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铝的性质-铝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答案-天津市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2025-08-08
铝的性质-铝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答案-天津市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1、['无机综合推断',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铁', '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及应用', '铝的性质']

正确率60.0%$$\mathrm{a. \ b. \ c. \ d. \ e}$$分别是$$\mathrm{C u. ~ A g. ~ F e. ~ A l. ~ M 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 1 ) \; a, \; c$$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2}{)}{b}}$$与$${{d}}$$的硝酸盐溶液反应,置换出单质$${\bf d} ; \quad( \bf3 ) \, \mathrm{~ c}$$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气体,$${{e}}$$可被磁铁吸引。由此推断$$\mathrm{a. \ b. \ c. \ d. \ e}$$依次为(

B

A.$$\mathrm{F e, ~ C u. ~ A l. ~ A g. ~ M g}$$

B.$$\mathrm{M g. ~ C u. ~ A l. ~ A g. ~ F e}$$

C.$$\mathrm{M g. ~ C u. ~ A l. ~ F e. ~ A g}$$

D.$$\mathrm{A l. ~ C u. ~ M g. ~ A g. ~ F e}$$

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实验原理、相关方程式的书写',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 '铝的性质']

正确率60.0%不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C

A.$$\mathrm{N H_{4} H C O_{3}}$$溶于过量的浓$${{K}{O}{H}}$$溶液中:$$\mathrm{N H_{4}^{+}+H C O_{3}^{-}+2 O H^{-}=C O_{3}^{2-}+N H_{3} \uparrow+2 H_{2} O}$$

B.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mathrm{B a ( O H )_{2}}$$溶液至$$\mathrm{S O_{4}^{2-}}$$沉淀完全:$$2 \mathrm{A l}^{3+}+3 \mathrm{S O}_{4}^{2-}+3 \mathrm{B a}^{2+}+6 \mathrm{O H}^{-}=2 \mathrm{A l} ( \mathrm{O H} )_{3} \downarrow+3 \mathrm{B a S O}_{4} \downarrow$$

C.向$${{F}{e}{B}{{r}_{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mathrm{2 F e}^{2+}+2 \mathrm{B r}^{-}+2 \mathrm{C l}_{2}=2 \mathrm{F e}^{3+}+\mathrm{B r}_{2}+4 \mathrm{C l}^{-}$$

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mathrm{2 A l+2 O H^{-}+2 H_{2} O=2 A l O_{2}^{-}+3 H_{2}}$$

3、['铁',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二氧化氮', '钠与水反应原理',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电解池的阴、阳极判断', '钠的保存、应用', '铝的性质']

正确率40.0%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被广泛运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钠$${、}$$铝$${、}$$铜在空气中氧化均生成碱性氧化物

B.试管壁上的铜$${、}$$银均可用稀硝酸洗涤除去

C.用$$\mathrm{N a, ~ F e. ~ C u}$$分别在$${{C}{{l}_{2}}}$$中燃烧可制备$$\mathrm{N a C l, ~ F e C l_{2}, ~ C u C l_{2}}$$

D.电解含$$\mathrm{F e^{3+}, ~ C u^{2+}, ~ A g^{+} ~}$$的混合溶液在阴极上依次析出$$\mathrm{A g. ~ F e. ~ C u}$$

4、['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二氧化硫的性质', '电解法制取铝', '金属冶炼的常见方法',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铝的性质']

正确率60.0%短周期主族元素$$\mathrm{W. ~ X. ~ Y. ~ 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W}{、}{Y}}$$同主族且$${{Y}}$$的原子序数是$${{W}}$$的$${{2}}$$倍,$${{X}}$$元素的单质既能溶于稀硫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A.$${{W}}$$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高,且原子半径:$${{W}{>}{Y}}$$

B.$${{X}}$$的简单离子与$${{Y}}$$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W}}$$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工业上通过电解$${{X}_{2}{{W}_{3}}}$$或$${{X}{{Z}_{3}}}$$均可得到$${{X}}$$单质

5、['化学键的概念及类别',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铝的性质']

正确率40.0%$$\mathrm{a, \ b, \ c. \ 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b}{、}{c}}$$的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a}{、}{d}}$$同主族且二者均可形成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氢化物,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B

A.$${{a}{、}{b}}$$的氢化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B.简单离子半径:$${{b}{>}{c}}$$

C.$${{a}{、}{d}}$$的最高化合价一定相同

D.$$\mathrm{b. ~ c. ~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间能发生反应

6、['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 '核磁共振氢谱', '红外光谱', '质谱图', '钝化原理及应用', '硅和二氧化硅材料', '铝的性质', '氧化铝']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金属铝表面具有致密的氧化膜,故可以用铝制品盛放酸$${、}$$碱及氯化钠

B.肥田粉的主要成分是$$( \mathrm{N H_{4}} )_{2} \mathrm{S O}_{4},$$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_{2}{C}{{O}_{3}}}$$

C.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仪常用于有机物结构的分析

D.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S}{i}{{O}_{2}}}$$

7、['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物质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氯化氢、盐酸', '物质检验和鉴别实验', '铝的性质', '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二氧化碳', '无机物的分离、提纯', '焰色试验',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 '常见气体的检验']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或除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将某化合物进行焰色实验,观察焰色为黄色,说明不含$${{K}^{+}}$$

