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铁盐和亚铁盐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铁盐和亚铁盐知识点回顾进阶自测题答案-河南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8.0%

2025-08-12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铁盐和亚铁盐知识点回顾进阶自测题答案-河南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8.0%
1、['离子反应在物质组成分析、鉴定的应用', '离子推断',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 '离子共存', '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

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原溶液中一定只存在$$\mathrm{A l O}_{2}^{-}, \, \mathrm{C O}_{3}^{2-}, \, \mathrm{S O}_{4}^{2-}, \, \mathrm{C l}^{-}$$四种离子

B.气体$${{A}}$$的化学式是$${{C}{{O}_{2}}}$$

C.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athrm{B a^{2+}, ~ F e^{3+}, ~ A l O_{2}^{-}}$$

D.生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为:$$\mathrm{A l^{3+}+3 O H^{-}=A l ( O H )_{3} \downarrow}$$

2、['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及配平', '离子推断', '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 '离子共存',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 '氯离子的检验', '离子浓度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 '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考查']

正确率40.0%在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存在$$\mathrm{N a^{+}, ~ C a^{2+}, ~ F e^{3+}, ~ B r^{-}, ~ C O_{3}^{2-}, ~ S O_{4}^{2-}, ~ C l^{-}}$$中的几种.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取少量原溶液,在其中滴加足量氯水,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溶液仍为无色,将溶液分为$${{2}}$$份;
$${②}$$一份中加入$${{A}{g}{N}{{O}_{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另一份加入$${{B}{a}{C}{{l}_{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则该溶液中一定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D

A.$$\mathrm{N a^{+}, ~ F e^{3+}, ~ S O_{4}^{2-}}$$

B.$$\mathrm{C O_{3}^{2-} \,, \, C l^{-} \,, \, S O_{4}^{2-}}$$

C.$$\mathrm{C a^{2+}, ~ B r^{-}, ~ S O_{4}^{2-}}$$

D.$$\mathrm{N a^{+}, \ S O_{4}^{2-}, \ C O_{3}^{2-}}$$

3、['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可逆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正确率40.0%取$$\mathrm{5 m L l 0. 1 m o l \cdot L^{-1} K I}$$溶液,滴加$$0. 1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 \mathrm{F e C l}_{3}$$溶液$${{5}{~}{6}}$$滴,发生反应$$\oplus\; 2 F e^{3+}+2 I^{-}=2 F e^{2+}+I_{2}$$;继续加入$$2 m L C C l_{4}$$,充分振荡$${、}$$静置后取上层溶液$${、}$$加$${{K}{S}{C}{N}}$$溶液发生反应;$$\oplus~ F e^{3+}+3 S C N^{-} \rightleftharpoons F e ~ ( ~ S C N )_{\phantom{-} 3}$$,观察到溶液变红色.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A.反应$${①}$$可能是可逆反应

B.反应$${①}$$一定是吸热反应

C.反应$${②}$$是化合反应

D.反应$${②}$$是氧化还原反应

4、['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胶体的制备',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正确率60.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 $$\mathrm{F e ( N O_{3} )_{2}}$$ 是否变质

将 $$\mathrm{F e ( N O_{3} )_{2}}$$ 溶于稀硫酸中,再滴加 $${{K}{S}{C}{N}}$$ 溶液,观察是否变化

$${{B}}$$

制备 $$\mathrm{F e ( O H )_{3}}$$ 胶体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 $${{F}{e}{C}{{l}_{3}}}$$ 溶液,加热并搅拌

$${{C}}$$

证明氧化性 $${{H}_{2}{{O}_{2}}}$$ 比 $$\mathrm{F e}^{3+}$$ 强

用硫酸酸化的 $${{H}_{2}{{O}_{2}}}$$ 溶液滴入 $$\mathrm{F e ( N O_{3} )_{2}}$$ 溶液中,溶液变黄色

$${{D}}$$

确定溶液中存在 $$\mathrm{C O_{3}^{2-}}$$

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另取原溶液少许,向其中滴加 $${{C}{a}{C}{{l}_{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

A.$${{A}}$$

B.$${{B}}$$

C.$${{C}}$$

D.$${{D}}$$

5、['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试纸的使用', '溶度积与溶解度', '铵根的检验', '二氧化氮', '沉淀的转化',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正确率40.0%分别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试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浓度为 $$0. 1 \mathrm{m o l L}^{-1} \mathrm{M g S O_{4}}. ~ \mathrm{C u S O_{4}}$$ 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 先看到蓝色沉淀生成 $$\mathrm{K_{s p} [ C u \ ( O H )_{\Delta_{2}} ] < K_{s p} [ M g \ ( O H )_{\Delta_{2}} ]}$$
$${{B}}$$ 测量熔融状态下 $$\mathrm{N a H S O_{4}}$$ 能导电 熔融状态下 $$\mathrm{N a H S O_{4}}$$ 能电离出 $$\mathrm{N a^{+}, ~ H^{+}, ~ S O_{4}^{2-}}$$
$${{C}}$$ 向某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颜色没变化 原溶液中无 $${{N}{{H}^{+}_{4}}}$$
$${{D}}$$ 向 $$\mathrm{F e \nabla( N O )}_{2}$$ 溶液中加入 $$0. 1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mathrm{H}_{2} \mathrm{S O}_{4}$$ 溶液 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 溶液中 $${{N}{{O}^{−}_{3}}}$$ 被 $$\mathrm{F e}^{2+}$$

