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下列的$${{8}}$$句话中,其中正确的有几句$${{(}{)}}$$
$${①}$$擦去铝表面的氧化膜的铝箔,在酒精灯上灼烧时,熔化的铝会滴落下来
$${②}$$试剂瓶中的药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金属$${{N}{a}}$$需要立即放回原瓶。
$${③}$$可以用铝制器皿长时间盛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④}$$钠着火后,可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⑤{N}{{a}_{2}}{{O}_{2}}}$$是淡黄色固体,$${{N}{{a}_{2}}{O}}$$是白色固体,二者与水反应都能生成$${{N}{a}{O}{H}}$$
$${⑥{{H}_{2}}{O}}$$能和$${{N}{{a}_{2}}{{O}_{2}}}$$发生反应生成$${{O}_{2}{,}{{N}{{a}_{2}}{{O}_{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⑦{“}}$$血液透析$${{”}}$$和$${{“}}$$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的相同性质
B
A.$${{2}}$$
B.$${{3}}$$
C.$${{4}}$$
D.$${{5}}$$
3、['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氧化钠',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过氧化钠的组成、结构、用途']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N}{{a}_{2}}{{O}_{2}}}$$可用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B.$${{N}{{a}_{2}}{O}}$$和$${{N}{{a}_{2}}{{O}_{2}}}$$投入水中都能生成$${{N}{a}{O}{H}}$$
C.$${{N}{{a}_{2}}{O}}$$与$${{N}{{a}_{2}}{{O}_{2}}}$$组成相同,分别与$${{C}{{O}_{2}}}$$反应产物相同
D.$${{N}{a}{C}{l}}$$的性质稳定,可用作调味品
4、['根据正确率40.0%用$${{N}_{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2 2. 4 \mathrm{L}$$的一氧化氮和$${{1}{6}{g}}$$氧气中的氧原子数相同
B.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mathrm{2 m o l / L}$$和$$\mathrm{1 m o l / L}$$的盐酸溶液中氯离子个数比为$${{2}{:}{1}}$$
C.$${{5}{6}{g}{{N}_{2}}}$$和$${{C}{O}}$$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_{A}}}$$
D.$${{N}{{a}_{2}}{{O}_{2}}}$$和$${{N}{{a}_{2}}{O}}$$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都是$${{2}{:}{1}}$$
5、['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氧化钠', '碳酸钠的俗称、物理性质、用途',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过氧化钠的组成、结构、用途', '常见的能用于漂白的物质的比较']正确率40.0%$${{N}{{a}_{2}}{O}}$$和$${{N}{{a}_{2}}{{O}_{2}}}$$的共同之处是$${{(}}$$$${{)}}$$
B
A.均是白色固体
B.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C.都具有漂白作用
D.都为碱性氧化物
6、['铁', '以正确率40.0%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_{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1 \, \mathrm{m o l \, N a_{2} O_{2}}$$分别与$${{C}{{O}_{2}}}$$和$${{S}{{O}_{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2}{{N}_{A}}}$$
B.$$2. 2 4 \, \mathrm{L} ($$标准状况$${{)}{C}{{l}_{2}}}$$与足量$${{F}{e}}$$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_{A}}}$$
