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与盐类水解无关的化学应用是()
C
A.明矾用于净水
B.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
C.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
D.用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作为泡辣灭火器的反应物
3、['油脂的水解', '碳酸钠的俗称、物理性质、用途', '溶液稀释的pH变化规律', '化学与STSE', '铵根的检验', '铁离子、铁盐', '盐类水解的应用']正确率40.0%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B
A.用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
B.$${{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p}{H}{<}{4}}$$
C.实验室配置$${{F}{e}{C}{{l}_{3}}}$$溶液时,加入少量稀盐酸,以防止溶液浑浊
D.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4、['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化学与STSE', '氧化镁', '盐类水解的原理', '明矾', '金属冶炼的常见方法', '铁离子、铁盐',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盐类水解的应用', '氧化铝']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mathrm{C H_{3} C O O H}$$溶液与$$\mathrm{C H_{3} C O O N a}$$溶液中醋酸根均可以水解,同浓度时后者的水解程度大
B.明矾净水与自来水的杀菌清毒原理是一样的
C.$${{F}{e}{C}{{l}_{3}}}$$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的是$${{F}{{e}_{2}}{{O}_{3}}}$$
D.$${{M}{g}{O}}$$和$${{A}{{l}_{2}}{{O}_{3}}}$$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工业上用电解冶炼法制取镁$${、}$$铝金属单质
5、['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Fe、Cu及相关离子的反应', '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铁离子、铁盐', '溶度积常数相关计算']正确率40.0%下列事实对应的现象和解释均正确的是()
事实 | 现象 | 解释 | |
$${{A}}$$ | 氯化铁溶液中滴加少量氢硫酸 | 产生黄色浑浊 | $$\mathrm{2 F e^{3+}+H_{2} S=2 F e^{2+}+S \downarrow+2 H^{+}}$$ |
$${{B}}$$ | $$\mathrm{F e \ ( \bf N O_{3} )}_{\rho_{2}}$$ 溶液加稀盐酸 | 溶液绿色加深 | $$\mathrm{F e}^{2+}+\mathrm{H}_{2} \mathrm{O} \rightleftharpoons\mathrm{F e} ~ ( \mathrm{O H} )_{\mathrm{\Delta~ 2}}+2 \mathrm{H}^{+}$$ 抑制了水解,浅绿色加深 |
$${{C}}$$ | 已知 $${{C}{{H}_{4}}}$$ 的燃烧热为 $$8 9 0 \mathrm{k J / m o l}$$ | 甲烷用作燃料, $${{1}{.}{6}{g}}$$ $${{C}{{H}_{4}}}$$ 完全燃烧,放热 $${{8}{9}{k}{J}}$$ | $$\mathrm{C H_{4} ~ ( g ) ~}+2 \mathrm{O_{2} ~ ( g ) ~}=\mathrm{C O_{2} ~ ( g ) ~}+2 \mathrm{H_{2} O ~ ( g )}$$ $$\triangle{\bf H}=-8 9 0 \mathrm{k J / m o l}$$ |
$${{D}}$$ | $$\bf{M} \mathrm{g \gets O H} \mathrm{)}_{\Delta2}$$ 悬浊液中滴加 $${{F}{e}{C}{{l}_{3}}}$$ 溶液至 $$\bf{M} \mathrm{g \gets O H} \mathrm{)}_{\Delta2}$$ 几乎完全反应 | 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 | $${\frac{\mathrm{k_{s p}^{3}} [ \mathrm{M g} ( \mathrm{O H} )_{2} ]} {\mathrm{k_{s p}^{2}} [ \mathrm{F e ( O H} ]_{3} ]}} < 1 0^{5}$$ |
A
