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B
A.$${{A}}$$
B.$${{B}}$$
C.$${{C}}$$
D.$${{D}}$$
2、['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实验安全装置']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实验结束后应再次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
B.氧气要保证充足
C.可以用空气代替氧气进行实验
D.实验结束后固体质量大于$${{a}{g}}$$
3、['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 '对物质分离、提纯的综合考查', '无机物的分离、提纯', '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除去$$\mathrm{M g}^{2+}$$的主要反应:$$\mathrm{M g}^{2+}+\mathrm{C O_{3}^{2-}}=\mathrm{M g C O_{3}} \downarrow$$
B.试剂$${①{②}{③}}$$可以分别是$${{N}{{a}_{2}}{C}{{O}_{3}}}$$溶液$$\mathrm{. ~ N a O H}$$溶液$$\mathrm{\, ~ B a C l_{2}}$$溶液
C.检验$$\mathrm{S O_{4}^{2-}}$$是否除净:取少量滤液,加稀盐酸酸化,再加$${{B}{a}{C}{{l}_{2}}}$$溶液
D.滤液加稀盐酸时只发生反应:$$\mathrm{H^{+}}+\mathrm{O H^{-}}=\mathrm{H_{2} O}$$
4、['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铝热反应',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正确率60.0%svg异常,非svg图片
A
A.还原性:$$\mathrm{Z Q_{2} < Z R_{4}}$$
B.$${{X}}$$能从$${{Z}{{O}_{2}}}$$中置换出$${{Z}}$$
C.$${{Y}}$$能与$${{F}{{e}_{2}}{{O}_{3}}}$$反应得到$${{F}{e}}$$
D.$${{M}}$$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与其最低价氢化物反应
5、['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铁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无机物间的相互转化']正确率40.0%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不能均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B
A.$$\mathrm{N a \to N a O H \to N a_{2} C O_{3} \to N a C l}$$
B.$$\mathrm{A l} \to\mathrm{A l_{2} O_{3}} \to\mathrm{A l} ( \mathrm{O H} )_{3} \to\mathrm{A l C l_{3}}$$
C.$$\mathrm{M g} \to\mathrm{M g C l_{2}} \to\mathrm{M g} ( \mathrm{O H} )_{2} \to\mathrm{M g S O}_{4}$$
D.$$\mathrm{F e} \to\mathrm{F e C l_{2}} \to\mathrm{F e} ( \mathrm{O H} )_{2} \to\mathrm{F e} ( \mathrm{O H} )_{3}$$
6、['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氯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无机物间的相互转化', '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A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7、['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铁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氯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无机物间的相互转化', '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正确率40.0%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实现的是$${{(}}$$$${{)}}$$
