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心的基本粒子的有关推算,化学常用计量及综合应用,铝的性质,合金,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结合物质结构基础知识与的相关推算,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与的相关推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相对分(原)子质量及其计算,有关物质的量的其他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离子键的形成、概念,过氧化钠的组成、结构、用途,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对金属混合的有关计算的考查,碳酸钠的俗称、物理性质、用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盐类水解的应用,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氧化铝,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金属冶炼的常见方法,铝离子与强碱反应的相关计算,氧化钠,硅酸钠的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镁,根据进行相关计算,原电池原理的应用,盐类水解的原理,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考查,实验原理、相关方程式的书写,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氢氧化镁,铝盐,气体物质与相关推算,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
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铝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8.0%

2025-08-28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铝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8.0%
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铝离子与强碱反应的相关计算',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 '硅酸钠的性质', '铝的性质', '氧化铝']

正确率40.0%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B

A.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中:$$C 0_{2}+S i O_{3}^{2-}+H_{2} 0=C 0_{3}^{2-}+H_{2} S i O_{3} \downarrow$$

B.氨水滴入$${{A}{l}{C}{{l}_{3}}}$$溶液中:$$A l^{3+}+3 0 H^{-}=A l \ ( 0 H )_{\ 3} \downarrow$$

C.铝溶解在$${{N}{a}{O}{H}}$$溶液中:$$2 A l+2 O H^{-}+6 H_{2} O=2 [ A l \ ( O H )_{\mathrm{\tiny~ 4}} ]^{-}+3 H_{2} \uparrow$$

D.$${{A}{{l}_{2}}{{O}_{3}}}$$溶于$${{N}{a}{O}{H}}$$溶液中:$$A l_{2} O_{3}+2 O H^{-}+3 H_{2} O=2 [ A l ~ ( 0 H )_{4} ]^{-}$$

2、['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化学常用计量及综合应用',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 '对金属混合的有关计算的考查']

正确率40.0%$$\mathrm{M g}_{\mathrm{\Lambda}} \mathrm{\ A l}$$两者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H}_{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4. 4 8 L$$,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

A.参加反应的$$\mathrm{M g}_{\mathrm{\Lambda}} \mathrm{\ A l}$$两者共$${{0}{.}{2}}$$$${{m}{o}{l}}$$.

B.参加反应的$${{H}{C}{l}}$$共$${{0}{.}{4}}$$$${{m}{o}{l}}$$.

C.$$\mathrm{M g}_{\mathrm{\Lambda}} \mathrm{\ A l}$$在反应中共失去$${{0}{.}{4}}$$$${{m}{o}{l}}$$电子

D.若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H}_{2}{{0}{.}{2}}}$$$${{m}{o}{l}}$$

3、['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镁', '化学常用计量及综合应用',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 '铝的性质']

正确率60.0%将一块镁铝合金溶于盐酸后,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后灼烧沉淀物,所得白色粉末的质量等于原合金的质量,则该合金中镁铝的质量比是(

A

A.$${{3}{:}{2}}$$

B.$${{2}{:}{3}}$$

C.$${{1}{:}{1}}$$

D.$${{2}{:}{1}}$$

4、['有关物质的量的其他计算',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铝的性质']

正确率60.0%等物质的量的两份铝,分别放入足量盐酸和$${{N}{a}{O}{H}}$$中,标况下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

C

A.$${{2}{:}{3}}$$

B.$${{3}{:}{2}}$$

C.$${{1}{:}{1}}$$

D.$${{1}{:}{6}}$$

5、['以为中心的基本粒子的有关推算', '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与的相关推算', '气体物质与相关推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根据进行相关计算',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 '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盐类水解的原理', '结合物质结构基础知识与的相关推算', '过氧化钠的组成、结构、用途', '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 '盐类水解的应用']

正确率40.0%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_{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mathrm{1 L 1 m o l} \cdot\mathrm{L}^{-1}$$的$$\mathrm{N a H S O_{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为$${{3}{{N}_{A}}}$$

B.$$2. 2 4 \mathrm{L C O}_{2}$$与足量的$${{N}{{a}_{2}}{{O}_{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_{A}}}$$

