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相关计算,铝的性质,实验原理、相关方程式的书写,质量守恒定律,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盐类水解的应用,铝热反应,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有关物质的量的其他计算,物质的量的理解,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亚铁离子、亚铁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
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铝知识点月考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四川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8.0%

2025-09-23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铝知识点月考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四川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8.0%
3、['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实验原理、相关方程式的书写', '根据进行相关计算', '有关物质的量的其他计算',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

正确率60.0%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

A

A.$${{1}{:}{2}}$$

B.$${{1}{:}{1}}$$

C.$${{1}{:}{3}}$$

D.$${{1}{:}{4}}$$

4、['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钠与水反应原理', '化学常用计量及综合应用',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

正确率60.0%常温下,下列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D

A.$${{1}{.}{1}{2}}$$$${{g}}$$铁与足量浓硫酸反应

B.$$0. 1 2 \mathrm{g}$$镁与足量盐酸反应

C.$$0. 0 2 \mathrm{m o l}$$钠与足量水反应

D.$$0. 0 1 \mathrm{m o l}$$铝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质量守恒定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合金', '铝离子与强碱反应的相关计算', '镁', '化学常用计量及综合应用', '氢氧化钠',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有关物质的量的其他计算',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 '铝的性质', '物质的量的理解']

正确率40.0%将$${{2}{.}{9}{g}}$$镁铝合金投入到$$\mathrm{5 0 0 m L}$$$$\mathrm{2 m o l / L}$$的硫酸中,合金完全溶解,再加入$$4 \mathrm{m o l} / \mathrm{L}$$的$${{N}{a}{O}{H}}$$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

D

A.$${{1}{2}{5}}$$$${{m}{L}}$$

B.$${{2}{0}{0}}$$$${{m}{L}}$$

C.$${{2}{5}{0}}$$$${{m}{L}}$$

D.$${{5}{0}{0}}$$$${{m}{L}}$$

6、['铁',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实验原理、相关方程式的书写', '有关物质的量的其他计算',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对金属混合的有关计算的考查', '铝的性质']

正确率40.0%现有铝$${、}$$铁组成的混合物,分为等质量的两份,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氢气的体积比为$${{2}{︰}{1}{(}}$$相同条件下$${{)}{。}}$$则该混合物中铝和铁的关系正确的是$${{(}{)}}$$

B

A.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物质的量之比为$${{2}{︰}{3}}$$

C.质量之比为$${{5}{6}{︰}{{2}{7}}}$$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7、['铝热反应',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 '氢氧化铝',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铝的性质']

正确率60.0%元素的性质包含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其强弱可以通过该元素对应的某些化学性质体现出来.某同学认为铝元素是金属元素,但是有一定的非金属性.下列化学反应中,你认为能证明铝有非金属性的是(

B

A.铝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B.氢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

C.氢氧化铝溶于强酸溶液

D.铝热反应

8、['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溶液pH的测定方法', '铵盐', '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

正确率40.0%短周期元素$$\mathrm{W. ~ X. ~ Y. ~ Z. ~ 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W}{、}{Y}}$$可分别形成常见的化合物$$W_{2} \, X, \, \, \, W_{2} \, X_{2}, \, \, \, Y_{2} \, X, \, \, \, Y_{2} \, X_{2}$$,化合物$${{Z}_{2}{{Q}_{3}}}$$溶于水有大量白色胶状沉淀和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生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A.简单离 子半径的大小:$$Q > Y > Z > X > W$$

B.$${{W}}$$与$${{N}{(}}$$氮)元素可形成$${{N}{{W}_{5}}}$$化合物

C.相同条件下,$$Y W Q. ~ Y X W. ~ Y_{2} Q$$溶液的$${{p}{H}}$$依次增大

D.$$\mathrm{Y. ~ Z. ~ 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不能两两反应

10、['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误差分析', '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 '钠与水反应原理',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 '亚铁离子、亚铁盐', '铝的性质']

正确率60.0%下列实验的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C

A.将$$0. 1 \mathrm{m o l}$$$${{N}{a}}$$和少量$${{A}{l}}$$片放入水溶液中,放出气体刚好是$$0. 0 5 \mathrm{m o l}$$

B.$${{N}{{a}_{2}}{{O}_{2}}}$$投入到$${{F}{e}{C}{{l}_{2}}}$$溶液中只得到大量白色沉淀

C.镁粉中混有铝粉,可与$${{N}{a}{O}{H}}$$溶液反应再过滤,得到镁粉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使所得溶液浓度偏大

