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氯水的平衡移动的应用-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专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辽宁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0.0%

2025-09-03
氯水的平衡移动的应用-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专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辽宁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0.0%
1、['久置的氯水和新制氯水、液氯的区别', '对物质分类的考查', '次氯酸的性质',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氯水的平衡移动的应用']

正确率60.0%有关液氯和新制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液氯和氯水都是纯净物

B.液氯无酸性,氯水有酸性

C.液氯较氯水有更强的漂白性

D.氯水久置后漂白性增强

2、['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及配平',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过氧化氢的性质及应用',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 '氯水的平衡移动的应用']

正确率40.0%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D

A.向酸性$${{F}{e}{S}{{O}_{4}}}$$溶液中滴入$$\mathrm{H_{2} O_{2} \colon~ F e^{2+}+H_{2} O_{2}+2 H^{+}=F e^{3+}+2 H_{2} O}$$

B.向$${{F}{e}{C}{{l}_{2}}}$$溶液中滴加氯水:$$\mathrm{C l_{2}+F e^{2+}=2 C l^{-}+F e^{3+}}$$

C.氯气通入水中:$$\mathrm{C l_{2}+\ H_{2} O=2 H^{+}+\ C l^{-}+\ C l O^{-}}$$

D.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mathrm{O H^{-}+\ H C O_{3}^{-}=\ C O_{3}^{2-}+H_{2} O}$$

3、['氨的工业制法',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勒夏特列原理及应用', '溶解度、饱和溶液', '氯水的平衡移动的应用']

正确率40.0%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C

A.新制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

B.饱和$$\mathrm{N a C l ( a q )}$$中通$${{H}{C}{l}}$$气体有晶体析出

C.$$5 0 0^{\circ} \, \mathrm{C}$$左右比室温更有利合成氨反应

D.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_{2}}}$$

4、['化学平衡移动的相关判断',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 '可逆反应',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勒夏特列原理及应用', '氯水的平衡移动的应用']

正确率60.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B

A.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_{2}}}$$

B.高温高压有利于$${{N}_{2}}$$和$${{H}_{2}}$$转化为$$\mathrm{N H_{3} : ~ N_{2} ~ ( \ g ) ~+3 H_{2} ~ ( \ g ) ~} \rightleftharpoons2 \mathrm{N H_{3} ~ ( \ g ) ~} \; ; \; \; \triangle\mathrm{H} < 0$$

C.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D.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O}_{2}}$$,以提高$${{S}{{O}_{2}}}$$的转化率

5、['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钠的保存、应用', '卤化物', '氯水的平衡移动的应用', '硅酸钠的性质']

正确率60.0%实验室化学药品保存不当会失效,下列药品保存方法不当的是(

D

A.金属钠常保存在煤油中

B.氢氟酸需密封保存在塑料瓶中

C.新制氯水保存在棕色瓶中并置于冷暗处

D.硅酸钠的水溶液可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6、['化学平衡移动的相关判断', '氨的工业制法',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勒夏特列原理及应用', '氯水的平衡移动的应用']

正确率60.0%下列事实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的是$${{(}{)}}$$

D

A.加入催化剂,使$${{N}_{2}}$$和$${{H}_{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_{3}}}$$

B.将$${{F}{e}{{S}_{2}}}$$矿石粉碎更有利于焙烧制备$${{S}{{O}_{2}}}$$气体

C.对于反应$$2 \mathrm{H I} ( \mathrm{g} ) \rightleftharpoons\mathrm{H}_{2} ( \mathrm{g} )+\mathrm{I}_{2} ( \mathrm{g} ),$$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压缩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D.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8、['对物质分离、提纯的综合考查',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 '二氧化碳', '无机物的分离、提纯', '二氧化硫的性质', '二氧化氮',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铁盐、亚铁盐的相互转化、除杂', '铁离子、铁盐',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 '亚铁离子、亚铁盐', '对分离、提纯方法选择的考查', '氯水的平衡移动的应用']

正确率40.0%下列除杂过程正确的是(

C

A.除去$${{F}{e}{C}{{l}_{3}}}$$溶液中少量的$${{F}{e}{C}{{l}_{2}}}$$:加入过量的$${{F}{e}}$$并过滤

B.除去$${{S}{{O}_{2}}}$$中少量的$${{C}{{O}_{2}}}$$:将气体通过饱和$$\mathrm{N a H C O_{3}}$$溶液

C.除去$${{C}{{l}_{2}}}$$中少量的$${{H}{C}{l}}$$:将气体通过饱和$${{N}{a}{C}{l}}$$溶液

D.除去$${{N}{{O}_{2}}}$$中少量的$${{N}{O}}$$:将气体中通入过量的$${{O}_{2}}$$

9、['对物质分离、提纯的综合考查',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氧化钠', '无机物的分离、提纯', '对分离、提纯方法选择的考查', '氧化铝', '氯水的平衡移动的应用']

正确率60.0%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D

A.$$N a_{2} O_{2} \, \left( \, N a_{2} O \right)$$: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B.$${{M}{g}{O}}$$$$( \ A l_{2} O_{3} )$$: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g}{O}}$$

C.$$C l_{2} \textsubscript{( H C 1 )}$$:通入饱和食盐水后。再通入浓硫酸

D.$$C O_{2} \, \mid H C 1 )$$: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后,再通入浓硫酸

1. 解析:液氯是纯净物,氯水是混合物;液氯无酸性,氯水因含HCl和HClO有酸性;液氯无漂白性,氯水有漂白性;氯水久置后HClO分解,漂白性减弱。正确选项:B

2. 解析:A项电荷不守恒,应为$$2Fe^{2+} + H_2O_2 + 2H^+ = 2Fe^{3+} + 2H_2O$$;B项电荷不守恒,应为$$Cl_2 + 2Fe^{2+} = 2Cl^- + 2Fe^{3+}$$;C项HClO是弱酸不应拆开,应为$$Cl_2 + H_2O \rightleftharpoons H^+ + Cl^- + HClO$$;D项正确。正确选项:D

3. 解析:A项光照使HClO分解,平衡移动;B项Cl^-浓度增大使NaCl析出;C项合成氨放热,高温不利但为加快反应速率;D项Cl^-抑制Cl_2溶解。不能用原理解释的是C。正确选项:C

4. 解析:A项Cl^-抑制Cl_2溶解;B项高压有利但高温不利放热反应;C项减压CO_2析出;D项增大O_2浓度提高转化率。B项高温不符合原理。正确选项:B

5. 解析:A项钠隔绝空气;B项HF腐蚀玻璃;C项避光减缓分解;D项硅酸钠碱性,会与玻璃塞粘连。不当的是D。正确选项:D

6. 解析:A项催化剂不改变平衡;B项增大接触面积;C项压强改变但平衡不移动;D项Cl^-抑制溶解。能用原理解释的是D。正确选项:D

8. 解析:A项加Fe会引入新杂质;B项两者均与NaHCO_3反应;C项Cl_2在饱和NaCl中溶解度小,HCl易溶;D项会生成NO_2。正确的是C。正确选项:C

9. 解析:A项Na_2O氧化为Na_2O_2;B项Al_2O_3溶于NaOH;C项正确除杂;D项CO_2也与Na_2CO_3反应。不正确的是D。正确选项:D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