还原为 $${{N}{{O}_{2}}}$$

A

A.$${{A}}$$

B.$${{B}}$$

C.$${{C}}$$

D.$${{D}}$$

6、['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铁',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实验原理、相关方程式的书写', '铁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盐类水解的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正确率60.0%svg异常

B

A.$$\mathbf{E}^{2+}$$的氧化性比$$\mathrm{M^{2+}}$$的氧化性强

B.在$${③}$$反应中加稀硫酸可抑制$$\mathrm{F e}^{2+}$$的水解

C.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E^{3+}+3 S C N^{-} \rightleftharpoons E \ ( \ S C N )_{\ 3} \downarrow$$

D.在反应$${①}$$中只能用浓硫酸,既表现了酸性$${、}$$又表现了氧化性

7、['胶体的制备',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实验药品、实验装置/实验步骤的作用', '铁离子、铁盐', '亚铁离子、亚铁盐']

正确率60.0%svg异常

C

A.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制备沉淀$$\mathrm{F e \ ( O H )}_{2}$$

B.向$${{F}{e}{C}{{l}_{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不能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C.向某溶液中清加$${{K}{S}{C}{N}}$$溶液,出现红色沉淀,此现象可确定溶液中含有$$\mathrm{F e}^{3+}$$

D.配制$${{F}{e}{C}{{l}_{2}}}$$溶液时,向其中加入少量铁粉是为了防止$$\mathrm{F e}^{2+}$$被氧化

8、['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无机物的分离、提纯',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焰色试验', '物质检验和鉴别实验']

正确率60.0%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D

A.用$${{K}{S}{C}{N}}$$溶液检验$${{F}{e}{C}{{l}_{2}}}$$是否已被氧化而变质

B.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和$${{K}{C}{l}}$$

C.用加热法除去$${{N}{{a}_{2}}{C}{{O}_{3}}}$$中混有的$$\mathrm{N a H C O_{3}}$$杂质

D.用$${{N}{a}{O}{H}}$$溶液除去$${{M}{g}{C}{{l}_{2}}}$$溶液中的$${{C}{u}{C}{{l}_{2}}}$$杂质

9、['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操作',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实验药品、实验装置/实验步骤的作用', '氨的实验室制法',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

正确率40.0%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D

A.svg异常

B.svg异常

C.svg异常

D.svg异常

10、['氯离子的检验',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物质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物质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铵根的检验', '铁盐、亚铁盐的相互转化、除杂', '对分离、提纯方法选择的考查']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向某未知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在试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可检验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H}^{+}_{4}}}$$

B.向某未知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原溶液中有$${{C}{{l}^{−}}}$$

C.除去$${{F}{e}{C}{{l}_{2}}}$$溶液中混有的$${{F}{e}{C}{{l}_{3}}}$$可加入过量铁粉,再过滤

D.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红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mathrm{F e}^{2+}$$

1. 解析:

选项分析:

A. 原溶液中可能还含有其他离子,如 $$ \mathrm{OH^-} $$,因此“一定只存在”过于绝对,错误。

B. 气体 $$ A $$ 可能是 $$ \mathrm{CO_2} $$(由 $$ \mathrm{CO_3^{2-}} $$ 与酸反应生成),但题目未明确实验条件,无法确定唯一性,错误。

C. $$ \mathrm{Ba^{2+}} $$ 会与 $$ \mathrm{SO_4^{2-}} $$ 生成沉淀,$$ \mathrm{Fe^{3+}} $$ 会显色,$$ \mathrm{AlO_2^-}} $$ 与酸反应生成沉淀后溶解,因此这些离子一定不存在,正确。

D. 沉淀 $$ B $$ 为 $$ \mathrm{Al(OH)_3} $$,但离子方程式应为 $$ \mathrm{Al^{3+} + 3OH^- = Al(OH)_3 \downarrow} $$,题目写法有误,错误。

答案:C

2. 解析:

实验现象分析:

① 无色无味气体为 $$ \mathrm{CO_2} $$,说明含 $$ \mathrm{CO_3^{2-}} $$;溶液仍无色排除 $$ \mathrm{Fe^{3+}} $$。

② 白色沉淀为 $$ \mathrm{AgCl} $$ 或 $$ \mathrm{Ag_2CO_3} $$,但 $$ \mathrm{CO_3^{2-}} $$ 已被氯水氧化,故存在 $$ \mathrm{Cl^-} $$。

