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铁的氢氧化物

氢氧化铁-铁的氢氧化物知识点课后进阶自测题解析-江苏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2025-08-11
氢氧化铁-铁的氢氧化物知识点课后进阶自测题解析-江苏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1、['碳酸氢钠的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铁',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氢氧化铁', '三氧化硫', '亚铁离子、亚铁盐', '铜']

正确率60.0%下列化合物中不可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的有几个$${{(}{)}}$$
$$\mathrm{~ \oplus~ F e ( O H )_{3} \oplus~ F e C I_{2} \oplus~ F e I_{3} \oplus~ S O_{3} \oplus~ C u S \oplus~ N a H C O_{3} ~,}$$

C

A.$${{2}}$$个

B.$${{3}}$$个

C.$${{5}}$$个

D.$${{6}}$$个

2、['胶体的制备',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氢氧化铁']

正确率60.0%下列现象或应用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C

A.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制成豆腐

B.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三氯化铁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D.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稀硫酸,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溶解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硝酸的强氧化性', '铁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氢氧化铁', '铁离子、铁盐']

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mathrm{F e+4 H^{+}+N O_{3}^{-}=F e^{3+}+N O \uparrow+2 H_{2} O}$$

B.$$\mathrm{F e_{3} O_{4}+8 H^{+}=F e^{2+}+2 F e^{3+}+4 H_{2} O}$$

C.$$\mathrm{F e ~ ( \Delta{O H} )_{\Lambda_{3}}+3 H^{+}=F e^{3+}+3 H_{2} O}$$

D.$$\mathrm{3 F e ~ ( \ O H )_{\Delta_{2}}+1 0 H^{+}+N O_{3}^{-}=3 F e^{3+}+N O \uparrow+8 H_{2} O}$$

4、['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硝酸的其他性质', '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硫', '氢氧化铁']

正确率40.0%下列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B

A.$${{S}{+}{{O}_{2}}}$$$$点燃$$

B.$$\mathrm{F e ~ ( \ O H )_{\Lambda_{3}}+3 H C l=F e C l_{3}+3 H_{2} O}$$

C.$$2 \mathrm{M g}+\mathrm{C O_{2}} \overset{\# \#} {-} 2 \mathrm{M g O}+\mathrm{C}$$

D.$$\mathrm{4 H N O_{3}}$$浓$$光照$$

5、['化学与传统文化', '氧化铁', '焰色试验',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氢氧化铁']

正确率60.0%宋代$${《}$$本草图经$${》}$$中,关于绿矾的分解有如下描述:$${{“}}$$绿矾形似朴硝($$\mathrm{N a_{2} S O_{4}. ~} \cdot1 0 \mathrm{H_{2} O_{4} ~}$$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计者是真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色赤$${{”}}$$物质是$$\mathrm{F e \ ( O H )_{\ l 3}}$$

B.流出的液体中可能含有硫酸

C.可以通过焰色反应区分绿矾和朴硝

D.绿矾分解过程中硫元素部分被还原

6、['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硅酸、原硅酸', '硝酸的强氧化性', '离子共存', '配合物的形成', '氨水的组成及性质', '氢氧化镁', '氢氧化铁', '铝的性质']

正确率60.0%在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A.溶液通入足量氨气后各离子还能大量存在:$$\mathrm{K^{+}, ~ N a^{+}, ~ S O_{4}^{2-}, ~ C O_{3}^{2-}}$$

B.与金属铝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无色溶液中:$$\mathrm{F e^{2+} \,, \ M g^{2+} \,, \ N O_{\overline{{3}}} \,}, \mathrm{C F}$$

C.强酸性溶液中:$$\mathrm{N a^{+}, ~ K^{+}, ~ S i O_{3}^{2-}, ~ N O_{\bar{3}}^{-}}$$

D.含有大量$$\mathrm{F e}^{3+}$$的溶液中:$$\mathrm{S C N^{-}, ~ T, ~ N a^{+}, ~ C F}$$

7、['二氧化碳',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氯化氢、盐酸', '氢氧化钠', '氢氧化铁',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

正确率40.0%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A.向$$\mathrm{C a ( O H )_{2}}$$溶液中通入过量$$\mathrm{C O_{2} : \; O H^{-}+C O_{2}=\; H C O_{3}^{-}}$$

B.$$\mathrm{C a ( H C O_{3} )_{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mathrm{C a^{2+}+H C O_{3}^{-}+O H^{-}=C a C O_{3} \downarrow+H_{2} O}$$

