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A.氯水$${、}$$液氯都含有氯气分子,均为混合物
B.玻璃$${、}$$水泥$${、}$$陶瓷$${、}$$光导纤维都是硅酸盐材料
C.$${{S}{i}{{O}_{2}}}$$与$${{A}{{l}_{2}}{{O}_{3}}}$$都既可以与酸又可以与碱反应,故都是两性氧化物
D.胶体与溶液的分散质粒子均可以通过滤纸
2、['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元素的对角线规则',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判断及比较',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金属冶炼的常见方法',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正确率60.0%铝$${、}$$铍$${{(}{B}{e}{)}}$$及其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已知$$\mathrm{B e C l_{2}} ~+\mathrm{N a_{2} B e O_{2}} ~+2 \mathrm{H}_{2} \mathrm{O}=2 \mathrm{N a C l}+2 \mathrm{B e ( O H )_{2}} \downarrow.$$能完全进行,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B
A.$${{B}{e}{C}{{l}_{2}}}$$是弱电解质,故$${{B}{{e}{C}{{l}_{2}}}}$$水溶液的导电性弱
B.$$\mathrm{B e ( O H )_{2}}$$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
C.$$\mathrm{N a_{2} B e O_{2}}$$溶液的$$\mathrm{p H > 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为$${{B}{e}{O}}$$
D.工业上可以用电解熔融$${{B}{e}{C}{{l}_{2}}}$$的方法冶炼金属$${{B}{e}}$$
3、['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硝酸的强氧化性',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电化学腐蚀的种类和原理', '钝化原理及应用',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正确率60.0%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期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防止餐具被腐蚀
B.人工合成的硅橡胶是目前最好的既耐高温又耐低温的橡胶,常用于门窗密封
C.铁制的容器在常温下可用来存放浓硫酸或浓硝酸是因为铁不与浓硫酸或浓硝酸反应
D.去除锅炉上的水垢,通常先用碳酸钠溶液处理,形成疏松物质而后再用酸去除
4、['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氧化铝',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正确率40.0%三个相邻周期的主族元素$${\bf X. ~ Y. ~ Z. ~ 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Y}}$$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W}}$$是一种碱金属。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X}}$$
B.原子半径:$$\mathrm{W} > \mathrm{Y} > \mathrm{Z} > \mathrm{X}$$
C.$${{Y}{、}{Z}}$$的氧化物都有两性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W}}$$
5、['化学反应的实质', '偏铝酸盐',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 '铝的性质']正确率60.0%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与过量的强碱溶液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都有水生成
B.都有氢气生成
C.反应后铝元素主要以$${{A}{l}{{O}^{−}_{2}}}$$形式存在
D.反应后铝元素主要以$$\mathrm{A l}^{3+}$$
6、['碳酸氢钠与酸、碱的反应', '偏铝酸盐',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 '氢氧化铝', '氧化铝']正确率40.0%下列几种化合物$$\oplus\mathrm{N a H C O_{3}}$$$$\odot\mathrm{A l ~ ( \ O H ) ~}_{\mathrm{3}}$$$$\oplus\mathrm{N a A l O_{2}}$$$$\oplus\mathrm{\ A l_{2} \, O_{3} \oplus\ A l C l_{3}}$$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
B
A.$${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全部
