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铜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金属单质的通性-铜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知识点课后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甘肃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8.0%

2025-08-13
金属单质的通性-铜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知识点课后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甘肃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8.0%
1、['铁', '氯化氢、盐酸', '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 '过氧化钠的组成、结构、用途', '有关物质的量的其他计算', '金属单质的通性', '对金属混合的有关计算的考查', '铝的性质']

正确率40.0%铁$${、}$$铝各$${{1}{m}{o}{l}}$$组成的混合物溶于一定量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再加入$$3 \mathrm{m o l N a_{2} O_{2}}$$固体使之充分反应,最终产物是(

C

A.$$\mathrm{F e ~ ( \ O H )_{\Lambda_{2} ~}, \ A l ~ ( \ O H )_{\Lambda_{3} ~}, \ N a C l}$$

B.$$\mathrm{F e ~ ( \ O H ) ~}_{2}, \mathrm{~ A l ~ ( O H ) ~}_{3}, \mathrm{~ N a A l O_{2}, \ N a C l}$$

C.$$\mathrm{F e ~ ( \ O H )_{\Lambda_{3}} ~, ~ N a A l O_{2}, \ N a C l}$$

D.$$\mathrm{F e ~ ( \ O H )_{\Lambda_{3}} ~, ~ A l ~ ( O H )_{\Lambda_{3}} ~, ~ N a A l O_{2} ~, ~ N a C l}$$

2、['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乙酸的酸性', '过氧化氢的性质及应用', '金属单质的通性']

正确率40.0%根据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的双氧水中分别滴加 $${{2}}$$ 滴 $$0. 1 \mathrm{m o l} / \mathrm{L}$$ 的 $$\mathrm{F e_{2} \ ( \bf S O_{4} )}_{3}$$ 和 $$0. 1 \mathrm{m o l} / \mathrm{L}$$ 的 $${{C}{u}{S}{{O}_{4}}}$$ 溶液,前者产生气泡较快 对双氧水分解催化效率: $$F e^{3+} > C u^{2+}$$
$${{B}}$$ 向 $$2 \mathrm{m l} \! \mathrm{L} 0. 1 \mathrm{m o l} / \mathrm{L}$$ 酸性 $${{K}{M}{n}{{O}_{4}}}$$ 溶液中分别滴加 $$3 \mathrm{m l} \! \mathrm{L} 0. 1 \mathrm{m o l} / \mathrm{L}$$ 和 $$3 \mathrm{m l} \, 0. 2 \mathrm{m o l} / \mathrm{L}$$ 的 $${{H}_{2}{{C}_{2}}{{O}_{4}}}$$ 溶液,后者首先褪色(提示:反应的部分关系为 $$2 \mathrm{M n O}_{4}^{-} \sim5 \mathrm{H}_{2} \, \mathrm{C}_{2} \, \mathrm{O}_{4} \, )$$ 其他条件不变时, $${{H}_{2}{{C}_{2}}{{O}_{4}}}$$ 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C}}$$ 取两支试管 $${{a}}$$ 和 $${{b}}$$ ,各加入 $$\mathrm{5 m L 0. 1 m o l / L N a_{2} S_{2} O_{3}}$$ 溶液;另取两支试管 $${{c}}$$ 和 $${{d}}$$ ,各加入 $$\mathrm{5 m L 0. 1 m o l / L H_{2} S O_{4}}$$ 溶液;将 $${{a}{、}{d}}$$ 放入热水浴中, $${{b}{、}{c}}$$ 放入冷水浴中,一段时间后分别混合,热水浴中先出现浑浊。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D}}$$ 用 $${{3}{m}{L}}$$ 稀 $${{H}_{2}{S}{{O}_{4}}}$$ 溶液与足量 $${{Z}{n}}$$ 反应,当气泡稀少时,加入 $${{1}{m}{L}}$$ 浓 $${{H}_{2}{S}{{O}_{4}}}$$ ,又迅速产生较多气泡 $${{H}_{2}{S}{{O}_{4}}}$$ 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C

A.$${{A}}$$

B.$${{B}}$$

C.$${{C}}$$

D.$${{D}}$$

3、['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及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实验原理、相关方程式的书写',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 '金属单质的通性', '氢氧化铝']

正确率60.0%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不正确的是$${{(}{)}}$$

A

A.氢碘酸溶液和$$\mathrm{F e ( O H )_{3}}$$固体$$\mathrm{F e ( O H )_{3}+3 H^{+}=F e^{3+}+3 H_{2} O}$$

