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铁盐和亚铁盐

亚铁离子、亚铁盐-铁盐和亚铁盐知识点月考进阶自测题解析-安徽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0.0%

2025-08-25
亚铁离子、亚铁盐-铁盐和亚铁盐知识点月考进阶自测题解析-安徽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0.0%
1、['铁',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氢氧化铁', '亚铁离子、亚铁盐']

正确率60.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D

A.铁与$${{F}{e}{C}{{l}_{3}}}$$溶液反应:$$\mathrm{F e+F e^{3+}=2 F e^{2+}}$$

B.$${{F}{e}}$$与稀盐酸反应:$$\mathrm{2 F e+6 H^{+}==2 F e^{3+}+3 H_{2} \uparrow}$$

C.$${{F}{e}{C}{{l}_{2}}}$$溶液与$${{C}{{l}_{2}}}$$反应:$$\mathrm{F e^{2+}+C l_{2}==F e^{3+}+2 C l^{-}}$$

D.$$\mathrm{F e ( O H )_{3}}$$与盐酸反应:$$\mathrm{F e ( O H )_{3}+3 H^{+}==F e^{3+}+3 H_{2} O}$$

2、['离子共存', '亚铁离子、亚铁盐']

正确率40.0%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B

A.$${{F}{e}{C}{{l}_{2}}}$$溶液:$${{H}^{+}}$$、$$\mathrm{M g}^{2+}$$、$$\mathrm{S O_{4}^{2-}}$$、$${{M}{n}{{O}^{−}_{4}}}$$

B.$$\mathrm{F e}_{2} ( \mathrm{S O_{4}} )_{3}$$溶液$$: \mathrm{C u}^{2+}$$、$${{N}{{H}^{+}_{4}}}$$、$${{N}{{O}^{−}_{3}}}$$、$$\mathrm{S O_{4}^{2-}}$$

C.$${{H}{C}{l}}$$溶液$$: \mathrm{B a}^{2+}$$、$${{K}^{+}}$$、$$\mathrm{C H_{3} C O O}^{-}$$、$${{N}{{O}^{−}_{3}}}$$

D.$${{N}{a}{O}{H}}$$溶液:$$\mathrm{M g}^{2+}$$、$${{N}{{a}^{+}}}$$、$$\mathrm{S O_{4}^{2-}}$$、$${{H}{C}{{O}^{−}_{3}}}$$

3、['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亚铁离子、亚铁盐',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正确率60.0%在过量$${{F}{e}{S}{{O}_{4}}}$$溶液中滴入几滴$$\mathrm{N a C l O}$$溶液,并加入适量硫酸,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为检验上述反应中的还原产物,下列实验步骤中合理的组合是$${{(}{)}}$$
$${①}$$过滤,取滤液
$${②}$$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_{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③}$$取一支试管,加入上述反应后的少许溶液
$${④}$$再加入过量$$\mathrm{B a ( N O_{3} )_{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⑤}$$再加入过量$$\mathrm{B a C l_{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D

A.$${③{⑤}{①}{②}}$$

B.$${③{②}}$$

C.$${②{③}{④}{⑤}}$$

D.$${③{④}{①}{②}}$$

4、['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二氧化硫的性质', '卤素单质的性质',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铁离子、铁盐', '亚铁离子、亚铁盐']

正确率60.0%根据反应:
$$\oplus\mathrm{~ I_{2}+S O_{2}+2 H_{2} O}=\mathrm{H_{2} S O_{4}+2 H I}$$
$$\mathrm{\oplus\ 2 F e C l_{3}+2 H I=2 F e C l_{2}+I_{2}+2 H C I}$$
$$\mathrm{\oplus\ 2 F e C l_{2}+C l_{2}=2 F e C l_{3}}$$
可知:$$I^{-}, ~ F e^{2+}, ~ C l^{-}, ~ S O_{2}$$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A.$$\mathrm{S O_{2}} > \mathrm{I^{-}} > \mathrm{F e}^{2+} > \mathrm{C l^{-}}$$