3. 铝与盐酸反应:$$2Al + 6HCl \to 2AlCl_3 + 3H_2$$

铝与NaOH反应:$$2Al + 2NaOH + 6H_2O \to 2NaAlO_2 + 3H_2$$

设第一份铝质量为$$m_1$$,第二份为$$m_2$$,根据氢气体积比:

$$\frac{{m_1 \times \frac{{3}}{{2}} \times \frac{{1}}{{27}}}}{{m_2 \times \frac{{3}}{{2}} \times \frac{{1}}{{27}}}} = \frac{{1}}{{2}}$$

解得:$$\frac{{m_1}}{{m_2}} = \frac{{1}}{{2}}$$,选A

4. 计算各选项产生氢气量:

A. 铁与浓硫酸常温下钝化,几乎不产生氢气

B. $$n(Mg) = \frac{{0.12}}{{24}} = 0.005mol$$,$$n(H_2) = 0.005mol$$

C. $$2Na + 2H_2O \to 2NaOH + H_2$$,$$n(H_2) = 0.01mol$$

D. $$2Al + 2NaOH + 6H_2O \to 2NaAlO_2 + 3H_2$$,$$n(H_2) = 0.015mol$$

产生氢气最多的是D,选D

5. 合金完全溶解后,溶液中含$$Mg^{2+}$$、$$Al^{3+}$$、$$SO_4^{2-}$$

加入NaOH使沉淀最多时,$$Al^{3+}$$转化为$$Al(OH)_3$$,$$Mg^{2+}$$转化为$$Mg(OH)_2$$

此时溶液中只含$$Na_2SO_4$$,$$n(NaOH) = 2n(H_2SO_4) = 2 \times 0.5 \times 2 = 2mol$$

$$V(NaOH) = \frac{{2}}{{4}} = 0.5L = 500mL$$,选D

6. 铝与酸、碱都能反应产生氢气,铁只与酸反应

设铝物质的量为$$n_{Al}$$,铁物质的量为$$n_{Fe}$$

酸中:$$H_2 = \frac{{3}}{{2}}n_{Al} + n_{Fe}$$

碱中:$$H_2 = \frac{{3}}{{2}}n_{Al}$$

体积比$$\frac{{\frac{{3}}{{2}}n_{Al} + n_{Fe}}}{{\frac{{3}}{{2}}n_{Al}}} = \frac{{2}}{{1}}$$

解得:$$n_{Fe} = \frac{{3}}{{2}}n_{Al}$$,即$$n_{Al} : n_{Fe} = 2 : 3$$

质量比:$$27 \times 2 : 56 \times 3 = 54 : 168 = 9 : 28$$,选B

7. 非金属性体现在与碱反应或形成含氧酸等

A. 金属性体现

B. 氢氧化铝溶于强碱体现两性,证明铝有非金属性

C. 酸性体现

D. 铝热反应体现金属性

选B

8. 根据化合物推断:$$W_2X$$、$$W_2X_2$$推测$$W$$为H,$$X$$为O

$$Y_2X$$、$$Y_2X_2$$推测$$Y$$为Na

$$Z_2Q_3$$溶于水有白色胶状沉淀和臭鸡蛋气味气体,推测$$Z$$为Al,$$Q$$为S

A. 离子半径:$$S^{2-} > O^{2-} > Na^+ > Al^{3+} > H^+$$,错误

B. H与N可形成$$NH_5$$(不稳定),正确

C. $$NaHS$$、$$NaOH$$、$$Na_2S$$溶液pH依次增大,正确

D. $$NaOH$$、$$Al(OH)_3$$、$$H_2SO_4$$可两两反应,错误

选BC

10. A. Na与水反应:$$2Na + 2H_2O \to 2NaOH + H_2$$,Al与NaOH反应:$$2Al + 2NaOH + 6H_2O \to 2NaAlO_2 + 3H_2$$

总氢气量大于0.05mol,错误

B. $$Na_2O_2$$投入$$FeCl_2$$中先氧化$$Fe^{2+}$$为$$Fe^{3+}$$,生成红褐色沉淀,错误

C. Al与NaOH反应溶解,Mg不反应,可分离,正确

D. 定容仰视使体积偏大,浓度偏小,错误

选C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