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硫及其化合物

二氧化硫的性质-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回顾进阶自测题解析-甘肃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2025-09-29
二氧化硫的性质-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回顾进阶自测题解析-甘肃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二氧化硫的性质',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钝化原理及应用', '钠的保存、应用']

正确率60.0%下列有关$${{N}{a}}$$、$${{S}}$$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

B.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

C.$${{N}{a}_{2}{{O}_{2}}}$$​可与$${{C}{{O}_{2}}}$$发生化合反应

D.常温下将铜片插入浓硫酸时无明显现象,说明浓硫酸可使铜钝化

2、['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溶液pH的测定方法', 'pH定义及表达式',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二氧化硫的性质',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过氧化氢的性质及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偏铝酸盐', '盐类水解的应用', '实验结论的描述、误差分析']

正确率40.0%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玻璃棒蘸取某盐溶液,点到 $${{p}{H}}$$ 试纸的中部,对比比色卡

溶液呈中性

该盐不可能是弱酸与弱碱反应生成的盐

$${{B}}$$

$${{S}{{O}_{2}}}$$ 通入含有酚酞的某红色溶液中

溶液褪色

$${{S}{{O}_{2}}}$$ 具有漂白性

$${{C}}$$

将 $${{H}_{2}{{O}_{2}}}$$ 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溶液褪色

$${{H}_{2}{{O}_{2}}}$$ 具有还原性

$${{D}}$$

向 $$\mathrm{N a A l O}_{2}$$ 溶液中加入 $$\mathrm{N a H C O_{3}}$$ 溶液

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A}{l}{{O}^{—}_{2}}}$$ 和 $${{H}{C}{{O}^{—}_{3}}}$$ 的水解相互促进

C

A.$${{A}}$$

B.$${{B}}$$

C.$${{C}}$$

D.$${{D}}$$

3、['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浓硫酸的吸水性', '二氧化硫的性质',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金属冶炼的常见方法', '氧化铝']

正确率40.0%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正确的是(

B

A.$${{S}{{O}_{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B.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可用作抗氧化剂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

D.$${{A}{{l}_{2}}{{O}_{3}}}$$易溶于水,可用作冶炼金属铝

5、['铁', '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 '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用途', '氯化氢、盐酸', '二氧化硫的性质',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常见的能用于漂白的物质的比较']

正确率60.0%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D

A.$${{C}{{l}_{2}}}$$、$${{S}{{O}_{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_{3}}{)}_{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mathrm{S O_{4}^{2-}}$$

C.$${{F}{e}}$$与稀$${{H}{N}{{O}_{3}}}$$、稀$${{H}_{2}{{S}{O}_{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分别充满$${{H}{C}{l}}$$、$${{N}{{H}_{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6、['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用途', '浓硫酸的吸水性', '二氧化硫的性质', '钝化原理及应用', '常见的能用于漂白的物质的比较']

正确率40.0%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B

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B.浓氨水遇浓盐酸、浓硝酸都产生白烟

C.$${{S}{{O}_{2}}}$$、漂白粉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和铝在冷的浓硝酸中都没有明显变化

7、['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二氧化硫的性质', '二氧化硫的制取、用途', '钠与水反应原理', '明矾']

正确率40.0%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常见无机物用途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N}{a}}$$ 可用于与 $${{T}{i}{C}{{l}_{4}}}$$ 反应得 $${{3}{D}}$$ 打印飞机钛构件所需的原料 $${{T}{i}}$$ 粉 $${{N}{a}}$$ 具有强还原性
$${{B}}$$ 明矾可用作净水 明矾能杀菌消毒
$${{C}}$$ $${{S}{{O}_{2}}}$$ 可用于漂白纸浆 $${{S}{{O}_{2}}}$$ 具有强氧化性
$${{D}}$$ $${{S}{i}{{O}_{2}}}$$ 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S}{i}{{O}_{2}}}$$ 具有导电性

