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80.0%生产$${、}$$生活中离不开各类化学物质.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碱的是()
A
A.烧碱
B.纯碱
C.石灰水
D.生石灰
2、['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氯化氢、盐酸', '氢氧化铝及相关沉淀的图像及计算', '铝离子与强碱反应的相关计算', '镁盐', '氢氧化钠',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A}}$$是$${{N}{a}{O}{H}}$$溶液,$${{B}}$$是盐酸
B.原混合液中,$$\mathrm{c ( A l^{3+} ) : ~} \mathrm{c ( M g^{2+} ) : ~} \mathrm{c ( C l^{-} )=1 : ~} \mathrm{1 : ~} \mathrm{5}$$
C.$$\mathrm{c ( N a O H ) : \; \; c ( H C l )=1 : \; \; 2}$$
D.从$${{6}}$$到$${{9}}$$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mathrm{H^{+}}+\mathrm{O H^{-}}=\mathrm{H_{2} O}$$
3、['碳酸氢钠的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 '二氧化碳',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离子共存', '表示粒子构成的符号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氢氧化钠',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N}{{a}_{2}}{{O}_{2}}}$$加入$$\mathrm{H}_{2}^{1 8} \mathrm{O}$$中的离子方程为:$$2 \mathrm{N a_{2} O_{2}}+2 \mathrm{H}_{2}^{1 8} \mathrm{O}=4 \mathrm{N a}^{+}+4 \mathrm{O H}^{-}+^{1 8} \mathrm{O_{2}} \ 1$$
B.溶液中通入大量的$${{C}{{O}_{2}}}$$后,溶液中的$$\mathrm{N a^{+}, ~ C l O^{-}, ~ C H_{3} C O O^{-}, ~ H C O_{3}^{-}}$$仍能大量存在
C.现向$$\mathrm{K_{2} C r_{2} O_{7}}$$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变为黄色,证明溶液中存在着平衡:$$\mathrm{C r_{2} O_{7}^{2-}+H_{2} O} \rightleftharpoons2 \mathrm{C r O_{4}^{2-}+2 H^{+}}$$
D.由于$$\mathrm{N a H C O_{3}}$$能与碱反应,因此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4、['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氯化氢、盐酸',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氢氧化钠', '对气体摩尔体积的考查']正确率40.0%标准状况下有$$2 2. 4 \mathrm{L}$$氯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一密闭容器中使其反应,冷却后将此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共消耗$$\mathrm{1. 5 m o l N a O H.}$$则原混合气体中氯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
D
A.$${{2}{:}{1}}$$
B.$${{1}{:}{1}}$$
C.$${{1}{:}{2}}$$
D.$${{3}{:}{1}}$$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B
A.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C O_{3}^{2-}+2 H^{+}=C O_{2} \uparrow+H_{2} O$$
B.氨水与醋酸溶液反应:$$N H_{3} \cdot H_{2} O+C H_{3} C O O H=N H_{4}^{+}+C H_{3} C O O^{-}+H_{2} O$$
C.铜与稀硝酸反应:$$C u+4 H^{+}+2 N O_{3}^{-}=C u^{2+}+N O_{2} \uparrow+2 H_{2} O$$
D.$$\mathrm{N H_{4} H C O_{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H C O_{3}^{-}+O H^{-}=C O_{3}^{2-}+H_{2} O$$
6、['离子键的形成、概念', '氢键', '氢氧化钠', '共价键的形成、概念',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正确率60.0%共价键$${、}$$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都是微粒间的作用力,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以上一种作用力的晶体是()
C
A.冰
B.$${{C}{C}{{l}_{4}}}$$
C.$${{N}{a}{C}{1}}$$
D.$${{N}{a}{O}{H}}$$
7、['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乙醇的结构、物理性质', '试纸的使用', '仪器能否加热、加热方式', '化学试剂的分类', '氢氧化钠',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正确率60.0%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C
A.装运乙醇的包装箱上应贴上氧化剂的危险品标志图标
B.浓碱溅到皮肤上,立即涂抹稀硫酸,迅速减弱浓碱对皮肤的腐蚀
C.给玻璃仪器加热,不一定需要加垫石棉网
D.用试纸检查气体性质时,手拿经水润湿的试纸,靠近气体,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8、['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氯气的发现及物理性质',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氢氧化钠',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装置及性质实验', '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对化学实验与环保的考查', '实验安全装置', '氯水的平衡移动的应用']正确率40.0%下图是实验室氯气的制备$${、}$$收集$${、}$$性质验证和尾气处理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C
