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算,电解饱和食盐水,氯水的成分和性质,氧化铝,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对溶液配制的考查,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化学键的概念及类别,对气体摩尔体积的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对反应原理的探究与评价,物质的量的理解,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计算,以为中心的基本粒子的有关推算,钠与盐溶液的反应,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四种产物结构、性质及用途,钠的保存、应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硅酸钠的性质,金属单质的通性,氧化钠,乙酸的酯化反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操作,钠与水反应原理,8电子结构的判断,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根据进行相关计算,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方法,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
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钠及其氧化物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钠及其氧化物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山东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8.0%

2025-09-19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钠及其氧化物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山东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8.0%
1、['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操作',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乙酸的酯化反应',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对反应原理的探究与评价', '对溶液配制的考查',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综合考查']

正确率40.0%下列选项中,利用相关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够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选项 实验器材 相应实验
$${{A}}$$ 试管 $${、}$$ 铁架台 $${、}$$ 导管 $${、}$$ 酒精灯 乙酸乙酯的制备
$${{B}}$$ 锥形瓶 $${、}$$ 漏斗 $${、}$$ 双孔塞 $${、}$$ 导管 $${、}$$ 带余烬的木条 $${、}$$ 药匙 检验 $${{M}{n}{{O}_{2}}}$$ 对 $${{H}_{2}{{O}_{2}}}$$ 分解速率的影响
$${{C}}$$ $$\mathrm{5 0 0 m L}$$ 容量瓶 $${、}$$ 烧杯 $${、}$$ 玻璃棒 $${、}$$ 天平 配制 $$5 0 0 \mathrm{m L 1. 0 0 \mathrm{m o l} / L N a C l}$$ 溶液
$${{D}}$$ 三脚架 $${、}$$ 坩埚 $${、}$$ 酒精灯 $${、}$$ 坩埚钳 钠在空气中燃烧

A

A.$${{A}}$$

B.$${{B}}$$

C.$${{C}}$$

D.$${{D}}$$

2、['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 '铁', '以为中心的基本粒子的有关推算', '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四种产物结构、性质及用途',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气体物质与相关推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对气体摩尔体积的考查', '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考查', '盐类水解的应用']

正确率60.0%$${{N}_{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5}{.}{6}{g}}$$的铁与$$0. 1 \mathrm{m o l}$$$${{C}{{l}_{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0}{.}{3}{{N}_{A}}}$$

B.一定条件下,$${{2}{.}{3}{g}}$$的$${{N}{a}}$$完全与$${{O}_{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_{A}}}$$

C.$${{1}{.}{0}{L}}$$的$${{0}{.}{1}}$$$$\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mathrm{A l C l}_{3}$$溶液中含有的$$\mathrm{A l}^{3+}$$离子数为$${{0}{.}{1}{{N}_{A}}}$$

D.标准状况下,$$2 2. 4 L$$的$${{C}{C}{{l}_{4}}}$$中含有的$${{C}{C}{{l}_{4}}}$$分子数为$${{N}_{A}}$$

3、['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用途',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次氯酸的性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 '氧化铝']

正确率60.0%对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C}{{l}_{2}}}$$ 使鲜艳的红色花瓣褪色 $${{C}{{l}_{2}}}$$ 具有强还原性
$${{B}}$$ $${{N}{{H}_{3}}}$$ 与 $${{H}{C}{l}}$$ 气体接触时有白烟产生 $${{N}{{H}_{3}}}$$ 与 $${{H}{C}{l}}$$ 反应生成 $${{N}{{H}_{4}}{C}{l}}$$ 固体小颗粒
$${{C}}$$ 新切开的 $${{N}{a}}$$ 表面在空气中很快变暗 $${{N}{a}}$$ 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等反应
$${{D}}$$ 加热铝箔时熔化的 $${{A}{l}}$$ 不滴落 $${{A}{l}}$$ 表面的氧化物膜熔点高,包在熔化的 $${{A}{l}}$$ 外面

A

A.$${{A}}$$

B.$${{B}}$$

C.$${{C}}$$

D.$${{D}}$$

4、['根据进行相关计算',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对反应原理的探究与评价', '钠与水反应原理', '有关物质的量的其他计算', '金属单质的通性', '物质的量的理解']