C.常温下,$${{2}{.}{7}{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N}_{A}}}$$

D.$${{5}{.}{6}{g}}$$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物中含$${{C}{—}{H}}$$键数目为$${{0}{.}{8}{{N}_{A}}}$$

6、['离子键的形成、概念',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合金', '镁', '有关物质的量的其他计算', '金属冶炼的常见方法',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 '铝的性质']

正确率60.0%新型镁铝合金$$( \mathrm{M g}_{1 7} \, \mathrm{A l}_{1 2} )$$有储氢性能,它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反应为:$$\mathrm{M g_{1 7} A l_{1 2}+1 7 H_{2}=1 7 M g H_{2}+1 2 A l}$$,得到的混合物$$\mathrm{Y ( 1 7 M g H_{2}+1 2 A l )}$$能与酸反应释放出大量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该合金应在氮气保护下,将一定比例的$${{M}{g}{、}{{A}{l}}}$$单质熔炼而成

B.该合金中含有离子键,铝元素呈正价

C.$${{1}{m}{o}{l}}$$$$\mathrm{M g_{1 7} A l}_{1 2}$$完全吸氢后得到的$${{Y}}$$与盐酸完全反应放出$${{H}_{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 1 6 4. 8 \mathrm{L}$$

D.合金的熔点高于金属镁$${、}$$金属铝的熔点

7、['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

正确率60.0%足量的$${{H}{C}{l}}$$与$${{N}{a}{O}{H}}$$溶液分别与两份等质量的铝充分反应后所得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为(

D

A.$${{1}{:}{2}}$$

B.$${{1}{:}{3}}$$

C.$${{3}{:}{1}}$$

D.$${{1}{:}{1}}$$

8、['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相对分(原)子质量及其计算',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实验原理、相关方程式的书写', '镁',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 '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考查']

正确率40.0%把$${{5}{.}{1}{g}}$$镁铝合金的粉末放入$$\mathrm{5 0 0 m L}$$盐酸中,金属和酸均恰好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mathrm{H_{2} 5. 6 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该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约为$$5 2. 9 4 7_{0}$$

B.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athrm{2 m o l / L}$$

C.该合金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该反应中一共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 5 \mathrm{m o l}$$

9、['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 '铝的性质']

正确率40.0%铝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D

A.加入适量的铝粉

B.加入适量的水

C.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

D.加入浓度较大的盐酸

10、['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氧化钠', '碳酸钠的俗称、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镁', '铝盐',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 '氢氧化铝', '铝的性质']

正确率40.0%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D

A.碳酸钠

B.氢氧化镁

C.氯化铝

D.氢氧化铝

1、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B)。

A. 正确:$$CO_2 + SiO_3^{2-} + H_2O = CO_3^{2-} + H_2SiO_3 \downarrow$$

B. 错误:氨水是弱电解质,应写为$$Al^{3+} + 3NH_3 \cdot H_2O = Al(OH)_3 \downarrow + 3NH_4^+$$,而非直接使用$$OH^-$$

C. 正确:$$2Al + 2OH^- + 6H_2O = 2[Al(OH)_4]^- + 3H_2 \uparrow$$

D. 正确:$$Al_2O_3 + 2OH^- + 3H_2O = 2[Al(OH)_4]^-$$

2、推断中不正确的是(B)。

标准状况下$$H_2$$体积为4.48 L,物质的量为$$n = \frac{{4.48}}{{22.4}} = 0.2 mol$$

A. 正确:设Mg为x mol,Al为y mol,根据电子转移:$$2x + 3y = 0.4$$,且$$x + y = 0.2$$,解得$$x = 0.2$$,$$y = 0$$,但实际可能为混合,总物质的量确为0.2 mol

B. 错误:$$HCl$$消耗为$$2n(H_2) = 0.4 mol$$,但$$Al$$反应需$$HCl$$更多,实际应大于0.4 mol

C. 正确:失去电子数为$$2n(H_2) = 0.4 mol$$

D. 正确: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H_2$$仍为0.2 mol

3、合金中镁铝质量比为(C)。

设Mg质量为m,Al质量为a,总质量$$m + a$$

溶于盐酸后生成$$MgCl_2$$和$$AlCl_3$$,加过量$$NaOH$$过滤,$$Mg(OH)_2$$沉淀,灼烧得$$MgO$$,质量为$$m \times \frac{{40}}{{24}} = \frac{{5m}}{{3}}$$

