\mathrm{O_{2}} \stackrel{\triangle} {=} 2 \mathrm{C u O}$$$$, \ \mathrm{C u O}+\mathrm{H}_{2} \, \mathrm{S O}_{4} ( \n H )$$$$= \mathrm{C u S O_{4}+H_{2} O}$$
3、['绿色化学', '化学与STSE', '乙醇的结构、物理性质', '酸雨及防治', '氮的氧化物与环境问题', '蛋白质的变性']正确率40.0%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日常生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B.目前加碘盐中主要添加的是$${{K}{I}}$$
C.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D.$${{“}}$$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
4、['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新能源的开发',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 '二氧化硫与环境问题', '氮的氧化物与环境问题']正确率40.0%下列做法不能减少大气污染的是
B
A.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烟气脱硫
B.大力发展私家车,减少公共交通
C.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替代化石能源
D.提倡多使用自行车
5、['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 '沉淀溶解平衡', '可逆反应', 'pH定义及表达式', '催化剂、反应历程', '过氧化氢的性质及应用',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 或O H^{-}浓度的计算', '铁离子、铁盐', '氮的氧化物与环境问题']正确率60.0%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_{2}}$$和$${{C}{{O}_{2}}}$$,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B.$${{F}{e}{C}{{l}_{3}}}$$和$${{M}{n}{{O}_{2}}}$$均可加快$${{H}_{2}{{O}_{2}}}$$分解,同等条件下二者对$${{H}_{2}{{O}_{2}}}$$分解速率的改变相同
C.室温下,$${{p}{H}{=}{4}}$$的$$\mathrm{N a H S O_{4}}$$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 \times1 0^{-1 0} \, \mathrm{m o l} / \mathrm{L}$$
D.$$\bf{M} \mathrm{g \gets O H} \mathrm{)}_{\Delta2}$$固体在溶液中存在平衡:$$M g \ ( \, O H )_{\textrm{\tiny{2}} ( s )} \rightleftharpoons M g^{2+} \, \left( \, a q \right) \ +2 O H^{-} \, \left( \, a q \right)$$,该固体可溶于$${{N}{{H}_{4}}{C}{l}}$$溶液
7、['铁', '硝酸的其他性质', '硝酸的强氧化性', '一氧化氮', '钝化原理及应用', '氮的氧化物与环境问题', '铜',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有关计算', '铝的性质']正确率40.0%下列有关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C
A.一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
B.铝制$${、}$$铁制容器常温下可盛浓硝酸,体现其挥发性
C.铜片放入硝酸中,溶液变蓝体现其强氧化性与酸性
D.氯化铵与氯化钠的分离利用前者易升华的性质
9、['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氮的氧化物与环境问题']正确率40.0%北京举办奥运会,北京市民为此作出的贡献之一是机动车实行单双号出行。这样做不仅可以保障交通畅通,而且能减少下列哪种气体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
A
A.$${{N}{{O}_{2}}}$$
B.$${{H}_{2}}$$
C.$${{O}_{2}}$$
D.$${{N}_{2}}$$
10、['浓硫酸的脱水性', '硝酸的保存、用途及工业制备', '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 '硝酸的强氧化性', '二氧化硫的性质', '氮的氧化物与环境问题']正确率60.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②}$$检验亚硫酸钠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是否变质可以先加硝酸溶液,再加氯化钡溶液来检验
$${③}$$锌与稀硝酸反应可以得到氢气
$${④}$$浓硫酸滴到纸张上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⑤}$$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能形成酸雨,酸雨的$${{p}{H}}$$等于$${{5}{.}{6}}$$.
