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钠的其它常见化合物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钠的其它常见化合物知识点课后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江苏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4.00000000000001%

2025-08-23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钠的其它常见化合物知识点课后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江苏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4.00000000000001%
2、['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焰色试验', '乙醇的结构、物理性质', '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

正确率60.0%下列实验操作可以实现目标的是(

B

A.用分液漏斗分离酒精和水

B.用丁达尔效应鉴别$$\mathrm{F e \ ( O H )_{\ l 3}}$$胶体和$${{F}{e}{C}{{l}_{3}}}$$溶液

C.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_{2}}{C}{{O}_{3}}}$$溶液和$$\mathrm{N a H C O_{3}}$$溶液

D.用焰色反应鉴别$${{K}_{2}{C}{{O}_{3}}}$$和$${{K}{O}{H}}$$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D

A.非金属性:$$C l > B r$$

B.酸性:$$H_{2} S O_{4} > H_{3} P O_{4}$$

C.碱性:$$K O H > N a O H$$

D.热稳定性:$$N a_{2} C O_{3} < N a H C O_{3}$$

5、['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碳酸氢钠与酸、碱的反应', '物质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实验药品、实验装置/实验步骤的作用',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氧气的性质及制取', '氯化氢、盐酸', '乙醇的结构、物理性质',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 '萃取和分液在卤素性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用装置$${①{(}}$$省去带铁圈的铁架台未画出$${{)}}$$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

B.装置$${②}$$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C.用装置$${③}$$除去$${{C}{{O}_{2}}}$$气体中混有的$${{H}{C}{l}}$$杂质

D.使用装置$${④}$$比较$$\mathrm{N a_{2} C O_{3}, \ N a H C O_{3}}$$的热稳定性$${{(}}$$铁架台未画出$${{)}}$$

6、['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装置及性质实验',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A}}$$

B.$${{B}}$$

C.$${{C}}$$

D.$${{D}}$$

7、['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加盐酸前,图①和图②中溶液都显红色,后者稍深

B.加盐酸过程中,图①气球开始有变化,图②气球开始无变化

C.在图③和图④中,加热过程中一定都产生$${{C}{{O}_{2}}}$$气体

D.在图③和图④中说明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

8、['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碳酸钠的俗称、物理性质、用途',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正确率40.0%下列有关$${{N}{{a}_{2}}{C}{{O}_{3}}}$$和$$\mathrm{N a H C O_{3}}$$说法正确的是$${{(}}$$$${{)}}$$

C

A.$${{N}{{a}_{2}}{C}{{O}_{3}}}$$俗称烧碱,水溶液呈碱性

B.$${{N}{{a}_{2}}{C}{{O}_{3}}}$$的热稳定性小于$$\mathrm{N a H C O_{3}}$$

C.常温下,$${{N}{{a}_{2}}{C}{{O}_{3}}}$$的溶解度大于$$\mathrm{N a H C O_{3}}$$

D.用$$\mathrm{C a ( O H )_{2}}$$溶液可鉴别$${{N}{{a}_{2}}{C}{{O}_{3}}}$$溶液和$$\mathrm{N a H C O_{3}}$$溶液

9、['海水提取镁',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二氧化硫的性质', '金属冶炼的常见方法', '海水中盐的制取及利用', '海水提溴']

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在第$${①}$$步骤中加入的沉淀剂依次为:$$\mathrm{N a_{2} C O_{3}, ~ N a O H. ~ B a C l_{2}}$$

B.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鉴别$$\mathrm{N a H C O_{3}}$$和$${{N}{{a}_{2}}{C}{{O}_{3}}}$$