由题意$$\frac{{5m}}{{3}} = m + a$$,解得$$\frac{{m}}{{a}} = \frac{{3}}{{2}}$$,即质量比3:2,但选项无,重新计算:

实际上Al形成$$[Al(OH)_4]^-$$溶解,沉淀仅为$$Mg(OH)_2$$,灼烧为$$MgO$$,设Mg物质的量x,Al物质的量y,则$$40x = 24x + 27y$$,得$$16x = 27y$$,质量比$$\frac{{24x}}{{27y}} = \frac{{24}}{{27}} \times \frac{{27}}{{16}} = \frac{{3}}{{2}}$$,即3:2,但选项无,或为1:1?

正确应为质量比1:1,即选项C

4、氢气体积比为(C)。

$$2Al + 6HCl = 2AlCl_3 + 3H_2$$,$$2Al + 2NaOH + 6H_2O = 2Na[Al(OH)_4] + 3H_2$$

等物质的量Al与足量酸或碱反应,生成$$H_2$$相同,体积比1:1

5、说法正确的是(D)。

A. 错误:$$NaHSO_3$$溶液中$$HSO_3^-$$部分电离,离子数小于$$3N_A$$

B. 错误:未指明标准状况,$$CO_2$$物质的量不一定为0.1 mol

C. 错误:常温下Al在浓硫酸中钝化,不反应

D. 正确:乙烯$$C_2H_4$$和环丙烷$$C_3H_6$$最简式均为$$CH_2$$,5.6 g为0.4 mol $$CH_2$$,含H原子0.8 mol,即$$C-H$$键0.8$$N_A$$

6、说法正确的是(C)。

A. 错误:合金应在惰气保护下熔炼,氮气与Mg反应

B. 错误:合金中为金属键,Al元素价态为0

C. 正确:1 mol $$Mg_{17}Al_{12}$$吸氢后Y与盐酸反应:$$MgH_2 + 2HCl = MgCl_2 + 2H_2$$,$$2Al + 6HCl = 2AlCl_3 + 3H_2$$,释放$$H_2$$总量为$$17 \times 2 + 12 \times \frac{{3}}{{2}} = 34 + 18 = 52 mol$$,标准状况体积$$52 \times 22.4 = 1164.8 L$$

D. 错误:合金熔点通常低于组分金属

7、气体体积比为(D)。

$$2Al + 6HCl = 2AlCl_3 + 3H_2$$,$$2Al + 2NaOH + 6H_2O = 2Na[Al(OH)_4] + 3H_2$$

等质量Al与足量酸或碱反应,生成$$H_2$$相同,体积比1:1

8、说法错误的是(C)。

$$H_2$$5.6 L标准状况为0.25 mol

设Mg物质的量x,Al物质的量y,则$$24x + 27y = 5.1$$,$$x + 1.5y = 0.25$$

解得$$x = 0.1$$,$$y = 0.1$$,物质的量比1:1

A. Al质量分数$$\frac{{2.7}}{{5.1}} \times 100\% = 52.94\%$$,正确

B. 盐酸物质的量:与Mg反应0.2 mol,与Al反应0.3 mol,总0.5 mol,浓度$$\frac{{0.5}}{{0.5}} = 1 mol/L$$,但选项为2 mol/L,错误?

C. 正确,物质的量比1:1

D. 转移电子0.5 mol,正确

因此B错误

9、措施是(C)。

A. 增加Al粉,$$H_2$$总量增加

B. 加水,速率降低

C. 加$$CuSO_4$$,形成原电池,加速反应,$$H_2$$总量不变

D. 加浓盐酸,速率加快,但$$H_2$$总量可能变(如挥发性)

10、物质是(D)。

A. $$Na_2CO_3$$只与酸反应

B. $$Mg(OH)_2$$只与酸反应

C. $$AlCl_3$$只与碱反应

D. $$Al(OH)_3$$为两性,与酸和碱均反应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