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A.炭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能将二氧化硅还原为硅
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用于漂白纸浆
C.碳酸钠能和酸反应,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氧化铝熔点很高,用其制造的坩埚可用于熔融烧碱
2、['C、Si的化学性质',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甲烷的燃烧']正确率60.0%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B
A.$${{N}{{a}_{2}}{{O}_{2}}}$$与$${{H}_{2}{O}}$$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水蒸气反应
C.铝热反应
D.$${{C}{{H}_{4}}}$$与$${{O}_{2}}$$反应
3、['C、Si的化学性质',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硝酸的强氧化性', '二氧化氮', '钠与水反应原理', '亚铁离子、亚铁盐', '铜', '铝的性质']正确率40.0%下列各组内物质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F}{e}{S}{{O}_{4}}}$$溶液中,能与$${{F}{e}{S}{{O}_{4}}}$$发生反应的是()
D
A.$${{N}{a}}$$和$${{H}_{2}{O}}$$
B.$${{A}{l}}$$和$${{N}{a}{O}{H}}$$溶液
C.单质碳和浓硫酸共热
D.铜片和浓硝酸
4、['反应热与焓变',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燃烧热',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中和热的测定与误差分析', '乙酸的酸性', '中和热的概念', '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氢氧化钠',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电解质电离程度的比较及应用', '化学反应的实质',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C、Si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 '浓硫酸的综合考查', '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依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正确率40.0%$$\oplus1 0 1 \mathrm{~ k P a}$$时,$$\mathrm{2 C ( s )}+\mathrm{O_{2} ( g )}=2 \mathrm{C O ( g )} \; \Delta\mathrm{H}=-2 2 1 \; \mathrm{k J} \cdot\mathrm{m o l}^{-1} \ lines$$稀溶液中,$$\mathrm{H^{+} ( a q )}+\mathrm{O H^{-} ( a q )}=\mathrm{H_{2} O ( l )} \, \Delta\mathrm{H}=-5 7. 3 \, \mathrm{k J} \cdot\mathrm{m o 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碳的燃烧热大于$$1 1 0. 5 ~ \mathrm{k J} \cdot\mathrm{m o l}^{-1}$$
B.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 7. 3 ~ \mathrm{k J} \cdot\mathrm{m o l}^{-1}$$
C.$${①}$$的反应热为$$2 2 1 ~ \mathrm{k J} \cdot\mathrm{m o l}^{-1}$$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 7. 3 ~ \mathrm{k J}$$热量
5、['油脂的水解', '碳酸钠的俗称、物理性质、用途', '镁', '电解法制取铝', '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及应用', '金属冶炼的常见方法', '蛋白质的变性', 'C、Si的化学性质', '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C、Si单质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及用途', '甲醛的物理性质', '碱金属元素的结构及性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钠的保存、应用', '盐类水解的应用']正确率60.0%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C
A.钠$${、}$$钾均是活泼金属,可用作原子反应堆导热剂
B.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钠$${、}$$镁$${、}$$铝等金属
C.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洗去铁屑表面的油污
D.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食品防腐
6、['反应热与焓变', '化学平衡移动的相关判断', '氧化铁', '催化剂、反应历程', '平衡转化率的计算及变化', '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 '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C、Si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 '物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一氧化碳',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 '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 '盖斯定律的理解、应用']正确率40.0%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C}{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木炭不完全燃烧制$$\mathrm{C O : ~ 2 C ~ ( s ) ~+O_{2} ~ ( g ) ~=2 C O ~ ( g ) ~ \triangle H_{1}=-2 2 1 k J \cdot m o l^{-1} ~}$$
$${②}$$木炭还原$${{C}{{O}_{2}}}$$制$$\mathrm{C O : ~ C ~ ( s ) ~+C O_{2} ~ ( \sl g ) ~}=2 \mathrm{C O ~ ( \sl g ) ~ \triangle~ H_{2}=+1 7 2. 5 k J \cdot m o l^{-1} ~}$$
$${③}$$焦炭还原$${{F}{{e}_{2}}{{O}_{3}}}$$制$$C O : ~ F e_{2} O_{3} ~ ( s ) ~+3 C ~ ( s ) ~ \rightleftharpoons2 F e ~ ( s ) ~+3 C O ~ ( g ) ~ \triangle H_{3}=+4 8 9. 0 k J \cdot m o l^{-1}$$.
