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心的基本粒子的有关推算,铝的性质,乙醇的来源及用途,碱金属元素的结构及性质,沉淀的溶解与生成,化学反应条件,氢氧化铝,化学与药物设计、合成,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浓硫酸的综合考查,氧化钠,对反应原理的探究与评价,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沉淀的转化,可逆反应,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氧化铝,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与的相关推算,根据进行相关计算,硅酸、原硅酸,无机综合推断,钠与水反应原理,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铁,钠的保存、应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气体物质与相关推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化合价的变化规律,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氢氧化铁,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亚硫酸及亚硫酸盐,亚铁离子、亚铁盐,硝酸的强氧化性,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
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钠及其氧化物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钠及其氧化物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自测题解析-陕西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0.0%

2025-08-26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钠及其氧化物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自测题解析-陕西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0.0%
1、['硅酸、原硅酸', '化学与STSE',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乙醇的来源及用途',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化学与药物设计、合成', '氢氧化铝', '钠的保存、应用']

正确率60.0%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乙醇可作消毒剂

C.氢氧化铝可作胃酸中和剂

D.二氧化碳可作钠着火的灭火剂

2、['根据进行相关计算', '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 '以为中心的基本粒子的有关推算', '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与的相关推算', '可逆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气体物质与相关推算',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氯水的平衡移动的应用']

正确率40.0%设$${{N}_{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6. 7 2 \mathrm{~ L ~ C l_{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_{A}}}$$

B.$$1 \, \mathrm{m o l \; N a}$$被完全氧化生成$${{N}{{a}_{2}}{{O}_{2}}{,}}$$失去$${{2}{{N}_{A}}}$$个电子

C.常温常压下,$$4. 6 \mathrm{g} \mathrm{~ N O_{2}}$$和$${{N}_{2}{{O}_{4}}}$$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_{A}}}$$

D.在反应$$\mathrm{K I O_{3}+6 H I} \,=\mathrm{K I} \,+3 \mathrm{I}_{2}+3 \mathrm{H}_{2} \, \mathrm{O}$$中,每生成$$3 \mathrm{m o l \, I_{2}}$$转移的电子数为$${{6}{{N}_{A}}}$$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沉淀的转化',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氢氧化铁',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 '亚铁离子、亚铁盐', '钠的保存、应用']

正确率60.0%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B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 N a+O_{2}=N a_{2} O_{2}$$

B.向$${{A}{g}{C}{1}}$$悬浊液中滴加$${{N}{{a}_{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 A g C l+S^{2-}=A g_{2} S \downarrow+2 C l^{-}$$

C.$${{N}{{a}_{2}}{{O}_{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2 N a_{2} O_{2}+C O_{2}=2 N a_{2} C O_{3}+O_{2}$$

D.$${{F}{e}{C}{{l}_{2}}}$$溶液中滴加$$\mathrm{N a C l O}$$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2 F e^{2+}+C l O^{-}+5 H_{2} O=2 F e \, \, ( O H ) \, \,_{3} \downarrow+C l^{-}+4 H^{+}$$

4、['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甲烷的结构、物理性质', '碱金属元素的结构及性质', '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硝酸的强氧化性',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正确率40.0%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I}{V}{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顺序是:$$\mathrm{G e H_{4}} > \mathrm{S i H_{4}} > \mathrm{C H_{4}}$$;则$${{V}{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顺序也是:$$\mathrm{A s H_{3} > P H_{3} > N H_{3}}$$

B.$${{C}{{H}_{4}}}$$是正四面体结构,则$${{S}{i}{{H}_{4}}}$$也是正四面体结构

C.锂与氧气反应:$$4 \mathrm{L i}+\mathrm{O_{2}}=2 \mathrm{L i}_{2} \mathrm{O}$$,则钠与氧气反应:$$4 \mathrm{N a}+\mathrm{O_{2}}=2 \mathrm{N a_{2} O}$$

D.$${{C}{a}{C}{{O}_{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_{2}}{,}}$$则$${{C}{a}{S}{{O}_{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S}{{O}_{2}}}$$

5、['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氧化钠',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正确率40.0%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1}{.}{5}{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5}{0}{g}}$$质量分数为$$2. 9 2 \%$$的盐酸中和,则该产物是(

C

A.$${{N}{{a}_{2}}{O}}$$

B.$${{N}{{a}_{2}}{{O}_{2}}}$$

C.$${{N}{{a}_{2}}{O}}$$和$${{N}{{a}_{2}}{{O}_{2}}}$$

D.不能确定

6、['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浓硫酸的脱水性',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氧化钠', '实验药品、实验装置/实验步骤的作用',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正确率6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A}}$$

