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相关推算,气体物质与相关推算,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晶体类型判断,电解质、非电解质,根据进行相关计算,常见阴离子的检验,浓硫酸的吸水性,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物质的俗名,铵根的检验,结合物质结构基础知识与的相关推算,胶体的性质与应用,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以为中心的基本粒子的有关推算,对物质分类的考查,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二氧化硫的性质,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氧化铝,电解质电离程度的比较及应用,三氧化硫,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可逆反应,硫酸的性质,合金,氢氧化亚铁的制备,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对气体摩尔体积的考查,催化剂、反应历程" />
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硫及其化合物

三氧化硫-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课后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4.00000000000001%

2025-09-08
三氧化硫-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课后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4.00000000000001%
1、['硫酸的性质', '合金', '电解质、非电解质',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三氧化硫', '蔗糖、麦芽糖组成、结构']

正确率40.0%关于电解质$${、}$$非电解质的说法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石墨$${、}$$钢铁$${、}$$铝合金均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B.$$\mathrm{S O_{3}, \ N H_{3}}$$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均是电解质

C.蔗糖$${、}$$酒精在水溶液中和熔融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D.纯硫酸$${、}$$固态硫酸钠不能导电,所以二者均不是电解质

2、['以为中心的基本粒子的有关推算', '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与的相关推算', '结合物质结构基础知识与的相关推算', '三氧化硫']

正确率40.0%$${{N}_{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标准状况下,$${{1}{1}{.}{2}}$$$${{L}{S}{{O}_{3}}}$$所含分子数约为$${{0}{.}{5}{{N}_{A}}}$$

B.$${{1}}$$$${{m}{o}{l}}$$$${{C}{{l}_{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_{A}}}$$

C.常温常压下,$${{1}{4}{g}}$$氮气和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N}_{A}}$$

D.标准状况下,$$1 1. 2 L$$的$${{C}{{O}_{2}}}$$所含的共价键键数为$${{N}_{A}}$$

3、['根据进行相关计算', '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 '以为中心的基本粒子的有关推算', '可逆反应', '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与的相关推算', '气体物质与相关推算', '结合物质结构基础知识与的相关推算', '对气体摩尔体积的考查', '三氧化硫',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正确率40.0%设$${{N}_{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A.$$\mathrm{1 m o l-O 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_{A}}}$$

B.标准状况下,$$2 2. 4 \mathrm{L S O_{3}}$$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3}{{N}_{A}}}$$

C.$${{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极性键数目为$${{2}{{N}_{A}}}$$

D.一定条件下将$$\mathrm{1 m o l N_{2}}$$和$$3 \mathrm{m o l H_{2}}$$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N}{{H}_{3}}}$$的分子数为$${{2}{{N}_{A}}}$$

4、['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对物质分类的考查',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电解质电离程度的比较及应用', '化学反应的实质',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电解质、非电解质', '乙酸的结构、物理性质',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三氧化硫', '同分异构体确定的途径--碳链异构', '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物质的俗名']

正确率40.0%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与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液氯$${、}$$冰醋酸$${、{{C}_{4}}{{H}_{8}}}$$均属于纯净物

B.$$\mathrm{S O_{3} \,, \, \, S i O_{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C.已知:$$H_{3} R O_{2}+N a O H ~ ($$足量$$\omega~=N a H_{2} \, R O_{2}+H_{2} O$$,则$${{H}_{3}{R}{{O}_{2}}}$$为三元酸,$$N a H_{2} R O_{2}$$为酸式盐

D.往任何胶体中加入任何电解质都能使胶体粒子聚沉

5、['二氧化硫的性质', '无机含氧酸的酸性',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晶体类型判断', '三氧化硫',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60.0%第三周期元素$${{R}{,}}$$它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达到饱和所需电子数小于次外层和最内层电子数之差,但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正整数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R}}$$的氧化物都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B.$${{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C.在固态时,$${{R}}$$的单质属于同一类型的晶体

D.在常温下,$${{R}}$$的气态氢化物都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6、['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催化剂、反应历程', '化学在获取洁净水过程中的应用', '三氧化硫',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

正确率40.0%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

B.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成$${{S}{{O}_{3}}}$$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

D.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mathrm{P b^{2+}, ~ C u^{2+}, ~ C d^{2+}, ~ H 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较强的物理吸附

8、['苯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的性质', '沉淀的转化', '三氧化硫',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

正确率40.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及分离方法或操作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或操作
$${{A}}$$ $$\mathrm{B a C O_{3}}$$ 饱和 $${{N}{{a}_{2}}{C}{{O}_{3}}}$$ 溶液 搅拌 $${、}$$ 过滤
$${{B}}$$ $$\mathrm{C O} \left( \mathrm{C O_{2}} \right)$$ $${{C}{u}{O}}$$ 粉末 通过灼热的 $${{C}{u}{O}}$$ 粉末
$${{C}}$$ $$\mathrm{S O_{2} [ S O_{3} \ ( \ g ) ~ ]}$$ 饱和 $${{N}{{a}_{2}}{S}{{O}_{3}}}$$ 溶液 洗气
$${{D}}$$ 苯 $${({B}{{r}_{2}}{)}}$$ 分液

