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相关推算,硫,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甲烷的取代反应,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以为中心的基本粒子的有关推算,常见阳离子的检验,铁,常见阴离子的检验,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二氧化硫的性质,氧气的性质及制取,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过氧化氢的性质及应用,铜,二氧化硫的制取、用途,硝酸的强氧化性,离子推断,钠,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氢氧化亚铁的性质,氢氧化铁,焰色试验,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气体物质与相关推算,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对气体摩尔体积的考查,铁离子、铁盐,化学常用计量及综合应用,盐类水解的应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亚铁离子、亚铁盐,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考查,次氯酸的性质,钝化原理及应用,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
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铁-铁知识点考前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河南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4.00000000000001%

2025-09-18
铁-铁知识点考前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河南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4.00000000000001%
1、['铁', '离子推断', '化学常用计量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将一定量的铁粉投入到$$\mathrm{Z n ( N O_{3} )_{2}}$$、$$\mathrm{C u ( N O_{3} )_{2}}$$、$${{A}{g}{N}{{O}_{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铁;
②滤液中一定有锌离子,可能有亚铁离子、铜离子和银离子;
③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滤渣中一定有铁,可能有银和铜;
④若滤渣中只有两种单质,则滤液中可能含硝酸铜;
⑤若滤渣中有三种金属单质,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锌.
⑥反应后得到滤渣的质量大于反应前加入铁粉的质量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⑥

3、['铁',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甲烷的取代反应', '对气体摩尔体积的考查', '盐类水解的应用']

正确率40.0%用$${{N}_{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mathrm{1. 0 m o l C H_{4}}$$与$$3. 0 \mathrm{m o l C l}_{2}$$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C}{{l}_{3}}}$$分子数为$${{1}{.}{0}{{N}_{A}}}$$

B.$$\mathrm{1. 0 m o l} \cdot\mathrm{L}^{-1}$$的$$\mathrm{( N H_{4} ) \, \Sigma_{3} P O_{4}}$$溶液中阳离子数为$${{3}{.}{0}{{N}_{A}}}$$

C.$$5. 6 \mathrm{g F e}$$与过量浓盐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_{A}}}$$

D.常温下$$2. 2 4 \mathrm{L S O_{3}}$$中含有的质子数为$${{4}{.}{0}{{N}_{A}}}$$

4、['铁', '以为中心的基本粒子的有关推算', '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与的相关推算', '气体物质与相关推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对气体摩尔体积的考查', '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考查', '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

正确率40.0%设$${{N}_{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5}{6}{g}}$$铁粉在氯气中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等于$${{2}{{N}_{A}}}$$

B.$$\mathrm{1 m o l N a}$$与足量$${{O}_{2}}$$反应生成$${{N}{{a}_{2}}{O}}$$和$${{N}{{a}_{2}}{{O}_{2}}}$$的混合物,钠失去$${{2}{{N}_{A}}}$$个电子

C.标准状况下,$$2. 2 4 L C l_{2}$$被$${{N}{a}{O}{H}}$$溶液吸收,转移电子数为$${{0}{.}{2}{{N}_{A}}}$$

D.$${{1}{6}{g}}$$氧气与臭氧$${【}$$分子式为$${{O}_{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_{A}}$$个氧原子

5、['铁', '氢氧化亚铁的性质', '氢氧化铁', '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 '亚铁离子、亚铁盐']

正确率40.0%稀硫酸中加入适量铁粉,反应完全后再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放置片刻,整个过程中观察到的颜色变化是(

B

A.无色、灰绿色、红褐色

B.无色、浅绿色、白色、灰绿色、红褐色

C.灰绿色、红褐色、蓝色

D.灰绿色、白色、浅绿色、灰绿色、红褐色

6、['铁',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硫']

正确率40.0%已知$$\mathrm{F e+S} \stackrel{\triangle} {=} \mathrm{F e S},$$$$\mathrm{F e S+2 H C l=~ F e C l_{2}+H_{2} S \uparrow~}$$$$2 \mathrm{H_{2} S}+3 \mathrm{O_{2}} \stackrel{\# \#} {=} 2 \mathrm{S O}_{2}+2 \mathrm{H_{2} O}$$。一定量的铁粉和过量硫粉混合加热,待其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盐酸,将生成的气体完全燃烧,其收集得$${{9}{g}}$$水,则加入的铁粉质量为(

