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D
A.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mathrm{2 F e+6 H^{+}=2 F e^{3+}+3 H_{2} \uparrow}$$
B.将钠加入$${{C}{u}{S}{{O}_{4}}}$$溶液:$$2 \mathrm{N a}+\mathrm{C u}^{2+}=2 \mathrm{N a}^{+}+\mathrm{C u}$$
C.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mathrm{F e^{3+}+3 H_{2} O} \stackrel{\Delta} {=} \mathrm{F e ( O H )_{3} \downarrow+3 H^{+}}$$
D.$$\mathrm{M g ( O H )_{2}}$$和稀盐酸的反应:$$\mathrm{M g} ( \mathrm{O H} )_{2}+2 \mathrm{H}^{+}=2 \mathrm{H}_{2} \mathrm{O}+\mathrm{M g}^{2+}$$
2、['根据正确率60.0%若$${{N}_{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将$$0. 1 \mathrm{m o l} \; \mathrm{C l}_{2}$$与足量$${{N}{a}{O}{H}}$$溶液在常温下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_{A}}}$$
B.$$\mathrm{1 m o l \; C l_{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_{A}}}$$
C.$$0. 3 \mathrm{m o l \, N O_{2}}$$溶于水生成$${{H}{N}{{O}_{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3}{{N}_{A}}}$$
D.标准状况下,$$1 1. 2 \mathrm{L}$$三氧化硫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等于$${{1}{.}{5}{{N}_{A}}}$$
3、['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铁', '二氧化碳', '氧化钠',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氢氧化钠']正确率40.0%对于物质:$${①}$$干冰$${、{②}}$$食盐水$${、{③}}$$高锰酸钾$${、{④}}$$氧气$${、{⑤}}$$氢氧化钠溶液$${、{⑥}}$$稀盐酸$${、{⑦}}$$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干冰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化学变化
B.除去食盐水中的水最好采用化学方法
C.以上$${{7}}$$种物质中相互间可能发生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
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定获得纯净的$${{N}{{a}_{2}}{C}{{O}_{3}}}$$
4、['胶体的制备',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铁',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及应用']正确率40.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D
A.制备氢氧化铁胶体$$\mathrm{F e}^{3+}+3 \mathrm{H_{2} O}=\mathrm{F e ~ ( \mathrm{O H} )_{\Lambda_{3}}+3 \mathrm{H}^{+}}$$
B.稀硫酸滴在铁片上$$\mathrm{2 F e+6 H^{+}=2 F e^{3+}+3 H_{2} \uparrow}$$
C.铝丝与硫酸铜溶液$$\mathrm{A l}+\mathrm{C u^{2+}}=\mathrm{C u}+\mathrm{A l}^{3+}$$
D.大理石溶于醋酸$$\mathrm{C a C O_{3}}+2 \mathrm{C H_{3} C O O H}=\mathrm{C a}^{2+}+2 \mathrm{C H_{3} C O O}^{-}+\mathrm{H_{2} O}+\mathrm{C O_{2}} \uparrow$$
5、['油脂的水解', '铁', '油脂的性质', '基本营养物质与人体健康', '化学与STSE', '过氧化氢的性质及应用',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正确率40.0%生活是化学的源泉,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一定浓度的双氧水可用于伤口的消毒
B.铁强化酱油可通过膳食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
C.变质的植物油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植物油发生了水解反应
D.在采煤工业上,爆破时把干冰和炸药放在一起,既能增强爆炸威力,又能防止火灾
6、['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铁', '氧化铁', '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率40.0%下列关于铁与水反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是黑色的$${{F}{{e}_{2}}{{O}_{3}}}$$
B.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放出的气体点燃时能发出爆鸣声
C.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常温下,$${{F}{e}}$$与$${{H}_{2}{O}}$$不反应,但在空气中的$$\mathrm{O_{2}, ~ H_{2} O}$$共同作用下能发生反应
7、['胶体的制备',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铁',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判断及比较', '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及应用']正确率60.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C
A.铁粉与稀盐酸反应:$$\mathrm{2 F e+6 H^{+}=2 F e^{3+}+3 H_{2} \uparrow}$$
B.碳酸镁溶于醋酸的反应:$$\mathrm{M g C O_{3}+2 H^{+}=M g^{2+}+C O_{2} \uparrow+H_{2} O}$$
C.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的$$\mathrm{C O_{2} \colon~ C a^{2+}+2 O H^{-}+C O_{2}=C a C O_{3} \downarrow+H_{2} O}$$
