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相关推算,铁,实验药品、实验装置/实验步骤的作用,绿色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综合考查,无机物间的相互转化,二氧化碳,氯化氢、盐酸,盐类水解的应用,烯烃的结构和性质,氧化铜,其他氮的氧化物,铝的性质,气体物质与相关推算,铜,化学腐蚀,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质、非电解质,酸雨及防治,铜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二氧化氮,金属腐蚀的分类,胶体的性质与应用,对气体摩尔体积的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铁离子、铁盐,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电解过程的放电顺序,以为中心的基本粒子的有关推算,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及应用,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考查,硫酸的性质,氮的氧化物的相互转化及应用,氧化亚铜,电化学腐蚀的种类和原理,根据进行相关计算,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一氧化氮,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硝酸的强氧化性,化学与STSE,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电解池的电极、电池反应式,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二氧化硫与环境问题,二氧化硫的性质" />
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铜-铜知识点月考进阶自测题答案-北京市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5.99999999999999%

2025-09-19
铜-铜知识点月考进阶自测题答案-北京市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5.99999999999999%
1、['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以为中心的基本粒子的有关推算', '气体物质与相关推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对气体摩尔体积的考查', '烯烃的结构和性质', '铜', '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考查', '盐类水解的应用']

正确率60.0%用$${{N}_{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含$${{1}}$$$${{m}{o}{l}}$$$${{H}_{2}{S}{{O}_{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N}_{A}}$$

B.标准状况下,$${{2}{2}{.}{4}}$$$${{L}}$$$${{O}_{2}}$$作氧化剂时转移电子数一定为$${{4}{{N}_{A}}}$$

C.$${{1}{0}}$$$${{L}}$$$${{0}{.}{1}}$$$$\mathrm{m o l / L}$$的$${{N}{{a}_{2}}{C}{{O}_{3}}}$$溶液中,$$N a^{+}, ~ C O_{3}^{2-}$$总数为$${{3}{{N}_{A}}}$$

D.通常状况下,$${{4}{.}{2}}$$$${{g}}$$丙烯中所含碳氢键数目为$${{0}{.}{6}}$$$${{N}_{A}}$$

2、['铁', '金属腐蚀的分类', '化学腐蚀', '化学与STSE',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酸雨及防治', '铜']

正确率60.0%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C

A.铜器出现铜绿$$[ \mathrm{C u_{2} ( O H )_{2} C O_{3}} ]$$

B.铁制菜刀生锈

C.大理石雕像被酸性较强的雨腐蚀毁坏

D.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 \mathrm{A l_{2} O_{3}} )$$

3、['根据进行相关计算', '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以为中心的基本粒子的有关推算', '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与的相关推算', '气体物质与相关推算', '硝酸的强氧化性',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对气体摩尔体积的考查', '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 '盐类水解的应用', '铜']

正确率40.0%$${{N}_{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4. 6 \mathrm{g N O_{2}}$$和$${{N}_{2}{{O}_{4}}}$$混合气体时,转移电子数为$${{0}{.}{1}{{N}_{A}}}$$

B.$${{N}_{A}}$$个$$\mathrm{A l ( O H )_{3}}$$胶体粒子的质量为$${{7}{8}{g}}$$

C.在$$0. 1 \mathrm{m o l} / \mathrm{L}$$的$${{N}{{a}_{2}}{C}{{O}_{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一定大于$${{0}{.}{1}{{N}_{A}}}$$

D.标准状况下,$$2. 2 4 \mathrm{L}$$己烷中共价键的数目为$${{1}{.}{9}{{N}_{A}}}$$

4、['氯化氢、盐酸', '电解质、非电解质', '铜']

正确率60.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B

A.$${{K}{O}{H}}$$

B.$${{C}{u}}$$

C.$${{H}{C}{l}}$$

D.$${{N}{a}{C}{l}}$$

5、['铁',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综合考查', '无机物间的相互转化', '铜', '铝的性质']

正确率60.0%下列氯化物中,仅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不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D