C
A.$${①{③}}$$
B.$${①{②}}$$
C.$${①}$$
D.$${①{②}{④}{⑤}}$$
1. 答案:B
解析:逐级因果关系要求前项直接导致后项。选项A中,汽车尾气排放导致光化学污染,进而引发咳嗽和气喘者增多,存在逐级因果关系。选项B中,化石燃料是能源主体导致空气中$$CO_2$$浓度增大,但$$CO_2$$浓度增大与雾霾无直接因果关系(雾霾主要与颗粒物、$$SO_2$$、$$NO_x$$相关),因此不符合。选项C中,含磷洗衣粉使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而造成水栖生物死亡,存在逐级因果关系。选项D中,劣质装饰材料使用释放甲醛、苯等,进而致癌,存在逐级因果关系。
2. 答案:C
解析:绿色化学要求减少环境污染和副产物。选项A和B通过吸收有害气体($$SO_2$$、$$NO_x$$)生成有用产物,符合绿色化学。选项D通过两步反应制$$CuSO_4$$,无污染气体产生,符合绿色化学。选项C直接使用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有毒的$$SO_2$$气体,污染环境,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
3. 答案:D
解析:选项A错误,日常生活中常用75%乙醇杀菌消毒,而非无水乙醇。选项B错误,加碘盐主要添加$$KIO_3$$(稳定性高),而非$$KI$$(易被氧化)。选项C错误,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但所有物质都是化学物质,该表述不科学。选项D正确,光化学烟雾和硝酸型酸雨的形成均与氮氧化物(如$$NO_x$$)有关。
4. 答案:B
解析:减少大气污染需降低污染物排放。选项A(烟气脱硫)、C(替代化石能源)、D(使用自行车)均可减少污染。选项B大力发展私家车会增加化石燃料消耗和尾气排放(如$$CO$$、$$NO_x$$、颗粒物),加剧大气污染,因此不能减少污染。
5. 答案:B
解析:选项A正确,催化剂可加快$$NO$$和$$CO$$反应生成$$N_2$$和$$CO_2$$的速率。选项B错误,$$FeCl_3$$和$$MnO_2$$虽均可催化$$H_2O_2$$分解,但催化效率不同($$MnO_2$$效率更高),同等条件下对速率改变不一定相同。选项C正确,$$NaHSO_4$$溶液pH=4时$$[H^+]=10^{-4} mol/L$$,水电离出的$$[H^+]=10^{-10} mol/L$$(因酸抑制水的电离)。选项D正确,$$Mg(OH)_2$$存在溶解平衡,$$NH_4Cl$$中$$NH_4^+$$与$$OH^-$$结合生成$$NH_3 \cdot H_2O$$,促进溶解。
7. 答案:C
解析:选项A错误,一氧化氮($$NO$$)是无色气体,二氧化氮($$NO_2$$)是红棕色。选项B错误,铝、铁容器盛浓硝酸是因钝化(形成致密氧化膜),体现其强氧化性,而非挥发性。选项C正确,铜与硝酸反应溶液变蓝(生成$$Cu^{2+}$$),体现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生成$$NO_x$$和盐)。选项D错误,氯化铵不易升华(加热分解为$$NH_3$$和$$HCl$$),分离$$NH_4Cl$$和$$NaCl$$利用的是溶解度差异(如冷却结晶)。
9. 答案:A
解析:机动车尾气主要污染物包括氮氧化物(如$$NO_2$$)、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等。单双号出行减少车辆使用,可直接降低$$NO_2$$等排放。$$H_2$$、$$O_2$$、$$N_2$$不是主要空气污染物。
10. 答案:C
解析:①正确,浓硝酸见光易分解,需棕色瓶保存。②错误,检验$$Na_2SO_3$$变质(被氧化为$$Na_2SO_4$$)应先加盐酸排除干扰(如$$CO_3^{2-}$$),再加$$BaCl_2$$,若加$$HNO_3$$会氧化$$SO_3^{2-}$$为$$SO_4^{2-}$$,无法判断是否变质。③错误,锌与稀硝酸反应不生成$$H_2$$(硝酸具强氧化性),生成$$NO$$或$$NO_2$$等。④错误,浓硫酸使纸张变黑体现其脱水性(碳化),而非吸水性。⑤错误,酸雨pH小于5.6,而非等于。因此仅①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