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
A.$$\bf{C a} \ ( \bf{H C O_{3}} )_{\Delta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的反应:$$H C O_{3}^{-}+O H^{-}+C a^{2+}=H_{2} O+C a C O_{3} \downarrow$$
B.$${{N}{a}}$$与$${{C}{u}{S}{{O}_{4}}}$$溶液的反应:$$C u^{2+}+2 N a=2 N a^{+}+C u \downarrow$$
C.等物质的量的$${{N}{{a}_{2}}{C}{{O}_{3}}}$$溶液与盐酸的反应,$$C O_{3}^{2-}+2 H^{+}=H_{2} O+C O_{2} \uparrow$$
D.醋酸除水垢:$$C a C O_{3}+2 H^{+}=C a^{2+}+C O_{2} \uparrow+H_{2} O$$
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对反应原理的探究与评价', '蛋白质的盐析']正确率40.0%下列过程均有沉淀生成,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
A.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氯化铁溶液
B.两种不同品牌的墨水混合
C.向饱和$${{B}{a}{S}{{O}_{4}}}$$溶液中加入浓$${{B}{a}{C}{{l}_{2}}}$$溶液
D.向饱和$${{N}{{a}_{2}}{C}{{O}_{3}}}$$溶液中通入$${{C}{{O}_{2}}}$$气体
3、['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无机物的分离、提纯',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Fe、Cu及相关离子的反应',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铁盐、亚铁盐的相互转化、除杂', '对分离、提纯方法选择的考查']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A}}$$
B.$${{C}}$$
C.$${{B}}$$
D.$${{D}}$$
4、['根据正确率60.0%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钠与$${{C}{u}{S}{{O}_{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 \mathrm{N a}+\mathrm{C u}^{2+}=\mathrm{C u}+2 \mathrm{N a}^{+}$$
B.$${{7}{.}{8}}$$$${{g}}$$$${{N}{{a}_{2}}{{O}_{2}}}$$含离子数为$${{0}{.}{4}{{N}_{A}}}$$
C.$${{“}}$$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指$$\mathrm{N a H C O_{3}}$$
D.向$${{N}{{a}_{2}}{C}{{O}_{3}}}$$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_{2}}}$$,有$$\mathrm{N a H C O_{3}}$$结晶析出
5、['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溶解度、饱和溶液']正确率60.0%向饱和$${{N}{{a}_{2}}{C}{{O}_{3}}}$$溶液中通入足量$${{C}{{O}_{2}}{,}}$$结果有晶体析出,对析出晶体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D
A.相同温度下,$$\mathrm{N a H C O_{3}}$$的溶解度小于$$\mathrm{N a_{2} C O_{3}}$$
B.溶液中溶剂减少了
C.溶质质量增加了
D.反应过程放热
6、['化学平衡移动的相关判断',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 '沉淀溶解平衡',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指示剂的使用']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探究温度对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时,放在热水中的盛有硫代硫酸钠与硫酸的试管首先出现浑浊
B.svg异常
C.$$0. 1 \, \mathrm{m o l / L \, C H_{3} C O O 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D.向饱和$$\mathrm{N a_{2} C O_{3} ( a q )}$$中通入$${{C}{{O}_{2}}}$$会有沉淀产生
7、['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镁',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 '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铝的性质']正确率40.0%下列说法
D
A.用硝酸酸化的$${{A}{g}{N}{{O}_{3}}}$$溶液可鉴别$$\mathrm{N a C l}$$三种溶液
B.镁粉中混有铝粉: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C.用加热方法可除去$${{N}{{a}_{2}}{C}{{O}_{3}}}$$固体中的$$\mathrm{N a H C O_{3}}$$
