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铁的氢氧化物

氢氧化铁-铁的氢氧化物知识点月考进阶自测题答案-四川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0.0%

2025-09-23
氢氧化铁-铁的氢氧化物知识点月考进阶自测题答案-四川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0.0%
2、['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及配平', '碳酸氢钠的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碳酸钠、碳酸氢钠混合物的有关求算', '偏铝酸盐', '次氯酸的性质',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氢氧化铁', '铁离子、铁盐',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

正确率40.0%如表中的离子方程式及其评价均合理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对离子方程式的评价

$${{A}}$$ .

强碱性溶液中 $${{C}{l}{{O}^{−}}}$$ 将 $$\mathrm{C r ( O H )}_{4}^{-}$$ 氧化: $$3 \mathrm{C l O}^{-}+2 \mathrm{C r} ( \mathrm{O H} )_{4}^{-}=3 \mathrm{C l}^{-}+2 \mathrm{C r} O_{4}^{2-}+2 \mathrm{H}^{+}+3 \mathrm{H}_{2} \mathrm{O}$$

正确

$${{B}}$$ .

$$\mathrm{F e ( O H )_{3}}$$ 溶于氢碘酸溶液中: $$\mathrm{F e ( O H )_{3}+3 H^{+}=F e^{3+}+3 H_{2} O}$$

正确

$${{C}}$$ .

向 $${{N}{{a}_{2}}{S}}$$ 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 $$3 \mathrm{C l}_{2}+\mathrm{S}^{2-}+3 \mathrm{H}_{2} \mathrm{O}=6 \mathrm{C l}^{-}+\mathrm{S O}_{3}^{2-}+6 \mathrm{H}^{+}$$

错误,生成的 $$\mathrm{S O_{3}^{2-}}$$ 能继续被 $${{C}{{l}_{2}}}$$ 氧化

$${{D}}$$ .

向 $$\mathrm{N a H C O_{3}}$$ 溶液中滴加 $$\mathrm{N a A l O}_{2}$$ 溶液: $$\mathrm{H C O_{3}^{-}}+\mathrm{A l O_{2}^{-}}+\mathrm{H_{2} O}=\mathrm{C O_{3}^{2-}}+\mathrm{A l ( O H )_{3} \downarrow}$$

错误,两溶液均呈碱性,不能发生反应

C

A.$${{A}}$$

B.$${{B}}$$

C.$${{C}}$$

D.$${{D}}$$

3、['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及配平', '铁',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实验药品、实验装置/实验步骤的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铁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氢氧化亚铁的性质', '氢氧化铁', '物质检验和鉴别实验', '常见气体的检验', '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

正确率60.0%某小组利用教材装置实验探究铁与水的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湿棉花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

B.点燃肥皂泡,可以检验生成气体为$${{H}_{2}}$$

C.将反应后固体溶于稀$${{H}_{2}{S}{{O}_{4}}}$$,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则固体产物为$${{F}{e}{O}}$$

D.试管中发生的反应为$$高温$$

4、['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氢氧化铁']

正确率60.0%下列对于胶体说法 错误的是

B

A.用丁达尔效应区别溶液与胶体

B.$$\mathrm{F e ( O H )_{3}}$$胶体带正电,$${{F}{e}{C}{{l}_{3}}}$$溶液呈电中性

C.橄榄油与水混合形成的液体,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0^{-9} \mathrm{m} \! \sim\! 1 0^{-7} \mathrm{m}$$

5、['碳酸氢钠与酸、碱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硝酸的强氧化性', '离子共存', '氢氧化亚铁的性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氢氧化铁', '铁离子、铁盐', '亚铁离子、亚铁盐', '铝的性质']

正确率40.0%在某溶液中加入$${{A}{l}}$$能产生氢气,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D

A.$$\mathrm{M g}^{2+}, \mathrm{~ F e^{3+}, \ N O_{3}^{-}, \ S C N^{-}}$$

B.$$\mathrm{A l^{3+} \cdot~ F e^{2+} \cdot~ N O_{3}^{-} \cdot~ S O_{4}^{2-}}$$

C.$$\mathrm{K^{+}, ~ N a^{+}, ~ C l^{-}, ~ H C O_{3}^{-}}$$

D.$$\mathrm{N a^{+}, ~ B a^{2+}, ~ N O_{3}^{-}, ~ O H}$$

6、['碳酸氢钠的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高铁酸盐', '二氧化硫的性质', '水解方程式', '乙酸的酸性', '氨水的组成及性质', '盐类水解的原理', '偏铝酸盐', '氢氧化铁', '二氧化硫与环境问题']