A
A.$$\mathrm{C a ( C l O )_{2} ( a q ) \stackrel{C O_{2}} {\longrightarrow} H C l O ( a q ) \stackrel{\# H} {\longrightarrow} H C l ( a q )}$$
B.$$\mathrm{H_{2} S i O_{3}} \stackrel{\Delta} {\to} \mathrm{S i O_{2}} \stackrel{\mathrm{H C l ( a q )}} {\to} \mathrm{S i C l_{4}}$$
C.$$\mathrm{F e_{3} O_{4} \xrightarrow{\mathrm{A l / \frac{\pm i \Xi} {i m}}} F e \xrightarrow{\mathrm{H_{2} O / \frac{\pm i \Xi} {i m}}} F e_{2} O_{3}$$
D.$$\mathrm{M g O ( s )} \stackrel{\mathrm{H C l} ( \mathrm{a q} )} {\longrightarrow}$$$$电解$$$$\mathrm{M g ( s )}$$
8、['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氮', '无机物间的相互转化', '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A}}$$
B.$${{B}}$$
C.$${{C}}$$
D.$${{D}}$$
9、['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铁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无机物间的相互转化']正确率60.0%下列物质的每步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的是()
B
A.$$\mathrm{F e} \xrightarrow[ ] {\mathrm{O_{2}}} \mathrm{F e_{2} O_{3}} \xrightarrow{\mathrm{H_{2} S O_{4}}} \mathrm{F e_{2}} \ ( \mathrm{S O_{4}} ) \mathrm{~_{3} ~}$$
B.饱和食盐水$$\xrightarrow{\mathrm{N H_{3}, \ C O_{2}}} \mathrm{N a H C O_{3}} \xrightarrow{\triangle} \mathrm{N a_{2} C O_{3}}$$
C.海水$$\xrightarrow{\# \mathbb{H} \nparallel} \mathrm{M g} \mathrm{~ ( \ O H ) ~}_{2} \xrightarrow{\triangle} \mathrm{M g O} \xrightarrow{\# \n\# \mathbb{H}} \mathrm{M g}$$
D.$$\mathrm{N H_{3}} \xrightarrow[ \mathrm{\# \, ( b \neq) \,, \, \triangle} \mathrm{N_{2}} \xrightarrow{\mathrm{O_{2}} \cdot\, \mathrm{H_{2 0}}} \mathrm{H N O_{3}}$$
10、['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无机物间的相互转化', '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氮的氧化物的相互转化及应用']正确率60.0%下列转化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完成的是()
A
A.$$\mathrm{N O_{2} \to N O}$$
B.$${{S}{→}{S}{{O}_{3}}}$$
C.$$\mathrm{M g O} \to\mathrm{M g} \mathrm{~ ( \ O H ) ~}_{2}$$
D.$$\mathrm{N a_{2} S i O_{3}} \to\mathrm{S i O_{2}}$$
1. 题目描述为svg异常,但实际为选择题,选项A、B、C、D均用$${{}}$$表示变量,需结合具体题目内容分析,但此处缺乏具体问题描述,无法给出解析。
2. 题目描述为svg异常,但实际为化学实验选择题。分析选项:
A. 实验结束后应再次称量剩余固体质量:合理,用于计算反应消耗。
B. 氧气要保证充足:合理,确保反应完全。
C. 可以用空气代替氧气:不合理,空气中氧气浓度低,可能影响反应。
D. 实验结束后固体质量大于$$a g$$:需根据具体反应判断,但通常固体质量可能减少(如氧化反应)。
正确选项需结合实验内容,但此处信息不足。
3. 题目为离子除杂问题。分析选项:
A. 除去$$Mg^{2+}$$反应:$$Mg^{2+} + CO_3^{2-} = MgCO_3 \downarrow$$,正确。
