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设$${{N}_{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2}{4}{g}}$$镁在足量空气中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大于$${{2}{{N}_{A}}}$$
B.$$2. 2 4 \mathrm{L}$$氯气溶于足量$${{N}{a}{O}{H}}$$溶液,转移的电子数为$${{0}{.}{1}{{N}_{A}}}$$
C.标准状况下,$$1. 1 2 \mathrm{L C C l_{4}}$$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0. 2 5 \mathrm{N_{A}}$$
D.常温常压下,$$2. 8 \mathrm{g C}_{2} \mathrm{H_{4}}$$和$${{C}_{3}{{H}_{6}}}$$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6}{{N}_{A}}}$$
2、['对摩尔质量的考查', '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 '以正确率40.0%用$${{N}_{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含有$${{N}_{A}}$$个氯原子的氯气的质量是$${{7}{1}{g}}$$
B.标准状况下,$$2. 2 4 L C C l_{4}$$所含分子数为$${{0}{.}{1}{{N}_{A}}}$$
C.$$\mathrm{1 L 1 m o l / L}$$盐酸中所含离子总数为$${{N}_{A}}$$
D.$${{2}{.}{4}{g}}$$镁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2}{{N}_{A}}}$$
3、['以正确率40.0%设$${{N}_{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1}{6}{g}}$$$${}^{1 8} \mathrm{O}_{2}$$含有$${{N}}$$$${_{A}}$$个$$\mathrm{^{1 8} O}$$原子
B.标准状况下,$${{1}{1}{.}{2}}$$$${{L}}$$$${{C}_{2}{{H}_{6}}}$$中含有$${{C}{−}{C}}$$键的数目为$${{2}{{N}_{A}}}$$
C.等质量的$$\mathrm{^1 H_{2}^{1 8} O}$$与$$\mathrm{D_{2}^{1 6} \, O},$$所含中子数相等
D.足量$${{M}{g}}$$与$${{2}{.}{8}{g}}$$$${{N}_{2}}$$完全反应后失去$${{0}{.}{2}{{N}_{A}}}$$电子
5、['铁', '焰色试验', '化学与STSE', '次氯酸的性质', '镁',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正确率60.0%下列有关单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充有钠蒸气的高压钠灯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
B.还原铁粉可用作食品袋内的抗氧化剂
C.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
D.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药物的合成
6、['能层、能级及其最多容纳电子数的关系', '表示粒子构成的符号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镁', '原子的构成、发展史', '同位素的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C、Si单质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及用途', '元素、核素、同位素', '焰色试验', '指示剂的使用', '钠与水反应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正确率40.0%短周期元素$$\mathrm{A. ~ B. ~ C. ~ D. ~ 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B}}$$和氢组成的一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D}}$$为金属元素,且$${{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K}}$$层电子数;往$${{E}}$$单质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先变红后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1 4 \, \mathrm{A}$$与$$1 2 \mathrm{A}$$有相同的质子数,属于同一种核素
B.某物质焰色反应呈黄色,该物质一定是含$${{C}}$$的盐
C.$${{C}}$$单质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D.$${{E}}$$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8、['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镁', '镁盐']正确率60.0%下列反应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D
A.$${{2}{5}^{o}{C}}$$时,镁条与$$0. 1 \mathrm{m o l} / \mathrm{L}$$盐酸反应
B.$${{2}{5}^{o}{C}}$$时,镁条与$$0. 2 \mathrm{m o l / L}$$盐酸反应
C.$${{3}{5}^{o}{C}}$$时,镁条与$$0. 2 \mathrm{m o l / L}$$盐酸反应
D.$${{3}{5}^{o}{C}}$$时,镁条与$$0. 3 \mathrm{m o l} / \mathrm{L}$$盐酸反应
9、['氧化镁', '对反应原理的探究与评价', '镁', '铝的性质', '氧化铝']正确率40.0%镁$${、}$$铝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D
A.性质不活泼,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B.镁$${、}$$铝与氧气的反应速率极慢
C.经过了特殊工艺处理
D.与氧气反应形成了氧化物保护膜
10、['铁', '镁', '氢氧化铝', '铜']正确率80.0%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描述错误的是()
B
A.铜质地漏具有独特的杀菌功能,能较好的抑制细菌生长
B.明矾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起消毒杀菌的作用
C.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袋内的抗氧化剂
D.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以制造照明弹
1. 解析:
A. $$24g$$镁为$$1mol$$,与氧气反应生成$$MgO$$时转移电子数为$$2N_A$$,与氮气反应生成$$Mg_3N_2$$时转移电子数更多,但空气中氮气比例小,实际转移电子数接近$$2N_A$$,不大于$$2N_A$$,错误
B. 未说明是否为标准状况,氯气体积无法确定物质的量,错误
C. 标准状况下$$CCl_4$$为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错误
D. $$C_2H_4$$和$$C_3H_6$$最简式均为$$CH_2$$,$$2.8g$$混合气体含$$0.2mol$$ $$CH_2$$,原子数为$$0.6N_A$$,正确
答案:D
2. 解析:
A. 含$$N_A$$个氯原子的氯气为$$0.5mol$$,质量$$35.5g$$,错误
B. 标准状况下$$CCl_4$$为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错误
C. 盐酸中含$$H^+$$和$$Cl^-$$,但水会电离,离子总数大于$$N_A$$,错误
D. $$2.4g$$镁为$$0.1mol$$,燃烧生成$$MgO$$转移电子$$0.2N_A$$,正确
答案:D
3. 解析:
A. $$^{18}O_2$$摩尔质量$$36g/mol$$,$$16g$$含$$0.89mol$$ $$^{18}O$$原子,错误
B. 标准状况下$$11.2L$$ $$C_2H_6$$为$$0.5mol$$,含$$C-C$$键$$0.5N_A$$,错误
C. $$^1H_2^{18}O$$中子数$$10$$,$$D_2^{16}O$$中子数$$10$$,等质量时中子数相等,正确
D. $$2.8g$$ $$N_2$$为$$0.1mol$$,与镁反应生成$$Mg_3N_2$$,镁失去电子$$0.6N_A$$,错误
答案:C
5. 解析:
A. 钠蒸气发黄光,透雾性强,用于道路照明,正确
B. 还原铁粉可消耗氧气,作抗氧化剂,正确
C. 镁不耐高温,不是优质耐高温材料,错误
D. 氯气可用于消毒和药物合成,正确
答案:C
6. 解析:
元素推断:A为C(碳14测年),B为N(氨气使石蕊变蓝),C、D为金属,D最外层电子数等于K层(2个),为Mg,E单质使石蕊先红后褪,为Cl
A. $$^{14}C$$与$$^{12}C$$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不同核素,错误
B. 焰色反应呈黄色可能含钠元素,C为Na,但含钠物质不一定是盐,错误
C. Na与水反应生成NaOH,酚酞变红,正确
D. Cl在反应中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错误
答案:C
8. 解析:
反应速率受浓度和温度影响:温度越高、浓度越大,速率越快
D选项温度最高(35℃)、浓度最大(0.3mol/L),反应最快
答案:D
9. 解析:
镁、铝在空气中表面会迅速形成致密氧化物保护膜,阻止进一步反应
答案:D
10. 解析:
A. 铜离子有杀菌作用,正确
B. 明矾生成胶体可吸附杂质但无消毒作用,错误
C. 铁粉还原性可作抗氧化剂,正确
D. 镁燃烧发光用于照明弹,正确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