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铝盐-铝知识点课后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上海市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2.00000000000001%

2025-09-08
铝盐-铝知识点课后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上海市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2.00000000000001%
1、['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离子共存', '铝盐', '铁离子、铁盐', '铜']

正确率60.0%下列离子在含有$$0. 1 \mathrm{m o l} / \mathrm{L S O}_{4}^{2-}$$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是(

D

A.$$\mathrm{A l}^{3+}$$

B.$$\mathrm{C u^{2+}}$$

C.$$\mathrm{F e}^{3+}$$

D.$$\mathrm{B a}^{2+}$$

2、['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及配平', '硝酸的其他性质',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氨水的组成及性质', '铝盐', '氢氧化钠',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

正确率40.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

A.$${{N}{{O}_{2}}}$$与水反应:$$3 \mathrm{N O_{2}+H_{2} O}=2 \mathrm{N O_{3}^{-}+N O}+2 \mathrm{H}^{+}$$

B.石灰石加入硝酸溶液中:$$2 \mathrm{H^{+}}+\mathrm{C O_{3}^{2-}}=\mathrm{C O_{2}} \uparrow+\mathrm{H_{2} O}$$

C.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mathrm{A l^{3+}+3 O H^{-}=A l ( O H )_{3} \downarrow}$$

D.$${{N}{a}{O}{H}}$$与稀醋酸反应:$$\mathrm{H^{+}+O H^{-}=H_{2} O}$$

3、['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合理用药',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二氧化氮', '电解法制取铝', '明矾', '铝盐', '氢氧化铝', '铝的性质', '盐类水解的应用']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

B.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铝制铝

C.铝罐可久盛食醋

D.明矾用作净水剂不涉及化学变化

6、['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硫酸的性质', '二氧化硫的性质',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明矾', '同位素的应用', '铝盐', '硫化氢、硫化物']

正确率40.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D

A.实验室可以用浓盐酸和氯酸钾反应制氯气:$$K^{3 7} C l O_{3}+6 H C l=3 C l_{2} \uparrow+3 H_{2} O+K^{3 7} C l$$

B.$${{N}{{a}_{2}}{{S}_{2}}{{O}_{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 S_{2} O_{3}^{2-}+4 H^{+}=3 S \downarrow+S O_{4}^{2-}+2 H_{2} O$$

C.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S O_{2}+B a^{2+}+H_{2} O=B a S O_{3} \downarrow+2 H^{+}$$

D.向$$\mathrm{1 0 m L 1 m o l} \cdot\mathrm{L}^{-1}$$$$\mathrm{K A l} \ ( \mathrm{S O_{4}} )_{\mathrm{\Delta{2}}}$$的溶液中加入$$7. 5 \mathrm{m L} 2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mathrm{B a} \mathrm{~ ( \mathrm{O H} ) ~}_{2}$$溶液:$$2 A l^{3+}+3 S O_{4}^{2-}+6 O H^{-}+3 B a^{2+}=2 A l \, \, ( O H ) \, \,_{3} \downarrow+3 B a S O_{4} \downarrow$$

7、['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聚乙烯', '绿色化学', '化学与STSE', '铝盐', '塑料的组成、应用', '二氧化硫与环境问题', '氮的氧化物与环境问题']

正确率40.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A.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

B.用可溶性的铝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C.$${{C}{{O}_{2}}{、}{{N}{{O}_{2}}}}$$或$${{S}{{O}_{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8、['化学平衡移动的相关判断', '离子浓度的关系',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盐类水解的原理', '铝盐',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 '盐类水解的应用']

正确率40.0%室温下,将$$0. 1 \, \mathrm{m o l \, N a_{2} C O_{3}}$$固体溶于水配成$$1 0 0 \ \mathrm{m L}$$溶液,改变下列条件,则有关结论 不正确的是