A

A.$${{A}}$$

B.$${{B}}$$

C.$${{C}}$$

D.$${{D}}$$

9、['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 '铵根的检验', '三氧化硫',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正确率60.0%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D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mathrm{C O_{3}^{2-}}$$

B.某溶液中滴加$${{B}{a}{C}{{l}_{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mathrm{S O_{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_{4}}}$$

D.检验$${{F}{e}{S}{{O}_{4}}}$$加热分解产物是否含$${{S}{{O}_{3}}}$$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B}{a}{C}{{l}_{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一定有$${{S}{{O}_{3}}}$$

10、['浓硫酸的吸水性',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的性质', '氧化镁', '三氧化硫', '氧化铝']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mathrm{H_{2}, ~ S O_{2}, ~ C O_{2}}$$三种气体都可用于浓硫酸干燥

B.$${{S}{i}{{O}_{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C.$${{A}{{l}_{2}}{{O}_{3}}}$$和$${{M}{g}{O}}$$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

D.$${{S}{{O}_{2}}}$$和$${{S}{{O}_{3}}}$$混合气体通人$$\mathrm{B a \ ( \bf N O_{3} )}_{\Delta2}$$溶液可得到$${{B}{a}{S}{{O}_{3}}}$$和$${{B}{a}{S}{{O}_{4}}}$$

1. 关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说法:

A错误:石墨、钢铁、铝合金是单质或合金,不是化合物,不符合电解质定义

B错误:$$SO_3$$、$$NH_3$$本身不电离,其水溶液导电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H_2SO_4$$和$$NH_3·H_2O$$

C正确:蔗糖、酒精在水溶液和熔融态均不导电,符合非电解质定义

D错误:纯硫酸和固态硫酸钠虽不导电,但溶于水或熔融时能导电,是电解质

答案:C

2. 阿伏加德罗常数相关判断:

A错误:标准状况下$$SO_3$$为固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

B错误:$$Cl_2$$与NaOH反应时,1 mol $$Cl_2$$转移1 mol电子

C正确:$$N_2$$和CO摩尔质量均为28 g/mol,14 g混合气体为0.5 mol,均含2个原子,原子数为$$N_A$$

D错误:标准状况下11.2 L $$CO_2$$为0.5 mol,含1 mol C=O键(每个$$CO_2$$含2个共价键)

答案:C

3. 阿伏加德罗常数相关叙述:

A错误:1 mol $$OH^-$$含10 mol电子,电子数为$$10N_A$$

B错误:标准状况下$$SO_3$$为固态,不能用22.4 L/mol计算

C正确:乙烯和丙烯最简式均为$$CH_2$$,14 g混合物含1 mol $$CH_2$$,含2 mol C-H极性键

D错误:$$N_2 + 3H_2 \rightleftharpoons 2NH_3$$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

答案:C

4.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A错误:$$C_4H_8$$可能是多种烯烃或环烷烃,不一定是纯净物

B正确:$$SO_3$$、$$SiO_2$$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性氧化物

C错误:$$H_3RO_2$$与足量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应为一元酸

D错误: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电解质才能聚沉

答案:B

5. 第三周期元素R的性质:

分析:最外层达饱和需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最内层电子数),且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整数倍

第三周期元素最内层为2电子,次外层为8电子,差值为6

需电子数可能是2、4、6(但需<6),所以为2或4

对应元素:需2电子为Si,需4电子为S

A错误:SiO_2不与烧碱反应

B错误:Si的含氧酸为弱酸

C错误:Si为原子晶体,S为分子晶体

D错误:SiH_4在空气中自燃

答案:无正确选项(原题可能有问题)

6. 化学与生产生活:

A错误:催化剂降低活化能,不改变反应热

B错误:硫燃烧主要生成SO_2

C正确:化石燃料燃烧产生颗粒物,是雾霾成因之一

D错误:纳米铁粉通过还原反应去除重金属离子,不是物理吸附

答案:C

8. 除杂试剂与方法:

A错误:BaCO_3不溶于水,用Na_2CO_3溶液无法除杂

B错误:CuO与CO反应生成CO_2,引入新杂质

C正确:SO_3与Na_2SO_3反应:SO_3 + Na_2SO_3 = Na_2S_2O_7,而SO_2不反应

D错误:Br_2在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用水不能有效除去

答案:C

9. 实验过程评价:

A错误:HCO_3^-、SO_3^{2-}等也能产生类似现象

B错误:Ag^+也会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C正确:这是检验NH_4^+的特征反应

D错误:SO_2也会被氧化为SO_4^{2-}而产生沉淀

答案:C

10. 综合判断:

A正确:H_2、SO_2、CO_2都不与浓硫酸反应,可用其干燥

B错误:SiO_2与HF反应生成SiF_4和H_2O,不是盐和水,不是两性氧化物

C错误:MgO不与NaOH反应

D错误:SO_2在酸性条件下被NO_3^-氧化为SO_4^{2-},最终得到BaSO_4沉淀

答案:A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