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无机非金属材料

一氧化碳-无机非金属材料知识点专题进阶自测题解析-天津市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0.0%

2025-09-29
一氧化碳-无机非金属材料知识点专题进阶自测题解析-天津市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0.0%
1、['一氧化碳', '对物质分类的考查',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正确率60.0%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C

A.$${{C}{O}}$$

B.$${{H}_{2}{{O}}}$$

C.$$\mathrm{M n_{2} O_{7}}$$

D.$${{C}{a}{O}}$$

2、['一氧化碳', '简单分类法概述及分类法', '对物质分类的考查',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化学与STSE', '催化剂、反应历程', '一氧化氮', '氮的氧化物与环境问题']

正确率60.0%汽车尾气中的$$\mathrm{C O, \ N O}$$都是城市空气中浓度较高$${、}$$危害严重的污染物,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mathrm{C O, \ N O}$$均难溶于水

B.$$\mathrm{C O, \ N O}$$均为酸性氧化物

C.$$\mathrm{C O, \ N O}$$均为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

D.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通过反应$$催化剂$$来达到净化汽车尾气的目的

3、['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一氧化碳', '对物质分类的考查',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 '氧化铝']

正确率60.0%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mathrm{F e_{2} O_{3} \,, \, \ A l_{2} O_{3} \,, \, \ S i O_{2}}$$都能和酸反应,都是碱性氧化物

B.溶液$${、}$$胶体和浊液都是分散系

C.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D.铝热剂$${、}$$漂粉精$${、}$$冰水混合物都是混合物

5、['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一氧化碳',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氢氧化钠', '金属冶炼的常见方法', '氮的氧化物与环境问题', '海水提溴']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物质工业制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接触法制硫酸时,在吸收塔中用水来吸收三氧化硫获得硫酸产品

B.工业上制备硝酸时产生的$${{N}{{O}_{x}}}$$,一般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

C.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涉及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反应类型

D.工业炼铁时,常用焦炭做还原剂在高温条件下还原铁矿石

6、['反应热与焓变',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燃烧热',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中和热的测定与误差分析', '乙酸的酸性', '中和热的概念', '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氢氧化钠',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电解质电离程度的比较及应用', '化学反应的实质',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C、Si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 '浓硫酸的综合考查', '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依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

正确率40.0%$$\oplus1 0 1 \mathrm{~ k P a}$$时,$$\mathrm{2 C ( s )}+\mathrm{O_{2} ( g )}=2 \mathrm{C O ( g )} \; \Delta\mathrm{H}=-2 2 1 \; \mathrm{k J} \cdot\mathrm{m o l}^{-1} \ lines$$稀溶液中,$$\mathrm{H^{+} ( a q )}+\mathrm{O H^{-} ( a q )}=\mathrm{H_{2} O ( l )} \, \Delta\mathrm{H}=-5 7. 3 \, \mathrm{k J} \cdot\mathrm{m o 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碳的燃烧热大于$$1 1 0. 5 ~ \mathrm{k J} \cdot\mathrm{m o l}^{-1}$$

B.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 7. 3 ~ \mathrm{k J} \cdot\mathrm{m o l}^{-1}$$

C.$${①}$$的反应热为$$2 2 1 ~ \mathrm{k J} \cdot\mathrm{m o l}^{-1}$$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 7. 3 ~ \mathrm{k J}$$热量

7、['对物质分离、提纯的综合考查', '二氧化碳',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一氧化碳', '乙醇的结构、物理性质', '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 '物质检验和鉴别实验', '萃取和分液在卤素性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

正确率60.0%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A

A.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中是否含有$${{C}{{O}_{2}}}$$

B.用$${{B}{a}{C}{{l}_{2}}}$$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_{2}}{S}{{O}_{4}}}$$

C.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C}{a}{C}{{l}_{2}}}$$和$${{N}{a}{C}{l}}$$固体混合物

8、['一氧化碳', '常见有机物的结构、性质',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bf X. ~ Y. ~ Z. ~ 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和$${{W}}$$为同族元素,$${{W}{X}}$$是离子化合物,$${{Y}{Z}}$$为常见气体。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C

A.常温下,$${{Y}{Z}}$$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

B.$${{Y}}$$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发生反应

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mathrm{W. ~ Y. ~ Z. ~ X}$$

D.符合分子式为$${{Y}_{2}{{X}_{6}}{Z}}$$的化合物能与$${{W}}$$单质发生置换反应

9、['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碳酸氢钠与酸、碱的反应', '一氧化碳', '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装置及性质实验',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

正确率40.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用灼热的氧化铜除去$${{C}{{O}_{2}}}$$中混有的少量$${{C}{O}}$$

B.用$${{N}{a}{O}{H}}$$溶液除去$${{C}{{O}_{2}}}$$中混有的$${{H}{C}{l}}$$

C.用$$\mathrm{1 0 0 m L}$$量筒量取$$8. 5 3 \mathrm{m L}$$蒸馏水

D.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

10、['一氧化碳', '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一氧化氮',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 '二氧化硫与环境问题']