A

A.$${{A}}$$

B.$${{B}}$$

C.$${{C}}$$

D.$${{D}}$$

8、['物质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试纸的使用', '二氧化硫的性质']

正确率60.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试纸在检测溶液时不需要湿润,而检测气体时必须湿润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_{2}}}$$

C.$${{S}{{O}_{2}}}$$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S}{{O}_{2}}}$$的漂白性

D.通过灼热的镁粉可以除去$${{N}_{2}}$$中含有少量的$${{O}_{2}}$$

10、['化学平衡移动的相关判断', '二氧化硫的性质', '氨水的组成及性质',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勒夏特列原理及应用', '氮的氧化物的相互转化及应用']

正确率60.0%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C

A.红棕色的$${{N}{{O}_{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增大压强,有利于$${{S}{{O}_{2}}}$$与$${{O}_{2}}$$反应生成$${{S}{{O}_{3}}}$$

C.由$$\mathrm{H_{2}, ~} \mathrm{I_{2} ( g ), ~} \mathrm{H I ( g )}$$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时产生较多的刺激性气味气体

1. 正确答案:A

解析:

A项正确,钠化学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煤油密度比钠小且不与钠反应,可隔绝空气保存

B项错误,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体现的是还原性,不是漂白性

C项错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不是化合反应

D项错误,常温下铜与浓硫酸不反应,不是因为钝化,而是反应速率极慢

2. 正确答案:D

解析:

A项错误,弱酸弱碱盐溶液可能呈中性,如醋酸铵

B项错误,二氧化硫使含酚酞的红色溶液褪色,是因为其酸性而非漂白性

C项错误,过氧化氢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体现的是氧化性

D项正确,偏铝酸根与碳酸氢根发生双水解:$$AlO_2^- + HCO_3^- + H_2O = Al(OH)_3 \downarrow + CO_3^{2-}$$

3. 正确答案:B

解析:

A项错误,二氧化硫漂白纸浆利用的是其漂白性,不是氧化性

B项正确,亚硫酸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作食品抗氧化剂

C项错误,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铵

D项错误,氧化铝不溶于水,冶炼铝是利用其熔融电解

5. 正确答案:D

解析:

A项错误,氯气使品红褪色是氧化性,二氧化硫是漂白性

B项错误,可能含有亚硫酸根,被硝酸氧化为硫酸根

C项错误,铁与稀硝酸反应不是置换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D项正确,氯化氢和氨气都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压强减小

6. 正确答案:D

解析:

A项不同,浓硫酸吸水,浓盐酸挥发

B项不同,浓氨水遇浓盐酸生成氯化铵,遇浓硝酸生成硝酸铵

C项不同,二氧化硫是漂白性,漂白粉是氧化性

D项相同,都是因为常温下发生钝化

7. 正确答案:A

解析:

A项正确,钠的强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钛:$$4Na + TiCl_4 = Ti + 4NaCl$$

B项错误,明矾净水是利用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杂质,不能杀菌

C项错误,二氧化硫漂白纸浆是利用其漂白性,不是氧化性

D项错误,二氧化硅制造光导纤维是利用其优良的光学性能,不是导电性

8. 正确答案:A

解析:

A项正确,检测溶液时试纸直接使用,检测气体时需要湿润

B项错误,其他氧化剂如臭氧、二氧化氮等也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C项错误,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体现的是还原性

D项错误,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不能用于除氧

10. 正确答案:C

解析:

A项可用,$$2NO_2 \rightleftharpoons N_2O_4$$,加压平衡右移

B项可用,$$2SO_2 + O_2 \rightleftharpoons 2SO_3$$,加压平衡右移

C项不可用,$$H_2 + I_2 \rightleftharpoons 2HI$$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加压颜色变深是体积减小导致浓度增大

D项可用,$$NH_3 + H_2O \rightleftharpoons NH_3 \cdot H_2O \rightleftharpoons NH_4^+ + OH^-$$,加氢氧化钠平衡左移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