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向分别盛有$$1 0 0 \ \mathrm{m L}$$水、$$1 0 0 ~ \mathrm{m L} ~ 0. 1 ~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盐酸、$$1 0 0 ~ \mathrm{m L} ~ 0. 0 1 ~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 \mathrm{N a O H}$$溶液的$${{X}}$$、$${{Y}}$$、$${{Z}}$$三个烧杯中各投入$$0. 0 5 \mathrm{~ m o l ~ N 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A.三个烧杯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均可表示为$$2 \mathrm{N a}+2 \mathrm{H_{2} O}==2 \mathrm{N a}^{+}+2 \mathrm{O H}^{-}+\mathrm{H_{2}} \uparrow$$
B.三个烧杯中钠均在液面上剧烈反应,且$${{X}}$$烧杯中反应最剧烈
C.三个烧杯反应后$$, \, \mathrm{N a O H}$$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D.三个烧杯反应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一定相同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Fe、Cu及相关离子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原理', '铁离子、铁盐', '氢氧化铝']正确率40.0%下列反应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D
A.钠与水反应:$$\mathrm{N a+H_{2} O=N a^{+}+O H^{-}+H_{2} \uparrow}$$
B.二氧化硅与水反应:$$\mathrm{S i O_{2}+H_{2} O}=\mathrm{H_{2} S i O_{3}}$$
C.用氯化铁溶液腐蚀电路板:$$\mathrm{F e^{3+}+C u=F e^{2+}+C u^{2+}}$$
D.氢氧化铝中和胃酸:$$\mathrm{A l ( O H )_{3}+3 H^{+}=A l^{3+}+3 H_{2} O}$$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氯化氢、盐酸', '硫酸的性质', '乙酸的酸性', '钠与水反应原理', '氧化铜']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D
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mathrm{C a ~ ( \ O H )_{\Delta_{2}}+2 H^{+}=C a^{2+}+2 H_{2} O}$$
B.少量金属钠放入冷水中:$$N a+2 H_{2} O=N a^{+}+2 O H^{-}+H_{2} \uparrow$$
C.氧化铜溶于硫酸:$$O^{2-}+2 H^{+}=H_{2} O$$
D.碳酸钙溶于醋酸$$\mathrm{C a C O_{3}}+2 \mathrm{C H_{3} C O O H}=\mathrm{C a}^{2+}+2 \mathrm{C H_{3} C O O}^{-}+\mathrm{H_{2} O}+\mathrm{C O_{2}} \uparrow$$
4、['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及配平', '二氧化碳',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钠与水反应原理',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铁离子、铁盐']正确率40.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C
A.$${{C}{{l}_{2}}}$$通入水中:$$C l_{2}+H_{2} O=2 H^{+}+C l^{-}+C l O^{-}$$
B.一小块钠投入水中:$$N a+2 H_{2} O=N a^{+}+2 O H^{-}+H_{2} \uparrow$$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二氧化碳$$\mathrm{O H^{-}+C O_{2}=H C O_{3}^{-}}$$
D.$$\mathrm{F e \ ( \bf N O_{3} )}_{\beta}$$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 F e^{3+}+2 I^{-}=2 F e^{2+}+I_{2}$$
5、['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氧化钠', '钠与水反应原理',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之间的换算', '化学常用计量及综合应用',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氢氧化钠', '有关物质的量的其他计算', '物质的量的理解']正确率40.0%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依次分别放入$$0. 1 \mathrm{m o l}$$的$$N a. \, \, N a_{2} O. \, \, N a_{2} O_{2}, \, \, N a O H$$,然后各加水$${{1}{0}{0}{g}}$$,待完全溶解后,甲$${、}$$乙$${、}$$丙$${、}$$丁四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
D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甲$${{=}}$$丁$${{<}}$$乙$${{=}}$$丙
D.丁$${{<}}$$甲$${{<}}$$乙$${{=}}$$丙
6、['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钠与水反应原理',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实验']正确率40.0%某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是$${{5}{{s}^{1}}}$$,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C
A.其单质常温下跟水反应不如钠剧烈
B.其原子半径比钾原子半径小
C.其碳酸盐易溶于水
D.其氢氧化物不能使氢氧化铝溶解
7、['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无机物的分离、提纯', '钠与水反应原理',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正确率60.0%svg异常,非svg图片
