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硫及其化合物

硫-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考前进阶自测题答案-湖北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6.0%

2025-09-24
硫-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考前进阶自测题答案-湖北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6.0%
1、['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硫', '过氧化钠的组成、结构、用途', '氢氧化铁', '铁离子、铁盐']

正确率40.0%下列物质不是黄色或淡黄色的是(

C

A.单质硫

B.过氧化钠

C.氢氧化铁胶体

D.三氯化铁稀溶液

2、['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一氧化碳', '硫', '氧化铜', '无机物间的相互转化', '铜', '氧化铝']

正确率60.0%下列物质无法通过单质与$${{O}_{2}}$$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A

A.$${{S}{{O}_{3}}}$$

B.$${{C}{O}}$$

C.$${{C}{u}{O}}$$

D.$${{A}{{l}_{2}}{{O}_{3}}}$$

3、['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电解质、非电解质', '硫',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氢氧化铝']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实验室利用可溶性铝盐与过量的氨水制取氢氧化铝

B.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C.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D.同物质的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的硫和氯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相同

5、['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铁',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溶度积与溶解度', '溶度积定义及表达式', '沉淀的转化', '硫',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铜']

正确率60.0%$${{2}{5}{^{∘}}{C}}$$时,$$\mathrm{F e S, ~ C u S}$$的溶度积常数$$( \mathrm{K_{s p}} )$$分别为$$6. 3 \times1 0^{-1 8}, ~ 1. 3 \times1 0^{-3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除去工业废水中的$$\mathrm{C u^{2+}}$$可以选用粉状$${{F}{e}{S}}$$作沉淀剂

B.根据以上数据无法比较相同条件下$${{F}{e}{S}}$$和$${{C}{u}{S}}$$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C.因为$${{H}_{2}{S}{{O}_{4}}}$$是强酸,所以反应$$\mathrm{C u S O_{4}+H_{2} S=C u S \downarrow+H_{2} S O_{4}}$$不能发生

D.$${{F}{e}{S}}$$和$${{C}{u}{S}}$$可分别由$${{F}{e}}$$与$${{C}{u}}$$与$${{S}}$$粉直接化合制得

9、['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铁', '硝酸的强氧化性',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的制取、用途', '硫',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钝化原理及应用']

正确率40.0%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硫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为三氧化硫

B.用瓷坩锅高温熔融$${{N}{a}{O}{H}}$$

C.常温下,浓$${{H}{N}{{O}_{3}}}$$可贮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中

D.过量的铁与氯气点燃的产物为氯化亚铁

10、['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硝酸的强氧化性', '硫', '硫化氢、硫化物']

正确率40.0%下列有关说法 不正确的是$${{(}{)}}$$


B

A.要清洗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可用试剂$${{C}{{S}_{2}}}$$

B.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mathrm{F e S+2 H^{+}=F e^{2+}+H_{2} S \uparrow}$$

C.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用铝制容器贮运浓硫酸

D.向$${{N}{{a}_{2}}{S}{{O}_{3}}}$$和$${{B}{a}{C}{{O}_{3}}}$$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气泡并有沉淀生成

1、下列物质不是黄色或淡黄色的是( )。

A. 单质硫:硫单质为黄色固体,是黄色。

B. 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是淡黄色。

C. 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不是黄色或淡黄色。

D. 三氯化铁稀溶液:三氯化铁稀溶液呈黄色,是黄色。

因此,不是黄色或淡黄色的是 C。

2、下列物质无法通过单质与 $$O_{2}$$ 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

A. $$SO_{3}$$: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SO_{2}$$,不能直接化合生成 $$SO_{3}$$。

B. $$CO$$:碳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 $$CO$$,可以直接化合生成。

C. $$CuO$$: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 $$CuO$$,可以直接化合生成。

D. $$Al_{2}O_{3}$$: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Al_{2}O_{3}$$,可以直接化合生成。

因此,无法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A。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利用可溶性铝盐与过量的氨水制取氢氧化铝:氨水是弱碱,与铝盐反应生成 $$Al(OH)_{3}$$ 沉淀,且 $$Al(OH)_{3}$$ 不溶于过量氨水,正确。

