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铁盐和亚铁盐

铁离子、铁盐-铁盐和亚铁盐知识点回顾进阶自测题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8.0%

2025-08-10
铁离子、铁盐-铁盐和亚铁盐知识点回顾进阶自测题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8.0%
1、['离子共存', '铁离子、铁盐']

正确率40.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B

A.在含大量$$\mathrm{F e}^{3+}$$​溶液中:$${{N}{H}^{+}_{4}}$$​,$${{N}{{a}^{+}}}$$,$${{C}{{l}^{−}}}$$,$$\mathrm{C O_{3}^{2-}}$$

B.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 \times1 0^{-1 2} ~ \mathrm{m o l} / \mathrm{L}$$​的溶液中:$${{N}{H}^{+}_{4}}$$,$$\mathrm{A l}^{3+}$$​,$$\mathrm{S O_{4}^{2-}}$$,$${{C}{{l}^{−}}}$$

C.$${{p}{H}{=}{1}}$$的溶液中:$$\mathrm{F e}^{3+}$$,$${{K}^{+}}$$,$${{I}^{−}}$$,$${{C}{{l}^{−}}}$$

D.在强碱溶液中:$${{N}{{a}^{+}}}$$,$${{K}^{+}}$$,$${{C}{{l}^{−}}}$$,$${{H}{C}{{O}^{−}_{3}}}$$

2、['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离子共存',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 或O H^{-}浓度的计算', '铁离子、铁盐']

正确率40.0%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乘积为$$1 \times1 0^{-2 0}$$.则一定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A.$$\mathrm{C a^{2+}, \ N a^{+}, \ C l^{-}, \ N O_{3}^{-}}$$

B.$$\mathrm{N O_{3}^{-}, ~ F e^{3+}, ~ M g^{2+}, ~ S O_{4}^{2-}}$$

C.$$\mathrm{C l o^{-}, \ C H_{3} C O O^{-}, \ N a^{+}, \ B r^{-}}$$

D.$$\mathrm{K^{+}, ~ C l^{-}, ~ A l^{3+}, ~ S O_{3}^{2-}}$$

3、['碳酸氢钠的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 '化学与STSE', '塑料的组成、应用', '铁离子、铁盐', '盐类水解的应用']

正确率40.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铁盐可用于生活用水的净化

B.小苏打可用于烘焙糕点

C.聚氯乙烯可用于食品包装袋

D.硫酸铜可用于游泳池水的消毒

4、['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及配平', '铁', '化学反应的实质',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硝酸的强氧化性',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判断及比较', '硫化氢、硫化物',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 '铁离子、铁盐']

正确率40.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C

A.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F e^{3+}+3 O H^{-}=F e ~ ( O H )_{\it3} \downarrow$$

B.硫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2 F e^{3+}+3 S^{2-}=F e_{2} S_{3}$$

C.过量的铁与很稀的硝酸溶液反应无气体放出:$$4 F e+1 0 H^{+}+N O_{3}^{-}=4 F e^{2+}+3 H_{2} O+N H_{4}^{+}$$

D.硫化氢气体通入氯化铜溶液:$$S^{2-}+C u^{2+}=C u S$$

5、['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铁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卤素单质的性质', '铁离子、铁盐', '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

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实验$${{i}}$$中现象说明有$$\mathrm{F e}^{2+}$$生成

B.实验$${ⅱ}$$中现象说明反应后溶液中含有$$\mathrm{F e}^{3+}$$

C.实验$${ⅲ}$$水溶液中$$\mathrm{c ( \ F e^{2+} )}$$大于$${{i}}$$中$$\mathrm{c ( \ F e^{2+} )}$$

D.实验$${ⅲ}$$中再加入$${{4}}$$滴$$0. 1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F}{e}{C}{{l}_{2}}}$$溶液,振荡静置,$${{C}{C}{{l}_{4}}}$$层溶液颜色无变化

6、['硝酸的保存、用途及工业制备',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铁离子、铁盐']

正确率60.0%下列试剂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C

A.氢氟酸盛装在塑料瓶中

B.液溴易挥发,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液封

C.保存$${{F}{e}{C}{{l}_{3}}}$$溶液时,通常在溶液中加少量的单质铁

D.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冷暗处

7、['硝酸的强氧化性', '氢氧化亚铁的性质', '铁离子、铁盐', '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