正确率40.0%下列各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B

A.用足量的氨水处理硫酸工业的尾气:$$\mathrm{S O_{2}+N H_{3} \cdot H_{2} O}=\mathrm{N H_{4}^{+}+H S O_{3}^{-}}$$

B.向$$\mathrm{N a A l O}_{2}$$溶液中加入$$\mathrm{N a H C O_{3}}$$溶液变浑浊:$$\mathrm{H C O_{3}^{-}}+\mathrm{A l O}_{2}^{-}+\mathrm{H_{2} O}=\mathrm{C O_{3}^{2-}}+\mathrm{A l ( O H )_{3} \downarrow}$$

C.大理石溶于醋酸中:$$\mathrm{C O_{3}^{2-}}+2 \mathrm{C H_{3} C O O H}=2 \mathrm{C H_{3} C O O}^{-}+\mathrm{C O_{2}} \uparrow+\mathrm{H_{2} O}$$

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mathrm{F e ( O H )_{3}}$$反应生成$$\mathrm{N a_{2} F e O_{4} : \ 3 C l O^{-}+2 F e ( O H )_{3} \ =2 F e O_{4}^{2-}+3 C l^{-}+H_{2} O+4 H^{+} \,}$$

7、['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硝酸的强氧化性', '水解方程式', '过氧化氢的性质及应用', '氢氧化亚铁的性质', '氢氧化铁', '盐类水解的应用']

正确率60.0%下列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D

A.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mathrm{F e ( O H )_{3}+3 H^{+}=~ F e^{3+}+3 H_{2} O}$$

B.硫酸铜溶液显酸性:$$\mathrm{C u^{2+}+\ 2 H_{2} O} ~=~$$$$\mathrm{C u ( O H )_{2} \downarrow+2 H^{+}}$$

C.向新制的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mathrm{F e} ( \mathrm{O H} )_{2} \,+\, 2 \mathrm{H}^{+} \,=\, \mathrm{F e}^{2+} \,+\, 2 \mathrm{H}_{2} \, \mathrm{O}$$

D.用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双氧水:$$2 \mathrm{M n O}_{4}^{-}+6 \mathrm{H}^{+}+5 \mathrm{H}_{2} \mathrm{O}_{2}=\mathrm{} \ 2 \mathrm{M n}^{2+}+5 \mathrm{O}_{2} \uparrow+8 \mathrm{H}_{2} \mathrm{O}$$

9、['四氧化三铁', '氧化铁', '核磁共振氢谱', '氢氧化铁', '氧化亚铁']

正确率60.0%我国科学家参与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已随美国发现号航天飞船升入太空,开始了探索宇宙中是否存在$${{“}}$$反物质$${{”}}$$的研究工作.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推测用于制造阿尔法磁谱仪的核心部件的材料是$${{(}{)}}$$

C

A.$${{F}{e}{O}}$$

B.$${{F}{{e}_{2}}{{O}_{3}}}$$

C.$${{F}{{e}_{3}}{{O}_{4}}}$$

D.$$\mathrm{F e ( O H )_{3}}$$

10、['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 '钠与水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的性质及应用', '氢氧化亚铁的性质',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氢氧化铁', '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 '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亚铁离子、亚铁盐']

正确率60.0%在下列实验中,实验操作与现象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将钠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有气泡冒出,有红色固体析出
$${{B}}$$ 将足量过氧化氢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 无明显变化
$${{C}}$$ 将过氧化钠投入氯化亚铁溶液中 最终生成红褐色沉淀
$${{D}}$$ 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氯化亚铁溶液中 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

C

A.$${{A}}$$

B.$${{B}}$$

C.$${{C}}$$

D.$${{D}}$$

第2题解析:

选项A:强碱性溶液中$$ClO^-$$将$$Cr(OH)_4^-$$氧化为$$CrO_4^{2-}$$,但离子方程式$$3ClO^-+2Cr(OH)_4^-=3Cl^-+2CrO_4^{2-}+2H^++3H_2O$$在强碱性条件下出现$$H^+$$不合理,评价"正确"错误。

