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铝知识点月考进阶选择题自测题答案-内蒙古自治区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2025-08-16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铝知识点月考进阶选择题自测题答案-内蒙古自治区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1、['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碳酸钠的俗称、物理性质、用途',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判断及比较',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 '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物质的俗名']

正确率60.0%从物质分类的角度进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B.$${{S}{i}{{O}_{2}}}$$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氢氟酸反应,但$${{S}{i}{{O}_{2}}}$$不属于两性氧化物

C.$${{B}{a}{S}{{O}_{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_{4}}}}$$是弱电解质

D.烧碱$${、}$$纯碱$${、}$$熟石灰均属于碱

2、['蛋白质的组成、结构',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氢氧化铝',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下表是周期表的一部分,均为短周期元素,$${{X}{、}{Z}}$$的质子数之和是$${{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X}}$$ $${{Y}}$$
$${{Z}}$$ $${{M}}$$ $${{W}}$$

B

A.$${{X}}$$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是蛋白质的重要组成元素

B.$${{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氨水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mathrm{Y} > \mathrm{W} > \mathrm{M}$$

D.$${{M}}$$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于光导纤维

3、['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氨水的组成及性质', '氢氧化钠',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 '氧化铝']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金属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B.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C.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氨水反应

D.氧化铝坩埚不能用于熔融烧碱

4、['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碳酸氢钠与酸、碱的反应', '氢氧化镁',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 '氢氧化铝', '氧化铝']

正确率60.0%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
$${①{A}{{l}_{2}}{{O}_{3}}}$$
$$\odot\mathrm{M g} \wedge\mathrm{O H} \mathrm{}_{2}$$
$$\odot\mathrm{A l ~ ( \ O H ) ~}_{3}$$
$$\oplus\mathrm{N a H C O_{3}}$$

B

A.$${①{②}{③}}$$

B.$${①{③}{④}}$$

C.只有$${①{③}}$$

D.只有$${②{③}}$$

5、['对分离、提纯试剂选择及加入顺序的考查',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无机物的分离、提纯', '乙酸的酸性', '有机物的蒸馏', '卤素单质的性质',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 '对分离、提纯方法选择的考查']

正确率40.0%下列表格中的除杂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
$${{A}}$$ $$\mathrm{A l_{2} O_{3} \ ( S i O_{2} )}$$ $${{N}{a}{O}{H}}$$ 过滤
$${{B}}$$ 溴水 $${({{I}_{2}}{)}}$$ $${{C}{C}{{l}_{4}}}$$ 萃取 $${、}$$ 分液
$${{C}}$$ $${{C}{a}{O}}$$ 蒸馏
$${{D}}$$ $$\mathrm{C_{2} H_{6} \gets C_{2} H_{4}} )$$ $${{H}_{2}}$$ $${{−}{−}{−}}$$

C

A.$${{A}}$$

B.$${{B}}$$

C.$${{C}}$$

D.$${{D}}$$

6、['化学反应的实质', '偏铝酸盐',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 '铝的性质']

正确率60.0%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与过量的强碱溶液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都有水生成

B.都有氢气生成

C.反应后铝元素主要以$${{A}{l}{{O}^{−}_{2}}}$$形式存在

D.反应后铝元素主要以$$\mathrm{A l}^{3+}$$

7、['氢氧化铜',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化学实验装置图的绘制', '二氧化硫的性质',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装置及性质实验', '萃取和分液在卤素性质实验中的应用',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

正确率40.0%svg异常

A

A.$${{A}}$$

B.$${{B}}$$

C.$${{C}}$$

D.$${{D}}$$

8、['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氢氧化铝及相关沉淀的图像及计算', '三氧化硫', '偏铝酸盐',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

正确率60.0%将足量的$${{S}{{O}_{3}}}$$不断通入$$\mathrm{K O H, ~ B a ( O H )_{2}, ~ K A I O_{2}}$$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如图所示生成沉淀与加入$${{S}{{O}_{3}}}$$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相符的图象是

D

A.svg异常

B.svg异常

C.svg异常

D.svg异常

9、['碳酸氢钠与酸、碱的反应', '铝盐', '偏铝酸盐',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 '氢氧化铝', '铝的性质', '氧化铝']

正确率60.0%下列各物质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的是(
$${①{A}{l}}$$$${②{A}{{l}_{2}}{{O}_{3}}}$$$$\oplus\mathrm{A l C l_{3}}$$$$\oplus\mathrm{\ N a} [ \mathrm{\bf~ A l ~ ( O H ) ~}_{4} ] \oplus\mathrm{\bf~ A l ~ ( O H ) ~}_{3}$$$$\oplus\mathrm{N a H C O_{3}}$$$$\odot\textsubscript{\Pi} ( N H_{4} ) \textsubscript{\Pi}_{2} C O_{3}$$.