D
A.反应$${①}$$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B.反应$${②}$$为吸热反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反应$${③}$$中使用催化剂或移走部分$${{C}{O}}$$,均可提高$${{F}{{e}_{2}}{{O}_{3}}}$$的转化率
D.反应$$\mathrm{F e_{2} O_{3} \ ( \Delta s )} ~+3 \mathrm{C O ~ ( \Delta g )} ~=2 \mathrm{F e ~ ( \Delta s )} ~+3 \mathrm{C O_{2} \ ( \Delta g )} ~ \triangle\mathrm{H}=-2 8. 5$$$$\mathrm{k J} \cdot\mathrm{m o l}^{-1}$$
7、['C、Si的化学性质', '硅的制备']正确率40.0%svg异常
A.反应①的生成物有$${{C}{{O}_{2}}}$$、$${{S}{i}{C}}$$
B.反应②发生置换反应生成$$\mathrm{S i H C l}_{3}$$和$${{H}_{2}}$$
C.已知$$\mathrm{S i H C l}_{3}$$中$${{H}}$$显$${{−}{1}}$$价,则反应③中氧化剂是$$\mathrm{S i H C l}_{3}$$,还原剂是$${{H}_{2}}$$
D.制得的高纯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8、['C、Si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正确率40.0%下面关于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硅是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B.硅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元素,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在所有元素中居第一位
C.硅的活泼性比碳强,只有在高温下才能跟氢气起化合反应
D.二氧化硅在电子工业中,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9、['C、Si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铁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氢氧化钠']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
C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_{2}}$$
B.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_{2}}}$$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氯气
D.若甲为$${{H}_{2}{S}}$$,则丁可能是$${{O}_{2}}$$
10、['C、Si的化学性质']正确率80.0%硅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S}{i}}$$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
B.互联网通过光纤交换信息,光纤的主要原料是$${{S}{i}{{O}_{2}}}$$
C.硅酸钠的溶液俗称水玻璃,常用作木材的阻燃剂
D.玻璃上的精美刻花,是工艺师用盐酸刻蚀形成的
1. 选项A正确,炭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能将二氧化硅还原为硅:$$SiO_2 + 2C \rightarrow Si + 2CO$$。选项B错误,二氧化硫漂白纸浆是利用其漂白性而非还原性。选项C错误,治疗胃酸过多常用碳酸氢钠而非碳酸钠。选项D错误,氧化铝会与烧碱反应:$$Al_2O_3 + 2NaOH \rightarrow 2NaAlO_2 + H_2O$$。
2. 选项B正确,灼热的木炭与水蒸气反应为吸热反应:$$C + H_2O \rightarrow CO + H_2$$,且碳和氢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A、D为放热反应,选项C铝热反应虽为氧化还原反应但放热。
3. 选项D正确,铜片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_2$$,溶于水后形成硝酸能将$$Fe^{2+}$$氧化为$$Fe^{3+}$$。选项A、B产生的$$H_2$$不与$$FeSO_4$$反应,选项C的$$SO_2$$需在酸性条件下才与$$Fe^{2+}$$反应。
4. 选项A正确,燃烧热指1 mol物质完全燃烧,碳完全燃烧生成$$CO_2$$放热大于不完全燃烧生成CO的110.5 kJ/mol。选项B错误,浓硫酸稀释放热导致中和热数值偏大。选项C错误,反应热为-221 kJ/mol。选项D错误,醋酸为弱酸,中和放热小于57.3 kJ。
5. 选项C正确,碳酸钠水解显碱性可去除油污。选项A错误,钠钾合金用作导热剂因其液态温度范围宽而非活泼性。选项B错误,钠镁铝通过电解法冶炼。选项D错误,甲醛有毒不可用于食品防腐。
6. 选项D正确,根据盖斯定律,$$③-3×②$$可得该反应$$\Delta H = 489.0 - 3×172.5 = -28.5 kJ/mol$$。选项A错误,部分能量可能转化为光能等。选项B错误,熵增驱动时高温可自发。选项C错误,移走CO可提高转化率,但催化剂不影响平衡。
7. 选项D错误,光导纤维原料为$$SiO_2$$而非硅单质。选项A、B、C解析缺失(因题目异常)。
8. 选项A正确,硅是亲氧元素,自然界中无游离态。选项B错误,地壳含量第一为氧。选项C错误,硅活泼性弱于碳。选项D错误,半导体材料为高纯硅而非$$SiO_2$$。
9. 选项B正确,$$NaOH$$与少量$$CO_2$$生成$$Na_2CO_3$$,过量生成$$NaHCO_3$$。选项A错误,焦炭与$$O_2$$产物为$$CO/CO_2$$无多步转化。选项C错误,$$Fe$$与$$Cl_2$$只生成$$FeCl_3$$。选项D错误,$$H_2S$$与$$O_2$$不完全燃烧生成$$S$$,完全燃烧生成$$SO_2$$。
10. 选项D错误,玻璃刻花用氢氟酸而非盐酸。选项A、B、C均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