B.$${{B}}$$

C.$${{C}}$$

D.$${{D}}$$

7、['无机综合推断', '氧化钠', '硝酸的强氧化性', '对反应原理的探究与评价',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氢氧化铁']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若$${{D}}$$是一种强碱,则$$\mathrm{A. ~ B. ~ C}$$均可与$${{X}}$$反应生成$${{D}}$$

B.若$${{D}}$$为$${{N}{a}{C}{l}}$$,且$${{A}}$$可与$${{C}}$$反应生成$${{B}}$$,则$${{E}}$$可能是$${{C}{{O}_{2}}}$$

C.若$${{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则$${{A}}$$可能是铁

D.若$${{D}}$$是一种强酸,则$${{A}}$$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且$${{D}}$$可与铜反应生成$${{B}}$$或$${{C}}$$

8、['化学反应条件',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正确率60.0%钠放入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生成$${{N}{{a}_{2}}{O}}$$和$${{N}{{a}_{2}}{{O}_{2}}}$$,这是下列哪些因素决定的(

A

A.反应温度

B.空气的量

C.钠粒的大小

D.钠的状态

9、['铁',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原理',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钠的保存、应用', '铝的性质', '氧化铝']

正确率40.0%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保存$${、}$$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铝的性质活泼,铝箔在空气中加热可以迅速燃烧起来

B.金属钠着火了,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C.金属铁高温下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_{2}}{{O}_{3}}}$$

D.金属钠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实验室通常将其保存于煤油中

10、['浓硫酸的综合考查',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原理',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钠的保存、应用']

正确率60.0%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措施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C

A.金属钠着火时用沙子灭火

B.实验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

C.配制稀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1.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解析:选项D错误。二氧化碳不能用于钠着火灭火,因为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反应:$$2Na_2O_2 + 2CO_2 = 2Na_2CO_3 + O_2$$,反而会加剧火势。硅胶(A)、乙醇(B)、氢氧化铝(C)的用途均正确。

答案:D

2. 设$$N_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解析:选项C正确。$$NO_2$$和$$N_2O_4$$最简式均为$$NO_2$$,$$4.6g$$混合物含$$0.1mol$$ $$NO_2$$单元,原子总数为$$0.3N_A$$。A未指明标准状况;B中$$Na→Na_2O_2$$失去$$1$$个电子;D中每生成$$3mol$$ $$I_2$$转移$$5N_A$$电子。

答案:C

3. 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解析:选项B正确。$$Ag_2S$$溶解度小于$$AgCl$$,发生沉淀转化:$$2AgCl + S^{2-} = Ag_2S↓ + 2Cl^-$$。A应为$$4Na + O_2 = 2Na_2O$$;C应为$$2Na_2O_2 + 2H_2O = 4NaOH + O_2↑$$;D应为碱性环境:$$2Fe^{2+} + ClO^- + 4OH^- + H_2O = 2Fe(OH)_3↓ + Cl^-$$。

答案:B

4. 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解析:选项B正确。$$CH_4$$和$$SiH_4$$均为正四面体结构。A错误,$$NH_3$$存在氢键沸点反常高;C错误,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_2O_2$$;D错误,$$CaSO_3$$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aSO_4$$。

答案:B

5. 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1.5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50g$$质量分数为$$2.92\%$$的盐酸中和,则该产物是( )。

解析:盐酸物质的量:$$n(HCl) = \frac{{50 \times 2.92\%}}{{36.5}} = 0.04mol$$。若为$$Na_2O$$(式量62),$$n = \frac{{1.5}}{{62}} ≈ 0.0242mol$$,耗HCl$$0.0484mol$$;若为$$Na_2O_2$$(式量78),$$n = \frac{{1.5}}{{78}} ≈ 0.0192mol$$,耗HCl$$0.0384mol$$。实际耗HCl$$0.04mol$$介于两者之间,故为混合物。

答案:C

6. svg异常,非svg图片。

解析:题目信息不完整,无法解答。

7. svg异常,非svg图片。

解析:题目信息不完整,无法解答。

8. 钠放入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生成$$Na_2O$$和$$Na_2O_2$$,这是下列哪些因素决定的( )。

解析:选项A正确。反应温度决定产物:低温生成$$Na_2O$$,高温生成$$Na_2O_2$$。空气量、钠粒大小、钠状态不影响产物类型。

答案:A

9.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保存、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项D正确。钠易与氧气反应,需保存在煤油中。A错误,铝箔加热时表面生成$$Al_2O_3$$膜阻止燃烧;B错误,钠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C错误,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_3O_4$$。

答案:D

10. 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措施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解析:选项C错误。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反之可能导致暴沸溅射。A、B、D均符合安全规范。

答案:C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