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硫及其化合物

二氧化硫的性质-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专题进阶自测题答案-江西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4.00000000000001%

2025-08-30
二氧化硫的性质-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专题进阶自测题答案-江西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4.00000000000001%
1、['二氧化碳', '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用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二氧化硫的性质', '二氧化氮']

正确率40.0%下列气体溶于水,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

C

A.$${{S}{{O}_{2}}}$$

B.$${{N}{{H}_{3}}}$$

C.$${{N}{{O}_{2}}}$$

D.$${{C}{{O}_{2}}}$$

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二氧化碳',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二氧化硫的性质', '苯酚的弱酸性']

正确率40.0%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 $${{N}{{a}_{2}}{C}{{O}_{3}}}$$ 溶液 浊液变清 苯酚的酸性强于 $${{H}_{2}{C}{{O}_{3}}}$$
$${{B}}$$ 向含有酚酞的 $${{N}{a}{O}{H}}$$ 溶液中通入 $${{S}{{O}_{2}}}$$ 溶液变为无色 $${{S}{{O}_{2}}}$$ 具有漂白性
$${{C}}$$ 将燃烧的金属钠迅速伸入集满 $${{C}{{O}_{2}}}$$ 的集气瓶中 有大量白烟和黑色颗粒产生 $${{C}{{O}_{2}}}$$ 具有氧化性
$${{D}}$$ 某溶液中滴加 $$\mathrm{K_{3} [ F e \aleph_{C} C N )_{\aleph_{6}} ]}$$ 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 $$F e^{2+}$$ ,无 $$\mathrm{F e}^{3+}$$

C

A.$${{A}}$$

B.$${{B}}$$

C.$${{C}}$$

D.$${{D}}$$

3、['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及配平', '化工工艺流程实验',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电解饱和食盐水',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二氧化硫的性质']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D

A.上述工艺流程中涉及到化合$${、}$$分解$${、}$$复分解和置换反应

B.$${①}$$只发生了化学变化,$${②}$$是工业上用电解熔融$${{N}{a}{C}{l}}$$制备$${{C}{{l}_{2}}}$$

C.$${③{④}}$$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⑤}$$只需要蒸馏即可得到单质$${{B}{{r}_{2}}}$$

D.$${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athrm{S O_{2}+B r_{2}+2 H_{2} O}=4 \mathrm{H^{+}+S O_{4}^{2-}+2 B r^{-}}$$

4、['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离子共存', '二氧化硫的性质', '氨水的组成及性质',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正确率40.0%硫铁矿焙烧后的烧渣含有$$F e_{2} O_{3}, ~ F e O, ~ S i O_{2}, ~ A l_{2} O_{3}$$,用过量硫酸浸取,过滤,将滤液分别与下列指定物质反应,所得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组离子正确的是(

B

A.过量$$\mathrm{C l_{2} \colon F e^{2+} \d, \ H^{+} \d, \ A l^{3+} \d, \ C l^{-} \d, \ S O_{4}^{2-}}$$

B.过量$$\mathrm{S O_{2} \colon F e^{2+} \ensuremath{,} H^{+} \) A l^{3+} \ensuremath{,} S O_{4}^{2-}}$$

C.过量氨水:$$N H_{4}^{+}, ~ A l O_{2}^{-}, ~ S O_{4}^{2-}, ~ O H^{-}$$

D.过量$$\mathrm{N a_{2} O_{2} \colon\ N a^{+} \) \ F e^{3+} \ensuremath{,} S O_{4}^{2-} \ensuremath{,}}$$

5、['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二氧化硫的性质', '比较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 '电解质、非电解质', '甲烷的取代反应',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

正确率60.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 $${{K}{S}{C}{N}}$$ 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将 $${{F}{e}}$$ 氧化为 $$\mathrm{F e}^{3+}$$
$${{B}}$$ 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水分别与金属钠反应 均产生可燃性气体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将其生成物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生成的甲烷氯代物具有酸性
$${{D}}$$ 将 $${{S}{{O}_{2}}}$$ 气体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中 二者均褪色 $${{S}{{O}_{2}}}$$ 具有还原性,将二者还原为无色物质

D

A.$${{A}}$$

B.$${{B}}$$

C.$${{C}}$$

D.$${{D}}$$

6、['C、Si的化学性质',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化学反应的实质',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浓硫酸的吸水性', '硫酸的性质', '二氧化硫的性质', '指示剂的使用', '三氧化硫', '常见的能用于漂白的物质的比较']