正确率40.0%将$$0. 5 \mathrm{m o L N a}$$投入过量的水$${({{m}_{1}}{g}{)}}$$中,得到$${{a}{g}}$$溶液;将$$0. 5 \mathrm{m o L Z n}$$投入过量的盐酸$${({{m}_{2}}{g}{)}}$$中,得到$${{b}{g}}$$溶液,若$${{m}_{1}{=}{{m}_{2}}}$$,则$${{a}{、}{b}}$$的质量关系是

A

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

5、['化学键的概念及类别', '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 '电解饱和食盐水',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原理', '钠的保存、应用']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S}{{O}_{2}}}$$与$${{S}{{O}_{3}}}$$互为同分异构体

B.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

C.单质中不存在化学键

D.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可能得到金属钠

6、['8电子结构的判断',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方法',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正确率60.0%$${\bf X. ~ Y. ~ Z. ~ 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组成有物基本骨架的元素,$${{Z}}$$与$${{X}}$$同族,$${{Y}}$$所在族序数为其所在周期数的$${{3}}$$倍,$${{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bf X}. {\bf Y}. {\bf Z}$$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的$$\frac1 4.$$下列序数不正确的是(

D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B.$${{W}_{2}{Y}}$$通入品红溶液中,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C.化合物$$\mathbf{X W}_{4}, ~ \mathbf{Z W}_{4}$$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的结构

D.$${{X}{{Y}_{2}}}$$可用作钠着火时的灭火剂

7、['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硅酸钠的性质']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

A.$${{C}{{O}_{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所以硅酸的酸性小于碳酸

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铝比铁活泼,所以铝比铁更容易被腐蚀

D.二氧化硅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烧碱反应,所以它是两性氧化物

8、['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氧化钠', '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计算',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正确率40.0%将等质量的$${①{N}{a}}$$$${②{N}{{a}_{2}}{O}}$$$${③{N}{{a}_{2}}{{O}_{2}}}$$$$\oplus\mathrm{N a O H}$$$$\oplus\mathrm{N a_{2} C O_{3} \cdot1 0 H_{2} O}$$露置于空气中,最后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

A.$$\textcircled{5} ~ < \textcircled{4} ~ < \textcircled{3} ~ < \textcircled{2} ~ < \textcircled{1}$$

B.$$\textcircled{1} ~ < ~ \textcircled{2} ~ < ~ \textcircled{3} ~ < ~ \textcircled{4} ~ < ~ \textcircled{5}$$

C.$$\textcircled{S} ~ < \textcircled{4} ~ < \mathbb{T} ~=\textcircled{3} ~ < \textcircled{1}$$

D.$$\textcircled{5} ~ < \textcircled{3} ~ < \textcircled{4} ~ < \textcircled{2} ~ < \textcircled{1}$$

9、['氧化钠', '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正确率40.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mathrm{N a_{2} O. ~ N a_{2} O_{2}}$$的组成元素相同,与$${{H}_{2}{O}}$$反应的产物相同

B.$${{N}{a}{、}{{H}_{2}}}$$都能在氧气中燃烧,燃烧时的现象相同

C.氯气$${、}$$氯水的性质不同,但都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D.$$\mathrm{C l_{2}, ~ C O_{2}}$$溶于水都显酸性,它们都是大气污染物

10、['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原理', '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正确率40.0%将相同的小钠粒分别与乙醇和水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在液体中的位置相似

B.断键位置相似

C.剧烈程度相似

D.钠的反应状态相似

1. 选项分析:

A. 乙酸乙酯制备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缺少浓硫酸,无法完成实验

B. 检验$$MnO_2$$对$$H_2O_2$$分解速率影响:锥形瓶装$$H_2O_2$$,加$$MnO_2$$后用带余烬木条检验氧气,器材齐全,可以完成

C. 配制500mL 1.00mol/L NaCl溶液需要500mL容量瓶,但缺少NaCl固体,无法完成

D. 钠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剧烈反应,坩埚可能炸裂,不安全且不适用

正确答案:B

2. 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

A. $$5.6g$$铁为$$0.1mol$$,$$0.1mol$$ $$Cl_2$$只能氧化$$0.1mol$$铁,转移电子$$0.2N_A$$

B. $$2.3g$$ Na为$$0.1mol$$,完全反应失去$$0.1mol$$电子,正确

C. $$AlCl_3$$溶液中$$Al^{3+}$$会水解,实际$$Al^{3+}$$数小于$$0.1N_A$$

D. 标准状况下$$CCl_4$$为液体,22.4L不是1mol

正确答案:B

3. 实验现象解释:

A. $$Cl_2$$使花瓣褪色是因为其强氧化性,不是还原性,解释错误

B. $$NH_3$$与$$HCl$$生成$$NH_4Cl$$固体,产生白烟,正确

C. Na与空气中$$O_2$$反应生成$$Na_2O$$而变暗,正确

D. Al表面$$Al_2O_3$$膜熔点高,包住熔融Al,正确

正确答案:A

4. 质量关系分析:

$$0.5mol$$ Na与水反应:$$2Na + 2H_2O \to 2NaOH + H_2↑$$,产生$$0.25mol$$ $$H_2$$(0.5g)

$$0.5mol$$ Zn与盐酸反应:$$Zn + 2HCl \to ZnCl_2 + H_2↑$$,产生$$0.5mol$$ $$H_2$$(1g)

$$m_1 = m_2$$,但Zn反应产生更多$$H_2$$,溶液质量减少更多,故$$a > b$$

正确答案:C

5. 说法判断:

A. $$SO_2$$与$$SO_3$$不是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不同)

B. 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是绿色能源,正确

C. 单质如$$Cl_2$$、$$O_2$$等存在化学键

D. 电解饱和NaCl溶液得$$NaOH$$、$$Cl_2$$、$$H_2$$,不能得金属Na

正确答案:B

6. 元素推断:

X是组成有机物基本骨架的元素,为C;Z与X同族,为Si;Y所在族序数为周期数3倍,第二周期ⅥA族为O;W最外层电子数为$$\frac{1}{4}(6+8+14)=7$$,为Cl

A. CH4热稳定性比SiH4强,正确

B. $$Cl_2O$$通入品红溶液褪色(类似$$Cl_2$$),正确

C. $$CCl_4$$和$$SiCl_4$$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正确

D. $$CO_2$$可用作钠着火灭火剂,正确

题目要求选不正确的,但所有选项似乎都正确,可能需要检查

正确答案:D(可能$$CO_2$$不能扑灭钠火,钠能在$$CO_2$$中燃烧)

7. 说法判断:

A. 强酸制弱酸原理,硅酸酸性小于碳酸,正确

B. 钠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会产生氢气),错误

C. Al表面有致密氧化膜,比铁更耐腐蚀

D. SiO_2与HF反应是特性,不是两性氧化物

正确答案:A

8. 质量变化顺序:

①Na → $$Na_2O$$ → $$NaOH$$ → $$Na_2CO_3$$,增重最多

②$$Na_2O$$ → $$NaOH$$ → $$Na_2CO_3$$,增重较多

③$$Na_2O_2$$ → $$NaOH$$ → $$Na_2CO_3$$,增重中等

④NaOH → $$Na_2CO_3$$,增重较少

⑤$$Na_2CO_3 \cdot 10H_2O$$会风化失水,质量减少

最终质量:⑤ < ④ < ③ < ② < ①

正确答案:A

9. 叙述判断:

A. $$Na_2O$$与$$H_2O$$反应生成$$NaOH$$,$$Na_2O_2$$生成$$NaOH$$和$$O_2$$,产物不同

B. Na燃烧发出黄色火焰,$$H_2$$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现象不同

C. 氯气使湿润红色布条褪色(HClO作用),氯水同样,正确

D. $$CO_2$$不是大气污染物

正确答案:C

10. 钠与乙醇和水反应:

A. 钠密度大于乙醇、小于水,位置不同(乙醇中下沉、水中浮起)

B. 断键位置:水中断O-H键,乙醇中断O-H键,相似

C. 与水反应更剧烈

D. 反应状态相似(都产生氢气)

正确答案:B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