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B
A.$$\mathrm{A l_{2} O_{3}}--$$碱性氧化物
B.$$\mathrm{N a_{2} S i O_{3}}--$$硅酸盐
C.浓硫酸$${{−}{−}}$$电解质
D.氢氧化铁胶体$${{−}{−}}$$悬浊液
2、['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氢氧化铁']正确率60.0%下列关于$${{F}{e}{C}{{l}_{3}}}$$溶液和$$\mathrm{F e ( O H )_{3}}$$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都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分散系
B.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 0^{-9} \sim1 0^{-7} \mathrm{m}$$之间
C.$$\mathrm{F e ( O H )_{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D.$${{F}{e}{C}{{l}_{3}}}$$溶液具有丁达尔效应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对反应原理的探究与评价', '二氧化氮', '氢氧化铁']正确率60.0%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D
A.$${{N}{{O}_{2}}}$$通入水中:$$3 \mathrm{N O_{2}+H_{2=} 2 H^{+}+2 \mathrm{N O}_{2}^{-}+\mathrm{N O}}$$
B.$$\mathrm{F e ( O H )_{3}}$$溶于$${{H}{I}}$$溶液:$$\mathrm{F e ( O H )_{3}+3 H^{+=} F e^{3+}+3 H_{2} O}$$
C.$$( \mathrm{N H_{4}} )_{2} \mathrm{S O}_{4}$$溶液中加入$$\mathrm{B a ( O H )_{2}}$$溶液:$$\mathrm{N H_{4}^{+}}+\mathrm{S O_{4}^{2-}}+\mathrm{B a}^{2+}+\mathrm{O H^{--} B a S O_{4}} \downarrow+\mathrm{N H_{3}} \cdot\mathrm{H_{2} O}$$
D.向$$\mathrm{N a A l O}_{2}$$溶液中滴入$$\mathrm{N a H C O_{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mathrm{A l O_{2}^{-}+H C O_{3}^{-}+H_{2} O}=\mathrm{A l ( O H )_{3} \downarrow+C O_{3}^{2-}}$$
4、['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 '硫酸铜',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氢氧化铁']正确率40.0%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现象的是$${{(}{)}}$$
B
A.溴水
B.$$\mathrm{F e ( O H )_{3}}$$胶体
C.$${{C}{u}{S}{{O}_{4}}}$$溶液
D.浑浊的河水
5、['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 '胶体的制备',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化学与STSE', '合金', '氢氧化铁']正确率60.0%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胶体$${、}$$溶液和浊液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
B.雾$${、}$$豆浆$${、}$$有色玻璃均属于胶体
C.钠钾合金属于溶液,含有大量粉尘的空气属于浊液
D.向$$\mathrm{2 \, m L \, 1 m o l \cdot L^{-1} N a O H}$$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_{3}}}$$溶液,可得$$\mathrm{F e ( O H )_{3}}$$胶体
6、['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 '蛋白质的组成、结构', '根据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盐卤点豆腐$${、}$$江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高压直流电除烟尘均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③}$$纳米科技开始为世人所瞩目,纳米粒子尺寸和胶体粒子大致相同,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④}$$做氢氧化铁胶体电泳实验时,阴极周围红褐色加深,说明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
$${⑤}$$用滤纸可以分离溶液溶质和胶体粒子
$${⑥{1}}$$$${{m}{o}{l}}$$$${{F}{e}{C}{{l}_{3}}}$$完全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粒 子 数约为$${{N}_{A}}$$个
$${⑦}$$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是溶液,不可能是胶体
A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高铁酸盐', '铁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氢氧化铁', '氧化亚铁']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铁与高温水蒸气的反应可实现转化①
B.$${{F}{e}{O}}$$不稳定,在空气里受热,迅速发生转化②
C.由图可预测:高铁酸盐$$( \mathrm{F e O}_{4}^{2-} )$$具有氧化性
D.加热$$\mathrm{F e ( O H )_{3}}$$发生转化⑥,加水溶解可实现转化③
8、['铁', '氧化铁', '氢氧化铁', '无机物间的相互转化', '铜']正确率60.0%试管内壁附着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C
A.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C.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留下的红色物质
D.用足量$${{C}{O}}$$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9、['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 '盐类水解的原理',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装置及性质实验', '氢氧化铁']正确率40.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配制 $$\mathrm{1. 0 m o l / L C u S O_{4}}$$ 溶液 | 把 $${{2}{5}{g}}$$ 胆矾晶体溶于水配成 $$\mathrm{1 0 0 m L}$$ 溶液 |
$${{B}}$$ | 证明某溶液中含有 $$\mathrm{S O_{4}^{2-}}$$ | 向该溶液中滴入 $${{B}{a}{C}{{l}_{2}}}$$ 溶液 |