D.可用饱和$${{N}{{a}_{2}}{C}{{O}_{3}}}$$溶液除去$${{C}{{O}_{2}}}$$中的$${{H}{C}{l}}$$气体
8、['碳酸氢钠的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碳酸钠的俗称、物理性质、用途',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正确率60.0%下列关于$${{N}{{a}_{2}}{C}{{O}_{3}}}$$和$$\mathrm{N a H C O_{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mathrm{N a H C O_{3}}$$与$${{H}{C}{l}}$$反应,$${{N}{{a}_{2}}{C}{{O}_{3}}}$$与$${{H}{C}{l}}$$不反应
B.$$\mathrm{N a H C O_{3}}$$的热稳定性大于$${{N}{{a}_{2}}{C}{{O}_{3}}}$$的热稳定性
C.石灰水能与$${{N}{{a}_{2}}{C}{{O}_{3}}}$$反应,不能与$$\mathrm{N a H C O_{3}}$$反应
D.$${{N}{{a}_{2}}{C}{{O}_{3}}}$$与$$\mathrm{N a H C O_{3}}$$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9、['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氢氧化亚铁的性质',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用图$${{1}}$$装置制取氯气
B.用图$${{2}}$$所示装置可除去纯碱中的小苏打
C.用图$${{3}}$$所示装置可分离乙醇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D.用图$${{4}}$$装置制备$$\mathrm{F e \ ( O H )}_{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10、['碳酸氢钠的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 '碳酸钠的俗称、物理性质、用途',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氧化镁', '硝酸盐', '铁盐、亚铁盐的相互转化、除杂',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 '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 '对分离、提纯方法选择的考查', '氧化铝']正确率40.0%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D
A.$${{F}{e}{C}{{l}_{2}}}$$溶液$$( \mathrm{F e C l_{3}} )_{:}$$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B.$$\mathrm{N a H C O_{3}}$$溶液$$\mathrm{( N a_{2} C O_{3} ) :}$$通入过量的$${{C}{{O}_{2}}}$$气体
C.$${{M}{g}{O}}$$固体$$( \mathrm{A l_{2} O_{3}} )_{?}$$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
D.$${{N}{a}{N}{{O}_{3}}}$$溶液$$\mathrm{( N a_{2} S O_{4} ) :}$$加入适量的$${{B}{a}{C}{{l}_{2}}}$$液
1.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Ca(HCO_3)_2$$ 溶液与少量 $$NaOH$$ 溶液的反应:$$HCO_3^- + OH^- + Ca^{2+} = H_2O + CaCO_3 \downarrow$$
解析:该离子方程式错误。少量 $$NaOH$$ 时,反应为 $$Ca^{2+} + HCO_3^- + OH^- = CaCO_3 \downarrow + H_2O$$,但书写时 $$Ca^{2+}$$ 和 $$HCO_3^-$$ 不应拆开写,正确应为 $$Ca^{2+} + HCO_3^- + OH^- = CaCO_3 \downarrow + H_2O$$。
B. $$Na$$ 与 $$CuSO_4$$ 溶液的反应:$$Cu^{2+} + 2Na = 2Na^+ + Cu \downarrow$$
解析:错误。钠先与水反应:$$2Na + 2H_2O = 2NaOH + H_2 \uparrow$$,生成的 $$NaOH$$ 再与 $$Cu^{2+}$$ 反应:$$Cu^{2+} + 2OH^- = Cu(OH)_2 \downarrow$$,不能直接置换。
C. 等物质的量的 $$Na_2CO_3$$ 溶液与盐酸的反应:$$CO_3^{2-} + 2H^+ = H_2O + CO_2 \uparrow$$
解析:错误。等物质的量反应时,生成 $$HCO_3^-$$:$$CO_3^{2-} + H^+ = HCO_3^-$$,不会立即产生 $$CO_2$$。
D. 醋酸除水垢:$$CaCO_3 + 2H^+ = Ca^{2+} + CO_2 \uparrow + H_2O$$
解析:错误。醋酸是弱酸,应写分子形式:$$CaCO_3 + 2CH_3COOH = Ca^{2+} + 2CH_3COO^- + CO_2 \uparrow + H_2O$$。
因此,所有选项均不正确,但原题可能期望选择,实际无正确选项。
2. 下列过程均有沉淀生成,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氯化铁溶液:蛋白质变性,是化学变化。
B. 两种不同品牌的墨水混合:可能发生胶体聚沉,是物理变化。
C. 向饱和 $$BaSO_4$$ 溶液中加入浓 $$BaCl_2$$ 溶液:同离子效应,沉淀溶解平衡移动,是物理变化。
