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铁盐和亚铁盐

Fe、Cu及相关离子的反应-铁盐和亚铁盐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北京市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2025-09-03
Fe、Cu及相关离子的反应-铁盐和亚铁盐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北京市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2、['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Fe、Cu及相关离子的反应', '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及应用', '铁离子、铁盐']

正确率60.0%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C

A.$$\mathrm{C u^{2+}}$$

B.$$\mathrm{F e}^{3+}$$

C.$$\mathrm{F e}^{2+}$$

D.$${{H}^{+}}$$

4、['碳酸氢钠与酸、碱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Fe、Cu及相关离子的反应', '铵盐',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铁离子、铁盐',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 '氯水的平衡移动的应用']

正确率60.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C

A.将$${{C}{{l}_{2}}}$$通入水中:$$C l_{2}+H_{2} O=C l^{-}+2 H^{+}+C l O^{-}$$

B.碳酸氢铵溶液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 C O_{3}^{-}+O H=C O_{3}^{2-}+H_{2} O$$

C.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 H_{3} C O O H+O H^{-}=H_{2} O+C H_{3} C O O^{-}$$

D.氯化铁溶液与铜:$$C u+F e^{3+}=C u^{2+}+F e^{2+}$$

5、['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Fe、Cu及相关离子的反应']

正确率40.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C

A.澄清石灰水跟过量$${{C}{{O}_{2}}}$$气体反应:$$C a \left( O H \right)_{2}+C O_{2}=C a C O_{3} \downarrow+H_{2} O$$

B.稀硫酸与$${{C}{u}}$$反应:$$2 H^{+}+C u=C u^{2+}+H_{2} \uparrow$$

C.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2 F e^{3+}+C u=2 F e^{2+}+C u^{2+}$$

D.铁粉加入$${{A}{g}{N}{{O}_{3}}}$$溶液中:$$F e+A g^{+}=F e^{2+}+A g$$

6、['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久置的氯水和新制氯水、液氯的区别',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浓硫酸的吸水性', 'Fe、Cu及相关离子的反应', '二氧化硫的性质']

正确率60.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 $$\mathrm{F e}^{3+}$$ 的催化效果强于 $$\mathrm{C u^{2+}}$$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 $$2 \mathrm{m L 5^{9} \! \wedge\! H_{2} O_{2}}$$ 溶液,再分别滴入 $$0. 1 \mathrm{m m o l} / \mathrm{L F e C l_{3}}$$ 和 $$0. 0 1 \mathrm{m o l} / \mathrm{C u S O_{4}}$$ 溶液各 $${{l}{m}{L}}$$
$${{B}}$$ 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 向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约 $${{3}{m}{L}}$$ 浓硫酸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C}}$$ 验证 $${{S}{{O}_{2}}}$$ 的还原性 将 $${{S}{{O}_{2}}}$$ 气体通入溴水中,观察溴水是否褪色
$${{D}}$$ 检验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和酸性 向少量紫色石蕊试液中逐滴加入新制氯水,边加边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A

A.$${{A}}$$

B.$${{B}}$$

C.$${{C}}$$

D.$${{D}}$$

7、['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Fe、Cu及相关离子的反应',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铝盐',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

正确率60.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D

A.向水中通入氯气:$$\mathrm{C l_{2}+\ H_{2} O} ~=~ 2 {\bf H}^{+}+\mathrm{C l}^{-}+\mathrm{C l O}^{-}$$

B.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2 \mathrm{F e}^{3+} \,+\, 3 \mathrm{C u} \,=\, 2 \mathrm{F e} \,+\, 3 \mathrm{C u}^{2+}$$

C.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mathrm{A l^{3+}+4 N H_{3} \cdot H_{2} O ~=~ A l O_{2}^{-}+~ 4 N H_{4}^{+}+~ 2 H_{2} O}$$

D.向二氧化锰中滴加浓盐酸并加热:$$\mathrm{M n O_{2}+4 H^{+}+2 C l^{-} \stackrel{\Delta} {=} M n^{2+}+\ C l_{2} \stackrel{\wedge} {\uparrow}+2 H_{2} O}$$

10、['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Fe、Cu及相关离子的反应', '原电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 '原电池电子流向判断及应用']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铜锌组成的原电池中电子是从锌经过导线流向铜

B.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C.把铜片插入$${{F}{e}{C}{{l}_{3}}}$$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片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C}{u}{C}{{l}_{2}}}$$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2、解析:混合溶液中有$$Fe^{3+}$$、$$Cu^{2+}$$和$$H^+$$,加入过量铁粉后发生反应:

$$2Fe^{3+} + Fe = 3Fe^{2+}$$(还原$$Fe^{3+}$$)

$$Cu^{2+} + Fe = Cu + Fe^{2+}$$(置换铜)

$$2H^+ + Fe = Fe^{2+} + H_2 \uparrow$$(与酸反应)

由于铁粉过量,所有$$Fe^{3+}$$、$$Cu^{2+}$$和$$H^+$$都被消耗,最终溶液中主要阳离子为$$Fe^{2+}$$。

答案:C

4、解析:

A错误:氯气与水反应为可逆反应,正确为$$Cl_2 + H_2O \rightleftharpoons H^+ + Cl^- + HClO$$

B错误:碳酸氢铵与足量NaOH反应应包含$$NH_4^+$$:$$NH_4^+ + HCO_3^- + 2OH^- = CO_3^{2-} + NH_3 \cdot H_2O + H_2O$$

C正确:醋酸与NaOH反应:$$CH_3COOH + OH^- = CH_3COO^- + H_2O$$

D错误:未配平,正确为$$2Fe^{3+} + Cu = 2Fe^{2+} + Cu^{2+}$$

答案:C

5、解析:

A错误:澄清石灰水与过量$$CO_2$$反应生成$$Ca(HCO_3)_2$$,应为$$Ca^{2+} + 2OH^- + 2CO_2 = Ca^{2+} + 2HCO_3^-$$

B错误: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C正确:$$2Fe^{3+} + Cu = 2Fe^{2+} + Cu^{2+}$$符合反应事实

D错误:未配平,正确为$$Fe + 2Ag^+ = Fe^{2+} + 2Ag$$

答案:C

6、解析:

A不能达到目的:$$FeCl_3$$和$$CuSO_4$$浓度不同(0.1 mol/L vs 0.01 mol/L),无法公平比较催化效果

B能达到:浓硫酸吸水使胆矾失水变白

C能达到:$$SO_2$$使溴水褪色证明其还原性

D能达到:氯水使石蕊先变红(酸性)后褪色(氧化性)

答案:A

7、解析:

A错误:$$Cl_2 + H_2O \rightleftharpoons H^+ + Cl^- + HClO$$($$HClO$$不应写作$$ClO^-$$)

B错误:$$2Fe^{3+} + Cu = 2Fe^{2+} + Cu^{2+}$$(不应生成$$Fe$$)

C错误:$$Al^{3+}$$与氨水生成$$Al(OH)_3$$沉淀,不生成$$AlO_2^-$$

D正确:$$MnO_2 + 4H^+ + 2Cl^- \xrightarrow{\Delta} Mn^{2+} + Cl_2 \uparrow + 2H_2O$$符合实验室制氯气反应

答案:D

10、解析:

A正确:锌为负极,电子从锌流向铜

B正确: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铜为正极产生氢气

C错误:$$2Fe^{3+} + Cu = 2Fe^{2+} + Cu^{2+}$$,铜片表面不会出现铁

D正确:$$Cu^{2+}$$与锌反应生成铜,形成原电池加速反应

答案:C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