选项B:$$Fe(OH)_3$$溶于氢碘酸时,$$Fe^{3+}$$会氧化$$I^-$$生成$$I_2$$,离子方程式$$Fe(OH)_3+3H^+=Fe^{3+}+3H_2O$$未体现氧化还原反应,评价"正确"错误。

选项C:向$$Na_2S$$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时,$$S^{2-}$$会被氧化为$$SO_4^{2-}$$而非$$SO_3^{2-}$$,且$$SO_3^{2-}$$能继续被氧化,评价正确。

选项D:$$NaHCO_3$$与$$NaAlO_2$$混合时发生双水解:$$HCO_3^-+AlO_2^-+H_2O=CO_3^{2-}+Al(OH)_3\downarrow$$,评价"不能发生反应"错误。

正确答案:C

第3题解析:

A正确:湿棉花受热产生水蒸气。

B正确: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_2$$,点燃肥皂泡可验证。

C错误: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_3O_4$$,溶于稀$$H_2SO_4$$后生成$$Fe^{2+}$$和$$Fe^{3+}$$,$$KSCN$$溶液变红,不能通过不变红判断产物为$$FeO$$。

D正确:反应为$$3Fe+4H_2O(g)\xrightarrow{高温}Fe_3O_4+4H_2$$。

正确答案:C

第4题解析:

A正确: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特征方法。

B错误:$$Fe(OH)_3$$胶体粒子带正电,但胶体整体呈电中性;$$FeCl_3$$溶液也呈电中性。

C正确:橄榄油与水形成乳浊液,无丁达尔效应。

D正确:胶体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10^{-9}-10^{-7}m$$。

正确答案:B

第5题解析:

加铝能产生氢气说明溶液可能为强酸或强碱性。

A:$$Fe^{3+}$$、$$SCN^-$$形成配合物,$$NO_3^-$$在酸性条件下与铝不产生氢气。

B:$$NO_3^-$$在酸性条件下与铝不产生氢气。

C:$$HCO_3^-$$在酸或碱中都不稳定,但在碱性条件下可与铝共存。

D:碱性条件下离子可共存,铝与$$OH^-$$反应产生氢气。

正确答案:D

第6题解析:

A错误:足量氨水应生成$$(NH_4)_2SO_3$$,正确为$$SO_2+2NH_3\cdot H_2O=2NH_4^++SO_3^{2-}+H_2O$$。

B正确:$$AlO_2^-$$与$$HCO_3^-$$发生双水解生成沉淀。

C错误:醋酸钙可溶,应写化学方程式:$$CaCO_3+2CH_3COOH=Ca^{2+}+2CH_3COO^-+CO_2\uparrow+H_2O$$。

D错误:强碱溶液中不应出现$$H^+$$,正确为$$3ClO^-+2Fe(OH)_3+4OH^-=2FeO_4^{2-}+3Cl^-+5H_2O$$。

正确答案:B

第7题解析:

A错误:$$Fe^{3+}$$会氧化$$I^-$$,正确为$$2Fe(OH)_3+6H^++2I^-=2Fe^{2+}+I_2+6H_2O$$。

B错误:铜离子水解可逆,不应写沉淀符号:$$Cu^{2+}+2H_2O\rightleftharpoons Cu(OH)_2+2H^+$$。

C错误:稀硝酸会氧化$$Fe^{2+}$$,正确应包含氧化过程。

D正确: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

正确答案:D

第9题解析:

阿尔法磁谱仪的核心部件需要强磁性材料,$$Fe_3O_4$$(磁铁矿)是常见磁性材料,$$FeO$$和$$Fe_2O_3$$磁性较弱,$$Fe(OH)_3$$无磁性。

正确答案:C

第10题解析:

A错误: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_2$$,$$NaOH$$与$$Cu^{2+}$$生成$$Cu(OH)_2$$蓝色沉淀而非红色铜。

B错误:$$H_2O_2$$在酸性条件下氧化$$Fe^{2+}$$为$$Fe^{3+}$$,溶液变黄。

C正确:$$Na_2O_2$$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_2$$,$$NaOH$$与$$Fe^{2+}$$生成$$Fe(OH)_2$$,最终被氧化为$$Fe(OH)_3$$红褐色沉淀。

D错误:$$NaOH$$滴入$$FeCl_2$$先生成白色$$Fe(OH)_2$$沉淀,逐渐氧化为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正确答案:C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