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钠的其它常见化合物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钠的其它常见化合物知识点课后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浙江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2025-09-04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钠的其它常见化合物知识点课后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浙江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1、['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化学常用计量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60.0%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分别放上质量相等的两个烧杯,在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质量分数相等的硫酸,此时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分别向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mathrm{N a H C O_{3}}$$和$${{N}{{a}_{2}}{C}{{O}_{3}}}$$粉末,待$${{N}{{a}_{2}}{C}{{O}_{3}}}$$和$$\mathrm{N a H C O_{3}}$$完全反应,则天平两边     (

A

A.放$${{N}{{a}_{2}}{C}{{O}_{3}}}$$的一端托盘下沉

B.放$$\mathrm{N a H C O_{3}}$$的端托盘下沉

C.仍保持平衡

D.无法判断

2、['碳酸氢钠的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化学与STSE']

正确率60.0%下列与生活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可以代替食盐用于烹饪

B.碳酸钙可以用作补钙剂,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碳酸钠可制玻璃

D.氯化钠所提供的氯离子是胃液的主要成分,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

3、['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氯化氢、盐酸', '乙酸的酸性', '氯的含氧酸盐']

正确率60.0%抗疫居家期间,同学们在参与家务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下列劳动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白醋可溶解 $$\mathrm{C a C O_{3}}$$ 沉淀
$${{B}}$$ 用小苏打粉作膨松剂焙制糕点 $$\mathrm{N a H C O_{3}}$$ 加热容易分解放出 $${{C}{O}_{2}}$$
$${{C}}$$ 用含 $$\mathrm{N a C l O}$$ 的 $${{8}{4}}$$ 消毒液拖地 $$\mathrm{N a C l O}$$ 有还原性
$${{D}}$$ 用洁厕灵洗马桶 洁厕灵中含有盐酸,可以与尿垢反应

C

A.$${{A}}$$

B.$${{B}}$$

C.$${{C}}$$

D.$${{D}}$$

5、['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无机物的分离、提纯',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铝盐', '偏铝酸盐']

正确率40.0%下列有关分离除杂的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除去$${{C}{{O}_{2}}}$$中的$${{H}{C}{l}}$$气体可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

B.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C}{{O}_{2}}}$$便可实现氯化镁和氯化铝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C.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较多的是碳酸氢钠

D.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碳酸钠杂质时,可用加热的方法进行除杂

6、['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铝盐', '盐类水解的应用']

正确率40.0%在蒸发皿中将下列盐溶液蒸干并灼烧,能得到该物质的固体的是(

C

A.氯化铝

B.碳酸氢钠

C.硫酸镁

D.亚硫酸钠

9、['碳酸氢钠与酸、碱的反应',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正确率40.0%下列有关$${{N}{{a}_{2}}{C}{{O}_{3}}}$$和$$\mathrm{N a H C O_{3}}$$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热稳定性:$$N a_{2} C O_{3} < N a H C O_{3}$$

B.$${{N}{{a}_{2}}{C}{{O}_{3}}}$$粉末中混有$$\mathrm{N a H C O_{3}}$$时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

C.用氢氧化钙溶液鉴别$${{N}{{a}_{2}}{C}{{O}_{3}}}$$和$$\mathrm{N a H C O_{3}}$$两种溶液

D.$${{N}{{a}_{2}}{C}{{O}_{3}}}$$溶液和$$\mathrm{N a H C O_{3}}$$溶液分别加入$${{C}{a}{C}{{l}_{2}}}$$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

10、['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铁',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铝盐', '亚铁离子、亚铁盐']

正确率60.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 a_{2} C O_{3} \,, \, \, N a H C O_{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B.将$${{A}{l}{C}{{l}_{3}}}$$溶液滴加到浓氢氧化钠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向$${{F}{e}{S}{{O}_{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_{2}{{O}_{2}}}$$溶液,若变为血红色,$$F 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1. 分析天平平衡问题:初始烧杯质量相等,硫酸等质量等浓度。加入等质量的 $$NaHCO_3$$ 和 $$Na_2CO_3$$ 后,与硫酸反应:

$$NaHCO_3 + H_2SO_4 \rightarrow Na_2SO_4 + CO_2 \uparrow + H_2O$$(实际分步:先 $$NaHCO_3 + H^+ \rightarrow Na^+ + CO_2 \uparrow + H_2O$$)

$$Na_2CO_3 + H_2SO_4 \rightarrow Na_2SO_4 + CO_2 \uparrow + H_2O$$

设加入质量为 m,摩尔质量:$$NaHCO_3$$ 为 84 g/mol,$$Na_2CO_3$$ 为 106 g/mol。物质的量:$$n_{NaHCO_3} = \frac{m}{84}$$,$$n_{Na_2CO_3} = \frac{m}{106}$$。