A.$${{A}}$$
B.$${{B}}$$
C.$${{C}}$$
D.$${{D}}$$
6、['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离子共存', '氯的含氧酸盐', '铁离子、铁盐', '亚铁离子、亚铁盐']正确率40.0%在$$\mathrm{N a C l O}$$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D
A.$$\mathrm{H^{+}, ~ F e^{3+}, ~ S O_{4}^{2-}, ~ B r^{-} ~}$$
B.$$\mathrm{A g^{+}, ~ K^{+}, ~ N O_{3}^{-}, ~ S O_{4}^{2-} ~}$$
C.$$\mathrm{F e}^{2+}, ~ \mathrm{H}^{+}, ~ \mathrm{I}^{-}, ~ \mathrm{S O}_{4}^{2-}$$
D.$$\mathrm{N a^{+}, ~ K^{+}, ~ N O_{3}^{-}, ~ O H}$$
7、['胶体的制备',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化学与STSE', '铁离子、铁盐']正确率60.0%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C
A.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
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C.向$${{F}{e}{C}{{l}_{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在海水与河水交界处,易形成沙洲
8、['铜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实验药品、实验装置/实验步骤的作用', '催化剂、反应历程', '铁离子、铁盐',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亚铁离子、亚铁盐']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A
A.图中$${{M}{、}{N}}$$分别为$$\mathrm{F e}^{2+}, ~ \mathrm{F e}^{3+}$$
B.$$a, ~ b, ~ c$$之间的关系式为:$$2 a=b+c$$
C.步骤$${{1}}$$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C}{u}{O}}$$是为了除去$$\mathrm{F e}^{3+}$$
D.若制备$${{1}{m}{o}{l}}$$的$$\mathrm{C u C l_{2}}$$,理论上消耗标况下$$1 1. 2 \mathrm{L O}_{2}$$
9、['氯离子的检验', '物质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金属冶炼的常见方法', '铁离子、铁盐',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工业上常使用铁的氧化物作原料来冶炼铁
B.除去$${{F}{e}{S}{{O}_{4}}}$$溶液中混有的$$\mathrm{F e}_{2} ( \mathrm{S O}_{4} )_{3},$$可加入过量铁粉,再过滤
C.向某未知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原溶液中有$${{C}{{l}^{−}}}$$
D.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红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mathrm{F e}^{2+}$$
10、['碳酸氢钠的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Fe、Cu及相关离子的反应', '镁', '铁离子、铁盐',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氧化铝']正确率60.0%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A.$${{F}{e}{C}{{l}_{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作铜质线路板的蚀刻剂
B.$${{A}{{l}_{2}}{{O}_{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C.$$\mathrm{N a H C O_{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D.$${{C}{{O}_{2}}}$$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作镁着火时的灭火剂
2、与盐类水解无关的化学应用是(C)。