A.$${{Z}{n}{C}{{l}_{2}}}$$

B.$${{F}{e}{C}{{l}_{2}}}$$

C.$${{A}{l}{C}{{l}_{3}}}$$

D.$${{C}{u}{C}{{l}_{2}}}$$

7、['铜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其他氮的氧化物', '铜', '氮的氧化物的相互转化及应用']

正确率60.0%通过单质之间直接化合,难以得到的是(

B

A.$${{M}{{g}_{3}}{{N}_{2}}}$$

B.$${{N}{{O}_{2}}}$$

C.$${{N}{O}}$$

D.$${{C}{{u}_{2}}{S}}$$

8、['电解池的电极、电池反应式', '电解过程的放电顺序', '电解饱和食盐水', '硫酸的性质', '电化学腐蚀的种类和原理', '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及应用', '铜',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正确率60.0%下列能够使反应:$$\mathrm{C u+2 H_{2} O}=\mathrm{C u ( O H )_{2}+H_{2} \uparrow}$$获得成功的是$${{(}{)}}$$

C

A.$${{C}{u}}$$与稀$${{H}_{2}{S}{{O}_{4}}}$$发生反应

B.铜一梓合金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反应被腐蚀

C.用铜片作阴$${、}$$阳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

D.用铜片作阴$${、}$$阳电极,电解硫酸溶液

9、['二氧化碳',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药品、实验装置/实验步骤的作用', '硝酸的强氧化性', '二氧化硫的性质', '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 '铜']

正确率60.0%下列括号内为杂质,选项中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C

A.$${{C}{u}}$$$$( \mathrm{\bf C u O} )$$加入稀硝酸溶液,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B.$$\mathrm{C O_{2} \ ( S O_{2} )}$$通过饱和$${{N}{{a}_{2}}{C}{{O}_{3}}}$$溶液

C.$$\mathrm{C O_{2} \nabla( O_{2} )}$$通过灼热的铜网

D.$$\mathrm{N O_{2} \Lambda( N O )}$$通过水洗

10、['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硝酸的强氧化性', '铁离子、铁盐', '铜']

正确率60.0%下列不与单质铜反应(必要时可加热)的是(

C

A.浓硫酸

B.稀硝酸

C.稀盐酸

D.氯化铁溶液

1. 选项分析:

A. 错误。浓硫酸与铜反应生成 $$SO_2$$,1 mol $$H_2SO_4$$ 转移 2 mol 电子,但随反应进行硫酸变稀,反应停止,实际转移电子数小于 $$2N_A$$

B. 错误。$$O_2$$ 作氧化剂时转移电子数取决于还原产物,可能是 2(生成 $$H_2O_2$$)或 4(生成 $$H_2O$$)

C. 错误。$$CO_3^{2-}$$ 水解:$$CO_3^{2-} + H_2O \rightleftharpoons HCO_3^- + OH^-$$,阴离子总数增加,但 $$Na^+$$ 和 $$CO_3^{2-}$$ 总数为 $$0.1 \times 10 \times 3 = 3$$ mol,但水解后离子总数大于 $$3N_A$$,选项表述不准确

D. 正确。丙烯($$C_3H_6$$)摩尔质量 42 g/mol,4.2 g 为 0.1 mol,每个分子含 6 个 C-H 键,故碳氢键数目为 $$0.6N_A$$

答案:D

2. 氧化还原反应判断:

A. 铜绿形成:$$2Cu + O_2 + CO_2 + H_2O \rightarrow Cu_2(OH)_2CO_3$$,有电子转移

B. 铁生锈:$$4Fe + 3O_2 + 6H_2O \rightarrow 4Fe(OH)_3$$,有电子转移

C. 大理石腐蚀:$$CaCO_3 + 2H^+ \rightarrow Ca^{2+} + CO_2 \uparrow + H_2O$$,无电子转移,非氧化还原反应

D. 铝氧化:$$4Al + 3O_2 \rightarrow 2Al_2O_3$$,有电子转移

答案:C

3. 选项分析:

A. 正确。$$4.6$$ g 混合气体($$NO_2$$ 和 $$N_2O_4$$)相当于 $$0.1$$ mol $$NO_2$$,由 $$Cu + 4HNO_3 \rightarrow Cu(NO_3)_2 + 2NO_2 + 2H_2O$$,每生成 1 mol $$NO_2$$ 转移 1 mol 电子

B. 错误。胶体粒子是多个分子的集合体,$$N_A$$ 个胶粒质量远大于 78 g

C. 错误。未说明溶液体积,无法计算离子总数

D. 错误。标准状况下己烷为液体,2.24 L 不是 0.1 mol

答案:A

4. 电解质判断: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A. $$KOH$$:碱,电解质

B. $$Cu$$:单质,非电解质

C. $$HCl$$:酸,电解质

D. $$NaCl$$:盐,电解质

答案:B

5. 氯化物制备分析:

A. $$ZnCl_2$$:锌与氯气或盐酸都能反应

B. $$FeCl_2$$:铁与盐酸反应生成 $$FeCl_2$$,与氯气反应生成 $$FeCl_3$$

C. $$AlCl_3$$:铝与氯气或盐酸都能反应

D. $$CuCl_2$$:铜不与盐酸反应,但能与氯气反应:$$Cu + Cl_2 \xrightarrow{\Delta} CuCl_2$$

答案:D

7. 单质直接化合分析:

A. $$Mg_3N_2$$:$$3Mg + N_2 \xrightarrow{\Delta} Mg_3N_2$$,可以直接化合

B. $$NO_2$$:$$N_2 + 2O_2 \rightarrow 2NO_2$$ 反应难以发生,通常通过 $$2NO + O_2 \rightarrow 2NO_2$$ 制备

C. $$NO$$:$$N_2 + O_2 \xrightarrow{放电} 2NO$$,可以直接化合

D. $$Cu_2S$$:$$2Cu + S \xrightarrow{\Delta} Cu_2S$$,可以直接化合

答案:B

8. 反应实现条件分析:$$Cu + 2H_2O \rightarrow Cu(OH)_2 + H_2$$ 是非自发的,需要外加能量

A. 不反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

B. 锌优先腐蚀:形成原电池时锌被腐蚀

C. 正确:电解氯化钠溶液时,阳极:$$2Cl^- - 2e^- \rightarrow Cl_2$$,不产生 $$Cu(OH)_2$$

D. 正确:电解硫酸溶液时,阳极铜溶解:$$Cu - 2e^- \rightarrow Cu^{2+}$$,阴极:$$2H^+ + 2e^- \rightarrow H_2$$,$$Cu^{2+} + 2H_2O \rightarrow Cu(OH)_2 + 2H^+$$,总反应相当于 $$Cu + 2H_2O \rightarrow Cu(OH)_2 + H_2$$

答案:D

9. 除杂方法分析:

A. 错误:稀硝酸会溶解铜:$$3Cu + 8HNO_3 \rightarrow 3Cu(NO_3)_2 + 2NO + 4H_2O$$

B. 错误:$$CO_2$$ 和 $$SO_2$$ 都会与 $$Na_2CO_3$$ 反应:$$SO_2 + Na_2CO_3 \rightarrow Na_2SO_3 + CO_2$$

C. 正确:$$2Cu + O_2 \xrightarrow{\Delta} 2CuO$$,$$CO_2$$ 不反应

D. 错误:$$3NO_2 + H_2O \rightarrow 2HNO_3 + NO$$,会引入新杂质 $$NO$$

答案:C

10. 铜的反应性分析:

A. 反应:$$Cu + 2H_2SO_4 \xrightarrow{\Delta} CuSO_4 + SO_2 + 2H_2O$$

B. 反应:$$3Cu + 8HNO_3 \rightarrow 3Cu(NO_3)_2 + 2NO + 4H_2O$$

C. 不反应: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后,不与稀盐酸反应

D. 反应:$$Cu + 2FeCl_3 \rightarrow CuCl_2 + 2FeCl_2$$

答案:C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