正确率40.0%$${{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已经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雾霾可使空气中大量增加的是

D

A.$${{N}{O}}$$

B.$${{C}{O}}$$

C.$${{S}{{O}_{2}}}$$

D.可吸入颗粒物

1. 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A. $$CO$$ 为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

B. $$H_{2}O$$ 为中性氧化物

C. $$Mn_{2}O_{7}$$ 为高锰酸酐,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

D. $$CaO$$ 为碱性氧化物

正确答案:C

2. 关于汽车尾气污染物叙述不正确的是:

A. $$CO$$ 难溶于水,$$NO$$ 微溶于水,基本正确

B. $$CO$$ 为不成盐氧化物,$$NO$$ 为不成盐氧化物,均不是酸性氧化物,此项错误

C. $$CO$$ 无色无味有毒,$$NO$$ 无色无味有毒,正确

D. 在催化剂作用下可通过反应 $$2CO + 2NO \xrightarrow{{催化剂}} 2CO_{2} + N_{2}$$ 净化尾气,正确

正确答案:B

3. 关于物质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A. $$Fe_{2}O_{3}$$、$$Al_{2}O_{3}$$、$$SiO_{2}$$ 中 $$Al_{2}O_{3}$$ 为两性氧化物,$$SiO_{2}$$ 为酸性氧化物,错误

B. 溶液、胶体和浊液都是分散系,正确

C. 非金属氧化物不都是酸性氧化物,如 $$CO$$、$$NO$$ 等,错误

D. 铝热剂是混合物,漂粉精是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错误

正确答案:B

5. 关于物质工业制备说法正确的是:

A. 接触法制硫酸时,用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不能用水吸收,错误

B. 工业制备硝酸时产生的 $$NO_{x}$$,可用 $$NaOH$$ 溶液吸收,正确

C. 从海水中提取镁涉及化合、分解、复分解反应,没有置换反应,错误

D. 工业炼铁用 $$CO$$ 作还原剂,不是焦炭直接还原,错误

正确答案:B

6. 关于热化学方程式结论正确的是:

A. 碳的燃烧热是指 $$1 mol C$$ 完全燃烧生成 $$CO_{2}$$ 放出的热量,题中反应生成 $$CO$$,燃烧热应大于 $$110.5 kJ \cdot mol^{-1}$$,正确

B. 浓硫酸稀释放热,中和热不是 $$57.3 kJ \cdot mol^{-1}$$,错误

C. 反应热为 $$-221 kJ \cdot mol^{-1}$$,不是 $$221 kJ \cdot mol^{-1}$$,错误

D. 醋酸是弱酸,电离吸热,放出热量小于 $$57.3 kJ$$,错误

正确答案:A

7. 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 澄清石灰水遇 $$CO_{2}$$ 变浑浊,可检验 $$CO$$ 中是否含 $$CO_{2}$$,可行

B. $$BaCl_{2}$$ 与 $$Na_{2}SO_{4}$$ 反应生成 $$BaSO_{4}$$ 沉淀和 $$NaCl$$,引入新杂质,不可行

C. 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作萃取剂,不可行

D. $$CaCl_{2}$$ 和 $$NaCl$$ 均易溶于水,不能用溶解过滤分离,不可行

正确答案:A

8. 关于短周期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题意,$$X$$ 和 $$W$$ 同族,$$WX$$ 是离子化合物,$$YZ$$ 为常见气体,可推断:

$$X$$ 为 $$H$$,$$W$$ 为 $$Na$$,$$Y$$ 为 $$N$$,$$Z$$ 为 $$O$$

A. $$NO$$ 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 $$NO_{2}$$,正确

B. $$NH_{3}$$ 与 $$HNO_{3}$$ 能反应生成 $$NH_{4}NO_{3}$$,正确

C. 原子半径顺序应为 $$Na > N > O > H$$,即 $$W > Y > Z > X$$,错误

D. 分子式 $$N_{2}H_{6}O$$ 的化合物能与 $$Na$$ 发生置换反应,正确

正确答案:A、B、D

9. 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用灼热 $$CuO$$ 除去 $$CO_{2}$$ 中 $$CO$$,$$CO + CuO \xrightarrow{{\Delta}} Cu + CO_{2}$$,可行

B. $$NaOH$$ 会与 $$CO_{2}$$ 反应,不可行

C. $$100 mL$$ 量筒精度不够,不可行

D. 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 $$CaSO_{4}$$ 覆盖表面,反应很快停止,不可行

正确答案:A

10. 雾霾可使空气中大量增加的是: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 ≤ $$2.5$$ 微米的颗粒物

A. $$NO$$ 为气态污染物

B. $$CO$$ 为气态污染物

C. $$SO_{2}$$ 为气态污染物

D. 可吸入颗粒物是 $$PM2.5$$ 的主要成分,雾霾天气时大量增加

正确答案:D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