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铁的氢氧化物

氢氧化亚铁的性质-铁的氢氧化物知识点月考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湖南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6.0%

2025-08-25
氢氧化亚铁的性质-铁的氢氧化物知识点月考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湖南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6.0%
1、['酸碱中和滴定', '氢氧化亚铁的性质',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对溶液配制的考查', '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

正确率40.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C

A.中和滴定时,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并滴入$${{l}}$$$${{m}{L}}$$指示剂

B.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将称量好的溶质溶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溶解后立即倾入容量瓶中,继续进行洗涤和定容

C.制取$$\mathrm{F e ( O H )_{2}}$$时,吸取$${{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的末端应插入$${{F}{e}{S}{{O}_{4}}}$$溶液中,再缓缓将$${{N}{a}{O}{H}}$$溶液挤出

D.溴乙烷和烧碱溶液共热后,将硝酸银溶液滴入水解液中,即可见到淡黄色沉淀

2、['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及配平', '电解池的电极、电池反应式', '电解过程的放电顺序',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氢氧化亚铁的性质', '偏铝酸盐']

正确率60.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C

A.用$${{P}{t}}$$电极电解少量的$${{M}{g}{C}{{l}_{2}}}$$溶液:$$\mathrm{2 H_{2} O+2 C l^{-\,=\, H_{2} \uparrow+C l_{2} \uparrow+2 O H^{-}}}$$

B.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mathrm{F e} ( \mathrm{O H} )_{2}+2 \mathrm{H}^{+}=\mathrm{F e}^{2+}+2 \mathrm{H}_{2} \mathrm{O}$$

C.向$$\mathrm{N a A l O}_{2}$$溶液中通入过量$${{C}{{O}_{2}}}$$制$$\mathrm{A l} ( \mathrm{O H} )_{3} \colon\mathrm{A l O}_{2}^{-}+\mathrm{C O}_{2}+2 \mathrm{H}_{2} \mathrm{O}=\mathrm{A l} ( \mathrm{O H} )_{3} \downarrow+\mathrm{H C O}_{3}^{-}$$

D.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mathrm{C O_{3}^{2-}}+2 \mathrm{C H_{3} C O O H}=2 \mathrm{C H_{3} C O O}^{-}+\mathrm{C O_{2}} \uparrow+\mathrm{H_{2} O}$$

4、['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酸碱中和滴定',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二氧化硫的性质', '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氢氧化亚铁的性质',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萃取和分液在卤素性质实验中的应用', '对分离、提纯方法选择的考查']

正确率40.0%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 操作
$${{A}}$$ 制取纯净的 $$\mathrm{F e \ ( O H )}_{2}$$ 用铁作阴极 $${、}$$ 石墨作阳极电解煮沸过的 $${{N}{a}{O}{H}}$$ 溶液(液面上 覆盖一层苯)
$${{B}}$$ 证明 $${{S}{{O}_{2}}}$$ 具有氧化性 将 $${{S}{{O}_{2}}}$$ 通入酸性 $${{K}{M}{n}{{O}_{4}}}$$ 溶液中
$${{C}}$$ 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 部分的气泡 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 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
$${{D}}$$ 取出分液漏斗中的上 层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C

A.$${{A}}$$

B.$${{B}}$$

C.$${{C}}$$

D.$${{D}}$$

5、['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氢氧化亚铁的性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正确率60.0%在空气中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可转化为红褐色沉淀.关于该反应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生成物为氢氧化铁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氢氧化亚铁作氧化剂

6、['硝酸的强氧化性',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二氧化氮', '氢氧化亚铁的性质', '沉淀的转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一氧化氮', '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正确率60.0%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 无关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A}}$$
$${{N}{a}{O}{H}}$$ 溶液滴入 $${{F}{e}{S}{{O}_{4}}}$$ 溶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
$${{B}}$$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
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
$${{C}}$$
$${{N}{{a}_{2}}{S}}$$ 溶液滴入 $${{A}{g}{C}{l}}$$ 浊液中
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
$${{D}}$$
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
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

C

A.$${{A}}$$

B.$${{B}}$$

C.$${{C}}$$

D.$${{D}}$$

7、['苯', '氨的实验室制法', '氢氧化亚铁的性质', '苯的同系物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苯酚的物理性质', '萃取和分液在卤素性质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B

A.$${{A}}$$

B.$${{B}}$$

C.$${{C}}$$

D.$${{D}}$$

8、['铁', '氧化铁', '氢氧化亚铁的性质', '铁离子、铁盐', '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