D.向沸水中滴加$${{F}{e}{C}{{l}_{3}}}$$溶液制备$$\mathrm{F e \ ( O H )_{\ l 3}}$$胶体:$$\mathrm{F e}^{3+}+3 \mathrm{H_{2} O} \stackrel{\triangle} {=} \mathrm{F e} ( \mathrm{O H} )_{3} \downarrow+3 \mathrm{H}^{+}$$
8、['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铁',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化学与STSE',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蛋白质的变性']正确率60.0%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血液透析$${{”}}$$和$${{“}}$$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的不同性质
B.把石灰浆喷涂在树干上可消灭树皮上的过冬虫卵
C.酸性重铬酸钾用于检查酒驾是利用其强还原性
D.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
9、['铁',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二氧化硫的性质', '卤素单质的性质', '钝化原理及应用', '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铝的性质']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S}{{O}_{2}}}$$可以使$${{B}{{r}_{2}}}$$水褪色,是因为$${{S}{{O}_{2}}}$$具有漂白性
B.$${{N}{a}}$$的金属活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_{2}}}$$溶液反应制$${{M}{g}}$$
C.$${{F}{e}}$$在$${{C}{{l}_{2}}}$$中燃烧生成$${{F}{e}{C}{{l}_{3}}}$$,故$${{F}{e}}$$与$${{I}_{2}}$$反应生成$${{F}{e}{{I}_{3}}}$$
D.可以用铝制的容器储存和运输浓硝酸是因为常温下铝遇到浓硝酸钝化
10、['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铁', '氧化钠', '铜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氧化铁', '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铝盐', '铝的性质']正确率40.0%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C
A.$$\mathrm{F e \frac{\ H_{2} O ( g ) / \ H_{\# \ H}} {\longrightarrow\ F e_{2} O_{3}} \stackrel{H C l} {\longrightarrow\ F e C l_{3}}}$$
B.$$\mathrm{C u S O_{4} \Uparrowdot{\mathbb{H}}} \stackrel{\mathrm{N a}} {\longrightarrow} \mathrm{C u} \stackrel{\mathrm{O_{2}}} {\longrightarrow} \mathrm{C u O}$$
C.$$足量稀盐酸$$
D.$$\mathrm{N a ~ \stackrel{O_{2} / \Delta} {\longrightarrow} N a_{2} O ~ \stackrel{H_{2} O} {\longrightarrow} N a O H}$$
1.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错误,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Fe^{2+}$$ 而非 $$Fe^{3+}$$,正确为 $$Fe + 2H^+ = Fe^{2+} + H_2 \uparrow$$;B项错误,钠先与水反应生成 $$NaOH$$ 和 $$H_2$$,再与 $$CuSO_4$$ 反应生成 $$Cu(OH)_2$$ 沉淀;C项错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应为 $$Fe^{3+} + 3H_2O \xrightarrow{\Delta} Fe(OH)_3(胶体) + 3H^+$$,不应写沉淀符号;D项正确,$$Mg(OH)_2$$ 与盐酸反应生成水和 $$Mg^{2+}$$。
2.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错误,$$Cl_2 + 2NaOH = NaCl + NaClO + H_2O$$,0.1 mol $$Cl_2$$ 转移电子数为 $$0.1N_A$$;B项错误,$$2Fe + 3Cl_2 = 2FeCl_3$$,1 mol $$Cl_2$$ 转移电子数为 $$2N_A$$;C项正确,$$3NO_2 + H_2O = 2HNO_3 + NO$$,0.3 mol $$NO_2$$ 转移电子数为 $$0.2N_A$$(计算错误,应为 $$0.2N_A$$,但选项C正确);D项错误,标准状况下 $$SO_3$$ 为固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
3.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错误,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B项错误,除去食盐水中的水用蒸发(物理方法);C项正确,如铁与盐酸(置换)、氧气与铁(化合)、氢氧化钠与盐酸(复分解)、高锰酸钾分解(氧化还原)等;D项错误,$$CO_2$$ 与 $$NaOH$$ 反应可能生成 $$Na_2CO_3$$ 或 $$NaHCO_3$$。
4.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错误,胶体制备不应写沉淀符号;B项错误,生成 $$Fe^{2+}$$ 而非 $$Fe^{3+}$$;C项错误,电荷不守恒,应为 $$2Al + 3Cu^{2+} = 2Al^{3+} + 3Cu$$;D项正确,醋酸弱酸但能溶解碳酸钙。
5. 正确答案:C
解析:C项错误,植物油变质是因氧化反应,不是水解。
6.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错误,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Fe_3O_4$$(黑色)而非 $$Fe_2O_3$$(红棕色)。
7.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错误,生成 $$Fe^{2+}$$;B项错误,醋酸应写分子式 $$CH_3COOH$$;C项正确;D项错误,胶体制备不应写沉淀符号。
8. 正确答案:C
解析:C项错误,重铬酸钾检查酒驾是利用其强氧化性。
9.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错误,$$SO_2$$ 使溴水褪色是因还原性;B项错误,钠先与水反应;C项错误,$$I_2$$ 氧化性弱,生成 $$FeI_2$$;D项正确。
10.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错误,$$Fe$$ 与 $$H_2O(g)$$ 生成 $$Fe_3O_4$$;B项错误,钠与 $$CuSO_4$$ 溶液反应生成 $$Cu(OH)_2$$ 而非 $$Cu$$;C项不完整;D项正确,$$4Na + O_2 = 2Na_2O$$,$$Na_2O + H_2O = 2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