③ 白色沉淀为 $$ \mathrm{BaSO_4} $$ 或 $$ \mathrm{BaCO_3} $$,结合①可知 $$ \mathrm{SO_4^{2-}} $$ 一定存在。

因 $$ \mathrm{Ca^{2+}} $$ 与 $$ \mathrm{CO_3^{2-}} $$ 不共存,排除 C;$$ \mathrm{Fe^{3+}} $$ 已被排除,排除 A;$$ \mathrm{Br^-}} $$ 未被检测,排除 B。

答案:D($$ \mathrm{Na^+} $$ 为电荷平衡必需离子)

3. 解析:

实验现象推导:

① 反应后加 $$ \mathrm{KSCN} $$ 变红,说明剩余 $$ \mathrm{Fe^{3+}} $$,反应①为可逆反应(A 正确)。

B. 吸热与否无法通过现象判断,错误。

C. 反应 $$ \mathrm{Fe^{3+} + 3SCN^- \rightleftharpoons Fe(SCN)_3} $$ 是复分解反应,非化合反应,错误。

D. 反应②无化合价变化,非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答案:A

4. 解析:

选项分析:

A. 稀硫酸会氧化 $$ \mathrm{Fe^{2+}} $$ 干扰结果,错误。

B. 制备胶体需加热但不搅拌,错误。

C. $$ \mathrm{H_2O_2} $$ 氧化 $$ \mathrm{Fe^{2+}} $$ 为 $$ \mathrm{Fe^{3+}} $$,证明其氧化性更强,正确。

D. 若原溶液含 $$ \mathrm{HCO_3^-} $$ 也会产生 $$ \mathrm{CO_2} $$,且 $$ \mathrm{CaCl_2} $$ 需中性环境,操作不合理,错误。

答案:C

5. 解析:

选项分析:

A. 蓝色沉淀为 $$ \mathrm{Cu(OH)_2} $$,说明 $$ \mathrm{K_{sp}[Cu(OH)_2]} $$ 更小,正确。

B. $$ \mathrm{NaHSO_4} $$ 熔融电离为 $$ \mathrm{Na^+} $$ 和 $$ \mathrm{HSO_4^-} $$,错误。

C. $$ \mathrm{NH_4^+} $$ 需加热才能逸出 $$ \mathrm{NH_3} $$,操作不合理,错误。

D. 红棕色气体为 $$ \mathrm{NO_2} $$,但 $$ \mathrm{Fe^{2+}} $$ 被氧化为 $$ \mathrm{Fe^{3+}} $$,$$ \mathrm{NO_3^-} $$ 被还原为 $$ \mathrm{NO} $$,错误。

答案:A

6. 解析:

选项分析:

A. 反应①中 $$ \mathrm{E^{2+}} $$ 被氧化为 $$ \mathrm{E^{3+}} $$,说明 $$ \mathrm{E^{2+}} $$ 还原性强,则 $$ \mathrm{M^{2+}} $$ 氧化性更强,错误。

B. 稀硫酸抑制 $$ \mathrm{Fe^{2+}} $$ 水解,正确。

C. $$ \mathrm{E(SCN)_3} $$ 为可溶性络合物,无沉淀,错误。

D. 浓硫酸在反应①中表现酸性和氧化性,但非唯一选择,错误。

答案:B

7. 解析:

选项分析:

A. 图中装置可隔绝氧气制备 $$ \mathrm{Fe(OH)_2} $$,正确。

B. 少量 $$ \mathrm{NaOH} $$ 直接生成 $$ \mathrm{Fe(OH)_3} $$ 沉淀,无法制胶体,正确。

C. $$ \mathrm{Fe^{3+}} $$ 与 $$ \mathrm{KSCN} $$ 生成红色溶液而非沉淀,错误。

D. 铁粉防止 $$ \mathrm{Fe^{2+}} $$ 被氧化,正确。

答案:C

8. 解析:

选项分析:

A. $$ \mathrm{KSCN} $$ 可检验 $$ \mathrm{Fe^{3+}} $$,合理。

B. 焰色反应可鉴别 $$ \mathrm{NaCl} $$ 和 $$ \mathrm{KCl} $$,合理。

C. 加热法可除去 $$ \mathrm{Na_2CO_3} $$ 中的 $$ \mathrm{NaHCO_3} $$,合理。

D. $$ \mathrm{NaOH} $$ 会引入 $$ \mathrm{OH^-} $$ 杂质,应改用 $$ \mathrm{MgO} $$,不合理。

答案:D

9. 解析:

(题目无具体装置描述,无法解析)

10. 解析:

选项分析:

A.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可检验 $$ \mathrm{NH_3} $$,方法正确。

B. 白色沉淀可能是 $$ \mathrm{Ag_2CO_3} $$ 等,需加硝酸验证,错误。

C. 铁粉还原 $$ \mathrm{Fe^{3+}} $$ 后过滤,方法正确。

D. $$ \mathrm{Fe^{2+}} $$ 被氧化为 $$ \mathrm{Fe^{3+}} $$ 后显红色,方法正确。

答案:B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