正确率40.0%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解释
$${{A}}$$ 新制 $$\mathrm{F e ( O H )_{2}}$$ 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白色物质变成了红褐色 说明 $$\mathrm{F e ( O H )_{2}}$$ 易被 $${{O}_{2}}$$ 氧化成 $$\mathrm{F e ( O H )_{3}}$$
$${{B}}$$ 把生铁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铁表面有一层红棕色的斑点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成 $$\mathrm{F e ( O H )_{3}}$$
$${{C}}$$ $${{F}{e}}$$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该固体是 $${{F}{e}{O}}$$
$${{D}}$$ 向 $${{K}{I}{−}}$$ 淀粉溶液中加入 $${{F}{e}{C}{{l}_{3}}}$$ 溶液,溶液变蓝 $$\mathrm{F e}^{3+}$$ 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A

A.$${{A}}$$

B.$${{B}}$$

C.$${{C}}$$

D.$${{D}}$$

9、['碳酸钠的俗称、物理性质、用途',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对反应原理的探究与评价', '氢氧化亚铁的性质', '氢氧化铝']

正确率40.0%下列固体物质加热最不容易变质的是$${{(}{)}}$$

D

A.$$\mathrm{A l ( O H )_{3}}$$

B.$$\mathrm{F e ( O H )_{2}}$$

C.$$\mathrm{N a H C O_{3}}$$

D.$${{N}{{a}_{2}}{C}{{O}_{3}}}$$

10、['氢氧化铝及相关沉淀的图像及计算', '二氧化硫的性质', '氢氧化亚铁的性质',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A

A.向$${{F}{e}{C}{{l}_{3}}}$$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B.$$\mathrm{F e \ ( O H )}_{2}$$固体露置在空气中质量的变化

C.$${{2}{5}^{∘}{C}}$$时,向$${{C}{{l}_{2}}}$$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生成两种常见的酸)

D.向$${{A}{l}{C}{{l}_{3}}}$$溶液中不断滴入烧碱溶液

1、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错误,锥形瓶不能润洗,否则会改变待测液浓度;B项错误,溶解后需冷却至室温再转移;C项正确,胶头滴管末端插入FeSO₄溶液可防止空气氧化;D项错误,溴乙烷水解后需先加硝酸酸化再加AgNO₃,否则OH⁻会干扰。

2、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错误,Mg²⁺会参与反应:$$2H_2O+2Cl^-+Mg^{2+}=H_2\uparrow+Cl_2\uparrow+Mg(OH)_2\downarrow$$;B项错误,HNO₃会氧化Fe²⁺:$$3Fe(OH)_2+10H^++NO_3^-=3Fe^{3+}+NO\uparrow+8H_2O$$;C项正确,符合AlO₂⁻与过量CO₂反应原理;D项错误,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₃,应写为:$$CaCO_3+2CH_3COOH=Ca^{2+}+2CH_3COO^-+CO_2\uparrow+H_2O$$。

4、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错误,电解NaOH溶液生成H₂和O₂,无法制Fe(OH)₂;B项错误,SO₂使酸性KMnO₄褪色体现还原性;C项正确,符合碱式滴定管排气操作规范;D项错误,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5、正确答案:D

解析:反应为:$$4Fe(OH)_2+O_2+2H_2O=4Fe(OH)_3$$。A正确,红褐色为Fe(OH)₃;B正确,多物质生成一种化合物;C正确,Fe²⁺被氧化为Fe³⁺;D错误,Fe(OH)₂作还原剂。

6、正确答案:C

解析:A涉及Fe²⁺→Fe³⁺的氧化;B涉及Cl₂的氧化漂白;C为沉淀转化:$$2AgCl+Na_2S=Ag_2S\downarrow+2NaCl$$,无价态变化;D涉及NO被氧化为NO₂。故C与氧化还原无关。

8、正确答案:A

解析:A正确,Fe(OH)₂被O₂氧化为Fe(OH)₃;B错误,红棕色斑点为Fe₂O₃·nH₂O;C错误,生成Fe₃O₄而非FeO;D错误,溶液变蓝是因为I⁻被Fe³⁺氧化生成I₂与淀粉显色。

9、正确答案:D

解析:A项Al(OH)₃受热分解;B项Fe(OH)₂易被氧化;C项NaHCO₃受热分解;D项Na₂CO₃稳定,受热不分解也不易被氧化,故最不易变质。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