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将$${{3}{.}{9}{g}}$$镁铝合金投入到足量的$${{N}{a}{O}{H}}$$溶液中,共产生标准状况下$${{H}_{2}}$$的体积为$$3. 3 6 L$$.则原合金中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B
A.$${{1}{:}{1}}$$
B.$${{1}{:}{2}}$$
C.$${{1}{:}{3}}$$
D.$${{2}{:}{3}}$$
2、['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钠与水反应原理', '对气体摩尔体积的考查',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铝的性质']正确率40.0%等物质的量的$${{N}{a}}$$和$${{A}{l}}$$两种金属加入足量的水中,生成$$\mathrm{2 6. 8 8 L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金属$${{A}{l}}$$无剩余
B.生成的$${{H}_{2}}$$的物质的量为$$1. 2 \mathrm{m o l}$$
C.转移的电子数为$$2. 4 \mathrm{m o l}$$
D.$${{N}{a}}$$的物质的量是$$0. 3 \mathrm{m o l}$$
3、['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离子共存', '配合物的形成', '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 '铝的性质']正确率60.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B
A.$${{F}{e}{C}{{l}_{3}}}$$溶液中:$$K^{+} \, \cdot\, \, N a^{+} \, \cdot\, \, S O_{4}^{2-} \, \cdot\, \, S C N^{-}$$
B.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中:$$K^{+}, ~ N a^{+}, ~ C l^{-}, ~ C O_{3}^{2-}$$
C.漂白粉溶液中:$$H^{+}, ~ N a^{+}, ~ F e^{2+}, ~ S O_{4}^{2-}$$
D.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 a^{+}, ~ K^{+}, ~ F e^{2+}, ~ H C O_{3}^{-}$$
4、['二氧化碳',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铵盐', '铝的性质']正确率60.0%下列物质中能与烧碱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D
A.$${{C}{u}{S}{{O}_{4}}}$$
B.$${{C}{{O}_{2}}}$$
C.$${{N}{{H}_{4}}{C}{l}}$$
D.$${{A}{l}}$$
6、['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浓硫酸的脱水性', '浓硫酸的吸水性', '次氯酸的性质', '钝化原理及应用', '铝的性质', '氧化铝']正确率60.0%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A}}$$ | 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硫酸 | 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 |
$${{B}}$$ | 氧化铝可用作耐火材料 | 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
$${{C}}$$ | 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
$${{D}}$$ | $${{“}{{8}{4}}{”}}$$ 消毒液可用于环境消毒 | 主要成分是 $$N a C l O$$ ,具有强氧化性 |
B
A.$${{A}}$$
B.$${{B}}$$
C.$${{C}}$$
D.$${{D}}$$
7、['碳酸氢钠的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 '碳酸氢钠与酸、碱的反应', '铵盐',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 '氢氧化铝', '氧化铝', '铝的性质']正确率40.0%在$$\mathrm{\oplus\ A l_{2} O_{3}} ~ \oplus\mathrm{\ A l ~ ( O H )}_{\mathrm{\tiny~ 3 ~}} \oplus\mathrm{\mathrm{\tiny~ N a H C O_{3} ~}} ~ \oplus\mathrm{\tiny~ ( N H_{4} )}_{\mathrm{\tiny~ 2 ~}} \mathrm{S O_{3}}$$四种物质中,与盐酸和$${{N}{a}{O}{H}}$$溶液均可反应的是()