B.$$\mathrm{C l^{-} > F e^{2+} > S O_{2} > F}$$

C.$$\mathrm{F e}^{2+} > \mathrm{I^{-}} > \mathrm{C I^{-}} > \mathrm{S O_{2}}$$

D.$$\mathrm{I^{-} > F e^{2+} > C I^{-} > S O_{2}}$$

5、['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铵根的检验', '卤素单质的性质', '亚铁离子、亚铁盐', '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正确率60.0%已知还原性$$S O_{3}^{2-} > I^{-}$$.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 a^{+}, ~ N H_{4}^{+}, ~ F e^{2+}, ~ K^{+}, ~ I^{-}, ~ S O_{3}^{2-}, ~ S O_{4}^{2-}$$,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正确的是(

C

A.肯定不含$${{I}^{−}}$$

B.肯定含有$${{N}{{a}^{+}}}$$

C.肯定不含$$\mathrm{S O_{4}^{2-}}$$肯定含有$$\mathrm{S O_{3}^{2-}}$$

D.不能肯定是否含有$${{S}{{O}^{2}_{4}}}$$

6、['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 '实验原理、相关方程式的书写', '催化剂、反应历程', '过氧化氢的性质及应用', '铁离子、铁盐', '亚铁离子、亚铁盐']

正确率40.0%常温下,向$$\textcircled{1}, \ @,$$三支试管中各加入$$\mathrm{5 m L 5 9_{0} H_{2} O_{2}}$$溶液,再向$$\textcircled{1}, \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滴浓度均为$$\mathrm{F e_{2} \ ( \bf S O_{4} )}_{3}$$溶液$$. \mathrm{\ C u S O_{4}}$$溶液和$${{N}{{a}_{2}}{S}{{O}_{4}}}$$溶液,摇匀,可以看到$${①{、}{②}}$$试管中有气体产生,且$${①}$$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比$${②}$$试管中的快,$${③}$$试管中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mathrm{F e}^{3+}$$的效果最好

B.$$\mathrm{S O_{4}^{2-}}$$没有起到催化作用

C.$${{N}{{a}^{+}}}$$没有起到催化作用

D.$${②}$$试管中发生的反应为$$\mathrm{H_{2} O_{2}}=\mathrm{H_{2}} \uparrow+\mathrm{O_{2}} \uparrow$$

7、['硫酸铜', '指示剂的使用', '物质检验和鉴别实验', '亚铁离子、亚铁盐']

正确率60.0%下列物质的颜色按$${{“}}$$红$${、}$$橙$${、}$$黄$${、}$$绿$${、}$$蓝$${、}$$紫$${{”}}$$顺序排列的是(
$$\oplus\, \mathrm{C u S O_{4}} \cdot\mathrm{5 H_{2} O}$$$${②{A}{g}{I}}$$$${③}$$溴水$$\oplus\mathrm{F e S O_{4}} \cdot{\bf7 H}_{2} \mathrm{O} \oplus\mathrm{K M n O_{4}}$$溶液$${⑥}$$碱性酚酞溶液.

A

A.$$\textcircled{6} \textcircled{3} \textcircled{2} \textcircled{4} \textcircled{1} \textcircled{5}$$

B.$$\textcircled{5} \textcircled{4} \textcircled{3} \textcircled{1} \textcircled{2} \textcircled{6}$$

C.$$\textcircled{6} \textcircled{3} \textcircled{1} \textcircled{2} \textcircled{4} \textcircled{5}$$

D.$$\textcircled{2} \textcircled{3} \textcircled{1} \textcircled{4} \textcircled{5} \textcircled{6}$$

8、['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化工工艺流程实验', '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无机物的分离、提纯', '有机物的蒸馏', '铁离子、铁盐', '实验安全装置', '有机物重结晶', '亚铁离子、亚铁盐', '盐类水解的应用']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过程$${①}$$中,$${{F}{e}{S}}$$和$$\mathrm{O_{2}, ~ H_{2} S O_{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athrm{4 F e S+3 O_{2}+6 H_{2} S O_{4}=2 F e_{2} \ ( S O_{4} )_{\Lambda_{3}}+6 H_{2} O+4 S}$$

B.过程$${②}$$中产生的气体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可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C.过程$${③}$$中,需要加入的物质名称是稀硫酸

D.过程$${④}$$中的实验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9、['无机综合推断', '硫酸的性质', '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无机物间的相互转化', '亚铁离子、亚铁盐']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B