B. 试剂①、②、③分别为$$Na_2CO_3$$、$$NaOH$$、$$BaCl_2$$:顺序可能错误,通常$$BaCl_2$$应先加除$$SO_4^{2-}$$,再加$$Na_2CO_3$$除$$Ca^{2+}$$和过量$$Ba^{2+}$$,最后加$$NaOH$$除$$Mg^{2+}$$。
C. 检验$$SO_4^{2-}$$是否除净:取滤液加稀盐酸酸化,再加$$BaCl_2$$,正确,避免$$CO_3^{2-}$$干扰。
D. 滤液加稀盐酸时只发生$$H^+ + OH^- = H_2O$$:错误,还可能中和$$CO_3^{2-}$$等。
错误选项为B和D。
4. 题目为元素周期律推断题,但元素符号不明确(如Z、Q、R、X、Y、M)。需假设常见元素:
例如,若Z为氧,则$$ZO_2$$可能为$$CO_2$$或$$SO_2$$等,但无法具体分析。选项涉及还原性比较、置换反应、与$$Fe_2O_3$$反应、最高价水化物与最低价氢化物反应(如$$HNO_3$$与$$NH_3$$)。缺乏具体元素信息,无法解析。
5. 判断各组物质能否均由一步反应实现:
A. $$Na \to NaOH$$:与水反应;$$NaOH \to Na_2CO_3$$:与$$CO_2$$反应;$$Na_2CO_3 \to NaCl$$:与盐酸反应。均可一步实现。
B. $$Al \to Al_2O_3$$:氧化;$$Al_2O_3 \to Al(OH)_3$$:与水不反应,需先酸后碱或两性反应;$$Al(OH)_3 \to AlCl_3$$:与盐酸反应。但$$Al_2O_3 \to Al(OH)_3$$不能一步直接实现。
C. $$Mg \to MgCl_2$$:与盐酸反应;$$MgCl_2 \to Mg(OH)_2$$:与碱反应;$$Mg(OH)_2 \to MgSO_4$$:与硫酸反应。均可一步实现。
D. $$Fe \to FeCl_2$$:与盐酸反应;$$FeCl_2 \to Fe(OH)_2$$:与碱反应;$$Fe(OH)_2 \to Fe(OH)_3$$:氧化(如空气中)。均可一步实现。
不能均由一步实现的是B。
6. 题目为选择题,但选项仅为序号(①②③④),缺乏具体内容描述,无法解析。
7. 判断给定条件下转化能否实现:
A. $$Ca(ClO)_2 \xrightarrow{CO_2} HClO$$:正确,$$CO_2 + Ca(ClO)_2 + H_2O = CaCO_3 \downarrow + 2HClO$$;$$HClO \xrightarrow{\Delta} HCl$$:错误,$$HClO$$分解为$$HCl$$和$$O_2$$需光照或催化剂,但标注“#H”不明确。
B. $$H_2SiO_3 \xrightarrow{\Delta} SiO_2$$:正确,脱水;$$SiO_2 \xrightarrow{HCl(aq)} SiCl_4$$:错误,$$SiO_2$$不溶于盐酸,需与HF反应或高温与Cl₂。
C. $$Fe_3O_4 \xrightarrow{Al} Fe$$:铝热反应正确;$$Fe \xrightarrow{H_2O} Fe_2O_3$$:错误,Fe与H₂O生成Fe₃O₄或Fe(OH)₂,不是Fe₂O₃。
D. $$MgO \xrightarrow{HCl(aq)} MgCl_2$$:正确;电解$$MgCl_2$$得Mg:正确,但需熔融状态,标注“电解”可能可行。
能够实现的是D,但A部分正确,B和C错误。
8. 同第1题,选项为A、B、C、D用$${{}}$$表示,缺乏具体问题,无法解析。
9. 判断每步转化能否一步实现:
A. $$Fe \xrightarrow{O_2} Fe_2O_3$$:错误,Fe燃烧生成Fe₃O₄;$$Fe_2O_3 \xrightarrow{H_2SO_4} Fe_2(SO_4)_3$$:正确。
B. 饱和食盐水$$\xrightarrow{NH_3, CO_2} NaHCO_3$$:正确,侯氏制碱法;$$NaHCO_3 \xrightarrow{\Delta} Na_2CO_3$$:错误,分解生成Na₂CO₃、CO₂和H₂O,但需一步热解,技术上可视为一步。
C. 海水$$\xrightarrow{\#} Mg(OH)_2$$:可能加碱沉淀;$$Mg(OH)_2 \xrightarrow{\Delta} MgO$$:正确;$$MgO \xrightarrow{\#} Mg$$:错误,MgO还原需电解或碳热。
D. $$NH_3 \xrightarrow{\#} N_2$$:氧化或分解;$$N_2 \xrightarrow{O_2, H_2O} HNO_3$$:错误,N₂需先合成NH₃再氧化。
能一步实现的是B(部分争议,但NaHCO₃热解可一步得Na₂CO₃)。
10. 判断一步反应能否完成:
A. $$NO_2 \to NO$$:与H₂O反应或还原,可一步(如$$3NO_2 + H_2O = 2HNO_3 + NO$$)。
B. $$S \to SO_3$$:错误,S燃烧得SO₂,需催化氧化。
C. $$MgO \to Mg(OH)_2$$:错误,MgO与水缓慢反应,不视为一步直接实现。
D. $$Na_2SiO_3 \to SiO_2$$:与酸反应得H₂SiO₃,再脱水,非一步。
能一步完成的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