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钝化原理及应用-铝知识点月考进阶自测题解析-上海市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2025-09-19
钝化原理及应用-铝知识点月考进阶自测题解析-上海市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1、['硝酸的其他性质', '硝酸的强氧化性', '离子共存',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钝化原理及应用']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可用铝制或铁制容器盛装稀硝酸

B.在$$0. 1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的盐酸中$${,{N}{{a}^{+}}}$$、$$\mathrm{F e}^{2+}$$、$$\mathrm{S O_{4}^{2-}}$$、$${{N}{{O}^{−}_{3}}}$$能大量共存

C.$$5 6 \mathrm{g F e}$$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是$${{3}{m}{o}{l}}$$

D.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

3、['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化学与STSE', '氧化镁', '二氧化硫的性质', '钝化原理及应用', '氧化铝']

正确率60.0%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关系不正确的是(

D

A.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可用铁槽车贮运浓硫酸

B.金属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来制作导线

C.$$\mathrm{M g O \,, \ \ A l_{2} O_{3}}$$的熔点很高,可用做耐高温材料

D.$${{S}{{O}_{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木耳食品的漂白

4、['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硝酸的保存、用途及工业制备', '硝酸的其他性质', '硝酸的强氧化性', '钝化原理及应用', '铝的性质', '铜']

正确率60.0%下列关于硝酸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A.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B.浓硝酸与金属反应不放出氢气,而稀硝酸与金属反应可置换出氢气

C.常温下,因为铝和铁不与浓硝酸反应,所以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

D.铜分别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生成$${{N}{{O}_{2}}}$$和$${{N}{O}}$$,故稀硝酸的氧化性大于浓硝酸

6、['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钝化原理及应用']

正确率60.0%金属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是因为金属在浓硫酸作用下在表面形成了致密的金属氧化物薄膜,在这个过程中,金属元素发生的变化是(

A

A.被氧化

B.发生还原反应

C.做氧化剂

D.金属氧化物薄膜是还原产物

7、['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 '钝化原理及应用']

正确率60.0%用铝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做法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C

A.用$${{9}{8}{\%}}$$的浓硫酸替代稀硫酸

B.降低温度

C.用铝粉代替铝片

D.加入$${{N}{{a}_{2}}{S}{{O}_{4}}}$$溶液

8、['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金属腐蚀的分类', '化学腐蚀', '金属的防护', '钝化原理及应用', '正负极的判断']

正确率40.0%下列事实不能用原电池原理解释的是$${{(}}$$$${{)}}$$

A

A.铁被钝化处理后不易腐蚀

B.生铁比纯铁易生锈

C.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C}{u}{S}{{O}_{4}}}$$溶液后反应速率加快

D.用铝质铆钉接铁板,铁不易受腐蚀

9、['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乙醇的结构、物理性质', '明矾', '金属冶炼的常见方法', '钝化原理及应用', '盐类水解的应用']

正确率60.0%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C

A.碳具有还原性,可与氧化铁反应炼铁

B.浓硝酸具有酸性,可用来钝化铁$${、}$$铝

C.乙醇易挥发,可用于溶解油污

D.明矾在空气中稳定,可用于净化水体

10、['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钝化原理及应用', '氢氧化铝', '氧化铝']

正确率60.0%对下列事实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原因
$${{A}}$$ 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 常温下,铝与浓硫酸很难反应
$${{B}}$$ 氧化铝作耐火材料 氧化铝熔点高
$${{C}}$$ 铝制品不宜长期盛放酸性和碱性食物 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D}}$$ 用可溶性铝盐和氨水制备氢氧化铝 氢氧化铝碱性比氨水弱且很难与氨水反应

A

A.$${{A}}$$

B.$${{B}}$$

C.$${{C}}$$

D.$${{D}}$$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错误:铝和铁在常温下与浓硝酸发生钝化,但稀硝酸会与铝和铁反应,不能用铝或铁容器盛装稀硝酸。

B错误:在0.1 mol/L盐酸中,$$Fe^{2+}$$与$$NO_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C错误:56g Fe为1mol,与硝酸反应可能生成$$Fe^{2+}$$或$$Fe^{3+}$$,转移电子数可能是2mol或3mol,不一定是3mol。

D正确:浓硝酸见光分解生成$$NO_2$$,$$NO_2$$溶于硝酸使溶液变黄。

3.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关系不正确的是(D)。

A正确:铁在浓硫酸中钝化,形成保护膜,可用铁槽车运输浓硫酸。

B正确:铜导电性好,适合制作导线。

C正确:$$MgO$$和$$Al_2O_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错误:$$SO_2$$具有漂白性,但有毒,不可用于食品漂白。

4. 下列关于硝酸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

A正确: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B错误:稀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而是生成氮氧化物。

C错误:铝和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不是因为不反应,而是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进一步反应。

D错误:浓硝酸氧化性大于稀硝酸,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_2$$,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6. 金属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是因为金属在浓硫酸作用下在表面形成了致密的金属氧化物薄膜,在这个过程中,金属元素发生的变化是(A)。

A正确:铝被氧化生成$$Al_2O_3$$。

B错误:铝发生氧化反应,不是还原反应。

C错误:铝是还原剂,不是氧化剂。

D错误:金属氧化物薄膜是氧化产物。

7. 用铝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做法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C)。

A错误:浓硫酸使铝钝化,不产生氢气。

B错误:降低温度减慢反应速率。

C正确:铝粉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D错误:加入$$Na_2SO_4$$溶液稀释硫酸,减慢反应速率。

8. 下列事实不能用原电池原理解释的是(A)。

A正确:铁钝化是形成氧化膜,与原电池无关。

B错误:生铁含碳,形成原电池加速腐蚀。

C错误:锌与$$CuSO_4$$反应置换出铜,形成锌铜原电池,加快反应。

D错误:铝质铆钉与铁板形成原电池,铝更活泼作负极被腐蚀,保护铁板。

9.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A正确: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炼铁。

B错误:浓硝酸钝化铁铝是因为强氧化性,不是酸性。

C错误:乙醇用于溶解油污是因为相似相溶,不是挥发。

D错误:明矾净水是因为水解生成胶体,不是稳定性。

10. 对下列事实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D)。

A正确:铝与浓硫酸常温下钝化,很难反应。

B正确:$$Al_2O_3$$熔点高,作耐火材料。

C正确:$$Al_2O_3$$是两性氧化物,与酸、碱反应,铝制品不宜盛放酸碱性食物。

D错误:用可溶性铝盐和氨水制备$$Al(OH)_3$$,是因为$$Al(OH)_3$$不溶于氨水,但氨水碱性比$$Al(OH)_3$$强。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