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钠的其它常见化合物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钠的其它常见化合物知识点回顾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吉林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2.00000000000001%

2025-09-10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钠的其它常见化合物知识点回顾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吉林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2.00000000000001%
1、['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胶体的制备',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对分离、提纯方法选择的考查']

正确率40.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制备 $$\mathrm{F e \ ( O H )_{\ l 3}}$$ 胶体 将饱和 $${{F}{e}{C}{{l}_{3}}}$$ 溶液滴到 $${{N}{a}{O}{H}}$$ 浓溶液中
$${{B}}$$ 配制稀硫酸 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
$${{C}}$$ 除去 $${{A}{l}}$$ 粉中混有的 $${{A}{{l}_{2}}{{O}_{3}}}$$ 加入稀硫酸溶液,过滤 $${、}$$ 洗涤 $${、}$$ 干燥
$${{D}}$$ 检验 $$\mathrm{N a H C O_{3}}$$ 固体中是否含 $${{N}{{a}_{2}}{C}{{O}_{3}}}$$ 试样加水溶解后,再加入足量 $${{B}{a}{C}{{l}_{2}}}$$ 溶液,有白色沉淀

D

A.$${{A}}$$

B.$${{B}}$$

C.$${{C}}$$

D.$${{D}}$$

3、['胶体的制备',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Fe、Cu及相关离子的反应',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

正确率40.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 $${{K}{S}{C}{N}}$$ 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红色

稀硝酸将 $${{F}{e}}$$ 氧化 为 $$\mathrm{F e}^{3+}$$

$${{B}}$$

将铜粉加入 $$\mathrm{1. 0 m o l / L \ F e_{2} \ ( S O_{4} )_{3}}$$ 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 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加热 $${{N}{{a}_{2}}{C}{{O}_{3}}}$$ 固体和 $$\mathrm{N a H C O_{3}}$$ 固体

$$\mathrm{N a H C O_{3}}$$ 固体分解,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N}{{a}_{2}}{C}{{O}_{3}}}$$ 固体并没有分解

$${{N}{{a}_{2}}{C}{{O}_{3}}}$$ 固体的稳定性比 $$\mathrm{N a H C O_{3}}$$ 好

$${{D}}$$

将饱和 $${{F}{e}{C}{{1}_{3}}}$$ 溶液与足量 $${{N}{a}{O}{H}}$$ 溶液混合后,用激光笔 照射

出现光的通路

证明产生了 $$\mathrm{F e \ ( O H )_{3}}$$ 胶体

C

A.$${{A}}$$

B.$${{B}}$$

C.$${{C}}$$

D.$${{D}}$$

5、['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焰色试验',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溶解度、饱和溶液']

正确率40.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A.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B.$${{C}{{O}_{2}}}$$通入$${{C}{a}{C}{{l}_{2}}}$$溶液中会产生白色沉淀

C.$$\mathrm{F e}^{3+}$$遇$${{K}{S}{C}{N}}$$溶液会产生红色沉淀

D.$$2 5^{\circ} \, \mathrm{C}, \ \mathrm{N a_{2} C O_{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mathrm{N a H C O_{3}}$$大

6、['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焰色试验', '钠的保存、应用']

正确率60.0%下列关于金属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N}{a}{C}{l}}$$可用作食品调味剂

B.相同温度下$$\mathrm{N a H C O_{3}}$$的溶解度大于$${{N}{{a}_{2}}{C}{{O}_{3}}}$$

C.$${{N}{{a}_{2}}{C}{{O}_{3}}}$$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D.工业上$${{N}{a}}$$可用于制备钛、锆等金属

7、['碳酸氢钠的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 '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碳酸氢钠与酸、碱的反应', '碳酸钠的俗称、物理性质、用途',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N}{{a}_{2}}{C}{{O}_{3}}}$$和$$\mathrm{N a H C O_{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稳定性:$$N a_{2} C O_{3} < N a H C O_{3}$$

B.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 a_{2} C O_{3} < N a H C O_{3}$$

C.$${{N}{{a}_{2}}{C}{{O}_{3}}}$$溶液和$$\mathrm{N a H C O_{3}}$$溶液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D.等质量的$${{N}{{a}_{2}}{C}{{O}_{3}}}$$和$$\mathrm{N a H C O_{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C}{{O}_{2}}}$$的体积$$\mathrm{N a_{2} C O_{3} < N a H C O_{3}}$$

8、['碳酸氢钠的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 '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物质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淀粉与碘的反应',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正确率40.0%下列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B

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_{2}}}$$和$${{S}{{O}_{2}}}$$

B.不加其他任何试剂,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能鉴别$${{N}{{a}_{2}}{C}{{O}_{3}}}$$溶液与盐酸

C.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mathrm{B r_{2} ( g )}$$和$${{N}{{O}_{2}}}$$

