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乙烯和苯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后会析出,此过程是物理变化
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2、['碳酸氢钠的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氢氧化钠',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钠的保存、应用']正确率60.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钠在反应$$\mathrm{T i C l_{4}+4 N a=T i+4 N a C l}$$中作还原剂
B.$${{N}{a}{O}{H}}$$应密封保存,以防分解变质
C.盛放$${{K}{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D.当足量的$${{C}{{O}_{2}}}$$通入饱和$${{N}{a}{O}{H}}$$溶液中,会有固体析出
3、['氧化钠',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原理', '过氧化钠的组成、结构、用途',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钠的保存、应用']正确率60.0%将金属钠放在燃烧匙中在空气中加热使其燃烧,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C
A.金属钠熔化为小球
B.火焰为黄色
C.燃烧后得到一白色固体
D.燃烧后得到淡黄色固体
4、['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钠的保存、应用']正确率40.0%下表中,陈述Ⅰ、陈述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的是()
选项 | 陈述Ⅰ | 陈述Ⅱ |
$${{A}}$$ | 向滴有酚酞 $${的}$$ 水中加 $${{N}{a}_{2}{{O}_{2}}}$$ ,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 $${{N}{a}_{2}{{O}_{2}}}$$ 与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钠 |
$${{B}}$$ | 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增强 |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 $${{H}{C}{l}{O}}$$ 见光易分解生成 $${{H}{C}{l}}$$ |
$${{C}}$$ | 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 | 金属钠是银白色固体 |
$${{D}}$$ | $${{C}{{l}_{2}}}$$ 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 $${{C}{{l}_{2}}}$$ 具有刺激性气味 |
B
A.$${{A}}$$
B.$${{B}}$$
C.$${{C}}$$
D.$${{D}}$$
5、['次氯酸的性质',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钠的保存、应用']正确率60.0%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B
A.漂白粉可长期放置在烧杯中
B.金属钠燃烧时不能用水灭火,应该用沙子灭火
C.氯水可以用无色透明的试剂瓶装保存
D.实验后剩余的钠不可放回原试剂瓶中
6、['钠与水反应原理', '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钠的保存、应用']正确率40.0%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
D
A.$${③{⑤}{⑥}}$$
B.$${①{②}{③}}$$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⑥}}$$
7、['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用途',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金属单质的通性', '钠的保存、应用']正确率40.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svg异常
B.svg异常
C.svg异常
D.svg异常
8、['二氧化碳', '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原理', '镁', '钠的保存、应用']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镁常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
B.碘化银和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硅常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
D.钠不慎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剂灭火
9、['焰色试验',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钠的保存、应用']正确率60.0%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B
A.用药匙取用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B.向燃着的酒精灯中直接添加酒精
C.用焰色反应检验钠元素的存在
D.实验室将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10、['硝酸的保存、用途及工业制备',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氢氧化钠', '钠的保存、应用']正确率60.0%下列化学试剂的保存不正确的是()
D
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白磷保存在水中
C.$${{N}{a}{O}{H}}$$固体密封存放于塑料瓶中
D.浓硝酸存放于棕色广口瓶中
1. 选项A错误。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加成反应,苯使溴水褪色是萃取作用,原理不同。其他选项正确:B是盐析(物理变化),C是石油分馏应用,D中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A
2. 选项B错误。$$NaOH$$应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潮解和与$$CO_2$$反应,而非分解变质。其他选项正确:A中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C因$$KOH$$腐蚀玻璃,D中通入过量$$CO_2$$会生成$$NaHCO_3$$析出。
答案:B
3. 选项C错误。钠燃烧生成淡黄色$$Na_2O_2$$(D正确),不会得到白色固体。A(熔成小球)和B(黄色火焰)是钠燃烧的典型现象。
答案:C
4. 选项C错误。保存钠与颜色无关,是因钠易与氧气、水反应。其他选项因果关系正确:A中$$Na_2O_2$$生成$$NaOH$$使酚酞变红,B中$$HClO$$分解生成$$HCl$$使酸性增强,D中$$Cl_2$$的氧化性(非气味)使其能消毒。
答案:C
5. 选项B正确。金属钠着火用沙子覆盖。其他选项错误:A中漂白粉需密封防分解,C中氯水应避光保存(棕色瓶),D中剩余钠必须放回原瓶。
答案:B
6. 选项D正确。错误陈述包括:①溶液变蓝(生成$$NaOH$$),②钠直接与盐酸反应,④等质量钠在两种情况下放氢量相同,⑥不能用干冰灭火(会与钠反应)。
答案:D
7. 题目信息不全(svg异常),无法判断。
8. 选项C错误。太阳能电池用硅单质而非二氧化硅。其他选项正确:A中镁燃烧发出强光,B中二者均为人工降雨剂,D中钠会与泡沫灭火剂反应。
答案:C
9. 选项B错误。直接添加酒精易引发火灾。其他操作正确:A用药匙取粉末,C用焰色反应(黄色火焰),D中钠密度大于煤油可隔绝空气。
答案:B
10. 选项D错误。浓硝酸应存于棕色细口瓶(防挥发和光照分解)。其他保存方法正确:A/B隔绝空气,C防$$NaOH$$潮解和腐蚀玻璃。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