解析:A项明矾净水利用$$Al^{3+}$$水解生成$$Al(OH)_3$$胶体吸附杂质;B项草木灰(含$$K_2CO_3$$)与铵态氮肥混合时,$$CO_3^{2-}$$和$$NH_4^+$$双水解生成$$NH_3$$逸出,降低肥效;D项$$Al^{3+}$$和$$HCO_3^-$$双水解生成$$CO_2$$和$$Al(OH)_3$$用于灭火;C项$$FeCl_3$$腐蚀铜板是氧化还原反应:$$2Fe^{3+}+Cu=2Fe^{2+}+Cu^{2+}$$,与水解无关。
3、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B)。
解析:A项纯碱($$Na_2CO_3$$)水解呈碱性,加热促进水解,增强去油污能力;C项$$FeCl_3$$水解生成$$Fe(OH)_3$$,加盐酸抑制水解;D项同第2题B项解释;B项醋酸稀释时$$pH$$变化小于理论值($$pH<4$$)是由于弱电解质稀释时电离度增大,与水解无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解析:A项错误,$$CH_3COOH$$溶液中醋酸根不水解($$CH_3COOH$$是弱酸,电离为主),$$CH_3COONa$$中$$CH_3COO^-$$水解;B项错误,明矾净水是物理吸附(水解胶体),自来水消毒是化学氧化(如$$Cl_2$$);C项正确,$$FeCl_3$$水解生成$$Fe(OH)_3$$,灼烧分解为$$Fe_2O_3$$;D项错误,$$MgO$$和$$Al_2O_3$$作耐高温材料因其高熔点,但工业冶炼镁用电解熔融$$MgCl_2$$(非$$MgO$$),铝用电解$$Al_2O_3$$。
5、下列事实对应的现象和解释均正确的是(A)。
解析:A项正确,$$Fe^{3+}$$氧化$$H_2S$$生成S沉淀(黄色浑浊),离子方程式正确;B项错误,$$Fe(NO_3)_2$$加盐酸引入$$H^+$$和$$NO_3^-$$,形成$$HNO_3$$氧化$$Fe^{2+}$$为$$Fe^{3+}$$(溶液变黄褐),非水解抑制;C项错误,燃烧热要求生成$$H_2O(l)$$,表中为$$H_2O(g)$$,且$$1.6g$$ $$CH_4$$(0.1mol)放热应为89kJ(非89kJ);D项错误,$$K_{sp}$$比较错误,应比较离子积与$$K_{sp}$$关系,沉淀转化是因$$Fe(OH)_3$$比$$Mg(OH)_2$$更难溶($$K_{sp}$$更小)。
6、在$$NaClO$$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D)。
解析:混合液含$$ClO^-$$(氧化性)、$$Cl^-$$,呈碱性。A项$$H^+$$与$$ClO^-$$反应生成$$HClO$$,$$Fe^{3+}$$水解且可能被还原;B项$$Ag^+$$与$$Cl^-$$生成$$AgCl$$沉淀;C项$$Fe^{2+}$$、$$I^-$$被$$ClO^-$$氧化,$$H^+$$与$$ClO^-$$反应;D项$$Na^+$$、$$K^+$$、$$NO_3^-$$、$$OH^-$$均稳定,与$$ClO^-$$、$$Cl^-$$不反应。
7、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C)。
解析:A项涉及丁达尔效应(胶体光学性质);B项是胶体聚沉(石膏/盐卤电解质疑胶体);D项是三角洲形成(胶体聚沉);C项$$FeCl_3$$与$$NaOH$$反应生成$$Fe(OH)_3$$沉淀(非胶体,为复分解反应),与胶体性质无关。
8、svg异常题(基于文本推断):正确选项为B。
解析:A项错误,$$M$$应为$$Fe^{3+}$$(氧化剂),$$N$$应为$$Fe^{2+}$$(还原产物);B项正确,根据得失电子守恒:$$O_2$$得4电子,$$Fe^{2+}$$失电子为$$b$$,$$Cu$$失2电子为$$c$$,有$$4a=2c+b$$即$$2a=b+c$$;C项错误,加$$CuO$$是为调节$$pH$$除$$Fe^{3+}$$(水解生成$$Fe(OH)_3$$),非除$$Fe^{3+}$$直接;D项错误,$$1mol$$ $$CuCl_2$$需$$0.5mol$$ $$O_2$$(标况11.2L),但流程中$$O_2$$还用于氧化$$Fe^{2+}$$,实际消耗多于11.2L。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解析:A项正确,工业炼铁原料为铁矿(如$$Fe_2O_3$$);B项正确,$$Fe$$还原$$Fe^{3+}$$:$$2Fe^{3+}+Fe=3Fe^{2+}$$;C项错误,$$AgCl$$沉淀可能来自其他阴离子(如$$CO_3^{2-}$$生成$$Ag_2CO_3$$),需加$$HNO_3$$排除;D项正确,先无$$Fe^{3+}$$,加氯水氧化$$Fe^{2+}$$变红,证明含$$Fe^{2+}$$。
10、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解析:A项正确,$$FeCl_3$$氧化$$Cu$$:$$2Fe^{3+}+Cu=2Fe^{2+}+Cu^{2+}$$,用作蚀刻剂;B项错误,$$Al_2O_3$$作耐高温材料因高熔点(物理性质),非两性;C项错误,$$NaHCO_3$$作抗酸剂因碱性(与$$H^+$$反应),非热分解性;D项错误,$$CO_2$$灭镁火因隔绝空气(镁可在$$CO_2$$中燃烧),非密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