D.用$$\mathrm{B a ( O H )_{2}}$$溶液鉴别$${{N}{{a}_{2}}{C}{{O}_{3}}}$$溶液和$$\mathrm{N a H C O_{3}}$$溶液

9、['氧化钠',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指示剂的使用', '钠与水反应原理',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钠的保存、应用']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N}{{a}_{2}}{O}}$$与$${{N}{{a}_{2}}{{O}_{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 ) \mathrm{N a_{2} C O_{3}}$$溶液和$$\mathrm{N a H C O_{3}}$$溶液都能跟$${{C}{a}{C}{{l}_{2}}}$$稀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③}$$钠在常温下不容易被氧化$${④{N}{{a}_{2}}{{O}_{2}}}$$可作供氧剂,而$${{N}{{a}_{2}}{O}}$$不行
$${⑤}$$向酚酞试液中加入$${{N}{{a}_{2}}{{O}_{2}}}$$粉末,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并有气泡生成
$${⑥}$$钠与浓$${{N}{{H}_{4}}{C}{l}}$$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中含$${{H}_{2}}$$和$${{N}{{H}_{3}}}$$.

D

A.$${④{⑥}}$$

B.$${②{③}{④}{⑤}}$$

C.$${②{⑤}{⑥}}$$

D.$${④{⑤}{⑥}}$$

1.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制备$$Fe(OH)_3$$胶体,应将饱和$$FeCl_3$$溶液滴入沸水中,而非$$NaOH$$浓溶液,否则会生成$$Fe(OH)_3$$沉淀,错误。

选项B: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并搅拌,以防暴沸,操作顺序错误。

选项C:除去$$Al$$粉中混有的$$Al_2O_3$$,加入稀硫酸后$$Al_2O_3$$溶解,$$Al$$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可提纯,正确。

选项D:检验$$NaHCO_3$$中是否含$$Na_2CO_3$$,加入$$BaCl_2$$溶液后两者均生成白色沉淀($$BaCO_3$$),无法区分,错误。

答案:C

3.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A:稀硝酸与过量铁粉反应生成$$Fe^{2+}$$,滴加$$KSCN$$不显红色,现象错误。

选项B:铜粉加入$$Fe_2(SO_4)_3$$溶液,发生反应$$Cu + 2Fe^{3+} \to Cu^{2+} + 2Fe^{2+}$$,溶液变蓝,但无黑色固体,现象错误。

选项C:加热$$NaHCO_3$$分解生成$$CO_2$$使石灰水变浑浊,$$Na_2CO_3$$不分解,结论正确。

选项D:饱和$$FeCl_3$$与足量$$NaOH$$混合生成$$Fe(OH)_3$$沉淀而非胶体,无丁达尔效应,错误。

答案:C

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错误。

B. $$CO_2$$通入$$CaCl_2$$溶液不反应,无沉淀,错误。

C. $$Fe^{3+}$$遇$$KSCN$$溶液生成红色络合物,非沉淀,错误。

D. $$25^{\circ}C$$时,$$Na_2CO_3$$溶解度大于$$NaHCO_3$$,正确。

答案:D

6. 关于金属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NaCl$$作调味剂正确。

B. 相同温度下$$NaHCO_3$$溶解度小于$$Na_2CO_3$$,错误。

C. $$Na_2CO_3$$焰色反应呈黄色正确。

D. $$Na$$可还原制备钛、锆等金属正确。

答案:B

7. 关于$$Na_2CO_3$$和$$NaHCO_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稳定性$$Na_2CO_3 > NaHCO_3$$,错误。

B. 常温溶解度$$Na_2CO_3 > NaHCO_3$$,错误。

C. 两者均与澄清石灰水生成$$CaCO_3$$沉淀,无法鉴别,错误。

D. 等质量时$$NaHCO_3$$产生$$CO_2$$更多,因摩尔质量小,正确。

答案:D

8. 下列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A. $$CO_2$$和$$SO_2$$均使石灰水变浑浊,无法鉴别,错误。

B. 将盐酸滴入$$Na_2CO_3$$溶液先无气泡后产生气泡,可鉴别,正确。

C. $$Br_2$$和$$NO_2$$均氧化$$I^-$$生成$$I_2$$使淀粉变蓝,无法鉴别,错误。

D. $$Ba(OH)_2$$与两者均生成$$BaCO_3$$沉淀,无法鉴别,错误。

答案:B

9. 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Na_2O$$是碱性氧化物,$$Na_2O_2$$不是,错误。

② $$Na_2CO_3$$与$$CaCl_2$$生成沉淀,$$NaHCO_3$$需高浓度才沉淀,不完全正确。

③ 钠常温易被氧化,错误。

④ $$Na_2O_2$$可作供氧剂,$$Na_2O$$不行,正确。

⑤ $$Na_2O_2$$与水生成碱和氧气,酚酞先红后褪,正确。

⑥ 钠与$$NH_4Cl$$溶液反应生成$$H_2$$和$$NH_3$$,正确。

正确选项为④⑤⑥。

答案:D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