C

A.$${①{②}{⑤}}$$

B.

C.$$\textcircled{1} \textcircled{2} \textcircled{5} \textcircled{6} \textcircled{7}$$

D.全部

10、['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化工工艺流程实验',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氧化铁',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 '氧化铝']

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固体$${{a}}$$的化学式为$${{S}{i}{{O}_{2}}}$$

B.固体$${{b}}$$的化学式为$$\mathrm{F e \ ( O H )_{\ l 3}}$$

C.$${Ⅲ}$$中通入足量$${{C}{{O}_{2}}}$$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 \mathrm{A l O}_{2}^{-}+\mathrm{C O}_{3}^{2-}+3 \mathrm{H}_{2} \mathrm{O}=\mathrm{C O}_{3}^{2-}+2 \mathrm{A l ~ ( O H )}_{3} \downarrow$$

D.由$$\mathrm{I} \ \to\ \mathrm{I I} \to\mathrm{I I}$$都要用到的分离方法是过滤

1. 解析:

A. 错误。分散系分类依据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不是丁达尔效应。

B. 正确。$$SiO_2$$与氢氟酸反应生成$$SiF_4$$,不是盐,故不是两性氧化物。

C. 错误。$$BaSO_4$$是强电解质,难溶但完全电离。

D. 错误。纯碱是$$Na_2CO_3$$,属于盐。

答案:B

2. 解析:

根据周期表位置和质子数之和20,推断:

$$X=N$$(7),$$Z=Al$$(13),$$Y=O$$(8),$$W=S$$(16),$$M=Si$$(14)

A. 正确。N是蛋白质必需元素。

B. 错误。$$Al(OH)_3$$不溶于氨水。

C. 正确。稳定性:$$H_2O > H_2S > SiH_4$$

D. 正确。$$SiO_2$$用于光导纤维。

答案:B

3. 解析:

A. 错误。如$$Fe_2O_3$$不溶于水。

B. 错误。如$$CO$$不反应。

C. 错误。$$Al_2O_3$$不与氨水反应。

D. 正确。$$Al_2O_3$$会与NaOH反应。

答案:D

4. 解析:

①$$Al_2O_3$$:两性氧化物

③$$Al(OH)_3$$:两性氢氧化物

④$$NaHCO_3$$:酸式盐

②$$Mg(OH)_2$$只与酸反应

答案:B

5. 解析:

A. 正确。$$SiO_2$$溶于NaOH,$$Al_2O_3$$不溶。

B. 错误。$$I_2$$更易溶于$$CCl_4$$,会带走溴。

C. 正确。$$CaO$$吸收水后蒸馏。

D. 错误。需用溴水除$$C_2H_4$$。

答案:C

6. 解析:

C. 正确。强碱中铝以$$AlO_2^-$$形式存在。

A/B. 错误。$$Al_2O_3$$反应无水或氢气生成。

D. 错误。碱性环境无$$Al^{3+}$$。

答案:C

8. 解析:

反应分三阶段:

1. 与$$Ba(OH)_2$$生成$$BaSO_4$$沉淀

2. 与$$KAlO_2$$生成$$Al(OH)_3$$沉淀

3. $$Al(OH)_3$$溶解

图像应先升后降,最终保持部分沉淀。

答案:D(需具体图像匹配)

9. 解析:

两性物质:①$$Al$$、②$$Al_2O_3$$、⑤$$Al(OH)_3$$

酸式盐:⑥$$NaHCO_3$$

弱酸铵盐:⑦$$(NH_4)_2CO_3$$

③$$AlCl_3$$只与碱反应,④$$NaAlO_2$$只与酸反应

答案:C

10. 解析:

A. 正确。流程推断$$a$$为$$SiO_2$$

B. 错误。$$b$$应为$$Fe_2O_3$$

C. 错误。离子方程式应为:$$AlO_2^- + CO_2 + 2H_2O = Al(OH)_3 \downarrow + HCO_3^-$$

D. 正确。分离均需过滤

答案:A(需完整题目确认)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