D. 向饱和 $$Na_2CO_3$$ 溶液中通入 $$CO_2$$ 气体:反应生成 $$NaHCO_3$$ 沉淀,$$Na_2CO_3 + CO_2 + H_2O = 2NaHCO_3 \downarrow$$,是化学变化。
因此,A 和 D 属于化学变化,但单选题可能选 D。
3. svg 异常。
无法解析,因 svg 内容缺失。
4. 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钠与 $$CuSO_4$$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Na + Cu^{2+} = Cu + 2Na^+$$:错误,钠先与水反应。
B. $$7.8 g$$ $$Na_2O_2$$ 含离子数为 $$0.4N_A$$:错误,$$Na_2O_2$$ 由 $$Na^+$$ 和 $$O_2^{2-}$$ 构成,7.8 g 为 0.1 mol,离子总数为 0.3 mol。
C. $$侯氏制碱法$$ 中的碱指 $$NaHCO_3$$:错误,碱指 $$Na_2CO_3$$。
D. 向 $$Na_2CO_3$$ 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CO_2$$,有 $$NaHCO_3$$ 结晶析出:正确,因 $$NaHCO_3$$ 溶解度较小。
因此,正确答案为 D。
5. 向饱和 $$Na_2CO_3$$ 溶液中通入足量 $$CO_2$$,结果有晶体析出,对析出晶体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相同温度下,$$NaHCO_3$$ 的溶解度小于 $$Na_2CO_3$$:正确。
B. 溶液中溶剂减少了:错误,溶剂水未减少。
C. 溶质质量增加了:正确,反应 $$Na_2CO_3 + CO_2 + H_2O = 2NaHCO_3$$,溶质质量增加。
D. 反应过程放热:错误,该反应热效应不明显,不是主因。
因此,B 和 D 不正确,但单选题可能选 B。
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探究温度对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时,放在热水中的盛有硫代硫酸钠与硫酸的试管首先出现浑浊:正确,温度升高速率加快。
B. svg 异常:无法判断。
C. $$0.1 mol/L CH_3COOH$$ 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正确,醋酸呈酸性。
D. 向饱和 $$Na_2CO_3 (aq)$$ 中通入 $$CO_2$$ 会有沉淀产生:正确,生成 $$NaHCO_3$$ 沉淀。
因此,所有选项似乎正确,但 B 因异常可能不正确。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硝酸酸化的 $$AgNO_3$$ 溶液可鉴别 $$NaCl$$ 三种溶液:错误,$$NaCl$$ 一种溶液无法鉴别,可能笔误。
B. 镁粉中混有铝粉: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正确,铝与 $$NaOH$$ 反应溶解。
C. 用加热方法可除去 $$Na_2CO_3$$ 固体中的 $$NaHCO_3$$:正确,$$2NaHCO_3 \xrightarrow{\Delta} Na_2CO_3 + CO_2 \uparrow + H_2O$$。
D. 可用饱和 $$Na_2CO_3$$ 溶液除去 $$CO_2$$ 中的 $$HCl$$ 气体:正确,$$Na_2CO_3 + 2HCl = 2NaCl + CO_2 \uparrow + H_2O$$。
因此,A 不正确。
8. 下列关于 $$Na_2CO_3$$ 和 $$NaHCO_3$$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NaHCO_3$$ 与 $$HCl$$ 反应,$$Na_2CO_3$$ 与 $$HCl$$ 不反应:错误,两者均与 $$HCl$$ 反应。
B. $$NaHCO_3$$ 的热稳定性大于 $$Na_2CO_3$$ 的热稳定性:错误,$$Na_2CO_3$$ 更稳定。
C. 石灰水能与 $$Na_2CO_3$$ 反应,不能与 $$NaHCO_3$$ 反应:错误,石灰水与 $$NaHCO_3$$ 也反应:$$Ca(OH)_2 + NaHCO_3 = CaCO_3 \downarrow + NaOH + H_2O$$。
D. $$Na_2CO_3$$ 与 $$NaHCO_3$$ 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正确,$$Na_2CO_3 + CO_2 + H_2O = 2NaHCO_3$$,$$2NaHCO_3 \xrightarrow{\Delta} Na_2CO_3 + CO_2 \uparrow + H_2O$$。
因此,正确答案为 D。
9. svg 异常。
无法解析,因 svg 内容缺失。
10. 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FeCl_2$$ 溶液 $$(FeCl_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正确,$$2FeCl_3 + Fe = 3FeCl_2$$。
B. $$NaHCO_3$$ 溶液 $$(Na_2CO_3)$$:通入过量的 $$CO_2$$ 气体:正确,$$Na_2CO_3 + CO_2 + H_2O = 2NaHCO_3$$。
C. $$MgO$$ 固体 $$(Al_2O_3)$$: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过滤:正确,$$Al_2O_3 + 2NaOH = 2NaAlO_2 + H_2O$$,$$MgO$$ 不溶。
D. $$NaNO_3$$ 溶液 $$(Na_2SO_4)$$:加入适量的 $$BaCl_2$$ 液:错误,引入新杂质 $$Ba^{2+}$$ 和 $$Cl^-$$。
因此,D 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