7、['铝盐',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 '氢氧化铝']正确率40.0%欲使某溶液中的$$\mathrm{A l}^{3+}$$完全沉淀下来,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B
A.$${{N}{a}{O}{H}}$$溶液
B.氨水
C.盐酸
D.$${{B}{a}{C}{{l}_{2}}}$$溶液
8、['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正确率60.0%既能跟盐酸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B
A.$${{M}{g}{O}}$$
B.$$\mathrm{A l ( O H )_{3}}$$
C.$${{H}{N}{{O}_{3}}}$$
D.$${{C}{a}{C}{{O}_{3}}}$$
9、['氯化氢、盐酸', '氧化镁', '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及应用',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 '铜', '氧化铝', '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二氧化碳', '无机物的分离、提纯', '二氧化硫的性质', '铁离子、铁盐', '亚铁离子、亚铁盐', '氯水的平衡移动的应用']正确率40.0%下列除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A
A.$${{F}{e}{C}{{l}_{2}}}$$溶液中混有$$\mathrm{F e C l_{3} :}$$加入过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M}{g}{O}}$$中混有$${{A}{{l}_{2}}{{O}_{3}}{:}}$$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C.$${{C}{{l}_{2}}}$$中混有少量$${{H}{C}{l}}$$气体:将混合气体通过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D.$${{C}{{O}_{2}}}$$中混有少量$${{S}{{O}_{2}}}$$气体:将混合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
1. 选项分析:
A. 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含多种微粒,为混合物;液氯是纯氯气液化,为纯净物。错误
B. 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O_2$$,不是硅酸盐材料。错误
C. $$SiO_2$$是酸性氧化物,不是两性氧化物。错误
D. 胶体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均小于滤纸孔径,都能通过滤纸。正确
答案:D
2. 根据反应$$BeCl_2 + Na_2BeO_2 + 2H_2O = 2NaCl + 2Be(OH)_2 \downarrow$$分析:
A. 反应能完全进行说明$$BeCl_2$$不是弱电解质。错误
B. 铝铍性质相似,$$Be(OH)_2$$应具有两性。正确
C. $$Na_2BeO_2$$溶液碱性,但$$Be(OH)_2$$受热分解为$$BeO$$。正确
D. $$BeCl_2$$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不导电,不能电解制铍。错误
答案:B、C
3. 选项分析:
A. 铝能与酸碱反应,正确
B. 硅橡胶耐高低温,正确
C. 铁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不是不反应。错误
D. 碳酸钠处理使水垢疏松,正确
答案:C
4. 元素推断:X为O(地壳含量最高非金属),Y为Al(地壳含量最高金属),Z最外层是最内层2倍(电子排布2,8,6,为S),W为碱金属(K)
A. 氢化物稳定性:$$H_2O > H_2S$$。错误
B. 原子半径:K > Al > S > O。正确
C. $$Al_2O_3$$有两性,$$SO_3$$是酸性氧化物。错误
D. 最高价氢氧化物碱性:KOH > Al(OH)_3。错误
答案:B
5. 铝及其化合物与过量强碱反应:
A. 铝反应生成水,但氧化铝等不一定
B. 只有铝单质生成氢气
C. 反应后铝元素以$$AlO_2^-$$形式存在。正确
D. 碱性环境中不以$$Al^{3+}$$形式存在
答案:C
6. 既能与盐酸又能与NaOH反应的物质:
①$$NaHCO_3$$:与酸反应生成$$CO_2$$,与碱反应生成碳酸盐
②$$Al(OH)_3$$:两性氢氧化物
③$$NaAlO_2$$:与酸反应生成$$Al(OH)_3$$,与碱不反应
④$$Al_2O_3$$:两性氧化物
⑤$$AlCl_3$$:与碱反应生成$$Al(OH)_3$$,与酸不反应
答案:①、②、④
7. $$Al^{3+}$$完全沉淀:
氨水能使$$Al^{3+}$$完全沉淀为$$Al(OH)_3$$且不溶解,NaOH会先沉淀后溶解
答案:B
8. 既能与盐酸又能与NaOH反应的物质:
A. $$MgO$$:只与酸反应
B. $$Al(OH)_3$$:两性氢氧化物。正确
C. $$HNO_3$$:只与碱反应
D. $$CaCO_3$$:只与酸反应
答案:B
9. 除杂操作分析:
A. 铜粉还原$$Fe^{3+}$$为$$Fe^{2+}$$,但引入$$Cu^{2+}$$杂质。错误
B. $$Al_2O_3$$溶于NaOH,$$MgO$$不溶。正确
C. 饱和食盐水吸收HCl而不吸收$$Cl_2$$。正确
D. 饱和$$NaHCO_3$$吸收$$SO_2$$生成$$CO_2$$。正确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