D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氧化钠', '绿色化学', '焰色试验',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铝的性质']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B.灼烧某物质时,直接观察到火焰呈黄色,则可判断该物质不含钾元素
C.等质量的$${{N}{{a}_{2}}{O}}$$与$${{N}{{a}_{2}}{{O}_{2}}}$$分别与水反应得到的$${{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D.称取等质量的两份铝粉,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过量的$${{N}{a}{O}{H}}$$溶液,则放出氢气的体积$${{(}}$$同温同压下$${{)}}$$相等
10、['铁', '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及应用', '金属的结构、存在、用途', '铝的性质']正确率8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自然界中金属都是以化合态存在
B.金、铂等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说明它们性质稳定、不活泼
C.使用最广泛的是铁,因此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游离态的铁
D.铝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说明铝不活泼
1. 设镁的物质的量为$$x$$ mol,铝的物质的量为$$y$$ mol。合金总质量$$3.9g$$,有:
$$24x + 27y = 3.9$$
铝与NaOH反应:$$2Al + 2NaOH + 6H_2O \to 2NaAlO_2 + 3H_2 \uparrow$$
镁不与NaOH反应。生成氢气$$3.36L$$(标准状况),物质的量为:
$$\frac{{3.36}}{{22.4}} = 0.15$$ mol
由铝反应得:$$\frac{{3}}{{2}}y = 0.15$$,解得$$y = 0.1$$ mol
代入质量方程:$$24x + 27 \times 0.1 = 3.9$$,解得$$x = 0.05$$ mol
物质的量之比:$$x : y = 0.05 : 0.1 = 1 : 2$$
答案:B
2. 设Na和Al的物质的量均为$$n$$ mol。反应:
$$2Na + 2H_2O \to 2NaOH + H_2 \uparrow$$,生成氢气$$\frac{{n}}{{2}}$$ mol
$$2Al + 2NaOH + 6H_2O \to 2NaAlO_2 + 3H_2 \uparrow$$,生成氢气$$\frac{{3n}}{{2}}$$ mol
总氢气量:$$\frac{{n}}{{2}} + \frac{{3n}}{{2}} = 2n$$ mol
标准状况下体积$$26.88L$$,物质的量为:$$\frac{{26.88}}{{22.4}} = 1.2$$ mol
∴ $$2n = 1.2$$,$$n = 0.6$$ mol
分析选项:
A. Al无剩余(正确,NaOH足量)
B. H₂物质的量$$1.2$$ mol(正确)
C. 转移电子数:Na失$$0.6$$ mol e⁻,Al失$$1.8$$ mol e⁻,共$$2.4$$ mol(正确)
D. Na物质的量$$0.3$$ mol(错误,应为$$0.6$$ mol)
答案:D
3. 离子共存分析:
A. FeCl₃溶液中:Fe³⁺与SCN⁻形成络合物,不共存
B. 使酚酞变红(碱性):K⁺、Na⁺、Cl⁻、CO₃²⁻均稳定,可共存
C. 漂白粉溶液(含ClO⁻):H⁺与ClO⁻反应,Fe²⁺被ClO⁻氧化,不共存
D. 与铝反应产生氢气(可能酸性或碱性):Fe²⁺在碱性沉淀,HCO₃⁻在酸/碱均不稳定,不共存
答案:B
4. 与烧碱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A. CuSO₄:复分解反应(非氧化还原)
B. CO₂:酸碱反应(非氧化还原)
C. NH₄Cl:酸碱反应(非氧化还原)
D. Al:$$2Al + 2NaOH + 6H_2O \to 2NaAlO_2 + 3H_2 \uparrow$$(氧化还原)
答案:D
6. 现象与解释:
A. 正确,铁在浓硫酸中钝化
B. 错误,氧化铝作耐火材料是因高熔点,非两性
C. 正确,液氨汽化吸热
D. 正确,NaClO具有强氧化性
答案:B
7. 与盐酸和NaOH均可反应:
① Al₂O₃:两性氧化物(是)
② Al(OH)₃:两性氢氧化物(是)
③ NaHCO₃:与酸反应生成CO₂,与碱生成碳酸盐(是)
④ (NH₄)₂SO₃:与酸反应生成SO₂,与碱反应生成NH₃(是)
答案:D
8. 说法判断:
A. 错误,所有食品均含化学物质
B. 错误,钠黄光可能掩盖钾紫光,需钴玻璃观察
C. 错误,Na₂O与水生成2NaOH,Na₂O₂与水生成2NaOH + O₂,等质量时Na₂O₂含钠较少
D. 正确,铝与酸/碱均生成H₂,且物质的量相同则氢气量相同
答案:D
10. 说法判断:
A. 错误,金、铂等可以游离态存在
B. 正确,金、铂性质稳定
C. 错误,铁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存在
D. 错误,铝表面致密氧化膜使其稳定,并非不活泼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