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镁及其常见化合物

镁-镁及其常见化合物知识点月考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上海市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2025-09-18
镁-镁及其常见化合物知识点月考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上海市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1、['C、Si单质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及用途',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镁', '微量元素']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海水中含有$$2. 5 \times1 0^{1 1}$$吨的$${{L}{i}}$$元素和几乎与锂相同量的碘$${、}$$铀,所以它们是常量元素

B.$${{M}{g}}$$有$${{“}}$$国防金属$${{”}}$$的美誉,在制取时可以在空气里冷却

C.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海洋中,所以人们称它为$${{“}}$$海洋元素$${{”}}$$

D.纯硅可以制造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二氧化硅可以制造太阳能电池

5、['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氧化镁',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镁',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60.0%短周期元素$$\mathrm{A. ~ B. ~ C}$$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同主族,$${{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原子半径:$$A < B < C$$

B.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可由化合反应得到

C.$${{A}}$$的氢化物稳定性小于$${{C}}$$的氢化物稳定性

D.$${{B}}$$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可发生置换反应

6、['氧化镁', '对反应原理的探究与评价', '镁', '铝的性质', '氧化铝']

正确率40.0%镁$${、}$$铝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D

A.性质不活泼,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B.镁$${、}$$铝与氧气的反应速率极慢

C.经过了特殊工艺处理

D.与氧气反应形成了氧化物保护膜

7、['仪器能否加热、加热方式', '镁',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对化学实验与环保的考查', '实验安全装置',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正确率60.0%做化学实验时,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和环保问题.下列操作方法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C

A.钠$${、}$$镁等金属着火,不可用$${{C}{{O}_{2}}}$$灭火

B.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点燃氢气等气体时,必须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C.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停沿试管倾斜方向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液体暴沸伤人

8、['氧化镁', '镁',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 '氧化铝']

正确率80.0%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的是(

D

A.$${{S}{i}}$$

B.$${{M}{g}}$$

C.$${{M}{g}{O}}$$

D.$${{A}{{l}_{2}}{{O}_{3}}}$$

9、['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 '次氯酸的性质', '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镁']

正确率40.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C

A.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mathrm{S O_{4}^{2-}}$$时,应该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_{2}}}$$溶液和稀盐酸

B.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mathrm{N a C l O}$$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的$${{p}{H}}$$试纸上测$${{p}{H}}$$值

C.容量瓶$${、}$$量筒$${、}$$滴定管上都标有使用温度,量筒$${、}$$容量瓶无$${{“}{0}{”}}$$刻度,滴定管有$${{“}{0}{”}}$$刻度;使用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但容量瓶水洗后不用润洗

D.为观察镁条在$${{C}{{O}_{2}}}$$气体中的燃烧,在一个底部铺有少量细沙的集气瓶中收集满$${{C}{{O}_{2}}}$$气体,取一小段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用坩埚钳夹持点燃后迅速投入集气瓶底部

1. 选项分析:

A错误:海水中锂含量为$$2.5 \times 10^{11}$$吨,但锂、碘、铀都是微量元素而非常量元素

B错误:镁虽有"国防金属"美誉,但制取时不能在空气里冷却,会与氧气反应

C正确:地球上99%的溴以Br⁻形式存在于海洋,被称为"海洋元素"

D错误:纯硅用于太阳能电池,二氧化硅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答案:C

5. 元素推断:

设A、B、C原子序数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和为10,A与C同主族

B最外层电子数 = A次外层电子数

分析:A次外层为2或8电子

若为2,则B最外层2电子,A最外层可能为6(氧族),C为硫,最外层电子和6+2+6=14≠10

若为8,则B最外层8电子(不合理)

重新分析:A可能为碳(次外层2电子),B最外层2电子,C为硅(与碳同主族)

最外层电子和:4+2+4=10,符合条件

A为碳,B为镁,C为硅

A错误:原子半径C<Si<Mg(碳<硅<镁)

B正确:H₂CO₃、Mg(OH)₂、H₂SiO₃均可由化合反应得到

C错误:CH₄稳定性>SiH₄

D错误:MgO与CO₂不反应

答案:B

6. 镁铝稳定性:

A错误:镁铝性质较活泼

B错误:与氧气反应速率较快

C错误:未处理时也能稳定存在

D正确:表面形成致密氧化物保护膜阻止进一步氧化

答案:D

7. 实验安全:

A正确: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CO₂会助燃

B正确:点燃可燃气体前必须验纯

C错误:废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需专门处理

D正确:加热液体时防暴沸措施正确

答案:C

8. 两性物质:

A错误:Si只与NaOH反应,不与盐酸反应

B错误:Mg只与盐酸反应,不与NaOH反应

C错误:MgO只与盐酸反应,不与NaOH反应

D正确:Al₂O₃是典型两性氧化物,既溶于酸又溶于碱

答案:D

9. 实验操作:

A错误:检验SO₄²⁻应先加盐酸排除干扰,再加BaCl₂

B错误:NaClO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量

C正确:容量瓶、量筒无"0"刻度,滴定管有"0"刻度;滴定管需润洗,容量瓶不需润洗

D错误:镁条在CO₂中燃烧应悬空投入,不能投入底部,防止瓶底破裂

答案:C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