C.同温同压同体积的卤素单质中所含原子数均为$${{2}{{N}_{A}}}$$
D.标准状况下,$$\mathrm{5. 6 ~ L N_{2}}$$与足量$${{H}_{2}}$$反应,生成$${{N}{{H}_{3}}}$$的分子数为$${{0}{.}{5}{{N}_{A}}}$$
7、['根据正确率40.0%用$${{N}_{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7 8 \mathrm{g N a_{2} O_{2}}$$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N}_{A}}$$
B.$${{1}{m}{o}{1}}$$乙酸和$${{1}{m}{o}{1}}$$乙醇充分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为$${{N}_{A}}$$
C.$$\mathrm{I m o l ~ F e}$$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_{A}}}$$
D.足量$${{Z}{n}}$$与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产生$$2 2. 4 \mathrm{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_{A}}}$$
8、['离子浓度的关系', '表示粒子构成的符号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有机物燃烧计算', '过氧化钠的组成、结构、用途', '盐类水解的应用']正确率60.0%下列各项中指定的比值是$${{2}{:}{1}}$$的是$${{(}{)}}$$
C
A.$${{C}_{2}{{H}_{4}}}$$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_{2}}}$$与$${{H}_{2}{O}}$$的物质的量之比
B.$${{K}_{2}{S}}$$溶液中$${{c}{(}{{K}^{+}}{)}}$$与$$\mathrm{c} ( \mathrm{S}^{2-} )$$之比
C.$${{N}{{a}_{2}}{{O}_{2}}}$$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
D.$$1 6 \mathrm{O}$$原子的中子数和质量数之比
9、['化学平衡移动的相关判断', '过氧化钠的组成、结构、用途',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勒夏特列原理及应用']正确率60.0%从鲜花中提取出一种简写为$${{H}{I}{n}}$$的有机物,在其水溶液中因存在电离平衡:$$H I n \epsilon a q$$,红色$$) ~ \rightleftharpoons H^{+}+I n^{-} ~ ( a q$$,黄色$${)}$$,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在浓皮为$$0. 0 2 \mathrm{m o l} / \mathrm{L}$$的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加入该指示剂,其中能使指示剂显黄色的是()
$${①{H}{C}{l}}$$$${②{N}{{a}_{2}}{{O}_{2}}}$$$$\oplus\mathrm{N a C l}$$$$\oplus\mathrm{N a H S O_{4}}$$$$\mathrm{\oplus N a H C O_{3}}$$$${⑥{N}{{H}_{3}}}$$$$\oplus\, N a_{2} \, C O_{3}$$。
C
A.$${①{④}{⑤}}$$
B.$${②{⑤}{⑥}}$$
C.$${⑤{⑥}{⑦}}$$
D.$${①{④}}$$
10、['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过氧化钠的组成、结构、用途', '氢氧化钠', '钠的保存、应用']正确率40.0%对于下列事实的相应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钠保存在煤油中 | 煤油不与钠发生反应,钠的密度比煤油大,煤油可以隔绝空气和水蒸气 |
$${{B}}$$ | 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 $${{N}{{a}_{2}}{{O}_{2}}}$$ 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 | $$\mathrm{C O_{2}, ~ H_{2} O}$$ 与 $${{N}{{a}_{2}}{{O}_{2}}}$$ 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
$${{C}}$$ | 将 $${{N}{{a}_{2}}{{O}_{2}}}$$ 投入 $${{F}{e}{C}{{l}_{3}}}$$ 溶液中,溶液褪色 | $${{N}{{a}_{2}}{{O}_{2}}}$$ 漂白性 |
