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80.0%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毒,造成中毒的气体是()
C
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2、['氧化钠', '一氧化碳', '氧化铁',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二氧化硫的性质']正确率60.0%下列物质既不属于酸性氧化物也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的()
A
A.$${{C}{O}}$$
B.$${{N}{{a}_{2}}{O}}$$
C.$${{F}{{e}_{2}}{{O}_{3}}}$$
D.$${{S}{{O}_{2}}}$$
3、['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一氧化碳', '化学反应的实质', '甲烷的存在及用途', '催化剂、反应历程', '天然气的组成和综合利用', '煤的气化', '煤的液化']正确率60.0%利用天然气或煤与水蒸气生产出的合成气$$( \mathrm{H_{2}, \ C O )}$$生产汽油$${、}$$甲醇和氨等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合成气也可转化成醛$${、}$$酸$${、}$$酯等多种产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以天然气生产合成气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
$${②}$$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
$${③}$$改变合成气中$${{C}{O}}$$与$${{H}_{2}}$$的体积比,可以得到不同产物$${ }$$
$${④}$$合成气的转化反应需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强下通过催化完成$${ }$$
$${⑤}$$从合成气出发生成液态烃或醇类有机物是实现$${{“}}$$煤变油$${{”}}$$的有效途径$${ }$$
$${⑥}$$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产物中不可能有烯烃或水.
D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③{④}{⑤}}$$
4、['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一氧化碳', '表示粒子构成的符号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一氧化氮', '硫化氢、硫化物', '原子的构成、发展史']正确率60.0%下列分子中,电子总数最少的是$${{(}{)}}$$
C
A.$${{H}_{2}{S}}$$
B.$${{O}_{2}}$$
C.$${{C}{O}}$$
D.$${{N}{O}}$$
5、['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碳酸氢钠的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 '一氧化碳', '合理用药', '化学与STSE',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铝盐', '水体污染及污水处理方法',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盐类水解的应用']正确率40.0%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医学上用$${{B}{a}{S}{{O}_{4}}}$$做内服造影剂
B.工业废水中的$$\mathrm{C u^{2+}, \ P b^{2+}}$$等重金属离子可用$${{F}{e}{S}}$$除去
C.发生$${{C}{O}}$$中毒时,应马上切断$${{C}{O}}$$源并将病人移至空气流通处
D.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mathrm{N a H C O_{3}}$$溶液,铁筒里盛$$\mathrm{A l}_{2} \setminus\mathrm{S O_{4}} \mathrm{\raisebox{-3 p t} {}}_{3}$$溶液
6、['一氧化碳',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乙酸的酸性',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氢氧化钠', '三氧化硫']正确率60.0%以下与氢氧化钠反应不可能生成盐的物质是()
C
A.$${{I}_{2}}$$
B.$${{S}{{O}_{3}}}$$
C.$${{C}{O}}$$
D.$$\mathrm{C H_{3} C O O H}$$
7、['一氧化碳',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 '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关计算',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及计算', '化学平衡的综合计算']正确率40.0%将不同量的$$\mathrm{C O ( g )}$$和$$\mathrm{H_{2} O} ( \mathrm{g} )$$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mathrm{C O ( g )}+\mathrm{H_{2} O ( g )} \rightleftharpoons\mathrm{C O_{2} ( g )}+\mathrm{H_{2} ( g )},$$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 温度 $${{/}^{∘}{C}}$$ | 起始量 $${{/}{m}{o}{l}}$$ | 平衡量 $${{/}{m}{o}{l}}$$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 $${{/}{m}{i}{n}}$$ | |