D

A.$${{1}{4}{g}}$$

B.$${{4}{2}{g}}$$

C.$${{5}{6}{g}}$$

D.$${{2}{8}{g}}$$

7、['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铁',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 '焰色试验', '铁离子、铁盐', '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 '铜',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正确率40.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将铜粉加入到 $$\mathrm{F e_{2} \ ( \bf S O_{4} )}_{3}$$ 溶液中 铜粉溶解,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 铁比铜活泼
$${{B}}$$ 向某溶液中滴加 $${{B}{a}{C}{{l}_{2}}}$$ 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mathrm{S O_{4}^{2-}}$$
$${{C}}$$ 某固体加入足量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此固体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 用某化合物做焰色反应实验 火焰颜色为黄色 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N}{{a}^{+}}}$$

D

A.$${{A}}$$

B.$${{B}}$$

C.$${{C}}$$

D.$${{D}}$$

8、['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铁', '氧气的性质及制取', '硝酸的强氧化性', '二氧化硫的性质', '二氧化硫的制取、用途', '过氧化氢的性质及应用', '钝化原理及应用']

正确率60.0%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

B

A.$${{S}{{O}_{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纸浆的漂白

B.$${{C}{l}{{O}_{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 }$$

C.常温下,浓硝酸不跟铁发生化学反应,可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硝酸$${ }$$

D.$${{M}{n}{{O}_{2}}}$$具有氧化性,可与$${{H}_{2}{{O}_{2}}}$$反应制$${{O}_{2}}$$

9、['铁', '钝化原理及应用', '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及应用']

正确率60.0%下列溶液中,常温下可以用铁罐装运的是$${{(}{)}}$$

A

A.浓硝酸

B.浓盐酸

C.硫酸铜溶液

D.稀硫酸

10、['久置的氯水和新制氯水、液氯的区别', '铁',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次氯酸的性质', '二氧化硫的制取、用途', '氢氧化铁', '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正确率60.0%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的是(

C

A.$$\mathrm{S i O_{2} \to N a_{2} S i O_{3}}$$

B.$$\mathrm{H C l O} \to\mathrm{O_{2}}$$

C.$$\mathrm{F e \to F e \langle\ O H \rangle_{3}}$$

D.$$\mathrm{H_{2} S O_{4}} \mathrm{\Lambda}$$浓$${){→}{S}{{O}_{2}}}$$

1. 分析铁粉与 $$Zn(NO_3)_2$$、$$Cu(NO_3)_2$$、$$AgNO_3$$ 混合溶液的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Zn > Fe > Cu > Ag$$,铁粉优先与 $$AgNO_3$$ 反应:$$Fe + 2AgNO_3 \to Fe(NO_3)_2 + 2Ag$$,再与 $$Cu(NO_3)_2$$ 反应:$$Fe + Cu(NO_3)_2 \to Fe(NO_3)_2 + Cu$$,不与 $$Zn(NO_3)_2$$ 反应。

逐项判断:

① 滤渣中一定有银(铁优先置换),可能有铜(若铁足量),但不可能有铁(若铁过量则滤渣含铁,但说法中“可能有铁”错误,应为“一定无铁”或“可能有铜”),故①错误。

② 滤液中一定有 $$Zn^{2+}$$(不参与反应),可能有 $$Fe^{2+}$$(若铁参与反应),但 $$Cu^{2+}$$ 和 $$Ag^+$$ 若未被完全置换则可能存在,但铁优先置换银和铜,所以若铁不足则 $$Ag^+$$ 和 $$Cu^{2+}$$ 可能残留,故②正确。

③ 向滤渣加稀盐酸有气泡,说明有铁剩余(生成 $$H_2$$),则滤渣中一定含铁,且银和铜已被完全置换(可能存在),故③正确。

④ 滤渣中只有两种单质,如 Ag 和 Cu(铁不足未完全置换铜),则滤液中可能含 $$Cu(NO_3)_2$$(未被置换完),故④正确。

⑤ 滤渣中有三种金属单质(Ag、Cu、Fe),说明铁过量,则滤液中溶质只有 $$Zn(NO_3)_2$$ 和 $$Fe(NO_3)_2$$(无 $$Ag^+$$ 和 $$Cu^{2+}$$),但还有 $$Zn(NO_3)_2$$,故“只有硝酸锌”错误,应还有 $$Fe(NO_3)_2$$。

⑥ 反应后滤渣质量大于原铁粉质量:置换银时,56g Fe 置换出 216g Ag,质量增加;置换铜时,56g Fe 置换出 64g Cu,质量增加。所以一定大于,故⑥正确。

综上,正确说法为②、③、④、⑥,但选项中没有完全匹配,需看给定选项:A.②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⑥。②③⑥正确,故选A。