A.$${{Y}}$$一定为$${{K}_{2}{C}{{O}_{3}}}$$

B.$${{X}}$$一定为$${{H}_{2}{S}{{O}_{4}}}$$

C.$${{Z}}$$可能是氯水

D.$${{M}}$$可能为$${{F}{e}{S}{{O}_{4}}}$$

10、['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氢氧化钠', '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亚铁离子、亚铁盐', '钠的保存、应用']

正确率40.0%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B.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C.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需加少量铁粉

D.$${{N}{a}{O}{H}}$$溶液保存在带玻塞的细口试剂瓶中

1.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错误,电荷不守恒,应为 $$Fe + 2Fe^{3+} = 3Fe^{2+}$$;B项错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 $$Fe^{2+}$$,应为 $$Fe + 2H^+ = Fe^{2+} + H_2 \uparrow$$;C项错误,电子不守恒,应为 $$2Fe^{2+} + Cl_2 = 2Fe^{3+} + 2Cl^-$$;D项正确,符合反应事实和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

2.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中 $$MnO_4^-$$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 $$Fe^{2+}$$,不能共存;B项中各离子间无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项中 $$CH_3COO^-$$ 与 $$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CH_3COOH$$,不能大量共存;D项中 $$Mg^{2+}$$ 与 $$OH^-$$ 生成沉淀,$$HCO_3^-$$ 与 $$OH^-$$ 反应生成 $$CO_3^{2-}$$ 和 $$H_2O$$,不能大量共存。

3. 正确答案:A

解析:反应为 $$2Fe^{2+} + ClO^- + 2H^+ = 2Fe^{3+} + Cl^- + H_2O$$,还原产物为 $$Cl^-$$。检验 $$Cl^-$$ 需先除去干扰离子 $$SO_4^{2-}$$ 和 $$Fe^{3+}$$。步骤③⑤①②合理:先取反应液,加过量 $$BaCl_2$$ 沉淀 $$SO_4^{2-}$$,过滤除去沉淀,取滤液加 $$AgNO_3$$ 检验 $$Cl^-$$。

4.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反应①知 $$SO_2$$ 还原性强于 $$I^-$$;由反应②知 $$I^-$$ 还原性强于 $$Fe^{2+}$$;由反应③知 $$Fe^{2+}$$ 还原性强于 $$Cl^-$$。故还原性顺序为 $$SO_2 > I^- > Fe^{2+} > Cl^-$$。

5. 正确答案:D

解析:溶液无色,说明无 $$Fe^{2+}$$(浅绿色)。滴加溴水仍无色,说明溴被还原,可能存在 $$SO_3^{2-}$$ 或 $$I^-$$。已知还原性 $$SO_3^{2-} > I^-$$,若存在 $$SO_3^{2-}$$,它会优先与溴反应,可能掩盖 $$I^-$$ 的反应。因此不能肯定是否含 $$I^-$$(A错误),也不能肯定是否含 $$SO_4^{2-}$$(C错误),B项无法确定。D项正确。

6. 正确答案:D

解析:$$H_2O_2$$ 分解为 $$2H_2O_2 = 2H_2O + O_2 \uparrow$$,D项方程式错误。A项正确,$$Fe^{3+}$$ 催化效果比 $$Cu^{2+}$$ 好;B项正确,$$Na_2SO_4$$ 无催化作用;C项正确,$$Na^+$$ 无催化作用。

7. 正确答案:A

解析:各物质颜色:⑥酚酞红(红)、③溴水橙(橙)、②AgI黄(黄)、④FeSO_4·7H_2O绿(绿)、①CuSO_4·5H_2O蓝(蓝)、⑤KMnO_4紫(紫)。故顺序为⑥③②④①⑤。

8. 正确答案:C

解析:过程③应为加入铁粉还原 $$Fe^{3+}$$ 为 $$Fe^{2+}$$,而非加稀硫酸。A项方程式正确;B项正确,$$SO_2$$ 可用NaOH吸收;D项正确,为结晶操作。

9. 正确答案:D

解析:M可能为 $$FeSO_4$$,与 $$H_2O_2$$ 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 $$Fe^{3+}$$,再与KSCN变红。A、B、C均不一定,Y可能为KSCN,X可能为 $$H_2O_2$$,Z可能为酸。

10. 正确答案:D

解析:NaOH溶液会与玻璃中的 $$SiO_2$$ 反应生成粘性的 $$Na_2SiO_3$$,故应使用橡胶塞而非玻璃塞。A、B、C的保存方法均正确。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