正确率60.0%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现象 解释
$${{A}}$$ 向 $${{K}{I}}$$ 淀粉溶液中加入 $${{F}{e}{C}{{l}_{3}}}$$ 溶液,溶液变蓝 $$\mathrm{F e}^{3+}$$ 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B}}$$ 把生铁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铁表面有一层红棕色的斑点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成 $$\mathrm{F e ( O H )_{3}}$$
$${{C}}$$ 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有气泡产生 说明 $${{F}{e}}$$ 置换出硝酸中的氢,生成了氢气
$${{D}}$$ 新制 $$\mathrm{F e ( O H )_{2}}$$ 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白色物质变成了红褐色 说明 $$\mathrm{F e ( O H )_{2}}$$ 易被 $${{O}_{2}}$$ 氧化成 $$\mathrm{F e ( O H )_{3}}$$

D

A.$${{A}}$$

B.$${{B}}$$

C.$${{C}}$$

D.$${{D}}$$

8、['四氧化三铁', '硝酸的其他性质', '硝酸的强氧化性', '铁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铁离子、铁盐', '铜']

正确率60.0%将铜粉放入稀$${{H}_{2}{S}{{O}_{4}}}$$中,加热无明显现象,但加入某化合物后,发现铜粉质量逐渐减少,则该化合物不可能是(

B

A.$$\mathrm{F e_{2} \ ( \bf S O_{4} )}_{3}$$

B.$${{F}{e}{S}{{O}_{4}}}$$

C.$${{K}{N}{{O}_{3}}}$$

D.$${{F}{{e}_{3}}{{O}_{4}}}$$

9、['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氧化铁', '硝酸的强氧化性', '铁离子、铁盐']

正确率60.0%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一定显红色的是(

A

A.$${{F}{e}{O}}$$加入稀硝酸中

B.$$\mathrm{F e C l_{3} \,, \, \ C u C l_{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

C.生了锈的铁块加入稀硫酸中

D.$${{F}{e}}$$加入稀硝酸中

10、['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 '实验原理、相关方程式的书写', '二氧化硫的性质', '铁离子、铁盐', '亚铁离子、亚铁盐']

正确率40.0%向含有$${{F}{e}{C}{{l}_{3}}}$$和$${{B}{a}{C}{{l}_{2}}}$$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_{2}}}$$,有白色沉淀生成,向过滤后的滤液中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C

A.白色沉淀是$${{B}{a}{S}{{O}_{3}}}$$

B.白色沉淀是$${{B}{a}{S}{{O}_{3}}}$$和$${{B}{a}{S}{{O}_{4}}}$$的混合物

C.白色沉淀是$${{B}{a}{S}{{O}_{4}}}$$

D.$${{F}{e}{C}{{l}_{3}}}$$已全部被氧化为$${{F}{e}{C}{{l}_{2}}}$$

1. 解析:

A. $$ \mathrm{Fe}^{3+} $$ 与 $$ \mathrm{CO_3^{2-}} $$ 会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 $$ \mathrm{Fe(OH)_3} $$ 和 $$ \mathrm{CO_2} $$,不能共存。

B. 水电离出的 $$ \mathrm{H^+} $$ 浓度为 $$ 1 \times 10^{-12} \mathrm{mol/L} $$,说明溶液可能是强酸性或强碱性。在强酸性条件下,$$ \mathrm{NH_4^+} $$、$$ \mathrm{Al^{3+}} $$、$$ \mathrm{SO_4^{2-}} $$、$$ \mathrm{Cl^-} $$ 可以共存。

C. pH=1 的溶液中,$$ \mathrm{Fe^{3+}} $$ 会氧化 $$ \mathrm{I^-} $$,不能共存。

D. 强碱溶液中,$$ \mathrm{HCO_3^-} $$ 会与 $$ \mathrm{OH^-} $$ 反应生成 $$ \mathrm{CO_3^{2-}} $$ 和 $$ \mathrm{H_2O} $$,不能共存。

正确答案:B

2. 解析:

由水电离的 $$ \mathrm{H^+} $$ 和 $$ \mathrm{OH^-} $$ 浓度乘积为 $$ 1 \times 10^{-20} $$,说明溶液可能是强酸性或强碱性。

A. $$ \mathrm{Ca^{2+}} $$、$$ \mathrm{Na^+} $$、$$ \mathrm{Cl^-} $$、$$ \mathrm{NO_3^-} $$ 在强酸或强碱中均能共存。

B. 在强碱性条件下,$$ \mathrm{Fe^{3+}} $$ 和 $$ \mathrm{Mg^{2+}} $$ 会生成沉淀,不能共存。

C. $$ \mathrm{ClO^-} $$ 在强酸性条件下会与 $$ \mathrm{H^+} $$ 反应生成 $$ \mathrm{HClO} $$,不能共存。

D. $$ \mathrm{Al^{3+}} $$ 在强碱性条件下会生成 $$ \mathrm{Al(OH)_3} $$ 或 $$ \mathrm{AlO_2^-} $$,$$ \mathrm{SO_3^{2-}} $$ 在强酸性条件下会生成 $$ \mathrm{SO_2} $$,不能共存。