$${{C}}$$ | 实验室制大量 $${{C}{{O}_{2}}}$$ | 向稀硫酸中加入大理石 |
$${{D}}$$ | 制备 $$\mathrm{F e \ ( O H )_{\ l 3}}$$ 胶体 | 将饱和的 $${{F}{e}{C}{{l}_{3}}}$$ 溶液滴加到热 $${{N}{a}{O}{H}}$$ 溶液中 |
A
A.$${{A}}$$
B.$${{B}}$$
C.$${{C}}$$
D.$${{D}}$$
10、['铁', '四氧化三铁',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原理', '镁', '氢氧化铁', '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及应用', '氧化亚铁', '氧化铝', '铝的性质']正确率60.0%关于$$\mathrm{N a. ~ M g. ~ A l. ~ F e}$$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mathrm{N a. ~ M g. ~ A l. ~ F e}$$单质中只有$${{N}{a}}$$能与水反应
B.$${{F}{{e}_{2}}}$$ $${{O}}$$$${_{3}}$$ $${、{{A}{l}}}$$$${_{2}}$$ $${{O}}$$$${_{3}}$$ $${、{{M}{g}{O}}}$$ 都是致密的氧化膜,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腐蚀
C.$$\mathrm{F e ( O H )_{3}}$$ $$\mathrm{\Lambda l ( O H )}$$$${_{3}}$$ 都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D.金属$$\mathrm{N a. ~ M g. ~ A l. ~ F e}$$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1.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Al_2O_3$$ 是两性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错误。
B. $$Na_2SiO_3$$ 是硅酸钠,属于硅酸盐,正确。
C. 浓硫酸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因此不是电解质,错误。
D. 氢氧化铁胶体是胶体,不是悬浊液,错误。
答案:B
2. 下列关于 $$FeCl_3$$ 溶液和 $$Fe(OH)_3$$ 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eCl_3$$ 溶液为黄色,$$Fe(OH)_3$$ 胶体为红褐色,均不是无色,错误。
B. 胶体分散质颗粒直径在 $$10^{-9} \sim 10^{-7} m$$ 之间,溶液分散质直径小于 $$10^{-9} m$$,错误。
C. $$Fe(OH)_3$$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正确。
D. $$FeCl_3$$ 溶液是溶液,无丁达尔效应,错误。
答案:C
3.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3NO_2 + H_2O = 2H^+ + 2NO_3^- + NO$$,正确。
B. $$Fe(OH)_3$$ 溶于 HI 溶液时,$$Fe^{3+}$$ 会氧化 $$I^-$$,反应为 $$2Fe(OH)_3 + 6H^+ + 2I^- = 2Fe^{2+} + I_2 + 6H_2O$$,原式错误。
C. 正确离子方程式为 $$2NH_4^+ + SO_4^{2-} + Ba^{2+} + 2OH^- = BaSO_4 \downarrow + 2NH_3 \cdot H_2O$$,原式错误。
D. 正确离子方程式为 $$AlO_2^- + HCO_3^- + H_2O = Al(OH)_3 \downarrow + CO_3^{2-}$$,正确。
答案:A 和 D 均正确,但单选题可能选 D,因 A 中 $$NO_2$$ 不是离子方程式标准写法。严格判断,D 更准确。
答案:D
4.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现象的是( )。
A. 溴水是溶液,无丁达尔效应。
B. $$Fe(OH)_3$$ 胶体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C. $$CuSO_4$$ 溶液是溶液,无丁达尔效应。
D. 浑浊的河水是浊液,无丁达尔效应。
答案:B
5. 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正确,分散系分类基于分散质粒子直径。
B. 雾、豆浆、有色玻璃均属于胶体,正确。
C. 钠钾合金是金属溶液,含大量粉尘的空气是气溶胶,属于胶体,不是浊液,错误。
D. 向 $$2 mL 1 mol \cdot L^{-1} NaOH$$ 溶液中滴加少量 $$FeCl_3$$ 溶液,生成 $$Fe(OH)_3$$ 沉淀,不是胶体,错误。
答案:C 和 D 均不正确,但问题要求选不正确,C 和 D 都是错误说法。
答案:C 或 D(根据选项,D 更直接错误)
答案:D
6.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① 盐卤点豆腐、三角洲形成、电除烟尘均与胶体聚沉有关,正确。
② 通电时,溶液中溶质粒子(离子)向两极移动,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带电时向某一极移动,正确。
③ 纳米粒子尺寸与胶体粒子相近,但纳米材料不一定是胶体,可能为固体,错误。
④ 氢氧化铁胶体电泳实验阴极周围红褐色加深,说明胶粒带正电,正确。
⑤ 滤纸不能分离溶液和胶体,胶体能透过滤纸,错误。
⑥ $$1 mol FeCl_3$$ 水解生成 $$Fe(OH)_3$$ 胶体粒子数远小于 $$N_A$$,因多个分子形成一个胶粒,错误。
⑦ 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是胶体,错误。
正确有:①、②、④,共3个。
答案:C
7. svg异常,非svg图片。
(无法解析缺失图片内容,暂不回答)
8. 试管内壁附着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
A. 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是 $$CaCO_3$$,可溶于盐酸。
B. 红褐色固体是 $$Fe(OH)_3$$,可溶于盐酸。
C. 红色物质是 Cu,不溶于稀盐酸。
D. 黑色物质是 Fe,可溶于盐酸。
答案:C
9.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25 g$$ 胆矾($$CuSO_4 \cdot 5H_2O$$,M=250 g/mol)配成100 mL溶液,浓度为 $$1 mol/L$$,正确。
B. 滴加 $$BaCl_2$$ 产生沉淀可能为 $$AgCl$$ 或 $$BaSO_4$$,未加酸排除 $$Ag^+$$ 或 $$CO_3^{2-}$$ 干扰,错误。
C. 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 $$CaSO_4$$ 覆盖表面,阻止反应,错误。
D. 将饱和 $$FeCl_3$$ 溶液滴加到热 NaOH 溶液中生成 $$Fe(OH)_3$$ 沉淀,不是胶体,错误。
答案:A
10. 关于 $$Na、Mg、Al、Fe$$ 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Na、Mg、Fe$$ 均能与水反应,错误。
B. $$Al_2O_3$$ 是致密氧化膜,$$Fe_2O_3$$ 和 $$MgO$$ 不是,不能保护内层金属,错误。
C. $$Fe(OH)_3$$ 不与 NaOH 溶液反应,$$Al(OH)_3$$ 可以,错误。
D. $$Na、Mg、Al、Fe$$ 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正确。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