C.碳酸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mathrm{C O_{3}^{2-}+2 H^{+}=H_{2} O+C O_{2} \uparrow}$$

D.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mathrm{F e ( O H )_{3}+\; 3 H^{+}=\; F e^{3+}+\; 3 H_{2} O}$$

8、['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氧化铁',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铝离子与强碱反应的相关计算', '氢氧化镁', '氢氧化亚铁的性质', '铝盐', '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 '氢氧化铝', '对反应原理的探究与评价', '氢氧化铁', '氧化亚铁']

正确率40.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A.分别向$${{N}{{a}_{2}}{C}{{O}_{3}}}$$和$$\mathrm{N a H C O_{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产生的现象相同

B.分别向$${{A}{l}{C}{{l}_{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和氨水至过量,产生的现象相同

C.分别将$${{F}{e}{O}}$$和$${{F}{{e}_{2}}{{O}_{3}}}$$溶于稀硝酸中,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的颜色相同

D.分别向$${{F}{e}{C}{{l}_{2}}}$$和$${{M}{g}{C}{{l}_{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沉淀的颜色相同

9、['铁', '乙醇的结构、物理性质', '氢氧化铁', '铁盐、亚铁盐的相互转化、除杂',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 '氢氧化铝']

正确率60.0%下列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C

A.用酒精可以从碘水中萃取碘

B.$$\mathrm{F e \ ( O H )_{\ l 3}}$$中含有少量可加入适量的盐酸除去

C.铝粉中含有少量铁粉,用磁铁吸引的方法除去

D.$$\mathrm{F e \ ( \bf N O_{3} )}_{\beta}$$中混有少量$$\mathrm{F e \ ( \bf N O_{3} )}_{\rho_{2}}$$的杂质可加入适量的氯水除去

10、['铁',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综合考查',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原理', '氢氧化铁', '氧化铝', '铝的性质']

正确率60.0%$$\mathrm{N a. ~ A l. ~ F e}$$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氢氧化物都是白色固体

C.单质都可以与水反应

D.单质在空气中都形成致密氧化膜

1. 题目要求判断哪些化合物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 \mathrm{Fe(OH)_3} $$:无法通过化合反应直接生成,通常由 $$ \mathrm{Fe^{3+}} $$ 与碱反应得到。

$$ \mathrm{FeCl_2} $$:可以通过 $$ \mathrm{Fe + 2FeCl_3 = 3FeCl_2} $$ 化合生成。

$$ \mathrm{FeI_3} $$:不存在,因为 $$ \mathrm{Fe^{3+}} $$ 会氧化 $$ \mathrm{I^-} $$。

$$ \mathrm{SO_3} $$:可以通过 $$ \mathrm{2SO_2 + O_2 \rightleftharpoons 2SO_3} $$ 化合生成。

$$ \mathrm{CuS} $$:无法通过化合反应直接生成,通常由复分解反应得到。

$$ \mathrm{NaHCO_3} $$:可以通过 $$ \mathrm{Na_2CO_3 + CO_2 + H_2O = 2NaHCO_3} $$ 化合生成。

综上,$$ \mathrm{Fe(OH)_3} $$、$$ \mathrm{FeI_3} $$、$$ \mathrm{CuS} $$ 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共 3 个。正确答案是 B。

2. 题目要求判断与胶体性质无关的现象。

A. 豆腐制作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

B. 高压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的电泳性质。

C. 生成红褐色沉淀是复分解反应,与胶体无关。

D. 氢氧化铁胶体遇电解质先聚沉后溶解,与胶体性质有关。

正确答案是 C。

3. 题目要求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A. 正确,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 $$ \mathrm{Fe^{3+}} $$。