每摩尔 $$NaHCO_3$$ 产生 1 mol $$CO_2$$(44 g),每摩尔 $$Na_2CO_3$$ 产生 1 mol $$CO_2$$(44 g)。释放 $$CO_2$$ 质量:$$NaHCO_3$$ 端为 $$\frac{m}{84} \times 44$$,$$Na_2CO_3$$ 端为 $$\frac{m}{106} \times 44$$。

剩余质量增加值:加入质量减去 $$CO_2$$ 释放质量。$$NaHCO_3$$ 端:$$m - \frac{44m}{84} = m \left(1 - \frac{11}{21}\right) = \frac{10m}{21}$$

$$Na_2CO_3$$ 端:$$m - \frac{44m}{106} = m \left(1 - \frac{22}{53}\right) = \frac{31m}{53}$$

比较 $$\frac{10}{21}$$ 和 $$\frac{31}{53}$$:$$\frac{10}{21} \approx 0.476$$,$$\frac{31}{53} \approx 0.585$$,因此 $$Na_2CO_3$$ 端增加质量更大,托盘下沉。

答案:A

2. 生活相关说法辨析:

A. 错误:亚硝酸钠有毒,不可代替食盐烹饪。

B. 正确:碳酸钙用作补钙剂,熟石灰(氢氧化钙)中和酸性土壤。

C. 正确:碳酸氢钠是发酵粉成分,碳酸钠用于制玻璃。

D. 正确:氯离子是胃酸成分,帮助消化。

错误选项为 A。

答案:A

3. 家务劳动与化学知识匹配:

A. 正确:白醋(含乙酸)与水垢($$CaCO_3$$)反应:$$2CH_3COOH + CaCO_3 \rightarrow (CH_3COO)_2Ca + CO_2 \uparrow + H_2O$$,溶解沉淀。

B. 正确:小苏打($$NaHCO_3$$)加热分解:$$2NaHCO_3 \rightarrow Na_2CO_3 + CO_2 \uparrow + H_2O$$,$$CO_2$$ 使糕点膨松。

C. 错误:$$NaClO$$ 具有强氧化性(而非还原性),用于消毒。

D. 正确:洁厕灵含盐酸,与尿垢(主要成分磷酸钙、碳酸钙等)反应溶解。

错误选项为 C。

答案:C

5. 分离除杂方法正误判断:

A. 错误:$$CO_2$$ 也会与饱和 $$Na_2CO_3$$ 反应($$Na_2CO_3 + CO_2 + H_2O \rightarrow 2NaHCO_3$$),应使用饱和 $$NaHCO_3$$ 洗气。

B. 错误:$$NaOH$$ 与 $$CO_2$$ 生成 $$Na_2CO_3$$,但氯化镁和氯化铝均不与 $$Na_2CO_3$$ 直接分离,需利用 $$Al(OH)_3$$ 的两性,但操作复杂且非题述方法。

C. 正确:等质量时,$$NaHCO_3$$ 摩尔质量小,物质的量大,产生 $$CO_2$$ 更多:$$NaHCO_3 \sim CO_2$$,$$Na_2CO_3 \sim CO_2$$(但需 2 mol H⁺),实际计算证实 $$NaHCO_3$$ 产气多。

D. 错误:加热时 $$NaHCO_3$$ 分解为 $$Na_2CO_3$$,反而引入杂质,应通入 $$CO_2$$ 转化。

正确选项为 C。

答案:C

6. 蒸干灼烧盐溶液得固体判断:

A. 氯化铝:$$AlCl_3$$ 水解,蒸干灼烧得 $$Al_2O_3$$,非原固体。

B. 碳酸氢钠:加热分解为 $$Na_2CO_3$$,非原固体。

C. 硫酸镁:$$MgSO_4$$ 不水解,蒸干得 $$MgSO_4$$ 固体。

D. 亚硫酸钠:易被氧化为 $$Na_2SO_4$$,非原固体。

答案:C

9. $$Na_2CO_3$$ 和 $$NaHCO_3$$ 性质判断:

A. 错误:热稳定性 $$Na_2CO_3 > NaHCO_3$$。

B. 正确:$$NaHCO_3$$ 加热分解为 $$Na_2CO_3$$,可除杂。

C. 错误:两者均与 $$Ca(OH)_2$$ 生成白色沉淀($$CaCO_3$$),无法鉴别。

D. 错误:$$Na_2CO_3 + CaCl_2 \rightarrow CaCO_3 \downarrow$$,但 $$NaHCO_3$$ 与 $$CaCl_2$$ 不反应(除非加热或高浓度)。

正确选项为 B。

答案:B

10. 综合说法正误:

A. 错误:$$Na_2CO_3$$ 不分解,$$NaHCO_3$$ 分解。

B. 错误:将 $$AlCl_3$$ 滴加至浓 $$NaOH$$ 中,先生成 $$[Al(OH)_4]^-$$,无立即沉淀,需过量。

C. 错误:该实验证明 $$Fe^{2+}$$ 被 $$H_2O_2$$ 氧化为 $$Fe^{3+}$$,只体现还原性。

D. 正确:铁粉易被氧气氧化,作脱氧剂。

正确选项为 D。

答案:D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