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通过焰色反应可鉴别$${{K}{C}{l}}$$和$${{N}{{a}_{2}}{C}{{O}_{3}}}$$
B.用小苏打$$( \mathrm{N a H C O_{3}} )$$发酵面团制作馒头
C.氧化铝熔点高,常用于制造耐火材料
D.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加热,会熔化并剧烈燃烧
2、['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铁', '氧化铁', '氢氧化铝', '氧化铝']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用氧化铝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铝
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氧化铁可用作红色颜料
D.铁制容器可盛装烧碱溶液
3、['碳酸氢钠与酸、碱的反应', '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 '氯化氢、盐酸', '化学与STSE', '铵盐', '氧化铝']正确率60.0%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碳铵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以提高肥效
B.用氧化铝制造耐火材料
C.在医疗上,可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D.用硫酸钡制作白色颜料
4、['铁',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物质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焰色试验', '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 '氧化铝']正确率40.0%下列对相关实验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A
A.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_{3}}{{O}_{4}}}$$和$${{H}_{2}}$$
B.svg异常
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呈黄色,则表明待测液中一定含有$${{N}{{a}^{+}}}$$而不含$${{K}^{+}}$$
D.用坩埚钳夹住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有液态的铝滴落下来
5、['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及应用', '氢氧化铁', '氧化铝']正确率60.0%下列物质不和盐酸反应的是()
B
A.锌
B.铜
C.氧化铝
D.氢氧化铁
6、['化工工艺流程实验',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 '氧化铝']正确率80.0%svg异常
C
A.操作$${{I}}$$增大$${{N}{a}{O}{H}}$$溶液用量可提高$${{A}{{l}_{2}}{{O}_{3}}}$$的浸取率
B.操作$${Ⅱ}$$、$${Ⅲ}$$为过滤,操作$${Ⅳ}$$为灼烧
C.通入过量$${{C}{{O}_{2}}}$$的离子方程式为$$2 \mathrm{A l O}_{2}^{-}+\mathrm{C O_{2}}+3 \mathrm{H}_{2} \mathrm{O}=2 \mathrm{A l} ( \mathrm{O H} )_{3} \downarrow+\mathrm{C O}_{3}^{2-}$$
D.加入的冰晶石目的是降低$${{A}{{l}_{2}}{{O}_{3}}}$$的熔融温度
7、['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铁', '焰色试验', '合金', '对反应原理的探究与评价', '钠与水反应原理', '氧化铝']正确率40.0%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
$${①}$$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_{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_{2}}$$
$${②}$$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性质更活泼的铝不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
$${③}$$化合物$${{K}{C}{l}}$$的焰色为紫色;$${{K}_{2}{C}{{O}_{3}}}$$的焰色也为紫色
$${④}$$钠钾合金的熔点应介于$${{N}{a}}$$和$${{K}}$$熔点之间
D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8、['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C、Si单质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及用途', '合金', '铁离子、铁盐', '硅酸盐材料', '钠的保存、应用', '氧化铝']正确率60.0%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我国已能利用$${{3}{D}}$$打印技术,以钛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激光熔化逐层堆积,来制造飞机钛合金结构件。高温时可用金属钠还原相应的氯化物来制取金属钛
B.水泥$${、}$$玻璃$${、}$$砂锅$${、}$$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C.氯化铁有氧化性,可用于腐蚀铜制线路板
D.氧化铝可用作耐高温材料;晶体硅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9、['无机物的性质实验',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 '氧化铝', '铝的性质']正确率60.0%下列物质中,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均能反应,且都生成氢气的是()
C
A.$${{A}{{l}_{2}}{{O}_{3}}}$$
B.$${{F}{e}}$$
C.$${{A}{l}}$$
D.$$\mathrm{( N H_{4} ) \,}_{\mathrm{2}} \mathrm{C O_{3}}$$
10、['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二氧化硫的制取、用途',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过氧化钠的组成、结构、用途', '氧化铝']正确率60.0%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A.$${{A}{{l}_{2}}{{O}_{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B.$${{S}{i}{{O}_{2}}}$$与一般酸不反应,可用作半导体
C.$${{S}{{O}_{2}}}$$具有还原性,可用作漂白剂
D.$${{N}{{a}_{2}}{{O}_{2}}}$$可以氧化$${{H}_{2}{O}}$$和$${{C}{{O}_{2}}{,}}$$可用作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供氧剂
1. 选项D不正确。铝箔加热会熔化但不会剧烈燃烧,因为表面形成致密的$$Al_2O_3$$保护膜。
解析:A正确(钾紫色/钠黄色);B正确(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CO_2$$);C正确($$Al_2O_3$$熔点2054℃);D错误(铝加热不燃烧)。
2. 选项A错误。$$Al_2O_3$$不溶于水,无法直接制$$Al(OH)_3$$。
解析:B正确(中和胃酸);C正确($$Fe_2O_3$$呈红色);D正确(铁耐碱腐蚀)。
3. 选项A错误。碳铵($$NH_4HCO_3$$)与碱性肥料混合会分解失效。
解析:B正确($$Al_2O_3$$耐火);C正确($$NaHCO_3$$中和胃酸);D错误($$BaSO_4$$作造影剂而非颜料)。
4. 选项A正确。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_2O \rightarrow Fe_3O_4 + 4H_2$$。
解析:B无意义;C错误(需钴玻璃观察钾焰色);D错误(氧化膜阻止铝滴落)。
5. 选项B正确。铜在氢后不与盐酸反应。
解析:A($$Zn + 2HCl \rightarrow ZnCl_2 + H_2$$);C($$Al_2O_3 + 6HCl \rightarrow 2AlCl_3 + 3H_2O$$);D($$Fe(OH)_3 + 3HCl \rightarrow FeCl_3 + 3H_2O$$)。
6. 选项C错误。正确离子方程式:$$AlO_2^- + CO_2 + 2H_2O \rightarrow Al(OH)_3 \downarrow + HCO_3^-$$。
解析:A正确(碱过量溶解$$Al_2O_3$$);B正确(操作流程描述准确);D正确(冰晶石作助熔剂)。
7. 选项D正确。错误类推:①(如铁生成$$Fe_3O_4$$);②(铝表面致密氧化膜);④(合金熔点低于组分金属)。
解析:③正确(钾化合物焰色均为紫色)。
8. 选项B错误。水晶($$SiO_2$$)不是硅酸盐。
解析:A正确(钠还原$$TiCl_4$$);C正确($$2Fe^{3+} + Cu \rightarrow 2Fe^{2+} + Cu^{2+}$$);D正确($$Al_2O_3$$耐高温,硅半导体)。
9. 选项C正确。铝与酸碱反应均产生$$H_2$$:$$2Al + 6HCl \rightarrow 2AlCl_3 + 3H_2$$,$$2Al + 2NaOH + 2H_2O \rightarrow 2NaAlO_2 + 3H_2$$。
解析:A($$Al_2O_3$$不产生$$H_2$$);B(铁不与碱反应);D(铵盐不与酸反应)。
10. 选项A正确。$$Al_2O_3$$高熔点对应耐高温用途。
解析:B错误($$SiO_2$$为绝缘体);C错误(漂白性因氧化性);D错误(供氧因$$2Na_2O_2 + 2CO_2 \rightarrow 2Na_2CO_3 + O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