B. 正确,$$ \mathrm{Fe_3O_4} $$ 与酸反应生成 $$ \mathrm{Fe^{2+}} $$ 和 $$ \mathrm{Fe^{3+}} $$。

C. 正确,$$ \mathrm{Fe(OH)_3} $$ 与酸反应生成 $$ \mathrm{Fe^{3+}} $$。

D. 错误,$$ \mathrm{Fe(OH)_2} $$ 被硝酸氧化的方程式未配平。

正确答案是 D。

4. 题目要求判断非氧化还原反应。

A. $$ \mathrm{S + O_2} $$ 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

B. $$ \mathrm{Fe(OH)_3 + 3HCl = FeCl_3 + 3H_2O} $$ 是复分解反应,无化合价变化。

C. $$ \mathrm{2Mg + CO_2 = 2MgO + C} $$ 是氧化还原反应。

D. 浓硝酸光照分解是氧化还原反应。

正确答案是 B。

5. 题目描述绿矾($$ \mathrm{FeSO_4 \cdot 7H_2O} $$)分解的实验现象。

A. 错误,"色赤"物质是 $$ \mathrm{Fe_2O_3} $$,而非 $$ \mathrm{Fe(OH)_3} $$。

B. 正确,分解可能生成硫酸。

C. 正确,绿矾含铁(无焰色),朴硝含钠(黄色焰色)。

D. 正确,部分 $$ \mathrm{SO_4^{2-}} $$ 被还原为 $$ \mathrm{SO_2} $$。

错误的选项是 A。

6. 题目要求判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

A. 通入氨气后 $$ \mathrm{CO_3^{2-}} $$ 仍存在,无沉淀生成,可以共存。

B. 与铝反应产生气泡的溶液可能是酸性(含 $$ \mathrm{NO_3^-} $$ 时无气泡)或碱性($$ \mathrm{Fe^{2+}} $$ 不共存)。

C. 强酸性中 $$ \mathrm{SiO_3^{2-}} $$ 不能存在。

D. $$ \mathrm{Fe^{3+}} $$ 与 $$ \mathrm{SCN^-} $$ 形成络合物,不能大量共存。

正确答案是 A。

7. 题目要求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A. 错误,应为 $$ \mathrm{Ca^{2+} + 2OH^- + CO_2 = CaCO_3 \downarrow + H_2O} $$(过量 $$ \mathrm{CO_2} $$ 时 $$ \mathrm{CaCO_3} $$ 溶解)。

B. 正确,$$ \mathrm{Ca(HCO_3)_2} $$ 与过量 $$ \mathrm{NaOH} $$ 反应生成 $$ \mathrm{CaCO_3} $$。

C. 错误,少量盐酸应生成 $$ \mathrm{HCO_3^-} $$:$$ \mathrm{CO_3^{2-} + H^+ = HCO_3^-} $$。

D. 错误,$$ \mathrm{Fe(OH)_3} $$ 与氢碘酸反应时 $$ \mathrm{Fe^{3+}} $$ 会氧化 $$ \mathrm{I^-} $$。

正确答案是 B。

8. 题目要求判断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

A. 错误,$$ \mathrm{Na_2CO_3} $$ 逐滴加盐酸先无气泡,$$ \mathrm{NaHCO_3} $$ 立即产生气泡。

B. 错误,$$ \mathrm{NaOH} $$ 过量时 $$ \mathrm{Al(OH)_3} $$ 溶解,氨水不溶。

C. 正确,$$ \mathrm{FeO} $$ 和 $$ \mathrm{Fe_2O_3} $$ 溶于硝酸均生成 $$ \mathrm{Fe^{3+}} $$,遇 $$ \mathrm{KSCN} $$ 变红。

D. 错误,$$ \mathrm{FeCl_2} $$ 生成 $$ \mathrm{Fe(OH)_2} $$(白色→灰绿→红褐),$$ \mathrm{MgCl_2} $$ 生成白色 $$ \mathrm{Mg(OH)_2} $$。

正确答案是 C。

9. 题目要求判断混合物分离或除杂方法的正误。

A. 错误,酒精与水互溶,不能萃取碘。

B. 错误,盐酸会溶解 $$ \mathrm{Fe(OH)_3} $$。

C. 正确,铁粉能被磁铁吸引。

D. 错误,氯水会氧化 $$ \mathrm{Fe(NO_3)_2} $$ 但引入新杂质 $$ \mathrm{Cl^-} $$。

正确答案是 C。

10. 题目要求判断 $$ \mathrm{Na} $$、$$ \mathrm{Al} $$、$$ \mathrm{Fe} $$ 的性质。

A. 错误,$$ \mathrm{Al_2O_3} $$ 是两性氧化物。

B. 错误,$$ \mathrm{Fe(OH)_3} $$ 是红褐色。

C. 错误,铁不与冷水或热水反应。

D. 错误,钠的氧化膜疏松,铁在潮湿空气中形成疏松锈层。

无完全正确选项,但最接近的是 C(部分正确)。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