选项

改变的条件

结论

$${{A}}$$

升温

$${{C}{O}{^{2}_{3}^{−}}}$$ 的水解平衡向右移动

$${{B}}$$

加入 $${{A}{l}{C}{{l}_{3}}}$$ 固体

产生大量气体

$${{C}}$$

加入 $$1 0 0 \mathrm{\ m L} \mathrm{\ H_{2} O}$$

溶液中 $$\mathrm{c ( H^{+} ), \; c ( O H^{-} )}$$ 均减小

$${{D}}$$

加入少量 $$\mathrm{C H_{3} C O O N a}$$ 固体

溶液中 $$\mathrm{n} ( \mathrm{C O_{3}^{2}} )$$ 增大

C

A.$${{A}}$$

B.$${{B}}$$

C.$${{C}}$$

D.$${{D}}$$

9、['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 '铝盐', '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 '亚铁离子、亚铁盐', '酯的水解反应',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正确率40.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盐酸滴入 $$0. 5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mathrm{F e ( N O_{3} )_{2}}$$ 溶液中 溶液变黄色;有无色气体 逸出,后又变成红棕色 $$\mathrm{F e}^{2+}$$ 被 $${{H}{N}{{0}_{3}}}$$ 氧化
$${{B}}$$ 向浓 $${{N}{a}{O}{H}}$$ 溶液中滴入几滴 $$2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mathrm{A l C l}_{3} \,,$$ 溶液,振荡 冇白色沉淀出现 $$\mathrm{A l}^{3+}$$ 和 $${{O}{{H}^{−}}}$$ 结合生 成难溶性物质
$${{C}}$$ 乙酸乙酯与稀硫酸共热 $${、}$$ 搅拌 液体不再分层 乙酸乙酯在酸性条 件下完全水解成可 溶性物质
$${{D}}$$ 将盐酸酸化的 $${{B}{a}{C}{{l}_{2}}}$$ 溶液滴入某溶液中 出现白色沉淀 该溶液含有 $$\mathrm{S O}_{4}^{2-}$$

A

A.$${{A}}$$

B.$${{B}}$$

C.$${{C}}$$

D.$${{D}}$$

10、['C、Si单质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及用途', '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二氧化硫的性质',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铝盐']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且是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

B.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p}{H}}$$减小

C.$$\mathrm{C l_{2} \,, \, \ S O_{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D.将过量的$${{N}{a}{O}{H}}$$溶液逐滴滴入$${{A}{l}{C}{{l}_{3}}}$$溶液中,先无明显现象后出现白色絮状沉淀

1. 下列离子在含有$$0.1 \mathrm{mol/L} \mathrm{SO}_{4}^{2-}$$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是( )。

解析:$$ \mathrm{Ba}^{2+} $$与$$ \mathrm{SO}_{4}^{2-} $$会生成$$ \mathrm{BaSO}_{4} $$沉淀,因此不能大量共存。其他离子如$$ \mathrm{Al}^{3+} $$、$$ \mathrm{Cu}^{2+} $$、$$ \mathrm{Fe}^{3+} $$与硫酸根无沉淀反应。

答案:D

2.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解析:A正确,$$ 3 \mathrm{NO}_{2} + \mathrm{H}_{2} \mathrm{O} = 2 \mathrm{NO}_{3}^{-} + \mathrm{NO} + 2 \mathrm{H}^{+} $$是$$ \mathrm{NO}_{2} $$与水反应的标准离子方程式。B错误,石灰石为$$ \mathrm{CaCO}_{3} $$,应写为$$ \mathrm{CaCO}_{3} + 2 \mathrm{H}^{+} = \mathrm{Ca}^{2+} + \mathrm{CO}_{2} \uparrow + \mathrm{H}_{2} \mathrm{O} $$。C错误,氨水为弱碱,应写为$$ \mathrm{Al}^{3+} + 3 \mathrm{NH}_{3} \cdot \mathrm{H}_{2} \mathrm{O} = \mathrm{Al(OH)}_{3} \downarrow + 3 \mathrm{NH}_{4}^{+} $$。D错误,醋酸为弱酸,应写为$$ \mathrm{CH}_{3} \mathrm{COOH} + \mathrm{OH}^{-} = \mathrm{CH}_{3} \mathrm{COO}^{-} + \mathrm{H}_{2} \mathrm{O} $$。

答案:A

3. 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解析:A正确,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胃酸。B错误,工业上电解熔融$$ \mathrm{Al}_{2} \mathrm{O}_{3} $$制铝,而非$$ \mathrm{AlCl}_{3} $$。C错误,铝会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D错误,明矾净水涉及$$ \mathrm{Al}^{3+} $$水解生成胶体的化学变化。