B.少量镁粉溶于磷酸溶液中$$\mathrm{M g+2 H_{3} P O_{4}=M g^{2+}+2 H_{2} P O_{4}^{-}+H_{2} \uparrow}$$

C.足量$${{F}{e}}$$粉加入稀$${{H}{N}{{O}_{3}}}$$中$$\mathrm{3 F e+8 H^{+}+2 N O^{-}=3 F e^{2+}+2 N O \uparrow+4 H_{2} O}$$

D.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足量$${{K}{O}{H}}$$溶液$$\mathrm{A l^{3+}+4 O H^{-}=A l O_{2}^{-}+2 H_{2} O}$$

4、['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合金',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原理', '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及应用', '对金属混合的有关计算的考查', '金属单质的通性', '钠的保存、应用']

正确率40.0%液体铝钠合金(钠和铝熔合而成)可用于核反应堆的载热介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自然界中没有游离的钠和铝

B.若铝钠合金投入水中无固体剩余,则$$\textbf{n} \mathrm{( \Delta A l )} \mathrm{\Delta~ \leq~ n ~ ( \Delta N a )}$$

C.铝钠合金投入到氯化铜溶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铜沉淀,也可能有铜析出

D.相同质量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中,若放出的$${{H}_{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小

5、['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物质性质的探究与评价', '金属单质的通性']

正确率60.0%金属原子一般具有的特点是(

C

A.有金属光泽,能导电,有延展性

B.熔点和沸点较低

C.最外层电子个数少,容易失去

D.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6、['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及配平',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氯化氢、盐酸', '金属单质的通性']

正确率40.0%下列反应中,$${{H}{C}{l}}$$只作还原剂的是(

B

A.$$\mathrm{Z n+2 H C l=Z n C l_{2}+H_{2} \uparrow}$$

B.$$\mathrm{O_{2}+4 H C l}=2 \mathrm{C l}_{2}+2 \mathrm{H}_{2} \mathrm{O}$$

C.$$\mathrm{M n O_{2}+4 H C l} \ \cline$$浓$$\mathrm{\Lambda~=~ M n C l_{2}+C l_{2} \uparrow+2 H_{2} O}$$

D.$$\mathrm{2 H C l=C l_{2}+H_{2}}$$

7、['焰色试验', '合金', '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及应用', '金属单质的通性', '氧化铝']

正确率40.0%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可通过焰色反应区分钾元素和钠元素
$${②}$$铝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是因为其表面覆盖着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③}$$纯铁比生铁抗腐蚀性更强
$${④}$$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
$${⑤}$$在人类对金属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性质越活泼的金属单质越早被人们冶炼和使用
$${⑥}$$正常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症,缺铁会引起贫血等疾病

C

A.$${①{②}{④}{⑥}}$$

B.

C.$$\textcircled{1} \textcircled{2} \textcircled{3} \textcircled{4} \textcircled{6}$$

D.$$\textcircled{1} \textcircled{3} \textcircled{4} \textcircled{5} \textcircled{6}$$

8、['金属单质的通性']

正确率60.0%等质量的$$\mathrm{N a. ~ M g. ~ A l}$$三种金属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的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B

A.$$\mathrm{N a} > \mathrm{M g} > \mathrm{A l}$$

B.$$\mathrm{A l} > \mathrm{M g} > \mathrm{N a}$$

C.$$\mathrm{M g > A l} > \mathrm{N a}$$

D.$$\mathrm{N a} > \mathrm{A l} > \mathrm{M g}$$

9、['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溶液稀释的pH变化规律', '对反应原理的探究与评价',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金属单质的通性']

正确率40.0%关于$${{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取等体积的两种酸分别与完全一样的足量锌粒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盐酸大于醋酸

B.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至原溶液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仍然相同,则$${{m}{>}{n}}$$

C.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醋酸大于盐酸

D.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与$${{N}{a}{O}{H}}$$溶液中和,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醋酸大于盐酸

10、['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制备实验', '实验药品、实验装置/实验步骤的作用', '实验原理、相关方程式的书写', '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 '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及应用', '金属单质的通性']

正确率60.0%svg异常

C

A.装置$${{A}}$$:制取$${{H}_{2}}$$,离子方程式为$$\mathrm{Z n+2 H^{+}=Z n^{2+}+H_{2} \uparrow}$$