A.svg异常
B.svg异常
C.svg异常
D.svg异常
9、['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水的离子积常数', '氯化氢、盐酸', 'pH定义及表达式',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判断及比较',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 '氢氧化钠',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 或O H^{-}浓度的计算',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盐类水解的应用']正确率40.0%学习$${{“}}$$反应原理$${{”}}$$后,以你的理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对于已达平衡的体系,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不可能出现增大,$$\boldsymbol{v}_{\mathrm{i f}}$$减小的情况
B.若某溶液中$$c ~ ( \textit{C O_{3}^{2-}} ) ~=c ~ ( \textit{H C O_{3}^{-}} )$$,往该溶液中滴入盐酸,$${{H}{C}{{O}^{−}_{3}}}$$比$$\mathrm{C O_{3}^{2-}}$$更易结合$${{H}^{+}}$$
C.升高温度,一定会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D.$${{2}{5}^{∘}{C}}$$时$${{p}{H}{=}{9}}$$的$$\mathrm{C H_{3} C O O N a}$$和$${{N}{a}{O}{H}}$$溶液,水电离出的$${{c}{(}{{H}^{+}}{)}}$$均为$$1 \times1 0^{-9}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10、['一氧化碳', '化学仪器的洗涤、干燥', '硝酸的其他性质', '氯化氢、盐酸', '焰色试验', '浓硫酸的吸水性', '硫', '氢氧化钠',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装置及性质实验']正确率60.0%以下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D
A.清洗做完焰色反应的铂丝$${{−}{−}}$$稀盐酸
B.干燥$${{C}{O}}$$气体$${{−}{−}}$$浓硫酸
C.洗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硫$${{−}{−}}$$热$${{N}{a}{O}{H}}$$溶液
D.洗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氯化银$${{−}{−}}$$稀硝酸
1. 解析: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 $$OH^-$$ 的化合物。
A. 烧碱是 $$NaOH$$,属于碱;B. 纯碱是 $$Na_2CO_3$$,属于盐;C. 石灰水是 $$Ca(OH)_2$$ 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D. 生石灰是 $$CaO$$,属于氧化物。正确答案是 A。
2. 解析:题目描述不完整,但根据选项分析:
B 选项表明原混合液中 $$Al^{3+}$$、$$Mg^{2+}$$ 和 $$Cl^-$$ 的浓度比为 1:1:5,符合电荷守恒;D 选项描述的是酸碱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其他选项信息不足,无法判断。正确答案可能是 B 或 D。
3. 解析:
A. 方程式错误,应为 $$2Na_2O_2 + 2H_2^{18}O = 4Na^+ + 4OH^- + ^{18}O_2↑$$;B. $$ClO^-$$ 会与 $$CO_2$$ 反应生成 $$HClO$$ 和 $$HCO_3^-$$,不能大量共存;C. $$Cr_2O_7^{2-}$$ 在碱性条件下转化为 $$CrO_4^{2-}$$(黄色),证明平衡存在;D. $$NaHCO_3$$ 用作膨松剂是因为受热分解,与碱反应无关。正确答案是 C。
4. 解析:标准状况下 22.4 L 混合气体为 1 mol,设 $$Cl_2$$ 为 $$x$$ mol,$$H_2$$ 为 $$(1-x)$$ mol。
反应后气体通入 $$NaOH$$ 溶液,消耗 1.5 mol $$NaOH$$。若 $$Cl_2$$ 过量,反应为 $$Cl_2 + 2NaOH = NaCl + NaClO + H_2O$$,消耗 $$2x$$ mol $$NaOH$$;若 $$H_2$$ 过量,剩余 $$H_2$$ 不反应。由 $$2x = 1.5$$ 得 $$x = 0.75$$,体积比为 3:1。正确答案是 D。
5. 解析:
A. 小苏打是 $$NaHCO_3$$,离子方程式应为 $$HCO_3^- + H^+ = CO_2↑ + H_2O$$;B. 正确;C. 稀硝酸生成 $$NO$$,应为 $$3Cu + 8H^+ + 2NO_3^- = 3Cu^{2+} + 2NO↑ + 4H_2O$$;D. 漏写 $$NH_4^+$$ 与 $$OH^-$$ 的反应。正确答案是 B。
6. 解析:
A. 冰含有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B. $$CCl_4$$ 是分子晶体,只含分子间作用力;C. $$NaCl$$ 是离子晶体,只含离子键;D. $$NaOH$$ 含离子键和共价键。正确答案是 C。
7. 解析:
A. 乙醇是易燃品,非氧化剂;B. 浓碱溅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C. 试管可直接加热,不需石棉网;D. 润湿的试纸不能直接靠近气体,可能影响结果。正确答案是 C。
8. 解析:题目无图示,无法判断。
9. 解析:
A. 改变条件可能使 $$v_{正}$$ 增大而 $$v_{逆}$$ 减小;B. $$CO_3^{2-}$$ 比 $$HCO_3^-$$ 更易结合 $$H^+$$;C. 若反应热效应为 0,升温平衡不移动;D. $$CH_3COONa$$ 和 $$NaOH$$ 抑制水电离,$$c(H^+)$$ 均为 $$10^{-9}$$ mol/L。正确答案是 D。
10. 解析:
A. 铂丝用稀盐酸清洗;B. $$CO$$ 可用浓硫酸干燥;C. 硫溶于热 $$NaOH$$ 溶液;D. 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正确答案是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