B.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_{2}}}$$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mathrm{S O_{4}^{2-}}$$

C.除去$${{C}{{O}_{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可将其通过饱和$${{N}{{a}_{2}}{C}{{O}_{3}}}$$溶液

D.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可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

8、['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硝酸的强氧化性', '钝化原理及应用', '氧化铝', '铝的性质']

正确率60.0%铝在冷浓硫酸中在其表面迅速发生氧化生成一簿层致密的氧化膜而停止反应$${{−}{−}}$$钝化,为了区分铝在浓硝酸中是钝化还是没有反应,可选用的试剂是(

D

A.稀硫酸

B.稀硝酸

C.$${{N}{a}{O}{H}}$$溶液

D.硫酸铜溶液

9、['铝盐', '氢氧化铝', '铝的性质', '氧化铝']

正确率60.0%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和可溶性铝盐与过量强碱溶液的反应,其生成物有一定的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都有$${{H}_{2}{O}}$$生成

B.都有$${{H}_{2}}$$生成

C.都有$${{A}{l}{{O}^{−}_{2}}}$$生成

D.都有$$\mathrm{A l}^{3+}$$生成

10、['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铝盐', '氢氧化铝', '铝的性质']

正确率60.0%下列各组物质能相互反应得到氢氧化铝沉淀的是$${{(}{)}}$$

D

A.金属铝和氢氧化钠溶液

B.硝酸铝溶液和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C.氧化铝和热水

D.硫酸铝溶液和过量的氨水

1. 解析:根据题目条件逐步分析:

(1) a、c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说明a、c是活泼金属(Mg、Al、Fe);

(2) b能与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d,说明b的金属活动性强于d(b为Cu,d为Ag);

(3) c能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说明c是Al;e可被磁铁吸引,说明e是Fe。

结合选项,只有B选项(Mg、Cu、Al、Ag、Fe)符合所有条件。

答案:B

2. 解析:分析各选项离子方程式:

A. NH₄⁺和HCO₃⁻均与OH⁻反应,方程式正确;

B. 当SO₄²⁻沉淀完全时,Al³+应转化为AlO₂⁻而非Al(OH)₃,错误;

C. Fe²+和Br⁻均被Cl₂氧化,但系数未配平(Br⁻应为4mol),错误;

D. Al与NaOH反应生成AlO₂⁻和H₂,方程式正确。

最不符合题意的是B。

答案:B

3. 解析:逐项分析:

A. 铜生成CuO(碱性氧化物),但铝生成Al₂O₃(两性氧化物),错误;

B. 铜、银均能与稀硝酸反应,正确;

C. Fe在Cl₂中燃烧生成FeCl₃而非FeCl₂,错误;

D. 阴极析出顺序应为Ag⁺>Cu²+>Fe³+(Fe³+优先得电子生成Fe²+),错误。

答案:B

4. 解析:由条件推知W=O,Y=S(同主族且原子序数2倍),X为Al(两性元素)。

A. H₂O沸点>H₂S,但原子半径O<S,错误;

B. Al³+与S²⁻电子层结构不同(前者10电子,后者18电子),错误;

C. SO₃水溶液(H₂SO₄)使石蕊变红,正确;

D. Al₂O₃可电解得Al,但AlCl₃为共价化合物不导电,错误。

答案:C

5. 解析:由条件推知a=O/N,b=Na/Mg,c=Al,d=S/Cl。

A. 若a=N(NH₃为共价键),b=Na(NaH为离子键),错误;

B. 若b=Na⁺,c=Al³+,半径Na⁺>Al³+,正确;

C. 若a=O无最高正价,错误;

D. 如b=NaOH,c=Al(OH)₃,d=HClO₄可两两反应,但若d=S(H₂SO₄不与Al(OH)₃反应)则不符。

答案:B

6. 解析:逐项判断:

A. Al₂O₃溶于酸碱,错误;

B. (NH₄)₂SO₄和K₂CO₃成分描述正确;

C. 核磁、红外、元素分析仪均为结构分析手段,正确;

D. 红宝石成分为Al₂O₃,错误。

答案:B、C

7. 解析:逐项分析:

A. 黄色焰色可能掩盖K⁺的紫色,需钴玻璃观察,错误;

B. 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或BaSO₄,错误;

C. Na₂CO₃会吸收CO₂,应改用NaHCO₃,错误;

D. NaOH溶解Al粉而铁粉不反应,正确。

答案:D

8. 解析:区分钝化(有Al₂O₃膜)和未反应(无膜)需验证Al的存在:

C选项NaOH溶液可溶解Al₂O₃膜和Al,产生气泡说明未钝化。

答案:C

9. 解析:铝及其化合物与过量强碱反应的共同产物:

Al→AlO₂⁻+H₂,Al₂O₃→AlO₂⁻+H₂O,Al(OH)₃→AlO₂⁻+H₂O,Al³+→AlO₂⁻,均生成AlO₂⁻。

答案:C

10. 解析:能直接得到Al(OH)₃的条件:

A. 生成NaAlO₂;B. 生成NaAlO₂;C. Al₂O₃不与热水反应;D. 氨水过量仍生成Al(OH)₃。

答案:D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