正确答案:A

3. 解析:

C. 聚氯乙烯(PVC)在加工过程中可能释放有毒物质,不适合用于食品包装袋,食品包装通常使用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

正确答案:C

4. 解析:

A. 遗漏了 $$ \mathrm{Ba^{2+}} $$ 和 $$ \mathrm{SO_4^{2-}} $$ 的反应,应为 $$ 2 \mathrm{Fe^{3+}} + 3 \mathrm{SO_4^{2-}} + 3 \mathrm{Ba^{2+}} + 6 \mathrm{OH^-} = 2 \mathrm{Fe(OH)_3} \downarrow + 3 \mathrm{BaSO_4} \downarrow $$。

B. $$ \mathrm{Fe^{3+}} $$ 会氧化 $$ \mathrm{S^{2-}} $$,生成 $$ \mathrm{Fe^{2+}} $$ 和 $$ \mathrm{S} $$,而不是 $$ \mathrm{Fe_2S_3} $$。

C. 铁过量时,稀硝酸被还原为 $$ \mathrm{NH_4^+} $$,离子方程式正确。

D. $$ \mathrm{H_2S} $$ 是弱电解质,应写分子形式:$$ \mathrm{H_2S} + \mathrm{Cu^{2+}} = \mathrm{CuS} \downarrow + 2 \mathrm{H^+} $$。

正确答案:C

5. 解析:

题目不完整,无法解析。

6. 解析:

C. $$ \mathrm{FeCl_3} $$ 溶液中加单质铁会还原 $$ \mathrm{Fe^{3+}} $$ 为 $$ \mathrm{Fe^{2+}} $$,导致溶液变质,保存方法错误。

正确答案:C

7. 解析:

D. 新制 $$ \mathrm{Fe(OH)_2} $$ 被 $$ \mathrm{O_2} $$ 氧化为红褐色的 $$ \mathrm{Fe(OH)_3} $$,解释正确。

A. 溶液变蓝是因为 $$ \mathrm{Fe^{3+}} $$ 氧化 $$ \mathrm{I^-} $$ 生成 $$ \mathrm{I_2} $$,与淀粉显色,而非 $$ \mathrm{Fe^{3+}} $$ 直接与淀粉反应。

B. 红棕色斑点是 $$ \mathrm{Fe_2O_3} $$(铁锈),不是 $$ \mathrm{Fe(OH)_3} $$。

C. 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 $$ \mathrm{NO} $$,而非 $$ \mathrm{H_2} $$。

正确答案:D

8. 解析:

B. $$ \mathrm{FeSO_4} $$ 不能氧化铜粉,因此不可能参与反应。

A. $$ \mathrm{Fe_2(SO_4)_3} $$ 可以氧化铜粉:$$ \mathrm{Cu} + 2 \mathrm{Fe^{3+}} = \mathrm{Cu^{2+}} + 2 \mathrm{Fe^{2+}} $$。

C. $$ \mathrm{KNO_3} $$ 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氧化铜粉。

D. $$ \mathrm{Fe_3O_4} $$ 在酸性条件下可能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正确答案:B

9. 解析:

A. $$ \mathrm{FeO} $$ 与稀硝酸反应生成 $$ \mathrm{Fe^{3+}} $$,滴入 $$ \mathrm{KSCN} $$ 显红色。

B. 过量铁粉会将 $$ \mathrm{Fe^{3+}} $$ 还原为 $$ \mathrm{Fe^{2+}} $$,不显红色。

C. 铁锈($$ \mathrm{Fe_2O_3}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 \mathrm{Fe^{3+}} $$,显红色。

D. 铁与稀硝酸反应可能生成 $$ \mathrm{Fe^{3+}} $$ 或 $$ \mathrm{Fe^{2+}} $$,不一定显红色。

正确答案:A、C(题目为单选题,可能存在设计问题)

10. 解析:

通入 $$ \mathrm{SO_2} $$ 后,$$ \mathrm{Fe^{3+}} $$ 被还原为 $$ \mathrm{Fe^{2+}} $$,$$ \mathrm{Ba^{2+}} $$ 与 $$ \mathrm{SO_4^{2-}} $$(来自 $$ \mathrm{SO_2} $$ 氧化)生成 $$ \mathrm{BaSO_4} $$ 白色沉淀。滤液中无 $$ \mathrm{Fe^{3+}} $$,说明 $$ \mathrm{FeCl_3} $$ 全部被还原。

正确答案:C、D(题目为单选题,可能存在设计问题)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