答案:A

6.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解析:A错误,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为$$ \mathrm{ClO}_{3}^{-} + 6 \mathrm{H}^{+} + 5 \mathrm{Cl}^{-} = 3 \mathrm{Cl}_{2} \uparrow + 3 \mathrm{H}_{2} \mathrm{O} $$,不应写钾离子。B正确,$$ \mathrm{S}_{2} \mathrm{O}_{3}^{2-} $$在酸性条件下歧化。C错误,$$ \mathrm{SO}_{2} $$与$$ \mathrm{Ba}^{2+} $$不生成沉淀,因$$ \mathrm{BaSO}_{3} $$可溶于酸。D错误,$$ \mathrm{Ba(OH)}_{2} $$过量时应生成$$ \mathrm{AlO}_{2}^{-} $$,正确为$$ \mathrm{Al}^{3+} + 2 \mathrm{SO}_{4}^{2-} + 2 \mathrm{Ba}^{2+} + 4 \mathrm{OH}^{-} = \mathrm{AlO}_{2}^{-} + 2 \mathrm{BaSO}_{4} \downarrow + 2 \mathrm{H}_{2} \mathrm{O} $$。

答案:B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解析:C错误,$$ \mathrm{CO}_{2} $$导致温室效应,不导致酸雨;$$ \mathrm{NO}_{2} $$和$$ \mathrm{SO}_{2} $$会导致酸雨。A正确,聚乙烯无毒可用于食品包装。B正确,铝盐水解生成胶体可净水。D正确,绿色化学强调源头防治污染。

答案:C

8. 室温下,将$$0.1 \mathrm{mol} \mathrm{Na}_{2} \mathrm{CO}_{3} $$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athrm{mL}$$溶液,改变条件结论不正确的是( )。

解析:C不正确,加水稀释后,$$ \mathrm{c(H}^{+}) $$和$$ \mathrm{c(OH}^{-}) $$均减小,但$$ \mathrm{c(OH}^{-}) $$减小更显著,因水解平衡移动,$$ \mathrm{c(H}^{+}) $$实际会增大(pH减小)。A正确,升温促进水解。B正确,$$ \mathrm{Al}^{3+} $$与$$ \mathrm{CO}_{3}^{2-} $$双水解产生$$ \mathrm{CO}_{2} $$气体。D正确,加入$$ \mathrm{CH}_{3} \mathrm{COONa} $$增大了$$ \mathrm{CO}_{3}^{2-} $$浓度(同离子效应抑制水解)。

答案:C

9.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解析:A正确,盐酸提供$$ \mathrm{H}^{+} $$,$$ \mathrm{NO}_{3}^{-} $$在酸性下氧化$$ \mathrm{Fe}^{2+} $$为$$ \mathrm{Fe}^{3+} $$(溶液变黄),并生成NO气体(无色,氧化为红棕色$$ \mathrm{NO}_{2} $$)。B错误,向浓NaOH中滴$$ \mathrm{AlCl}_{3} $$,碱过量生成$$ \mathrm{AlO}_{2}^{-} $$,无沉淀。C错误,乙酸乙酯酸性水解不完全,且产物乙酸和乙醇均溶于水,但分层现象可能仍存在。D错误,盐酸酸化的$$ \mathrm{BaCl}_{2} $$遇$$ \mathrm{Ag}^{+} $$也会产生白色沉淀($$ \mathrm{AgCl} $$),不一定是$$ \mathrm{SO}_{4}^{2-} $$。

答案:A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B正确,新制氯水含$$ \mathrm{HClO} $$,光照分解为HCl和$$ \mathrm{O}_{2} $$,酸性增强pH减小。A错误,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而非硅单质。C错误,$$ \mathrm{SO}_{2} $$使品红褪色是化合作用,而非氧化性。D错误,向$$ \mathrm{AlCl}_{3} $$中滴加过量NaOH,先产生$$ \mathrm{Al(OH)}_{3} $$沉淀后溶解,现象为先沉淀后消失。

答案:B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