B.装置$${{B}}$$:用于除去$${{H}_{2}}$$中杂质,$${①}$$中盛有$${{N}{a}{O}{H}}$$溶液,$${②}$$中盛有浓硫酸

C.装置$${{C}}$$:制取$${{C}{a}{{H}_{2}}}$$,先点燃$${{C}}$$处酒精灯,后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

D.装置$${{D}}$$:竖直导管的作用是平衡压强,观察$${{H}_{2}}$$流速以调节反应的进行

1. 题目解析:

铁和铝各1 mol与盐酸反应:

$$Fe + 2HCl \rightarrow FeCl_2 + H_2$$

$$2Al + 6HCl \rightarrow 2AlCl_3 + 3H_2$$

加入3 mol Na₂O₂后,Na₂O₂与水反应:

$$2Na_2O_2 + 2H_2O \rightarrow 4NaOH + O_2$$

生成的NaOH与Fe²⁺和Al³⁺反应:

$$Fe^{2+} + 2OH^- \rightarrow Fe(OH)_2$$

$$4Fe(OH)_2 + O_2 + 2H_2O \rightarrow 4Fe(OH)_3$$

$$Al^{3+} + 4OH^- \rightarrow AlO_2^- + 2H_2O$$

最终产物为$$Fe(OH)_3$$、$$NaAlO_2$$和$$NaCl$$,故选C。

2. 题目解析:

A选项:催化剂效率不能仅通过气泡速度判断,还需考虑其他因素,结论不严谨。

B选项:浓度越大反应越快,符合实验现象,结论正确。

C选项:温度越高反应越快,符合实验现象,结论正确。

D选项:浓硫酸与Zn反应生成SO₂而非H₂,结论错误。

正确答案为B和C,但单选题只能选一个最合适的,故选B。

3. 题目解析:

A选项:氢碘酸是还原剂,应生成Fe²⁺而非Fe³⁺,离子方程式错误。

B选项:磷酸是弱酸,应写分子式,离子方程式错误。

C选项:足量Fe与稀HNO₃反应生成Fe²⁺,离子方程式正确。

D选项:Al³⁺与过量OH⁻反应生成AlO₂⁻,离子方程式正确。

不正确的是A和B,但单选题只能选一个最错误的,故选A。

4. 题目解析:

A选项:钠和铝性质活泼,自然界中无游离态,正确。

B选项:若n(Al)≤n(Na),则Na足够将Al全部转化为Al(OH)₄⁻,无固体剩余,正确。

C选项:Na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Cu²⁺反应生成Cu(OH)₂,可能有Cu析出,正确。

D选项:Al的质量分数越大,放出的H₂越多,结论错误。

不正确的是D。

5. 题目解析:

A选项:金属的物理特性,正确。

B选项:金属熔沸点差异大,不一定较低,错误。

C选项:金属易失电子,正确。

D选项:金属在反应中通常作还原剂,错误。

正确的是A和C,但单选题只能选一个最全面的,故选A。

6. 题目解析:

HCl作还原剂时Cl⁻被氧化为Cl₂。

A选项:HCl作氧化剂。

B选项:HCl被O₂氧化为Cl₂,作还原剂。

C选项:HCl被MnO₂氧化为Cl₂,作还原剂。

D选项:HCl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只作还原剂的是B。

7. 题目解析:

①焰色反应可区分K和Na,正确。

②Al表面有氧化膜,正确。

③纯铁比生铁更耐腐蚀,正确。

④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正确。

⑤活泼金属较晚被冶炼,错误。

⑥缺钙和缺铁的影响,正确。

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⑥,故选C。

8. 题目解析:

计算1 g金属产生的H₂体积:

Na:$$\frac{1}{23} \times \frac{1}{2} \times 22.4 = 0.49 L$$

Mg:$$\frac{1}{24} \times 1 \times 22.4 = 0.93 L$$

Al:$$\frac{1}{27} \times \frac{3}{2} \times 22.4 = 1.24 L$$

顺序为Al > Mg > Na,故选B。

9. 题目解析:

A选项:开始时pH相同,H⁺浓度相同,反应速率相同,错误。

B选项:醋酸稀释时电离平衡移动,m > n,正确。

C选项:醋酸总量多,生成H₂多,正确。

D选项:醋酸消耗更多NaOH,正确。

不正确的是A。

10. 题目解析:

A选项:制H₂的离子方程式正确。

B选项:NaOH除杂质,浓硫酸干燥,正确。

C选项:应先通H₂排空气再加热,操作错误。

D选项:竖直导管平衡压强,正确。

不正确的是C。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