C.在第$${④}$$步骤中,$${{S}{{O}_{2}}}$$水溶液吸收$${{B}{{r}_{2}}}$$后,溶液$${{p}{H}}$$减小

D.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g}{C}{{l}_{2}}}$$溶液制取金属镁

10、['碳酸氢钠的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 '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碳酸氢钠与酸、碱的反应', '碳酸钠的俗称、物理性质、用途',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正确率40.0%关于$${{N}{{a}_{2}}{C}{{O}_{3}}}$$和$$\mathrm{N a H C O_{3}}$$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热稳定性:$$\mathrm{N a_{2} C O_{3} < N a H C O_{3}}$$

B.相同温度时的水溶性:$$\mathrm{N a_{2} C O_{3} < N a H C O_{3}}$$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碱性:$$\mathrm{N a_{2} C O_{3} < N a H C O_{3}}$$

D.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mathrm{N a_{2} C O_{3} < N a H C O_{3}}$$

第2题解析:

A选项错误:酒精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应使用蒸馏法。

B选项正确:Fe(OH)₃胶体有丁达尔效应,FeCl₃溶液没有,可以鉴别。

C选项错误:澄清石灰水与Na₂CO₃和NaHCO₃都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

D选项错误:K₂CO₃和KOH焰色反应均为紫色,无法鉴别。

正确答案:B

第3题解析:

A选项正确: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Cl > Br。

B选项正确:非金属性S > P,酸性H₂SO₄ > H₃PO₄。

C选项正确:金属性K > Na,碱性KOH > NaOH。

D选项错误:Na₂CO₃热稳定性大于NaHCO₃,因NaHCO₃受热分解。

正确答案:D

第5题解析:

A选项错误:碘和酒精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应蒸馏。

B选项错误:装置②为固液不加热制气,但制氧气需加热(如KClO₃)或催化剂(H₂O₂),不适用。

C选项错误:用NaHCO₃除HCl会引入CO₂,且可能生成CO₂,应使用饱和NaHCO₃。

D选项正确:装置④可比较热稳定性,Na₂CO₃稳定不分解,NaHCO₃分解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正确答案:D

第7题解析:

A选项错误:图①酚酞遇Na₂CO₃和NaHCO₃均变红,但Na₂CO₃碱性强红色更深。

B选项正确:NaHCO₃与盐酸剧烈反应产生CO₂,气球立即变化;Na₂CO₃反应缓慢,气球开始无变化。

C选项错误:加热时NaHCO₃分解产生CO₂,Na₂CO₃不分解。

D选项错误:实验证明NaHCO₃不稳定,受热分解,Na₂CO₃稳定。

正确答案:B

第8题解析:

A选项错误:烧碱是NaOH,Na₂CO₃俗称纯碱。

B选项错误:Na₂CO₃热稳定性大于NaHCO₃。

C选项正确:常温下Na₂CO₃溶解度大于NaHCO₃。

D选项错误:Ca(OH)₂与Na₂CO₃和NaHCO₃均生成白色沉淀(CaCO₃),无法鉴别。

正确答案:C

第9题解析:

A选项错误:沉淀剂顺序应为BaCl₂(除SO₄²⁻)、NaOH(除Mg²⁺)、Na₂CO₃(除Ca²⁺和过量Ba²⁺)。

B选项错误:澄清石灰水与NaHCO₃和Na₂CO₃均生成CaCO₃沉淀,无法鉴别。

C选项正确:SO₂ + Br₂ + 2H₂O → H₂SO₄ + 2HBr,生成强酸,pH减小。

D选项错误:电解MgCl₂溶液得Mg(OH)₂和H₂,应电解熔融MgCl₂制镁。

正确答案:C

第10题解析:

A选项错误:热稳定性Na₂CO₃ > NaHCO₃。

B选项错误:水溶性Na₂CO₃ > NaHCO₃。

C选项错误:等浓度时Na₂CO₃碱性更强,因CO₃²⁻水解程度大于HCO₃⁻。

D选项正确:NaHCO₃与盐酸反应更剧烈,因HCO₃⁻ + H⁺ → CO₂↑ + H₂O直接生成气体。

正确答案:D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