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碱式碳酸铜-铜知识点专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西藏自治区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6.0%

2025-08-14
碱式碳酸铜-铜知识点专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西藏自治区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6.0%
1、['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碱式碳酸铜', '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化学与STSE',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聚酯纤维', '合成纤维的应用', '硅和二氧化硅材料', '硅酸盐材料']

正确率40.0%历史文物本身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S}{i}{{O}_{2}}}$$超分子纳米管属无机非金属材料

B.秦朝兵马俑用陶土烧制而成,属硅酸盐产品

C.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所用纸张为宣纸,其主要成分是碳纤维

D.对敦煌莫高窟壁画颜料分析,其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2、['碱式碳酸铜', '浓硫酸的吸水性',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氢氧化钠']

正确率60.0%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①}$$氢氧化钠的表面发生潮解
$${②}$$充有氢气的气球遇明火爆炸
$${③}$$铁制菜刀生锈
$${④}$$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 \mathrm{C u_{2} \ t O H} ) \, \mathrm{}_{2} \mathrm{C O_{3}} ]$$
$${⑤}$$维生素$${{C}}$$帮助人体将食物中摄取的不易吸收的$$\mathrm{F e}^{3+}$$转变为易吸收的$$\mathrm{F e}^{2+}$$
$${⑥}$$浓硫酸久置体积变大$${⑦}$$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④{⑤}{⑥}{⑦}}$$

3、['碱式碳酸铜', '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铁',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铵盐',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无机反应类型的综合判断']

正确率40.0%下列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D

A.$$\mathrm{F e_{2} O_{3}+3 C O_{\stackrel{\pm\ H} {m}} 2 F e+3 C O_{2}}$$

B.$$\mathrm{N H_{4} N O_{3} \, \underline{{\Delta}} N_{2} \, O \uparrow+2 H_{2} \, O}$$

C.

D.$$\mathrm{C u_{2} ( O H )_{2} C O_{3} \underline{{\Delta}} 2 C u O+C O_{2} \uparrow+H_{2} O}$$

4、['碱式碳酸铜', '化学史和化学的发展趋势', '氨的工业制法', '燃料电池']

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氢氧燃料在铂电极上的反应

B.氢氟酸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C.在潮湿的空气中铜绿的生成

D.在铁触媒作用下合成氨机理

5、['碱式碳酸铜',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铜']

正确率40.0%用稀盐酸除去铜质器皿表面的铜绿$$[ C u_{2} \ ( O H )_{\textsubscript{2}} C O_{3} ]$$,现象为铜制器皿表面呈红色,废液呈蓝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蓝色废液为$${{C}{u}{C}{{O}_{3}}}$$

B.器皿表面的红色为铜单质的颜色

C.除铜绿过程中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除铜绿过程中有气泡产生

6、['化学与传统文化', '碱式碳酸铜', '四氧化三铁', '蛋白质的存在、用途', '硅和二氧化硅材料']

正确率60.0%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栏目不仅彰显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司南中$${{“}}$$杓$${{”}}$$的材质为$${{F}{{e}_{3}}{{O}_{4}}}$$

B.宋$${{⋅}}$$《莲塘乳鸭图》缂丝中使用的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D.清乾隆$${{“}}$$瓷母$${{”}}$$是指各种釉彩大瓶,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7、['氢氧化铜', '碱式碳酸铜', '铁', '氧化铁', '氢氧化亚铁的性质', '氧化亚铁', '铁离子、铁盐', '氧化铜', '无机物间的相互转化', '铜']

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A}}$$

B.$${{B}}$$

C.$${{C}}$$

D.$${{D}}$$

8、['碱式碳酸铜', '合金', '金属的结构、存在、用途', '铜', '钠的保存、应用']

正确率40.0%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青铜$${、}$$不锈钢都是合金

B.铜在空气中会生成铜锈

C.金属钠着火时可使用煤油灭火

D.铝是活泼金属,但在空气中耐腐蚀

9、['碳酸氢钠的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 '碱式碳酸铜', '碳酸钠的俗称、物理性质、用途',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原理', '金属单质的通性', '钠的保存、应用']

