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80.0%在合成氨、硫酸、纯碱的工业生产流程中,具有的共同点是$${{(}{)}}$$
D
A.原料气循环使用
B.使用热交换器
C.原料气净化
D.加热
5、['碳酸钠',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铁离子、铁盐',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正确率80.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C
A.除去$${{N}_{2}}$$中的少量$${{O}_{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B.除去$${{C}{{O}_{2}}}$$中的少量$${{H}{C}{l}}$$:通入$${{N}{{a}_{2}}{C}{{O}_{3}}}$$溶液,收集气体
C.除去$${{F}{e}{C}{{l}_{2}}}$$溶液中的少量$${{F}{e}{C}{{l}_{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_{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4、分析合成氨、硫酸、纯碱的工业生产流程:
合成氨流程:原料气 $$N_2$$ 和 $$H_2$$ 需净化除杂质,使用热交换器回收反应热,原料气循环使用以提高产率,反应需加热。
硫酸流程:原料气 $$SO_2$$ 需净化除尘,使用热交换器控制反应温度,但无原料气循环,反应需加热。
纯碱流程(氨碱法):原料 $$NH_3$$ 和 $$CO_2$$ 需净化,使用热交换器控制温度,但无原料气循环,反应需加热。
共同点:三者均需原料气净化和使用热交换器,但原料气循环仅合成氨具备。因此正确选项为 B 和 C。
答案:$$B, C$$
5、分析除杂方法:
A. 错误:通过灼热 $$CuO$$ 会与 $$O_2$$ 反应生成 $$CuO$$,但 $$CuO$$ 不与 $$N_2$$ 反应,但该方法不高效,应通过灼热铜网。
B. 错误:通入 $$Na_2CO_3$$ 溶液会同时吸收 $$CO_2$$(反应生成 $$NaHCO_3$$),应使用饱和 $$NaHCO_3$$ 溶液。
C. 正确:加入足量铁屑,发生反应 $$2FeCl_3 + Fe \to 3FeCl_2$$,过滤除去过量铁,可有效除杂。
D. 错误:加入 $$NaOH$$ 会引入 $$Na^+$$ 新杂质,应使用 $$KOH$$ 溶液。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