正确率40.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浓硫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干燥剂,能够干燥$${{H}_{2}{、}{{O}_{2}}}$$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S}{{O}_{2}}}$$气体

B.浓硫酸与单质碳反应,既表现了其强氧化性又表现了其酸性

C.工业上用$$9 8. 3 7_{0}$$的硫酸吸收$${{S}{{O}_{3}}}$$,目的是为了防止形成酸雾,使$${{S}{{O}_{3}}}$$吸收完全

D.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则该气体一定为$${{S}{{O}_{2}}}$$

7、['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用途', '氯化氢、盐酸', '二氧化硫的性质', '钝化原理及应用', '氧化铝']

正确率60.0%下列选项中描述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描述 结论
$${{A}}$$ 常温下用铁罐车运输溶硫酸 常温下铁和浓硫酸不反应
$${{B}}$$ $${{S}{{O}_{2}}}$$ 通入紫色水溶液变蓝 $${{S}{{O}_{2}}}$$ 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
$${{C}}$$ 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氨气 两者反应会放产生大量白烟
$${{D}}$$ 加热仔细打磨的铝箔 $${、}$$ 铝箔会融化并滴落 铝单质的熔点较低

C

A.$${{A}}$$

B.$${{B}}$$

C.$${{C}}$$

D.$${{D}}$$

8、['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物质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二氧化硫的性质', '乙烯的加成反应', '指示剂的使用', '含碳碳双键物质的性质', '烯烃的加成反应']

正确率40.0%下列化学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试剂

$${{A}}$$

鉴别 $$\mathrm{C H_{2}}=\mathrm{C H_{2}}$$ 气体与 $${{S}{{O}_{2}}}$$ 气体

品红溶液

$${{B}}$$

鉴别 $${{C}{{O}_{2}}}$$ 气体与 $${{S}{{O}_{2}}}$$ 气体

澄清石灰水

$${{C}}$$

除去 $${{C}{{H}_{4}}}$$ 气体中的 $$\mathrm{C H_{2}}=\mathrm{C H C l}$$ 气体

溴水

$${{D}}$$

除去 $$\mathrm{C H_{2}}=\mathrm{C H_{2}}$$ 气体中的 $${{S}{{O}_{2}}}$$ 气体

$${{N}{a}{O}{H}}$$ 溶液

B

A.$${{A}}$$

B.$${{B}}$$

C.$${{C}}$$

D.$${{D}}$$

10、['二氧化硫的性质', '对反应原理的探究与评价', '铁离子、铁盐']

正确率40.0%将$${{S}{{O}_{2}}}$$气体通入$${{B}{a}{C}{{l}_{2}}}$$和$${{F}{e}{C}{{l}_{3}}}$$的混和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的化学式为(

A

A.$${{B}{a}{S}{{O}_{4}}}$$

B.$${{S}}$$

C.$${{B}{a}{S}{{O}_{3}}}$$

D.$${{F}{e}{S}}$$

1. 下列气体溶于水,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C)。

解析:

A. $$SO_2$$ 溶于水生成 $$H_2SO_3$$,是化合反应,无化合价变化

B. $$NH_3$$ 溶于水生成 $$NH_3 \cdot H_2O$$,是化合反应,无化合价变化

C. $$NO_2$$ 溶于水发生反应:$$3NO_2 + H_2O = 2HNO_3 + NO$$,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4 \rightarrow +5$$ 和 $$+4 \rightarrow +2$$)

D. $$CO_2$$ 溶于水生成 $$H_2CO_3$$,是化合反应,无化合价变化

2. 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C)。

解析:

A. 错误:苯酚与 $$Na_2CO_3$$ 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说明苯酚酸性弱于 $$H_2CO_3$$

B. 错误:$$SO_2$$ 使酚酞褪色是因为与 $$NaOH$$ 反应生成 $$Na_2SO_3$$,碱性减弱,不是漂白性

C. 正确:钠在 $$CO_2$$ 中燃烧:$$4Na + 3CO_2 = 2Na_2CO_3 + C$$,$$CO_2$$ 中碳元素被还原,表现氧化性

D. 错误:$$K_3[Fe(CN)_6]$$ 与 $$Fe^{2+}$$ 产生蓝色沉淀(滕氏蓝),但无法证明无 $$Fe^{3+}$$

3. 正确答案为 D。

解析:

D. 正确:$$SO_2 + Br_2 + 2H_2O = 4H^+ + SO_4^{2-} + 2Br^-$$ 是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

A. 错误:工艺流程中不一定涉及所有反应类型

B. 错误:$$②$$ 电解熔融 $$NaCl$$ 制备 $$Cl_2$$ 是正确的,但 $$①$$ 可能涉及物理变化

C. 错误:$$⑤$$ 需要蒸馏分离 $$Br_2$$,但其他步骤描述可能不准确

4. 硫铁矿烧渣用过量硫酸浸取,滤液与指定物质反应,所得溶液中主要离子正确的是(B)。

解析:

滤液含:$$Fe^{2+}$$、$$Fe^{3+}$$、$$Al^{3+}$$、$$H^+$$、$$SO_4^{2-}$$($$SiO_2$$ 不溶)

A. 错误:过量 $$Cl_2$$ 氧化 $$Fe^{2+}$$ 为 $$Fe^{3+}$$,但 $$Fe^{3+}$$ 会水解

B. 正确:过量 $$SO_2$$ 还原 $$Fe^{3+}$$ 为 $$Fe^{2+}$$,不与其他离子反应,主要离子为 $$Fe^{2+}$$、$$H^+$$、$$Al^{3+}$$、$$SO_4^{2-}$$

C. 错误:过量氨水与 $$Al^{3+}$$ 生成 $$Al(OH)_3$$ 沉淀,不与 $$OH^-$$ 共存

D. 错误:过量 $$Na_2O_2$$ 氧化 $$Fe^{2+}$$ 为 $$Fe^{3+}$$,且 $$Fe^{3+}$$、$$Al^{3+}$$ 会沉淀

5. 实验中现象与结论都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D)。

解析:

A. 错误:稀硝酸与过量铁粉生成 $$Fe^{2+}$$,加 $$KSCN$$ 不显红色

B. 错误:乙醇与钠反应较水缓慢,氢活性不同

C. 错误:甲烷氯代物无酸性,石蕊变红是因为生成 $$HCl$$

D. 正确:$$SO_2$$ 使酸性 $$KMnO_4$$ 和溴水褪色,均因其还原性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解析:

A. 错误:浓硫酸可干燥 $$SO_2$$,因 $$SO_2$$ 中硫为 $$+4$$ 价,浓硫酸中硫为 $$+6$$ 价,不发生氧化还原

B. 错误:浓硫酸与碳反应:$$C + 2H_2SO_4 = CO_2 + 2SO_2 + 2H_2O$$,只表现氧化性,无酸性

C. 正确:用 98.3% 硫酸吸收 $$SO_3$$ 可避免酸雾,提高吸收率

D. 错误:$$Cl_2$$、$$O_3$$ 等也能使品红褪色

7. 描述与结论都正确的是(C)。

解析:

A. 错误: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是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

B. 错误:$$SO_2$$ 使紫色石蕊变红,因溶液显酸性

C. 正确:浓盐酸与氨气生成 $$NH_4Cl$$ 固体颗粒,产生白烟

D. 错误:铝箔熔化但不滴落,因表面 $$Al_2O_3$$ 膜熔点高

8. 化学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B)。

解析:

A. 合理:$$SO_2$$ 使品红褪色,$$C_2H_4$$ 不褪色

B. 不合理:$$CO_2$$ 和 $$SO_2$$ 均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鉴别

C. 合理:$$CH_2=CHCl$$ 与溴水反应而除去,$$CH_4$$ 不反应

D. 合理:$$SO_2$$ 与 $$NaOH$$ 反应而除去,$$C_2H_4$$ 不反应

10. 将 $$SO_2$$ 通入 $$BaCl_2$$ 和 $$FeCl_3$$ 混合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为(A)。

解析:

$$FeCl_3$$ 氧化 $$SO_2$$:$$2Fe^{3+} + SO_2 + 2H_2O = 2Fe^{2+} + SO_4^{2-} + 4H^+$$

生成的 $$SO_4^{2-}$$ 与 $$Ba^{2+}$$ 结合生成 $$BaSO_4$$ 白色沉淀

A. 正确:$$BaSO_4$$

B. 错误:硫为黄色沉淀

C. 错误:$$BaSO_3$$ 可被氧化且酸性环境中不沉淀

D. 错误:$$FeS$$ 为黑色沉淀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