D
A.装置甲可用于制取氯气
B.装置乙可用于除去$${{C}{{l}_{2}}}$$中混有的$${{H}{C}{l}}$$气体
C.装置丙可用于探究碳酸氢钠的受热分解
D.装置丁可用于验证钠与水反应放热
8、['甲烷的结构、物理性质',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原理', '有机反应类型', '杂化轨道理论与有机化合物空间构型']正确率60.0%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氟利昂$$- 1 2 ( \mathrm{C F_{2} C l_{2}} )$$性质稳定,不易燃烧,有两种空间结构
B.钠能与乙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该反应不如钠和水反应剧烈
C.制备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反应为缩聚反应
D.苯乙烯分子中最少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
9、['氧化钠',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原理',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过氧化钠的组成、结构、用途', '钠的保存、应用']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下列对于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mathrm{N a_{2} O, ~ N a_{2} O_{2}}$$都是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的白色固体
B.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mathrm{N a H C O_{3}}$$
C.$${{N}{{a}_{2}}{{O}_{2}}}$$在和$${{C}{{O}_{2}}}$$的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金属钠着火,可用$${{C}{{O}_{2}}}$$灭火
10、['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原理', '钠的保存、应用']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单晶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可以将钛$${、}$$铌等金属从其熔融的氧化物中置换出来
C.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常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
D.铜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该反应可以应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制作
1. 选项分析:
A. 错误。钠与盐酸反应实质是与H⁺反应:$$2Na + 2H^+ = 2Na^+ + H_2 \uparrow$$,不是与水反应
B. 错误。钠在盐酸中反应最剧烈(H⁺浓度最高),不是在纯水中
C. 错误。X烧杯生成NaOH,Y烧杯消耗HCl,Z烧杯增加NaOH,最终浓度不同
D. 正确。所有钠完全反应:$$2Na \sim H_2$$,0.05 mol Na均生成0.025 mol H₂
答案:D
2. 选项分析:
A. 错误。未配平:$$2Na + 2H_2O = 2Na^+ + 2OH^- + H_2 \uparrow$$
B. 错误。SiO₂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C. 错误。未配平:$$2Fe^{3+} + Cu = 2Fe^{2+} + Cu^{2+}$$
D. 正确。符合离子反应原理
答案:D
3. 选项分析:
A. 错误。澄清石灰水应写离子形式:$$OH^- + H^+ = H_2O$$
B. 错误。未配平:$$2Na + 2H_2O = 2Na^+ + 2OH^- + H_2 \uparrow$$
C. 错误。氧化铜不写离子形式:$$CuO + 2H^+ = Cu^{2+} + H_2O$$
D. 正确。醋酸弱电解质保留分子式
答案:D
4. 选项分析:
A. 错误。Cl₂与水可逆反应:$$Cl_2 + H_2O \rightleftharpoons H^+ + Cl^- + HClO$$
B. 错误。未配平:$$2Na + 2H_2O = 2Na^+ + 2OH^- + H_2 \uparrow$$
C. 正确。NaOH吸收过量CO₂生成HCO₃⁻
D. 错误。HNO₃氧化性未考虑,HI过量时应考虑NO₃⁻的氧化作用
答案:C
5. 溶质质量计算:
甲:0.1 mol Na → 0.1 mol NaOH (4 g),生成H₂ 0.05 mol (0.1 g)
乙:0.1 mol Na₂O → 0.2 mol NaOH (8 g)
丙:0.1 mol Na₂O₂ → 0.2 mol NaOH (8 g)
丁:0.1 mol NaOH (4 g)
溶液质量均为100 g水+溶质质量-气体质量(甲减0.1 g)
质量分数:丁(4/100) < 甲(4/99.9) < 乙=丙(8/100)
答案:D
6. 最外层5s¹为Rb(铷):
A. 错误。Rb比Na活泼,与水反应更剧烈
B. 错误。Rb原子半径大于K
C. 正确。碱金属碳酸盐均易溶
D. 错误。RbOH碱性更强,能使Al(OH)₃溶解
答案:C
7. 装置分析(无图,基于常见装置):
A. 甲制Cl₂:MnO₂ + HCl需加热,装置可能正确
B. 乙除HCl:饱和食盐水洗气正确
C. 丙探究NaHCO₃分解:试管口应向下防止冷凝水倒流
D. 丁验证Na与水放热:U形管液面变化或温度计测量
需具体装置图判断,但C选项通常存在问题
答案:C(通常装置错误)
8. 有机物分析:
A. 错误。CF₂Cl₂为四面体,只有一种结构
B. 正确。钠与乙醇反应较缓和:$$2CH_3CH_2OH + 2Na \to 2CH_3CH_2ONa + H_2 \uparrow$$
C. 错误。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为加聚反应
D. 正确。苯环6C+乙烯基1C至少7C共面
答案:B、D(多选可能)但单选题通常选B
9. 钠化合物分析:
A. 错误。Na₂O₂为淡黄色
B. 错误。最终产物为Na₂CO₃
C. 正确。$$2Na_2O_2 + 2CO_2 = 2Na_2CO_3 + O_2$$,自氧化还原
D. 错误。Na与CO₂反应:$$4Na + 3CO_2 \to 2Na_2CO_3 + C$$,不能用CO₂灭火
答案:C
10. 说法正误:
A. 错误。光导纤维材料是SiO₂,不是硅
B. 正确。钠可还原钛、铌等金属:$$TiCl_4 + 4Na \to Ti + 4NaCl$$
C. 正确。镁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D. 正确。$$2FeCl_3 + Cu \to 2FeCl_2 + CuCl_2$$用于制印刷电路板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