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80.0%svg异常,非svg图片
A.$${{A}}$$
B.$${{B}}$$
C.$${{C}}$$
D.$${{D}}$$
2、['氨的工业制法', '碳酸钠', '电解饱和食盐水']正确率80.0%有关化工生产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C
A.氯碱工业中,可制得氢氧化钠、次氯酸钠等化工产品
B.纯碱工业中,氨碱法的原料是氯化钠、水、氨气和石灰石
C.硫酸工业中,在吸收塔中安装热交换器,实现能量的充分利用
D.合成氨工业中,利用氢气和氮气的循环来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
3、['工业制硫酸', '碳酸钠', '电解饱和食盐水', '金属冶炼的常见方法']正确率40.0%下列符合实际并用于工业生产的是$${{(}{)}}$$
A.工业炼铝:电解熔融的氯化铝
B.工业制硫酸:用硫磺为原料,经燃烧、催化氧化、最后经吸收塔吸收得到硫酸
C.工业制纯碱: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煅烧反应所得沉淀
D.制取漂粉精: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
4、['反应热与焓变', '碳酸钠', '金属冶炼的常见方法']正确率8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工业冶炼铝,加入冰晶石是为了降低$${{A}{{l}_{2}}{{O}_{3}}}$$的熔化温度,从而节约能耗
B.侯氏制碱法是将$${{N}{{H}_{3}}}$$通入溶有$${{C}{{O}_{2}}}$$的$${{N}{a}{C}{l}}$$饱和溶液中,使$$\mathrm{N a H C O_{3}}$$析出
C.同温同压下,$$4 \mathrm{A l} ( \mathrm{s} )+3 \mathrm{O_{2} ( \mathrm{g} )}=2 \mathrm{A l_{2} \, O_{3} ( \mathrm{s} )}$$在常温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相同
D.石灰石、纯碱、石英可作为制备水泥的主要原料
5、['碳酸钠', '盐类水解的规律', '铵盐']正确率80.0%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呈酸性的是$${{(}{)}}$$
C
A.$${{N}{a}{O}{H}}$$
B.$${{N}{{a}_{2}}{C}{{O}_{3}}}$$
C.$${{N}{{H}_{4}}{C}{l}}$$
D.$${{H}{C}{l}}$$
6、['碳酸钠', '侯式制碱法']正确率8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该工艺中原料是食盐、氨、二氧化碳及水,最终产品是纯碱和氯化铵
B.工艺中$${{M}{Ⅰ}}$$处吸氨与$${{M}{Ⅱ}}$$处的目的不相同
C.实际生产中,$${{M}{Ⅱ}}$$处的“吸氨”和“碳化”这两步骤可相互调换位置
D.该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反应有$$\mathrm{N H_{3}+H_{2} O+C O_{2}=N H_{4} H C O_{3}}$$,$$\mathrm{N H_{4} H C O_{3}+N a C l=N H_{4} C l+N a H C O_{3}}$$,$$2 \mathrm{N a H C O_{3}} \stackrel{\Delta} {=} \mathrm{N a_{2} C O_{3}}+\mathrm{H_{2} O}+\mathrm{C O_{2}} \uparrow$$
7、['过氧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正确率80.0%将$${{N}{{a}_{2}}{{O}_{2}}}$$与过量$$\mathrm{N a H C O_{3}}$$混合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反应后,排出气体后最终剩余固体是$${{(}{)}}$$
C
A.$${{N}{a}{O}{H}}$$和$${{N}{{a}_{2}}{{O}_{2}}}$$
B.$${{N}{a}{O}{H}}$$和$${{N}{{a}_{2}}{C}{{O}_{3}}}$$
C.$${{N}{{a}_{2}}{C}{{O}_{3}}}$$
D.$${{N}{{a}_{2}}{{O}_{2}}}$$
8、['碳酸钠']正确率80.0%svg异常,非svg图片
A.该工艺利用了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流程图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N}{{H}_{3}}}$$和$${{C}{{O}_{2}}}$$
C.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的气体为$${{N}{{H}_{3}}}$$,再通入的气体为$${{C}{{O}_{2}}}$$