$${{D}}$$ | 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产物是 $${{N}{{a}_{2}}{C}{{O}_{3}}}$$ | 是钠与空气中氧气 $${、}$$ 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结果 |
C
A.$${{A}}$$
B.$${{B}}$$
C.$${{C}}$$
D.$${{D}}$$
1. 分析8句话的正确性:
①错误:铝表面氧化膜被擦去后,灼烧时铝会迅速氧化形成新氧化膜,阻止铝滴落
②正确:钠性质活泼,取出后需立即放回煤油中防止氧化
③错误:铝会与酸、碱反应,不能长时间盛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④错误:钠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会加剧反应,应用沙土扑灭
⑤正确:$$Na_2O_2$$是淡黄色固体,$$Na_2O$$是白色固体,与水反应都生成$$NaOH$$
⑥正确:$$2Na_2O_2 + 2H_2O = 4NaOH + O_2↑$$,$$Na_2O_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⑦错误:血液透析利用胶体渗析,静电除尘利用胶体电泳,性质不同
正确语句:②⑤⑥,共3句
答案:B
3. 分析各选项:
A正确:$$2Na_2O_2 + 2CO_2 = 2Na_2CO_3 + O_2$$,可提供氧气
B正确:$$Na_2O + H_2O = 2NaOH$$,$$2Na_2O_2 + 2H_2O = 4NaOH + O_2↑$$
C错误:$$Na_2O + CO_2 = Na_2CO_3$$,$$2Na_2O_2 + 2CO_2 = 2Na_2CO_3 + O_2$$,产物不同
D正确:NaCl性质稳定,是常用调味品
答案:C
4. 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
A错误:22.4L NO(标准状况)含1mol O原子,16g O₂含1mol O原子,但未说明标准状况
B错误:未给出溶液体积,无法比较离子个数
C正确:N₂和CO摩尔质量都是28g/mol,56g混合物为2mol,都是双原子分子,含4mol原子
D错误:$$Na_2O_2$$中阳离子:阴离子=2:1($$Na^+:O_2^{2-}$$),$$Na_2O$$中也是2:1($$Na^+:O^{2-}$$)
答案:D
5. $$Na_2O$$和$$Na_2O_2$$比较:
A错误:$$Na_2O$$白色,$$Na_2O_2$$淡黄色
B正确:都与水反应生成NaOH
C错误:$$Na_2O$$无漂白性,$$Na_2O_2$$有强氧化性可漂白
D错误:$$Na_2O$$是碱性氧化物,$$Na_2O_2$$不是碱性氧化物
答案:B
6. 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
A错误:与$$CO_2$$反应转移2mol电子,与$$SO_2$$反应:$$Na_2O_2 + SO_2 = Na_2SO_4$$,转移2mol电子
B错误:标准状况2.24L Cl₂为0.1mol,与Fe反应:$$2Fe + 3Cl_2 = 2FeCl_3$$,转移0.2mol电子
C错误:卤素单质状态不同,F₂、Cl₂为气态,Br₂为液态,I₂为固态
D错误:$$N_2 + 3H_2 \rightleftharpoons 2NH_3$$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
答案:A
7. 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
A正确:78g $$Na_2O_2$$为1mol,含1mol $$O_2^{2-}$$
B错误:酯化反应可逆,不能完全反应
C正确:$$3Fe + 2O_2 = Fe_3O_4$$,1mol Fe转移$$\frac{8}{3}$$mol电子
D错误:浓硫酸与Zn反应产生SO₂,随浓度降低产生H₂,气体组成不确定
答案:A
8. 比值分析:
A正确:$$C_2H_4 + 3O_2 = 2CO_2 + 2H_2O$$,$$CO_2:H_2O=2:2=1:1$$
B错误:$$K_2S$$中$$c(K^+):c(S^{2-})=2:1$$,但S²⁻会水解
C正确:$$Na_2O_2$$中$$Na^+:O_2^{2-}=2:1$$
D错误:¹⁶O中子数8,质量数16,比值1:2
答案:C
9. 指示剂分析:
指示剂显黄色需$$In^-$$浓度增大,即碱性条件
①HCl酸性;②$$Na_2O_2$$碱性;③NaCl中性;④$$NaHSO_4$$酸性;⑤$$NaHCO_3$$弱碱性;⑥$$NH_3$$碱性;⑦$$Na_2CO_3$$碱性
能使指示剂显黄色的有:②⑤⑥⑦
答案:C
10. 事实解释分析:
A正确:钠保存于煤油中可隔绝空气
B正确:$$Na_2O_2$$与$$CO_2$$、$$H_2O$$反应放热可使脱脂棉燃烧
C错误:$$Na_2O_2$$投入$$FeCl_3$$溶液,因强氧化性将Fe²⁺氧化为Fe³⁺,不是漂白作用
D正确:钠最终转化为$$Na_2CO_3$$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