B. 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正确。

C. 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电解质定义正确。

D. 同物质的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的硫和氯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相同:铜与硫反应生成 $$Cu_{2}S$$,1 mol Cu 转移 1 mol 电子;铜与氯气反应生成 $$CuCl_{2}$$,1 mol Cu 转移 2 mol 电子。转移电子数不同,不正确。

因此,不正确的是 D。

5、$$25^{∘}C$$ 时,$$FeS$$, $$CuS$$ 的溶度积常数 $$(K_{sp})$$ 分别为 $$6.3 \times 10^{-18}$$, $$1.3 \times 10^{-3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除去工业废水中的 $$Cu^{2+}$$ 可以选用粉状 $$FeS$$ 作沉淀剂:$$CuS$$ 的 $$K_{sp}$$ 远小于 $$FeS$$ 的 $$K_{sp}$$,因此 $$FeS$$ 可以转化为更难溶的 $$CuS$$,反应 $$FeS + Cu^{2+} \to CuS + Fe^{2+}$$ 可以发生,正确。

B. 根据以上数据无法比较相同条件下 $$FeS$$ 和 $$CuS$$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两者化学式类型相同(AB型),可以直接用 $$K_{sp}$$ 比较溶解度,$$K_{sp}(CuS) < K_{sp}(FeS)$$,故溶解度 $$CuS < FeS$$,错误。

C. 因为 $$H_{2}SO_{4}$$ 是强酸,所以反应 $$CuSO_{4}+H_{2}S=CuS \downarrow+H_{2}SO_{4}$$ 不能发生:该反应能发生,因为 $$CuS$$ 极难溶,强酸也不能溶解它,错误。

D. $$FeS$$ 和 $$CuS$$ 可分别由 $$Fe$$ 与 $$Cu$$ 与 $$S$$ 粉直接化合制得:铁与硫加热生成 $$FeS$$,但铜与硫加热生成 $$Cu_{2}S$$,而不是 $$CuS$$,错误。

因此,正确的是 A。

9、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为三氧化硫: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SO_{2}$$,不是 $$SO_{3}$$,错误。

B. 用瓷坩锅高温熔融 $$NaOH$$:$$NaOH$$ 在高温下会与瓷坩埚中的 $$SiO_{2}$$ 反应,腐蚀坩埚,错误。

C. 常温下,浓 $$HNO_{3}$$ 可贮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中:浓 $$HNO_{3}$$ 能使铁和铝钝化,形成致密氧化膜,正确。

D. 过量的铁与氯气点燃的产物为氯化亚铁: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无论铁是否过量,与氯气反应都生成 $$FeCl_{3}$$,错误。

因此,正确的是 C。

10、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要清洗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可用试剂 $$CS_{2}$$:硫易溶于 $$CS_{2}$$,正确。

B.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S+2H^{+}=Fe^{2+}+H_{2}S \uparrow$$: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会将 $$Fe^{2+}$$ 氧化为 $$Fe^{3+}$$,将 $$S^{2-}$$ 氧化为硫单质或更高价态,不会生成 $$H_{2}S$$,离子方程式错误,不正确。

C. 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用铝制容器贮运浓硫酸:正确。

D. 向 $$Na_{2}SO_{3}$$ 和 $$BaCO_{3}$$ 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气泡并有沉淀生成:稀硫酸与 $$Na_{2}SO_{3}$$ 生成 $$SO_{2}$$ 气体,与 $$BaCO_{3}$$ 生成 $$CO_{2}$$ 气体和 $$BaSO_{4}$$ 沉淀($$BaSO_{4}$$ 不溶于酸),正确。

因此,不正确的是 B。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