正确率40.0%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 陈述 $${Ⅰ}$$ 陈述 $${Ⅱ}$$ 判断
$${{A}}$$ 碳酸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N}{{a}_{2}}{C}{{O}_{3}}}$$ 可与盐酸反应 $${Ⅰ}$$ 对 $${Ⅱ}$$ 对,有
$${{B}}$$ 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用稀盐酸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 $${Ⅰ}$$ 对 $${Ⅱ}$$ 对,有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 $${Ⅰ}$$ 对 $${Ⅱ}$$ 对,有
$${{D}}$$ 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制导线的材料一般用铜二不用银 铜比银的熔点高,密度小 $${Ⅰ}$$ 对 $${Ⅱ}$$ 对,有

B

A.$${{A}}$$

B.$${{B}}$$

C.$${{C}}$$

D.$${{D}}$$

10、['碱式碳酸铜', '铜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铜及其化合物的综合考查', '实验原理、相关方程式的书写']

正确率60.0%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铜均可溶于盐酸,转化为氯化铜。在高温下这两种化合物均分解成氧化铜。溶解$$3 4. 6 \mathrm{g}$$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铜混合物,消耗$$\mathrm{1 m o l / L}$$盐酸$${{6}{0}{0}{{m}{L}}}$$.灼烧等质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氧化铜的质量是(

B

A.$${{3}{0}{g}}$$

B.$${{2}{4}{g}}$$

C.$${{2}{0}}$$$${{g}}$$

D.$${{1}{2}{g}}$$

1. 解析:

A. 正确,$$SiO_2$$超分子纳米管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 正确,陶土烧制的兵马俑属于硅酸盐产品。

C. 错误,宣纸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而非碳纤维。

D. 正确,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_2(OH)_2CO_3$$。

答案:C

2. 解析:

$$①$$潮解是物理变化;$$②$$氢气爆炸是氧化还原;$$③$$铁生锈是氧化还原;$$④$$铜绿生成是氧化还原;$$⑤$$铁离子还原是氧化还原;$$⑥$$浓硫酸吸水是物理变化;$$⑦$$石灰水变浑浊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B($$②③④⑤$$)

3. 解析:

A. 铁和碳的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

B. 氮的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

C. 氯的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各元素化合价不变,是分解反应。

答案:D

5. 解析:

反应方程式:$$Cu_2(OH)_2CO_3 + 4HCl \rightarrow 2CuCl_2 + CO_2 \uparrow + 3H_2O$$

A. 错误,蓝色废液是$$CuCl_2$$而非$$CuCO_3$$。

B. 正确,红色是铜单质颜色。

C. 正确,反应中无化合价变化。

D. 正确,反应会产生$$CO_2$$气泡。

答案:A

6. 解析:

A. 错误,司南材质为$$Fe_3O_4$$。

B. 正确,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 正确,铜绿是碱式碳酸铜。

D. 错误,瓷母主要成分是硅酸盐而非纯$$SiO_2$$。

答案:D

8. 解析:

A. 正确,青铜和不锈钢都是合金。

B. 正确,铜会生成碱式碳酸铜锈。

C. 错误,钠着火不能用煤油(可燃物)灭火。

D. 正确,铝表面会形成致密氧化膜。

答案:C

9. 解析:

A. 错误,$$Na_2CO_3$$碱性太强不能治胃酸。

B. 正确,两者有因果关系。

C. 错误,发光性质与还原性无因果关系。

D. 错误,导线选用与价格有关,陈述$$Ⅱ$$错误。

答案:B

10. 解析:

设碳酸铜$$x$$mol,碱式碳酸铜$$y$$mol:

1. 盐酸消耗:$$2x + 4y = 0.6$$

2. 质量关系:$$124x + 222y = 34.6$$

解得:$$x = 0.1$$,$$y = 0.1$$

最终得到氧化铜质量:$$(x + 2y) \times 80 = 24g$$

答案:B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