D.副产物$${{N}{{H}_{4}}{C}{l}}$$可用于化肥工业
9、['碳酸钠']正确率8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③、⑤中可分别盛放饱和石灰水和浓氨水
B.装置①也可用于实验室制$${{C}{{l}_{2}}}$$
C.应先向③中通入足量$${{N}{{H}_{3}}}$$,再通入足量$${{C}{{O}_{2}}}$$
D.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athrm{N H_{3}+C O_{2}+H_{2} O=N H_{4}^{+}+H C O_{3}^{-}}$$
10、['碳酸钠']正确率80.0%svg异常,非svg图片
B
A.侯氏制碱法中可循环利用的气体为$${{N}{{H}_{3}}}$$
B.先从$${{a}}$$管通入$${{N}{{H}_{3}}}$$,再从$${{b}}$$管适入$${{C}{{O}_{2}}}$$
C.为吸收剩余的$${{N}{{H}_{3}}}$$,$${{c}}$$中应装入碱石灰
D.反应后冷却,瓶中析出的品体主要是纯碱
1. 题目显示SVG异常,但选项内容完整。A、B、C、D选项均为数学表达式占位符,需根据具体题目内容判断。
2. 有关化工生产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
A. 氯碱工业中,电解食盐水可得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可制次氯酸钠,正确。
B. 纯碱工业中,氨碱法原料为氯化钠、水、氨气和石灰石(提供二氧化碳),正确。
C. 硫酸工业中,吸收塔使用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回收反应热,但能量利用主要在接触氧化阶段,此项说法不准确。
D. 合成氨工业中,未反应的氢气和氮气循环使用以提高原料转化率,正确。
错误选项:C
3. 下列符合实际并用于工业生产的是$${( )}$$。
A. 工业炼铝电解熔融氧化铝(加入冰晶石),氯化铝不导电,错误。
B. 工业制硫酸可用硫磺或黄铁矿为原料,经燃烧、催化氧化、吸收制得,正确。
C. 工业制纯碱采用侯氏制碱法或氨碱法,直接通二氧化碳无法得到沉淀,错误。
D. 制漂粉精将氯气通入石灰乳(非澄清石灰水),错误。
正确选项:B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工业冶炼铝加冰晶石降低氧化铝熔点,节约能耗,正确。
B. 侯氏制碱法先通氨再通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正确。
C. 反应焓变只与始末状态有关,与路径无关,$$ \Delta H $$相同,错误。
D. 水泥原料为石灰石、粘土等,纯碱和石英不用于水泥,错误。
正确选项:A、B
5.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呈酸性的是$${( )}$$。
A. 氢氧化钠为强碱,溶液碱性。
B. 碳酸钠水解呈碱性。
C. 氯化铵中铵根离子水解:$$ NH_4^+ + H_2O \rightleftharpoons NH_3 \cdot H_2O + H^+ $$,呈酸性。
D. 盐酸为强酸,电离呈酸性。
因水解呈酸性:C
6. 题目显示SVG异常,但内容为侯氏制碱法流程。
A. 原料为食盐、氨、二氧化碳和水,产品为纯碱和氯化铵,正确。
B. MⅠ吸氨为制备氨盐水,MⅡ吸氨为回收二氧化碳,目的不同,正确。
C. MⅡ处“吸氨”和“碳化”顺序不可调换,需先吸氨形成碱性环境利于碳酸氢钠析出,错误。
D. 列出反应正确。
错误选项:C
7. 将$$ Na_2O_2 $$与过量$$ NaHCO_3 $$混合加热,反应后排出气体,剩余固体是$${( )}$$。
反应1:$$ 2NaHCO_3 \xrightarrow{\Delta} Na_2CO_3 + H_2O + CO_2 $$
反应2:$$ 2Na_2O_2 + 2H_2O = 4NaOH + O_2 $$(水来自反应1)
反应3:$$ 2NaOH + CO_2 = Na_2CO_3 + H_2O $$(二氧化碳来自反应1)
总反应:$$ 2Na_2O_2 + 4NaHCO_3 \xrightarrow{\Delta} 4Na_2CO_3 + 2H_2O + O_2 $$
由于$$ NaHCO_3 $$过量,最终剩余固体为$$ Na_2CO_3 $$。
剩余固体:C
8. 题目显示SVG异常,内容为制碱工艺。
A. 利用溶解度差异析出碳酸氢钠,正确。
B. 可循环物质为氨和二氧化碳,正确。
C. 先通氨形成碱性环境,再通二氧化碳,正确。
D. 副产氯化铵可用作化肥,正确。
所有选项正确,但题目要求找出错误(可能为陷阱),需结合原题判断。
9. 题目显示SVG异常,内容为实验装置。
A. ③中盛放饱和食盐水(非石灰水),⑤中盛放浓氨水,错误。
B. 装置①为固体加热制气,可用于制氯气(二氧化锰与盐酸),但非最优装置。
C. 应先通氨再通二氧化碳,正确。
D. 离子方程式正确。
错误选项:A
10. 题目显示SVG异常,内容为侯氏制碱实验。
A. 可循环气体为二氧化碳(氨循环但部分损失),错误。
B. 先通氨(a管)再通二氧化碳(b管),正确。
C. c中应装酸吸收氨(非碱石灰),错误。
D. 冷却析出碳酸氢钠(非纯碱),错误。
正确选项:B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