答案:A

3. 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

A. $$CH_4$$ 与 $$Cl_2$$ 光照反应生成多种氯代物,$$CHCl_3$$ 分子数不确定,错误。

B. $$1.0 mol \cdot L^{-1} (NH_4)_3PO_4$$ 溶液未给出体积,无法计算离子数,错误。

C. $$5.6g Fe$$ 为 $$0.1mol$$,与浓盐酸反应:$$Fe + 2HCl \to FeCl_2 + H_2$$,转移电子数 $$0.2N_A$$,正确。

D. 常温下 $$SO_3$$ 为固体,$$2.24L$$ 不是标况,物质的量非 $$0.1mol$$,错误。

答案:C

4. 阿伏伽德罗常数判断:

A. $$56g Fe$$ 为 $$1mol$$,在 $$Cl_2$$ 中燃烧:$$2Fe + 3Cl_2 \to 2FeCl_3$$,转移 $$3mol$$ 电子,即 $$3N_A$$,错误。

B. $$1mol Na$$ 与 $$O_2$$ 反应生成 $$Na_2O$$ 或 $$Na_2O_2$$,均失去 $$1mol$$ 电子( per Na),故失去 $$N_A$$ 个电子,错误。

C. 标况下 $$2.24L Cl_2$$ 为 $$0.1mol$$,与 $$NaOH$$ 反应:$$Cl_2 + 2NaOH \to NaCl + NaClO + H_2O$$,转移 $$0.1mol$$ 电子,即 $$0.1N_A$$,错误。

D. $$16g$$ 氧气或臭氧均含 $$16g$$ 氧原子,即 $$1mol$$ 氧原子,故有 $$N_A$$ 个氧原子,正确。

答案:D

5. 稀硫酸加铁粉:$$Fe + H_2SO_4 \to FeSO_4 + H_2$$,溶液由无色变浅绿色($$Fe^{2+}$$);加 $$NaOH$$:生成 $$Fe(OH)_2$$ 白色沉淀,迅速被氧化为灰绿色 $$Fe_3O_4$$,最终变为红褐色 $$Fe(OH)_3$$。

颜色变化:无色 → 浅绿色 → 白色 → 灰绿色 → 红褐色。

答案:B

6. 反应流程:$$Fe + S \xrightarrow{\triangle} FeS$$,$$FeS + 2HCl \to FeCl_2 + H_2S$$,$$2H_2S + 3O_2 \to 2SO_2 + 2H_2O$$。

最终生成 $$9g H_2O$$($$0.5mol$$),由 $$2H_2S \to 2H_2O$$,需 $$0.5mol H_2S$$,则需 $$0.5mol FeS$$,即需 $$0.5mol Fe$$($$28g$$)。

答案:D

7. 实验现象与结论判断:

A. 铜粉加 $$Fe_2(SO_4)_3$$:$$Cu + 2Fe^{3+} \to 2Fe^{2+} + Cu^{2+}$$,溶液由黄色($$Fe^{3+}$$)变蓝色($$Cu^{2+}$$),但结论“铁比铜活泼”错误,应为 $$Fe^{3+}$$ 氧化性强于 $$Cu^{2+}$$。

B. 滴加 $$BaCl_2$$ 有白色沉淀,可能为 $$BaSO_4$$ 或 $$BaCO_3$$ 等,不一定含 $$SO_4^{2-}$$。

C. 固体加盐酸生成气体使石灰水变浑,可能为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等,不一定为碳酸盐。

D. 焰色反应黄色,一定含 $$Na^+$$,正确。

答案:D

8. 物质性质与用途:

A. $$SO_2$$ 漂白性源于其化合能力,非还原性,错误。

B. $$ClO_2$$ 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正确。

C. 浓硝酸使铁钝化(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膜),错误。

D. $$MnO_2$$ 催化 $$H_2O_2$$ 分解制 $$O_2$$,而非氧化性(实为催化),错误。

答案:B

9. 铁罐装运溶液:浓硝酸使铁钝化,可用铁罐;浓盐酸、稀硫酸与铁反应,硫酸铜与铁置换,均不可。

答案:A

10. 一步反应完成:

A. $$SiO_2 + 2NaOH \to Na_2SiO_3 + H_2O$$,可一步。

B. $$2HClO \xrightarrow{\text{光}} 2HCl + O_2$$,可一步。

C. $$Fe \to Fe(OH)_3$$ 需多步(如 $$Fe \to FeCl_2 \to Fe(OH)_2 \to Fe(OH)_3$$),不能一步。

D. 浓 $$H_2SO_4$$ 与 Cu 等反应制 $$SO_2$$,可一步。

答案:C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