$${{C}{O}}$$ | $${{H}_{2}{O}}$$ | $${{C}{{O}_{2}}}$$ | |||
$${{1}}$$ | $${{6}{5}{0}}$$ | $${{4}}$$ | $${{2}}$$ | $${{1}{.}{6}}$$ | $${{5}}$$ |
$${{2}}$$ | $${{9}{0}{0}}$$ | $${{2}}$$ | $${{1}}$$ | $${{0}{.}{4}}$$ | $${{3}}$$ |
$${{3}}$$ | $${{2}}$$ | $${{1}}$$ | $${{0}{.}{4}}$$ | $${{1}}$$ |
D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实验$${{1}}$$中,前$${{5}{m}{i}{n}}$$用$${{C}{O}}$$表示的速率为$$0. 1 6 \mathrm{m o l} / ( \mathrm{L} \cdot\mathrm{m i n} )$$
C.实验$${{2}}$$中,平衡常数$$K=\frac{1} {6}$$
D.实验$${{3}}$$跟实验$${{2}}$$相比,改变的条件可能是温度
8、['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铝的性质']正确率60.0%短周期主族元素$$\mathbf{W} \cdot\textbf{X} \cdot\textbf{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的单质常温下为气态,$${{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B.元素$${{X}}$$与$${{O}_{2}}$$形成的化合物有多种
C.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_{2}}}$$
1、解析:燃气热水器使用天然气(主要成分 $$CH_4$$)燃烧,若通风不畅会导致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CO$$)。氧气是助燃气体,氮气和二氧化碳无毒。故答案为 C。
2、解析:酸性氧化物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 $$SO_2$$),碱性氧化物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 $$Na_2O$$、$$Fe_2O_3$$)。$$CO$$ 既不与酸也不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既不属于酸性氧化物也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答案为 A。
3、解析:① 天然气生产合成气反应为 $$CH_4 + H_2O \to CO + 3H_2$$,是置换反应;② 合成气制甲醇等反应不是化合反应;③ 改变 $$CO$$ 与 $$H_2$$ 比例可得不同产物;④ 转化需催化及适当温压;⑤ 合成气制烃或醇是实现煤变油途径;⑥ 合成气反应可生成烯烃或水(如费托合成)。正确表述为 ①③④⑤,故答案为 D。
4、解析:计算各分子电子总数:$$H_2S$$ 有 2×1 + 16 = 18;$$O_2$$ 有 2×8 = 16;$$CO$$ 有 6 + 8 = 14;$$NO$$ 有 7 + 8 = 15。最少的是 $$CO$$,故答案为 C。
5、解析:A 项 $$BaSO_4$$ 不溶于酸和血,可用作造影剂;B 项 $$FeS$$ 可沉淀重金属离子;C 项 $$CO$$ 中毒处理正确;D 项泡沫灭火器内筒盛 $$Al_2(SO_4)_3$$,外筒盛 $$NaHCO_3$$,选项表述颠倒,故不正确。答案为 D。
6、解析:A 项 $$I_2$$ 与 $$NaOH$$ 反应生成 $$NaI$$ 和 $$NaIO$$;B 项 $$SO_3$$ 生成 $$Na_2SO_4$$;D 项 $$CH_3COOH$$ 生成 $$CH_3COONa$$;C 项 $$CO$$ 不与 $$NaOH$$ 反应,不可能生成盐。故答案为 C。
7、解析:A 项比较实验 1(650°C)和 2(900°C),温度升高 $$CO_2$$ 平衡量减少,说明正反应放热;B 项实验 1 前 5min $$CO$$ 消耗 1.6mol,速率=1.6/(2×5)=0.16 mol/(L·min);C 项实验 2 平衡时 $$[CO]=0.8/2=0.4$$,$$[H_2O]=0.6/2=0.3$$,$$[CO_2]=0.4/2=0.2$$,$$[H_2]=0.4/2=0.2$$,$$K=0.2×0.2/(0.4×0.3)=1/3$$,不是 1/6;D 项实验 3 与 2 起始量相同但平衡时间短,可能为升温或加催化剂。C 项错误,故答案为 C。
8、解析:W 为氮(N),X 为碳(C),Y 为铝(Al),Z 为硫(S)。A 项 W 氯化物为 $$NCl_3$$,N 不满足 8 电子;B 项 C 与 $$O_2$$ 形成 $$CO$$、$$CO_2$$ 等;C 项 Al 与 $$NaOH$$ 或盐酸均生成 $$H_2$$;D 项 S 与 C 形成 $$CS_2$$ 共价化合物。A 项错误,故答案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